马长剑
目的 探讨空腹条件下超声在老年人胃癌诊断与预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41例老年胃癌患者为观察对象,回顾分析患者的超声检查结果与病理检查的符合率.结果 超声诊断与术后病理检查的符合率为77.50%,晚期胃癌与进展期胃癌患者的胃壁厚度对比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且分化程度及病理分期与血流分期关系对比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结论 本次临床研究结果表明,空腹条件下超声检查在老年人胃癌的诊断与预后中,都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赵霏 刊期: 2013年第06期
进食咀嚼流泪综合征,临床表现为咀嚼或强烈香味食物进入口中引起单侧反射性流泪,机械性刺激或无食物咀嚼时不引起流泪.本例报道1例无诱因单纯进食咀嚼流泪综合征.
作者:范旭涛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反复上呼吸道感染严重危害小儿身体健康、影响正常生活,对成年后呼吸系统健康也有很大危害.本文从营养学、免疫学等角度分析了小儿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影响因素,结合国内外临床研究及报道,从病毒性感染、肺炎衣原体感染、肺炎支原体感染及细菌感染方面探讨了不同的上呼吸道反复感染与支气管哮喘之间的内在联系,为小儿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防治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作者:黄献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随着人民群众健康需求的日益增长和医患矛盾的日益突现,树立良好的医院形象,加强医院文化建设,提升医院综合实力,是现阶段医院管理工作是一个重要课题 本文从开发档案资源的角度来探讨加强医院外显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作者:熊含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深静脉血栓(DVT)是下肢骨科大手术后常见并发症,由于起病隐匿,常因难以诊断而导致严重的后果.因此如何来预防下肢骨科大手术后DVT的发生显得非常关键.方法 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在住院期间对照组采用基本预防措施,实验组处采用基本预防措施之外还采用机械预防和药物预防措施.结果 2008年~2011年间,我院按照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提出的预防骨科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方法,对患者进行护理,减少了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结论 有效地护理可以预防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作者:谷丹;刘丽娟;吴丽红;于亮;邢雪 刊期: 2013年第06期
为检验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发现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同时帮助教师提高命题能力,为题库更新提供科学依据,对卫生统计学试卷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结果显示,此次考试平均分偏低,成绩分布比较集中.试题难度适中,试卷信度尚可.主观题质量较好,客观题需要大力改进.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不断提高卫生统计学的教学质量,保证教学效果,同时也要提高科学命题的能力,充分发挥考试对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检验及反拨作用.
作者:裴金晶;赵玉玲;聂立华;蔡纳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对吸烟与慢性病发生的关系进行研究分析,并对控制吸烟对慢性病发生机率是否存在影响进行探讨.方法 调查人员制定统一的问卷调查表,采用集中调查和入户补漏调查相互结合的方式,将所有参与调查的居民分为吸烟组、不吸烟组和戒烟组,对三组居民的一般情况、职业、文化程度、经济收入、吸烟情况和生活方式等内容进行调查,并且对受调查居民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情况进行调查;探讨居民吸烟情况与患有慢性病情况之间的关系.结果 年龄越大,吸烟人数越少;农民、工人、职员干部分组,吸烟率分别为21.35%、31.75%、39.5%,以文化程度分为文盲、中学、大专及以上三个层次的吸烟率分别为11.35%、25.75%、31.55%;戒烟组居民糖尿病患病率与糖耐量低减患病率均明显高于吸烟组与不吸烟组,吸烟组居民糖尿病患病率与糖耐量低减患病率差异明显明显高于不吸烟组,吸烟组高血压患病率为65.51%,不吸烟组高血压患病率为55.06%,戒烟组高血压患病率为63.42%,吸烟组的高血压患病率明显高于不吸烟组合戒烟组的高血压患病率,三组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降低吸烟人数,减少吸烟对人体的伤害,以降低慢性病的发生.
作者:邱守中;林小华;廖业山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老年不同发热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 对住院的不同发热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及个体化健康干预一入院评估;分析热原、留取微生物标本;实施整体护理及个体化护理干预.结果 患者疾病康复快,并发症少;病程短,医药花费低;患者满意率高.结论 对老年不同发热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不仅能缩短病程,提高患者的满意度;而且还能减少护理工作的盲从性,提高护士的工作成就感.
作者:柳宏春;李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通过400例患者的临床实验结果,应用统计学方法探索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无痛人流麻醉方面的临床效果.方法 通过医用统计学方法严格按照实验要求记录与操作.结果 临床观察数据分析可知,本次实验,R组患者术中术后镇痛效果数据显示明显不如S组中的结果(P<0.05),而且两组患者的清醒时间、患者的离床时间也明显比R组(P<0.05)的时间短.结论 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无痛人流麻醉方面的应用效果比单纯丙泊酚用药的强.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的临床效果优越,是很好的临床麻醉用药.
作者:李浩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近端胃切除后残胃与空肠双通道吻合在胃上部癌根治术中的价值.方法 我科自2008年1月~2010年12月共进行了26例胃上部癌患者行近端胃切除行食管-空肠端侧吻合、残胃-空肠侧侧吻合、空肠-空肠端侧吻合的双通道消化道重建.结果 本组病例清扫淋巴结15~20枚,远切缘阴性且距肿瘤>5cm,符合D2根治要求术后无吻合口漏、梗阻、出血等并发症随访6~36个月,无明显返流性食管炎、倾倒综合征发生.患者血红蛋白水平较术前有明显提升,体重较术前部分恢复和提高,近期生活质量满意.结论 近端胃根治性切除行残胃与空肠双通道吻合,手术清扫、切除范围合理,残胃有一定储袋作用,能预防返流性食管炎和倾倒综合征的发生;保留了十二指肠径路,改善了生活质量,近期效果满意;是近端胃癌根治术较理想的重建方式
作者:马自强;庞士勇;费维国 刊期: 2013年第06期
血液透析是治疗终末期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同时也给透析患者带来诸多并发症.其中,透析相关性淀粉样变(dialysis-related amyloidosis,DRA)是其严重的骨关节系统并发症之一.它主要是由于β2微球蛋白(beta 2-microglobulin,β2-MG)在骨关节系统的沉积所引起.膝关节、髋关节、肩关节及腕关节等是其主要影响的大关节.肩关节是早受到累及的关节之一,主要表现为肌腱增厚及损伤、关节囊积液及骨质病变等.X线、CT、MRI及放射性核素扫描等均被广泛应用于该病的诊断.本文就透析相关肩关节淀粉样变的诊断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程强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绩效考核对术前访视效果的影响.方法 随机收集绩效考核前、后的择期手术患者术前随访资料各40份,将绩效考核前的护理病历质控资料设为对照组,绩效考核后的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知识掌握情况和手术配合程度以及对护士工作满意度.结果 采用绩效考核后患者对手术室护士工作满意度由90%提升到96%,手术知识掌握和手术配合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绩效考核使护士自觉规范访视行为、促进护士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增进与患者交流沟通的能力,终达到提高术前访视率及访视效果、提高患者对手术室护士工作满意度的目的.
作者:何宛陶;罗艳;温秀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用ABC免疫组化方法,对30例肝细胞性肝癌(HCC)及其癌旁组织、15例慢性活动性肝炎(CH)穿刺活检组织石蜡标本进行了突变型p53蛋白和HBsAg表达的检测.结果发现:在HCC:和癌旁组织中,突变型p53阳性和HBsAg均阳性者分别为13例(43.3%)和15例(50%);突变型p53阳性、HBsAg阴性者分别为5例((16.7%)和8例(26 7%);突变型p53阴性、HBxAg阳性者分别为4例((13.3%)和1例(30%)卡方检验结果,P值均小于0.05在15例CH中,有3例出现突变型p53蛋白阳性染色,2例出现HBsAg阳性染色.这些结果表明:突变型p53蛋白与HBsAg存在着明显的相关性,提示HBV感染与p53基因突变密切相关,p53基因突变可能是HBV致肝癌作用的机制之一.
作者:马丽国;徐兴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本文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医学检验、影像专业《医用电子学》课程教学为研究背景,分析了医用电子学实验教学现状,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作者:梁金玲 刊期: 2013年第06期
药理学具有较强的实验性和专业性,药理学实验教学属于药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药理学知识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本文通过问卷调查以及查阅资料等方法对药理学实验教学的方法和创新进行分析,了解学生对于药理学实验课程的认识,通过完善药理学实验教学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教学内容,增设科研、设计方面的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科学严谨的实验习惯,采用“以问题为基础”教学,运用类比、启发式教学,充分应用多媒体教学以及电化教学等方法,以提升药理学实验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作者:黄初冬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总结采用内外侧切口治疗踝关节骨折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自2007年~2009年手术治疗三踝关节骨折75例,对其进行分析.结果:本组75倒,共随访10个月~3a,平均19个月.75例中:优良64例,可10例,差1例,优良率85.33%.结论:采用内外侧切口治疗踝关节骨折显露充分,对内、外、后踝均能达到很好的显露及准确的复位固定,减少后踝的复位难度,减少手术时间,减少软组织损伤,能术后早期功能锻炼,极大地改善了治疗效果,有效地减少了关节粘连及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适于临床应用,是治疗三踝骨折的有效方法.
作者:黄明辉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甲磺酸氨氯地平与非洛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效果.方法 12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对照组61例患者治疗是服用甲磺酸氨氯地平,实验组61例患者治疗是服用非洛地平.治疗后的状况比较.结果 两组在治疗后的舒张压和收缩压均比治疗前有明显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患者服用甲磺酸氨氯地平和服用非洛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效果差别不大,分别在对应的治疗前和治疗后的血压比较P均>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甲磺酸氨氯地平与非洛地平对于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效果无明显差别,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对于治疗轻中度的原发性高血压两种药剂都可以应用.
作者:康健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附子楮实汤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36例肝硬化腹水患者,在常规护肝药的基础上,给予利尿及对症治疗,并适当补充白蛋白,配合口服附子楮实汤治疗,施以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皮肤护理及健康指导.治疗6w后观察腹水消退时间,肝功能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腹水消退时间比常规治疗方法时间缩短,肝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附子楮实汤治疗肝硬化腹水疗效显著.
作者:姚必凤 刊期: 2013年第06期
本文通过梳理图书馆的发展进程,认为优秀的图书馆员是现代医院图书馆重要的资源,探讨了现代医院图书馆员应具备的素质、知识与能力,并提出了造就优秀的现代医院图书馆员的策略与建议.
作者:林献乐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发作采用药物联合BiPAP呼吸机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选择的患者共80例,均为我院2010年6月~2012年9月收治的COPD急性发作的患者,随机按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划分,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细在此基础上联合BiPAP呼吸机治疗,回顾两组临床资料.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呼吸频次平均为(20.5±3.6)次/min,对照组为(24.4±2.8)次/min,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均行血气分析检测,PaO2指标及PaCO2指标在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差异,治疗后均有改善(P<0.05),但观察组PaCO2指标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aO2指标两组改善情况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BiPAP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血气分析状况,缓解临床症状,且有效的避免了不良反应发生,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非常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梁宏勇 刊期: 2013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