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剖腹术后急性假性结肠梗阻治疗15例疗效观察

王作勤;洪建普;王维高;詹国清

关键词:结肠假性梗阻/治疗, 剖腹术, 手术后并发症
摘要:对我院1990~2005-07所遇急性假性结肠梗阻诊治15例,总结分析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本组男11例,女4例,年龄34~78岁.其中因急性阑尾炎穿孔、弥漫性腹膜炎手术5例,结肠癌行右半结肠、左半结肠切除各1例,直肠癌miles手术2例,经腹直肠癌根治术2例,胃癌根术4例.其中合并心血管病3例,慢性支气管炎2例,糖尿病2例.临床主要症状为:腹胀进行性加重,腹痛不明显,呕吐较少多有停止排便排气,体温不高,腹部均明显膨隆,少有腹肌紧张,肠鸣音多减弱.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多数正常,常合并有电解质紊乱.腹部摄片均显示结肠扩张以积气为主,但少见液气平面.
中国误诊学杂志相关文献
  • 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超声诊断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是指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在宫腔以外部位种植生长,常见的部位是卵巢和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多发生在盆腔脏器,盆腔外较为少见,AWE是较常见的盆腔外内异症,在国内外均有报道[1-3],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的增加,AWE的发生率逐年增大.

    作者:谢琼;李文凯 刊期: 2005年第16期

  • 腹部手术中异位胰腺7例的意外诊断

    异位胰腺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疾病,其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现就我院确诊的异位胰腺7例诊治情况进行分析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本组男4例,女3例,年龄24~63(平均33)岁.本组中因上腹部疼痛就诊3例,因上腹部疼痛伴反复呕吐胃内容物就诊1例,因上腹部疼痛伴皮肤黄染就诊3例,病程2~9个月.入院时查体均存在不同程度上腹部压痛,无发跳痛、未触及异常肿块.术前诊断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并胃幽门不全梗阻1例,诊为胃癌2例,诊断为胆总管肿瘤1例,诊断为胰头肿瘤2例,诊断为慢性胰腺炎胰管结石1例.术前均未确诊合并异位胰腺.

    作者:王峻峰;王彦坤;莫一我;张新俊 刊期: 2005年第16期

  • 结肠镜致医源性损伤2例外科围手术期的护理

    我们对所遇以结肠镜检查治疗时结肠损伤2例外科围手术期护理体会如下.1 病例报告例1:男,13岁.以便秘、间歇脓血便6 a为主诉,门诊结肠镜检查示结肠息肉,行内镜电凝切除术后即感剧烈腹痛,呈腹膜炎表现.术后4 h剖腹探查见降结肠穿孔0.5 cm,肠壁组织基本正常,周围轻度污染.行一期结肠修补手术.手术后抗炎、对症治疗,住院11 d,痊愈出院.

    作者:韩立新;杨静 刊期: 2005年第16期

  • 结核性胸膜炎130例的护理

    我科2004-12~2005-07收治结核性胸膜炎130例,经精心治疗和护理,好转治愈117例,并发胸膜肥厚、粘连、胸廓塌陷10例,手术治疗3例.护理体会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男96例,女34例,年龄12~74岁,以青壮年男性多见.

    作者:王秀玲;孙淑贞;韩晓会 刊期: 2005年第16期

  • 试纸条快速筛查无偿献血者HBsAg结果分析

    试纸条快速筛查HBsAg具有简便、快速、可单份操作的优点,尤其为无偿献血者现场采血前检测HBsAg提供了便利条件,减少了大量的血液报废,提高了经济效益,但在利用试纸条快速筛查HBsAg的过程中,仍会出现HBsAg阳性漏检,因此,作者对试纸条快速筛查无偿献血者HBsAg结果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杨海燕;王珺 刊期: 2005年第16期

  • 艾滋病毒感染者急诊手术2例的护理

    我院自2001年以来成功为5名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HIV)阳性合并外科疾病患者施行了手术,其中急诊2例,护理体会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2例均为男性,其中下肢骨折1例,阑尾周围脓肿1例,均为急诊患者.

    作者:胡艳莉 刊期: 2005年第16期

  • 维生素C对ELISA法HBsAg测定的影响

    目前,测定HBsAg的方法大多采用ELISA法中的双抗夹心法双位点一步法,是基于待测抗原在固相抗体和酶标抗体间的桥接作用,在一个ELISA测定体系中,同时加入待测标本(含抗原)、酶标抗体,它们之间则会产生多种结合模式,只有固相抗体-待测抗原-酶标抗体是要测定的目的结合物[1],其中酶标抗体大多为辣根过氧化物酶,此酶具有很强的氧化性,与还原性强的维生素C可发生强烈的化学反应,使辣根过氧化物酶失去活性,使酶的媒介作用减弱,从而使方法的灵敏度降低.

    作者:王华新;张海涛 刊期: 2005年第16期

  • 反方向静脉穿刺临床分析

    我科于2004-10~2005-01收治的患者中,对血管条件差的选择性地进行了反方向静脉穿刺,现总结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肝癌患者14例,慢性乙肝住院超过1个月者48例,上消化道出血9例,肾综合征出血热29例,共计100例.静脉穿刺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其中实验组应用反方向静脉穿刺法,对照组应用常规静脉穿刺法.

    作者:王慧;郑梅;于爱东 刊期: 2005年第16期

  • 支气管异物长时间误诊11例分析

    对我院2002-01~2005-04经纤支镜或手术证实误诊3个月以上的支气管异物11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均由外院转入,其中男7例,女4例,年龄5~66(平均33.8)岁.成人患者7例(63.64%),9例曾多次就诊于县级以下医院.有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患者1例,中风后遗症者1例.主要临床表现为反复咳嗽、咳痰、发热11例,痰中带血或咯血4例,胸痛2例.

    作者:徐国斌;刘骏方;胡金香 刊期: 2005年第16期

  • HBsAg阴性人群HBVDNA感染的存在性和传染性等问题调查

    我室从2000-02~2002-01对部分HBsAg阴性肝病患者和健康体检人员进行HBVDNA感染的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材料将经过检测为HBsAg阴性的住院肝病患者(慢肝)72例和健康体检人员77例的血清冻存于低温冰箱内供测试.

    作者:何敏;杨朝霞;郎丽艳;高舒华 刊期: 2005年第16期

  • 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的采集及护理

    我中心自1997年以来,采集外周血造血干细胞成功率达100%,为临床各科挽救患者生命提供了又一新的治疗途径.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19例中,男115例,女104例,年龄6~70(平均37)岁.其中白血病122例,红斑狠疮35例,乳腺癌23例,肾移植患者9例,其他38例.自身采集195例,异体采集24例.

    作者:张玉红;张晓莉;单泓 刊期: 2005年第16期

  • 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介入治疗56例的观察与护理

    我院2003-01~2005-06对未破裂宫外孕56例采取介入治疗,配合密切的观察与细致的护理,取得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本组年龄18~38岁(平均27)岁.首次妊娠5例,其余51例均有流产或生育史.其中曾有宫外孕病史9例,有宫内节育器12例,有药物流产史21例,有人工流产史33例,停经35~68 d.部分患者有腹痛,阴道少许流血及恶心、纳差、乏力等早孕反应表现.实验室检查:肝功能正常,血β-HCG测定范围为300~3 200 IU/L(正常血β-HCG<30 IU/L),彩超检查排除宫内妊娠,提示附件混合性包块直径2~5 cm,子宫直肠窝积液≤3 cm.

    作者:张丽珊;陈丽香 刊期: 2005年第16期

  • 河南省人民医院职工年度考核工作的改革探索

    年度考核是医院人事管理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在长期的改革和实践中,它是人事部门掌握职工的工作情况、评价职工的工作绩效的有效途径.在职称晋升、干部选拔、评优评先、工资晋档等工作中,年度考核的结果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1].但由于种种原因,近些年来年度考核在实际工作中逐渐流于形式,没有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如何改进年度考核的方法,尽量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使之真正成为客观、公正评价职工工作绩效的有效途径,是摆在医院人事部门面前的紧迫任务[2].

    作者:张龙 刊期: 2005年第16期

  • 支原体感染致僵人综合征1例

    1 病例报告男,10岁.因咳嗽3周,颈背部僵直5 d,于3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痰多、无发热,在当地医院治疗病情无明显好转.3 d前自觉颈背部阵发僵直,多于受到大声刺激或他人碰触后发作,大汗淋漓,表情痛苦,持续数分钟后缓解,无头晕、头痛及意识障碍,无四肢震颤,无智力减退.否认外伤史.查体:步态徐缓,神志清楚,语言流利,双瞳孔等大等圆,无眼震,眼球运动正常,颅神经无异常,颈项强直,腹肌僵直,呈板状,触摸加重,四肢肌力正常,肌张力偏高,四肢腱反射活跃,双侧病理征未引出,深浅感觉正常.肝肾功能正常,血清电解质正常,肌酶正常,血清支原体抗体IgM 1∶160阳性.胸片示肺纹理明显增粗、有小片状影,脑电图正常.肌电图检查示:颈肌及腹直肌静息状态下呈连续性运动单位活动,运用安定后肌电图异常表现消失,无肌束震颤和肌纤维震颤,诊断为僵人综合征.给予大剂量安定治疗,同时给红霉素治疗支原体感染,1周后症状基本缓解,因自行停药症状再次出现,继续给予红霉素和安定治疗,症状完全缓解,复查肌电图正常,至今停药3个月未再发作.

    作者:胡玉蕾;李献珍;皇甫春荣;何山 刊期: 2005年第16期

  • 舒氧灵静脉液体供氧治疗脑梗死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我科2004-06~2005-06应用长春范氏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舒氧灵(输液用无菌氧气瓶),通过静脉输液治疗脑梗死180例,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雪琴;陈志云 刊期: 2005年第16期

  • 左氧氟沙星致大疱疹1例

    1 病例报告女,23岁.因双上肺结核于2005-05-28在我科住院治疗.患者既往无药物过敏史.入科后给予盐酸左氧氟沙星0.3 g+5%葡萄糖250 ml静滴,1次/d.治疗初始3 d无明显不适,第4天自觉全身不适,四肢及皮肤出现大小不等灼烧样红斑,色深红,直径1~4 cm,皮疹中心部分形成水疱和大疱,疱液为浆液性,伴有局部疼痛,以双下肢为甚.立即给予抗过敏、抗感染治疗:5%葡萄糖250 ml+氟美松20 mg静滴,10%葡萄糖250 ml+10%葡萄糖酸钙20 ml静滴,0.9%生理盐水250 ml+维生素C 2 g静滴,同时抽出疱内液体,并给予美宝湿润烧伤膏外涂,纱布包扎,隔日换药1次.8 d后疱疹结痂痊愈.

    作者:黄梅竹 刊期: 2005年第16期

  • 回肠恶性淋巴瘤破裂出血误诊为阑尾炎1例

    1 病例报告男,37岁.因转移性右下腹疼痛8 h入院.查体:t 37.3℃,P 88次/min,R 18次/min,BP 130/70 mm Hg.痛苦貌,皮肤巩膜无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心肺无异常.外科情况:腹部平坦,无胃肠型及蠕动波,右下腹压痛、反跳痛,轻度肌紧张,肝脾肋下未触及,肝、肾区无叩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辅助检查:血WBC 11.4×109/L,N 0.86,L 0.14,Hb 105 g/L.尿常规正常.入院诊断:急性阑尾炎.急诊在持续硬膜外麻醉下行阑尾切除术.术中见:腹腔内有300 ml左右不凝血,距回盲部约18 cm的回肠壁有一个8 cm×8 cm×8 cm的包块,质硬,光滑,表面有直径1 cm左右的破溃并见渗血,回肠壁受压,肠系膜淋巴结无肿大,阑尾轻度充血.考虑小肠肿瘤破溃继发急性阑尾炎.手术切除病变肠管及周围10 cm的正常肠管,切除阑尾.术后病理报告示:回肠恶性淋巴瘤.

    作者:黎万成 刊期: 2005年第16期

  • 大隐静脉留置针固定方法的改进

    作者:岳利莹;王素红;赵同玲 刊期: 2005年第16期

  • 银套环杀菌作用的实验研究与应用

    目的:探讨金属银体外杀菌作用与银套环环扎治疗包茎、包皮过长的临床应用.方法:通过体外细菌培养测定金属银的杀菌范围及抑菌效量关系,并观察银抑菌干扰实验.临床对186例,年龄4~12(6±1.63)岁,均为包茎或包皮过长的患者,用银套环实施环扎手术.结果:113株临床分离菌及标准菌株,金属银对其中88株有抑菌作用,总抑菌有效率77.8%,其抑菌有效率与细菌浓度负相关、而与作用时间无相关性,金属银易受蛋白质干扰.临床术后银套环脱落时间7~16(14±1.28)d,成功率99.4%.结论:银套环抑菌抗菌的实验研究证实对不同细菌均有抑制作用,并为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银套环临床应用也证实了这一点.

    作者:艾彪;史芳玲;段六生;沈定树;王红霞 刊期: 2005年第16期

  • 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未破裂输卵管妊娠的诊断

    异位妊娠是妇产科常见的急症之一,近年来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1].未破裂输卵管妊娠是超声诊断异位妊娠诊断的难点,提高超声对本病的早期确诊率及对降低其危险性、保护患者生存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李淑英;王敬才 刊期: 2005年第16期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漯河市中心医院 重庆第九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