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支原体感染致僵人综合征1例

胡玉蕾;李献珍;皇甫春荣;何山

关键词:支原体感染/并发症, 僵人综合征/病因学
摘要:1 病例报告男,10岁.因咳嗽3周,颈背部僵直5 d,于3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痰多、无发热,在当地医院治疗病情无明显好转.3 d前自觉颈背部阵发僵直,多于受到大声刺激或他人碰触后发作,大汗淋漓,表情痛苦,持续数分钟后缓解,无头晕、头痛及意识障碍,无四肢震颤,无智力减退.否认外伤史.查体:步态徐缓,神志清楚,语言流利,双瞳孔等大等圆,无眼震,眼球运动正常,颅神经无异常,颈项强直,腹肌僵直,呈板状,触摸加重,四肢肌力正常,肌张力偏高,四肢腱反射活跃,双侧病理征未引出,深浅感觉正常.肝肾功能正常,血清电解质正常,肌酶正常,血清支原体抗体IgM 1∶160阳性.胸片示肺纹理明显增粗、有小片状影,脑电图正常.肌电图检查示:颈肌及腹直肌静息状态下呈连续性运动单位活动,运用安定后肌电图异常表现消失,无肌束震颤和肌纤维震颤,诊断为僵人综合征.给予大剂量安定治疗,同时给红霉素治疗支原体感染,1周后症状基本缓解,因自行停药症状再次出现,继续给予红霉素和安定治疗,症状完全缓解,复查肌电图正常,至今停药3个月未再发作.
中国误诊学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性甲亢合并肝损害20例分析

    对我院2001-01~2005-05收治的老年性甲亢合并肝损害20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7例,女13例,年龄60~72(平均64.7)岁,病程2个月~1 a.既往无长期大量饮酒史,否认病毒性肝炎等传染病史,发病前均未用过损害肝功能药物.

    作者:王炘;詹志刚 刊期: 2005年第16期

  • 绒癌并发子宫穿孔误诊为异位妊娠1例

    1 病例报告女,29岁.G4P2A2,因引产术后伴月经紊乱0.5 a,反复阴道流血1个月余、腹痛1 d急诊平车入院.平素月经规律,足月顺产2次,人工流产1次,0.5 a前因孕4个月行引产术,手术顺利,胎盘娩出完整,术后持续阴道流血半月后干净,继后月经紊乱、无规律.查体:t 36.2 ℃,P 110次/min,R 24次/min,BP 67.5/30 mm Hg,急性痛苦病容,重度贫血貌.HR 110次/min,律齐,呼吸急促,腹肌紧张,全腹压痛及反跳痛,移动性浊音(+).妇检:外阴血污,右侧小阴唇黏膜面见一花生米大小紫蓝色结节,无破溃,阴道通畅,无紫色结节,宫颈光滑,着色不明显,宫口松有抬举痛,有少量活动性出血,后穹窿饱满,有触痛,下腹压痛明显,子宫及两侧附件扪诊不清.腹腔穿刺抽出不凝血5 ml.B超检查:盆腹腔积液,异位妊娠破裂不排除.

    作者:杨凯芬 刊期: 2005年第16期

  • 腺性膀胱炎诊断2 228例文献分析

    腺性膀胱炎是膀胱移行上皮的一种增生和化生性病变.近年来由于膀胱镜检查的普及和病理医生对腺性膀胱炎认识的增加,临床报告病例逐年增加.本组收集国内报告的腺性膀胱炎2 228例,对发病年龄、性别、临床表现症状、并发疾病、膀胱镜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如下.

    作者:宋东奎;张志永 刊期: 2005年第16期

  • 慢性肝病心理障碍的心理护理

    慢性肝病患者的思想压力很大,长期过度的抑郁、恐惧焦虑,加上昂贵的医药费及社会因素的影响,导致患者出现一系列的心理行为障碍[1].通过心理护理,约50%患者的心理障碍逐渐消除,40%的患者心理障碍减轻.体会如下.

    作者:陈爱民 刊期: 2005年第16期

  • 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2003-01~2004-12我院收治重症急性胰腺炎12例.我们根据病情应用了一些预见性护理,在预防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症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体会如下.

    作者:连叔薏;许若侨;蔡泽玲;黄秀云;李瑞娜 刊期: 2005年第16期

  • 以左侧肢体麻木无力为主要表现的心绞痛1例

    1 病例报告女,69岁.因阵发性左侧肢体麻木无力1个月加重2 d入院,无高血压病史.患者从1个月前起于劳力或情绪激动时出现左侧肢体麻木无力,经休息后10 min自行缓解,每日约2~3次,有时伴心悸,无胸痛、胸闷,曾于发作时服速效救心丸可缓解,近2 d发作频繁,2 h前活动后出现反复发作的左侧肢体麻木无力、心悸、烦躁、出虚汗而急诊入院.

    作者:刘锐锋;李克丰 刊期: 2005年第16期

  •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急救护理

    2002-11~2004-11我科成功救治了108例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患者,急救护理体会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41例,女67例,年龄14~68岁,服药量50~400 g.急查全血胆碱酯酶活力值5%~45%.在抢救治疗过程中出现呼吸肌麻痹,行气管插管者36例,行气管切开者2例.

    作者:杨荣霞;岳慧芳;杨莉萍 刊期: 2005年第16期

  • 膀胱癌前列腺癌共存1例

    1 病例报告男,83岁.20 d前B超发现膀胱三角区占位,性质待定.2005-07-24以膀胱占位待查入住我院.查体:t 36.8 ℃,R 20次/min,P 78次/min,BP 180/80 mm Hg.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出血.浅表淋巴结未扪及.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罗音.

    作者:邓俊辉;余英豪;高尤亮 刊期: 2005年第16期

  • 静脉留置针在临床工作中的特殊应用

    静脉留置针作为头皮针的换代产品广泛应用于临床以来,大大减轻了患者痛苦及医护人员的工作量.目前临床多采用美国B-D公司生产的软管式留置针以及少量国产留置针.就近年来静脉留置针在临床上的特殊应用总结如下.

    作者:丁红玉;张淑芳;丁秀洁 刊期: 2005年第16期

  • 65岁以上的老年人急性胆道感染的手术治疗132例分析

    对我院1990~2005年65岁以上老年人急性胆道感染手术处理132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年龄65~69岁57例,70~74岁49例,75~79岁16例,80岁以上的10例,年龄大91岁,平均72.31岁.

    作者:陆旭 刊期: 2005年第16期

  • 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未破裂输卵管妊娠的诊断

    异位妊娠是妇产科常见的急症之一,近年来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1].未破裂输卵管妊娠是超声诊断异位妊娠诊断的难点,提高超声对本病的早期确诊率及对降低其危险性、保护患者生存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李淑英;王敬才 刊期: 2005年第16期

  • 星级护理服务在老年护理中的实践与体会

    随着医疗护理模式的不断发展,新型的服务管理模式-星级护理服务于2004-05~2005-05在我科开展,经过1 a的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程丽娜;于明洁;王丹 刊期: 2005年第16期

  • 回肠恶性淋巴瘤破裂出血误诊为阑尾炎1例

    1 病例报告男,37岁.因转移性右下腹疼痛8 h入院.查体:t 37.3℃,P 88次/min,R 18次/min,BP 130/70 mm Hg.痛苦貌,皮肤巩膜无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心肺无异常.外科情况:腹部平坦,无胃肠型及蠕动波,右下腹压痛、反跳痛,轻度肌紧张,肝脾肋下未触及,肝、肾区无叩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辅助检查:血WBC 11.4×109/L,N 0.86,L 0.14,Hb 105 g/L.尿常规正常.入院诊断:急性阑尾炎.急诊在持续硬膜外麻醉下行阑尾切除术.术中见:腹腔内有300 ml左右不凝血,距回盲部约18 cm的回肠壁有一个8 cm×8 cm×8 cm的包块,质硬,光滑,表面有直径1 cm左右的破溃并见渗血,回肠壁受压,肠系膜淋巴结无肿大,阑尾轻度充血.考虑小肠肿瘤破溃继发急性阑尾炎.手术切除病变肠管及周围10 cm的正常肠管,切除阑尾.术后病理报告示:回肠恶性淋巴瘤.

    作者:黎万成 刊期: 2005年第16期

  • ISO9001标准在医院传染病管理工作上的运用

    医院传染病管理是医院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内容体现在疫情报告管理工作上.2004年我院通过在传染病管理工作中实施ISO9001(国际标准化组织全面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化管理[1],以实现疫情报告管理的两性(科学性、有效性)、三化(标准化、程序化、法制化)为目标,使疫情管理工作得到了完善和提高.现将过程方法(PDCA法)介绍如下.

    作者:张林;邵兴兰 刊期: 2005年第16期

  • 培养新型合格卫生员适应军事斗争准备需要

    卫生员是基层部队不可缺少的一线卫勤保障力量.由于全军没有设立专门的卫生员培训机构,其培训任务由各部队医院担负.然而,兵役制度改革后,卫生员的培养时间缩短到只有6个月,因时间短任务重,这给卫训队教学工作提出了全新的课题[1].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按照军队现代化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的要求,为了加速新型合格卫生员的培养,我们对教学工作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尝试.

    作者:王熠;杨生春 刊期: 2005年第16期

  • 恶性胸膜间皮瘤误诊为包裹性脓胸1例

    1病例报告男,55岁.因左侧胸闷、呼吸困难5个月入院.病史中无胸痛,无咳嗽、咳痰,无发热.曾抗炎、胸腔穿刺抽液治疗,病情无好转.查体:左脸廓塌陷,叩诊呈实音,听诊呼吸音消失.

    作者:杨兴;郭伟华 刊期: 2005年第16期

  • 静脉输注甘油果糖渗漏引起皮下组织坏死1例的护理干预

    静脉输注甘油果糖是脑血管患者脑水肿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因其浓度高,对血管皮肤刺激性大,一旦渗出,影响细胞代谢及其功能,易造成皮下组织坏死.我们对所遇静脉输注甘油果糖渗漏1例总结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尚晓霞;吴亚丽;李林艳 刊期: 2005年第16期

  • 术中晶体输液和限制晶体输液方案比较研究

    目的:在于比较术中晶体输液方案和限制晶体输液方案,以期能对术中合理输液有一定帮助.方法:非体外循环择期手术成年患者20例,分晶体输液组(A组,n=10)及限制晶体输液组(B组,n=10).两组均在入室后至切皮前静脉输入5%葡萄糖1 ml/(kg·h)(时间从术前午夜0:00至切皮),补充术前损失体液.手术开始后,A组按8~14 ml/(kg·h)输入乳酸钠林格氏液(LR);B组切皮后按LR:5%葡萄糖=1:1的比例第1小时以10~12 ml/(kg·h)输给,以后为5~6 ml/(kg·h),并配合适量的706代血浆.两组在出血超过全血容量的15%时输入等量全血.结果:(1)血容量、中心静脉压、平均桡动脉压:A组切皮后3 h及术毕升高较麻醉前有显著差异(P<0.05),B组能维持在正常范围内;(2)术中每个患者尿量均数:A组(4.15±1.51) ml/(kg·h),B组(1.65±1.12)ml/(kg·h);(3)A组尿钠排出量明显增多;(4)B组血钠值切皮后3 h及术毕低于正常值;(5)B组pH值较A组低,BE负值较A组大.结论:两组输液方案在术中均能维持好血容量、桡动脉压、中心静脉压、尿量等,但晶体输液组有钠水负荷过量倾向,应注意由此引起的组织水肿;限制晶体输液方案在维持血钠、改善代谢性酸中毒方面不如晶体输液组.

    作者:杨利荣;况铣;莫治祥;吴洪翔 刊期: 2005年第16期

  • Arnold-Chiari畸形误诊11例分析

    由于Arnold-Chiari畸形临床表现[1]多样化,主要由于后颅窝中线结构在胚胎期的发育异常,表现延髓下段第四脑室下部移入椎管,小脑扁桃体延长如楔状,伸入枕骨大孔而达颈椎管内,从而后组颅神经、上部颈神经根受牵拉下移而产生相应的症状.Arnold-Chiari畸形易合并脊髓空洞症[2].临床易与颈椎病等混淆.由于早期症状不典型,易被误诊.随着MRI的问世,此病益见增多,本病的治疗以手术治疗为惟一的选择.故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非常重要,此类疾病日益受到重视.对所遇误诊11例分析如下.

    作者:王恒;洪丽珠 刊期: 2005年第16期

  • 胺碘酮与洋地黄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房纤颤的疗效评价

    心房纤颤(Af)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比较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有报道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Af的发生率为7%~18%.我院心内科2001年以来收治了28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其中有61例并发Af,回顾性分析59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Af后的药物治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海霞;张杰;刘少奎;王筱梅 刊期: 2005年第16期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漯河市中心医院 重庆第九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