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ISO9001标准在医院传染病管理工作上的运用

张林;邵兴兰

关键词:传染病控制, 医院管理
摘要:医院传染病管理是医院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内容体现在疫情报告管理工作上.2004年我院通过在传染病管理工作中实施ISO9001(国际标准化组织全面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化管理[1],以实现疫情报告管理的两性(科学性、有效性)、三化(标准化、程序化、法制化)为目标,使疫情管理工作得到了完善和提高.现将过程方法(PDCA法)介绍如下.
中国误诊学杂志相关文献
  • 左氧氟沙星致大疱疹1例

    1 病例报告女,23岁.因双上肺结核于2005-05-28在我科住院治疗.患者既往无药物过敏史.入科后给予盐酸左氧氟沙星0.3 g+5%葡萄糖250 ml静滴,1次/d.治疗初始3 d无明显不适,第4天自觉全身不适,四肢及皮肤出现大小不等灼烧样红斑,色深红,直径1~4 cm,皮疹中心部分形成水疱和大疱,疱液为浆液性,伴有局部疼痛,以双下肢为甚.立即给予抗过敏、抗感染治疗:5%葡萄糖250 ml+氟美松20 mg静滴,10%葡萄糖250 ml+10%葡萄糖酸钙20 ml静滴,0.9%生理盐水250 ml+维生素C 2 g静滴,同时抽出疱内液体,并给予美宝湿润烧伤膏外涂,纱布包扎,隔日换药1次.8 d后疱疹结痂痊愈.

    作者:黄梅竹 刊期: 2005年第16期

  • 回肠恶性淋巴瘤破裂出血误诊为阑尾炎1例

    1 病例报告男,37岁.因转移性右下腹疼痛8 h入院.查体:t 37.3℃,P 88次/min,R 18次/min,BP 130/70 mm Hg.痛苦貌,皮肤巩膜无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心肺无异常.外科情况:腹部平坦,无胃肠型及蠕动波,右下腹压痛、反跳痛,轻度肌紧张,肝脾肋下未触及,肝、肾区无叩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辅助检查:血WBC 11.4×109/L,N 0.86,L 0.14,Hb 105 g/L.尿常规正常.入院诊断:急性阑尾炎.急诊在持续硬膜外麻醉下行阑尾切除术.术中见:腹腔内有300 ml左右不凝血,距回盲部约18 cm的回肠壁有一个8 cm×8 cm×8 cm的包块,质硬,光滑,表面有直径1 cm左右的破溃并见渗血,回肠壁受压,肠系膜淋巴结无肿大,阑尾轻度充血.考虑小肠肿瘤破溃继发急性阑尾炎.手术切除病变肠管及周围10 cm的正常肠管,切除阑尾.术后病理报告示:回肠恶性淋巴瘤.

    作者:黎万成 刊期: 2005年第16期

  • 右半结肠癌误诊为阑尾炎1例

    1 病例报告男,62岁.因右下腹疼痛伴发热2 d入院.疼痛逐渐加重,全身乏力,无黄疸及黑便.查体:t 39.4 ℃,P 118次/min,R 22次/min,BP 113/75 mm Hg.面色苍白,表情痛苦,腹平,全腹压痛、反跳痛、肌紧张,以右下腹明显,移动浊音阴性,肠鸣音明显减弱.WBC 22.5×109/L,N 0.875.右下腹穿刺抽出脓性液体.超声:腹腔未发现包块声像,腹腔内少量积液.立位腹部X线片:膈下未见游离气体,肠管未见明显液气平面.拟诊断为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穿孔,行剖腹探查阑尾切除术,术中见阑尾明显水肿,表面有脓苔,根部有穿孔,升结肠近肝曲处可扪及包块,质硬,已穿透肠壁,未触及肿大淋巴结.行右半结肠切除,肠造口术,Ⅱ期行肠吻合术.术后病理:蜂窝织炎性阑尾炎,升结肠低分化腺癌.

    作者:谭志刚;郭奕彤 刊期: 2005年第16期

  • 断指再植107例术后血管危象的处理

    我科自1994-05以来共施行断指再植手术438例,其中107例术后出现血管危象.经及时正确处理,断指成活62例,坏死45例,断指成活率87.5%.处理体会如下.

    作者:王群;金华 刊期: 2005年第16期

  • 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2002-06~2004-12我科对糖尿病住院患者62例进行了系统的健康教育和指导,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护理体会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本组均符合1997年美国糖尿病协会ADA诊断标准,均为2型糖尿病.其中男34例,女28例,平均年龄48.2岁.其中合并视网膜病变9例,合并肾脏病变12例,合并神经病变18例.文化程度:大学5例,高中35例,初中以下22例.空腹血糖(9.13±2.12)mmol/L,餐后2 h血糖(15.2±3.11)mmol/L,糖化血红蛋白(8.1±3.2)%.

    作者:孙淑玲 刊期: 2005年第16期

  • 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未破裂输卵管妊娠的诊断

    异位妊娠是妇产科常见的急症之一,近年来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1].未破裂输卵管妊娠是超声诊断异位妊娠诊断的难点,提高超声对本病的早期确诊率及对降低其危险性、保护患者生存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李淑英;王敬才 刊期: 2005年第16期

  • 糖尿病合并低血糖反应16例的护理

    对我院2003~2004年糖尿病合并低血糖反应16例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我院2003~2004年收住糖尿病168例,男98例,女70例,年龄16~78(平均47)岁.1型糖尿病12例,2型糖尿病156例.出现低血糖反应16例,其中出现低血糖反应轻微症状15例,出现低血糖昏迷1例.

    作者:袁先霞 刊期: 2005年第16期

  • 结肠镜致医源性损伤2例外科围手术期的护理

    我们对所遇以结肠镜检查治疗时结肠损伤2例外科围手术期护理体会如下.1 病例报告例1:男,13岁.以便秘、间歇脓血便6 a为主诉,门诊结肠镜检查示结肠息肉,行内镜电凝切除术后即感剧烈腹痛,呈腹膜炎表现.术后4 h剖腹探查见降结肠穿孔0.5 cm,肠壁组织基本正常,周围轻度污染.行一期结肠修补手术.手术后抗炎、对症治疗,住院11 d,痊愈出院.

    作者:韩立新;杨静 刊期: 2005年第16期

  • 老年痴呆的康复治疗与护理

    目前老年痴呆患病率逐年增多,预防、治疗的医疗效果不显著,此病很有可能成为21世纪威胁老年人健康的为严重的疾病[1].因此,早期发现和开展积极的康复治疗有重要意义.

    作者:朱英 刊期: 2005年第16期

  • 脊髓损伤抢救与护理

    1 主要症状脊髓损伤由于损伤部位和程度不同,可出现不同的体征.表现为损伤平面以下,出现迟缓性瘫痪,运动、反射及括约肌功能丧失,有感觉丧失平面及大小便不能控制[1].2~4周后逐渐演变成痉挛性瘫痪,表现为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并出现病理性锥体束征.胸腰段脊髓损伤表现为截瘫.颈段脊髓损伤则表现为四肢瘫痪,因肋间肌瘫,胸式呼吸丧失,只依赖腹式呼吸,肺活量减小,呼吸运动弱,呼吸道分泌物不易排出,易发生肺部感染.

    作者:陈英杰 刊期: 2005年第16期

  • 门诊管理新举措体会

    门诊管理工作是医院整体工作的重要部分,是医院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门诊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医院的形象和社会声誉,影响着医院的社会效益;特别是门诊具有患者排队多、往返多、流动人员多的特点,为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为此我院加大门诊管理力度,制订切实可行的管理措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阎会琴 刊期: 2005年第16期

  • HBsAg阴性人群HBVDNA感染的存在性和传染性等问题调查

    我室从2000-02~2002-01对部分HBsAg阴性肝病患者和健康体检人员进行HBVDNA感染的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材料将经过检测为HBsAg阴性的住院肝病患者(慢肝)72例和健康体检人员77例的血清冻存于低温冰箱内供测试.

    作者:何敏;杨朝霞;郎丽艳;高舒华 刊期: 2005年第16期

  • 胃管、胃肠减压装置固定方法的改进

    作者:杨柳;毛灵瑞 刊期: 2005年第16期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健康指导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侵犯全身结缔组织和多器官的炎症性自身免疫病[1].病情复杂、病程长.为了缓解和改善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我科对57例SLE患者进行了系统的、有目的、有计划的健康教育,收到了良好的成效,具体方法如下.

    作者:何宴清;钟文俊 刊期: 2005年第16期

  • 肝癌切除术后上消化道出血37例的护理

    2003-01~2005-06我科实施肝癌手术切除420例,术后并发上消化道出血37例.根据具体病情,进行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32例,女5例,年龄24~73(平均51)岁.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肝功能受损、凝血功能障碍、肝硬化.

    作者:江永军;周敏 刊期: 2005年第16期

  • 鼻腔髓外浆细胞瘤误诊1例并文献复习

    目的:探讨鼻腔髓外浆细胞瘤(Extramedullary Plasmacytoma,EMP)容易出现误诊的原因及诊治方法.方法:报道误诊为小圆形细胞恶性肿瘤的鼻腔EMP 1例,结合文献对发生误诊的因素进行探讨.结果:鼻腔EMP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加之病理取材原因和对本病缺乏足够的认识,导致本病例的诊断错误,后经鼻内镜下重新取检,并行免疫组化检查明确诊断.结论:EMP是少见的低度恶性肿瘤,依据临床和组织学特点,结合免疫组化,有助于减少误诊.放疗和手术是治疗EMP的主要方法.

    作者:吴昆旻;李泽卿;王秋萍;周玫;王天友;程向荣 刊期: 2005年第16期

  • 护理纠纷的发生及防范措施

    护理工作常常因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而引发各种护理纠纷,给治疗和护理效果带来负面效应,同时也给整个护理管理工作造成被动局面.为了拓宽知识,完善护理工作,结合本院实际,对护理纠纷的发生与防范,探讨如下.

    作者:卢汝虹;陈琨红 刊期: 2005年第16期

  • 静脉输注甘油果糖渗漏引起皮下组织坏死1例的护理干预

    静脉输注甘油果糖是脑血管患者脑水肿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因其浓度高,对血管皮肤刺激性大,一旦渗出,影响细胞代谢及其功能,易造成皮下组织坏死.我们对所遇静脉输注甘油果糖渗漏1例总结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尚晓霞;吴亚丽;李林艳 刊期: 2005年第16期

  • 雾化吸入硝普钠治疗肺动脉高压的护理观察

    为观察硝普钠雾化吸入对肺动脉高压患者的作用,对我院2002-09~2003-02门诊或住院继发性肺动脉高压20例进行临床观察及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庄芳;季淑玉 刊期: 2005年第16期

  • 辅舒酮及万托林气雾剂治疗儿童哮喘46例疗效观察

    我院近2 a来应用辅舒酮及万托林气雾剂治疗儿童哮喘,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我院住院及专科门诊哮喘患儿46例,男33例,女13例,年龄4.5~12(平均7.4)岁.病程2个月~8 a.哮喘分级:轻度19例,中度18例,重度9例.全部符合全国儿童哮喘防治协作组制定标准[1].46例既往反复静脉或口服用药(抗生素、糖皮质激素、氨茶碱等)仍反复咳喘发作,经本院诊断后改用吸入疗法.

    作者:靳秀红 刊期: 2005年第16期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漯河市中心医院 重庆第九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