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恒;洪丽珠
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和支架术是当今冠心病的一种新的治疗技术.但成功的PTCA和支架术并非治疗的终点,术后的康复护理、定期随访、抗凝、降脂药物的治疗,配合良好的生活方式是冠心病患者PTCA和支架术的重点[1].现将我科的术后康复指导总结如下.
作者:黄芳梅;陈艳萍;张凌玲;李爱珍;庄碧云;张飞风 刊期: 2005年第16期
医院传染病管理是医院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内容体现在疫情报告管理工作上.2004年我院通过在传染病管理工作中实施ISO9001(国际标准化组织全面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化管理[1],以实现疫情报告管理的两性(科学性、有效性)、三化(标准化、程序化、法制化)为目标,使疫情管理工作得到了完善和提高.现将过程方法(PDCA法)介绍如下.
作者:张林;邵兴兰 刊期: 2005年第16期
为观察硝普钠雾化吸入对肺动脉高压患者的作用,对我院2002-09~2003-02门诊或住院继发性肺动脉高压20例进行临床观察及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庄芳;季淑玉 刊期: 2005年第16期
1 病例报告男,83岁.20 d前B超发现膀胱三角区占位,性质待定.2005-07-24以膀胱占位待查入住我院.查体:t 36.8 ℃,R 20次/min,P 78次/min,BP 180/80 mm Hg.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出血.浅表淋巴结未扪及.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罗音.
作者:邓俊辉;余英豪;高尤亮 刊期: 2005年第16期
目前,测定HBsAg的方法大多采用ELISA法中的双抗夹心法双位点一步法,是基于待测抗原在固相抗体和酶标抗体间的桥接作用,在一个ELISA测定体系中,同时加入待测标本(含抗原)、酶标抗体,它们之间则会产生多种结合模式,只有固相抗体-待测抗原-酶标抗体是要测定的目的结合物[1],其中酶标抗体大多为辣根过氧化物酶,此酶具有很强的氧化性,与还原性强的维生素C可发生强烈的化学反应,使辣根过氧化物酶失去活性,使酶的媒介作用减弱,从而使方法的灵敏度降低.
作者:王华新;张海涛 刊期: 2005年第16期
儿科门诊日常护理工作中,经常会遇到一些护患矛盾及纠纷问题,这就需要护理人员以精湛的技术、灵活的语言沟通技巧、扎实过硬的理论知识来正确处理问题并解决问题,以消灭医疗纠纷的萌芽状态,有利于护理质量的提高.
作者:张清秀;彭丽君;韩莹 刊期: 2005年第16期
研究显示,炎症在冠状动脉疾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和其他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中起关键作用.免疫细胞在动脉粥样硬化早期病灶中占居主导地位,其效应分子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进展,炎症的激活能够诱发急性冠脉综合征.本文就炎症在粥样硬化性冠状动脉疾病发病机理中的作用作简要综述.
作者:梁丽玲;杨庭树 刊期: 2005年第16期
2002-06~2004-12我科对糖尿病住院患者62例进行了系统的健康教育和指导,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护理体会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本组均符合1997年美国糖尿病协会ADA诊断标准,均为2型糖尿病.其中男34例,女28例,平均年龄48.2岁.其中合并视网膜病变9例,合并肾脏病变12例,合并神经病变18例.文化程度:大学5例,高中35例,初中以下22例.空腹血糖(9.13±2.12)mmol/L,餐后2 h血糖(15.2±3.11)mmol/L,糖化血红蛋白(8.1±3.2)%.
作者:孙淑玲 刊期: 2005年第16期
颌面骨折是颌面外科的常见疾病之一,本文通过对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1983~2002年1 246例颌面骨折住院患者的回顾性研究,拟得出颌面骨折的好发年龄、性别比例、病因和好发部位等特点,可为预防颌面骨折提供有力的依据.
作者:周鑫才;李祖兵;李玉兰;计婷 刊期: 2005年第16期
我们干部内科2000-12~2004-12共收治离退休老干部患者902例,其中男820例,女82例,年龄60~100岁.从日常护理工作中观察到他们的心理特点及时制订调整护理对策,从而收到了良好成效.总结如下.
作者:王葳莉;王向芬 刊期: 2005年第16期
1病例报告男,55岁.因左侧胸闷、呼吸困难5个月入院.病史中无胸痛,无咳嗽、咳痰,无发热.曾抗炎、胸腔穿刺抽液治疗,病情无好转.查体:左脸廓塌陷,叩诊呈实音,听诊呼吸音消失.
作者:杨兴;郭伟华 刊期: 2005年第16期
我院2004-11-19收治1例诊断为急性阑尾炎伴腹膜炎的男性患者,36岁,术中探查发现盆腔有脓液,阑尾炎症,行阑尾切除术+腹腔引流术.术后行HIV临床检查(金标法)为阳性.给予ELISA法检查2次,确认为HIV感染.1、3、6个月后所有参与手术人员和工友进行有关血清学检查均未发现感染.现就护理措施总结如下.
作者:叶晓英;林娟 刊期: 2005年第16期
1病例报告男,37岁.因右臀部包块5个月余于2001-04-17入院.5个月前无诱因出现臀部包块,并疼痛,疼痛呈酸胀感,行走、坐姿时疼痛加重,肿块逐渐加大,出现跛行.
作者:于金昌;徐慧 刊期: 2005年第16期
高白细胞血症是指外周血白细胞增多至≥100×109/L的急慢性白血病,属高危性白血病.此类患者由于白细胞数量过多,可造成小血管血流淤滞及血管壁浸润,易发生局部血栓形成及出血,尤其损害肺、脑,致急性呼吸衰竭或脑出血,常迅速致死.临床上常采用白细胞单采术联合小剂量阿糖胞苷化疗祛除过高的白细胞,但化疗导致的白细胞大量崩解坏死,易引起肿瘤溶解综合征及其他相关并发症,因此高白细胞血症患者化疗期间的水化及利尿过程显的格外重要,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杨向亚;朱艳萍;杨静丽 刊期: 2005年第16期
1 影响高校护生素质的不良因素1.1 思想意识形态复杂化,政治思想素质不高部分高校护生只重视个人发展,往往不关心国家发展,对国家大事关注较少.部分高校护生价值取向从长远转向眼前,从精神转向物质,从集体转向个人.他们的思想观和价值取向趋于个体化,重所取轻奉献,重个人轻集体,重金钱轻道德,产生思想畸变;部分高校护生对生活现实、个人前途考虑得多,对理想信念追求得少.思想意识形态多元化,政治思想素质不强,这些都局限了高校护生综合素质的提高[1].
作者:郭丽梅 刊期: 2005年第16期
我科自2003-03~2004-02应用苦参素葡萄糖注射液及苦参素胶囊口服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分析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我科住院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10例,均符合2000年西安学术会议制定<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诊断标准[1].患者乙肝表面抗原、e抗原、HBV-DNA均持续阳性在0.5 a以上且反复肝功能异常.随机分为治疗组66例,男44例,女22例,年龄17~70(平均33.4)岁.对照组44例,男33例,女11例,年龄20~67(平均33.5)岁;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理、实验室检查等方面均具有可比性.
作者:孙秀萍;于金东;王红 刊期: 2005年第16期
氯胺酮是一种苯环己哌啶类静脉全麻药,镇痛作用强,半衰期短,未见其用于小儿术后镇痛的报道.2003-09~2005-02我科采用小剂量氯胺酮复合芬太尼用于学龄儿童术后自控镇痛106例,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作者:李振伟;汪庆玎;曹红 刊期: 2005年第16期
2003-01~2004-12我院收治重症急性胰腺炎12例.我们根据病情应用了一些预见性护理,在预防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症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体会如下.
作者:连叔薏;许若侨;蔡泽玲;黄秀云;李瑞娜 刊期: 2005年第16期
1 病例报告男,10岁.因咳嗽3周,颈背部僵直5 d,于3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痰多、无发热,在当地医院治疗病情无明显好转.3 d前自觉颈背部阵发僵直,多于受到大声刺激或他人碰触后发作,大汗淋漓,表情痛苦,持续数分钟后缓解,无头晕、头痛及意识障碍,无四肢震颤,无智力减退.否认外伤史.查体:步态徐缓,神志清楚,语言流利,双瞳孔等大等圆,无眼震,眼球运动正常,颅神经无异常,颈项强直,腹肌僵直,呈板状,触摸加重,四肢肌力正常,肌张力偏高,四肢腱反射活跃,双侧病理征未引出,深浅感觉正常.肝肾功能正常,血清电解质正常,肌酶正常,血清支原体抗体IgM 1∶160阳性.胸片示肺纹理明显增粗、有小片状影,脑电图正常.肌电图检查示:颈肌及腹直肌静息状态下呈连续性运动单位活动,运用安定后肌电图异常表现消失,无肌束震颤和肌纤维震颤,诊断为僵人综合征.给予大剂量安定治疗,同时给红霉素治疗支原体感染,1周后症状基本缓解,因自行停药症状再次出现,继续给予红霉素和安定治疗,症状完全缓解,复查肌电图正常,至今停药3个月未再发作.
作者:胡玉蕾;李献珍;皇甫春荣;何山 刊期: 2005年第16期
目前老年痴呆患病率逐年增多,预防、治疗的医疗效果不显著,此病很有可能成为21世纪威胁老年人健康的为严重的疾病[1].因此,早期发现和开展积极的康复治疗有重要意义.
作者:朱英 刊期: 2005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