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芳梅;陈艳萍;张凌玲;李爱珍;庄碧云;张飞风
我中心自1997年以来,采集外周血造血干细胞成功率达100%,为临床各科挽救患者生命提供了又一新的治疗途径.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19例中,男115例,女104例,年龄6~70(平均37)岁.其中白血病122例,红斑狠疮35例,乳腺癌23例,肾移植患者9例,其他38例.自身采集195例,异体采集24例.
作者:张玉红;张晓莉;单泓 刊期: 2005年第16期
1 病例报告女,38岁.因患上呼吸道感染,发热、咳嗽、咳痰、咽部疼痛来我院就诊,按医嘱在门诊输液室静脉注射痰热清注射液20 ml加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1次/d,45滴/min.17:00注射完后,在穿刺部位周围皮肤上及上臂出现丘疹,轻微皮肤瘙痒,可耐受.第2天8:00再次输入约50 ml,患者自感皮肤瘙痒,即出现大片豆状红斑,以输液处及肢、颈部、胸前为甚.
作者:辛萍萍;赵人光 刊期: 2005年第16期
缺血性心肌病(ICM)和扩张型心肌病(DCM)在临床上均存在心功能不全的表现,只是病因不同,对两者的鉴别有时非常困难[1].本文比较分析终诊断为DCM和ICM共87患者的临床特点,旨在提高对这两种疾病的认识和诊治水平,尽量避免误诊和误治的发生.
作者:陈运清;谢芳;陈国洪;宋丹;彭剑;苏晞;王人彭;万海燕;朱国英 刊期: 2005年第16期
自2002-09以来我们对312例拟诊心肌炎的患儿进行了心电图检查的同时加做频谱心电图,现报道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本组男147例,女165例,年龄3~12(平均6.3)岁.均有不同程度的闷气、心前区不适、心悸、头晕,部分患儿有中度发热、疲乏无力,病程1~30 d,平均5 d.
作者:邓丽萍 刊期: 2005年第16期
1 病例报告男,37岁.因转移性右下腹疼痛8 h入院.查体:t 37.3℃,P 88次/min,R 18次/min,BP 130/70 mm Hg.痛苦貌,皮肤巩膜无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心肺无异常.外科情况:腹部平坦,无胃肠型及蠕动波,右下腹压痛、反跳痛,轻度肌紧张,肝脾肋下未触及,肝、肾区无叩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辅助检查:血WBC 11.4×109/L,N 0.86,L 0.14,Hb 105 g/L.尿常规正常.入院诊断:急性阑尾炎.急诊在持续硬膜外麻醉下行阑尾切除术.术中见:腹腔内有300 ml左右不凝血,距回盲部约18 cm的回肠壁有一个8 cm×8 cm×8 cm的包块,质硬,光滑,表面有直径1 cm左右的破溃并见渗血,回肠壁受压,肠系膜淋巴结无肿大,阑尾轻度充血.考虑小肠肿瘤破溃继发急性阑尾炎.手术切除病变肠管及周围10 cm的正常肠管,切除阑尾.术后病理报告示:回肠恶性淋巴瘤.
作者:黎万成 刊期: 2005年第16期
为观察硝普钠雾化吸入对肺动脉高压患者的作用,对我院2002-09~2003-02门诊或住院继发性肺动脉高压20例进行临床观察及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庄芳;季淑玉 刊期: 2005年第16期
我院小儿外科在大量理论和实验研究基础上,首次成功地为患儿施行腹腔镜下胆总管囊肿切除,胆肠内引流术.护理体会如下.1 病例报告女,1岁.因腹胀3个月余、发热2次入院.患儿出生后5~6个月即被发现腹部较大,偶有大便发白,随患儿年龄增长,腹部膨隆逐渐明显.B超示:胆总管囊肿.入院后行常规检查及充分的术前准备,在静脉复合麻醉下行腹腔镜胆总管囊肿切除,胆肠内引流术.术中置腹腔引流管及否留氏尿管各1根.
作者:刘春荣;朱美玉 刊期: 2005年第16期
目前,测定HBsAg的方法大多采用ELISA法中的双抗夹心法双位点一步法,是基于待测抗原在固相抗体和酶标抗体间的桥接作用,在一个ELISA测定体系中,同时加入待测标本(含抗原)、酶标抗体,它们之间则会产生多种结合模式,只有固相抗体-待测抗原-酶标抗体是要测定的目的结合物[1],其中酶标抗体大多为辣根过氧化物酶,此酶具有很强的氧化性,与还原性强的维生素C可发生强烈的化学反应,使辣根过氧化物酶失去活性,使酶的媒介作用减弱,从而使方法的灵敏度降低.
作者:王华新;张海涛 刊期: 2005年第16期
高血压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同时也是人类重要的死亡原因之一,病因和发病机制复杂.随着细胞生物学及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进展,1998年,Robert Furchgott首次报道了内皮细胞是血管活性器官,现已证实内皮是一个自分泌、旁分泌调节器官,可以分泌一系列血管活性物质,是许多心血管激素酶激活及失活的部位,因此具有调节血管张力及生长、防止血栓形成、抗血细胞粘附等多种生理功能.愈来愈多的证据表明内皮功能障碍是大多数心血管疾病的特征,内皮功能失调可以促进动脉粥样硬化,促进动脉血栓形成而导致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所以内皮功能障碍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就高血压与内皮的关系做一综述.
作者:张伟;张玉东 刊期: 200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抗双链DNA(ds-DNA)、抗Sm、抗Rib抗体和抗核抗体(ANA)联合检测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诊断意义.方法:用免疫印迹法检测抗ds-DNA、抗Sm、抗Rib抗体;用ELISA法检测ANA.结果:215例SLE患者,抗ds-DNA、抗Sm、抗Rib抗体和ANA的阳性率分别为34.0%、24.2%、20.5%和94.4%,显著高于152例非SLE患者和80例正常对照者(P<0.01).结论:两种以上抗体同时阳性可显著提高诊断SLE的特异性,有助于早期SLE的诊治.
作者:罗招云;蔡意和;黄泽伟 刊期: 2005年第16期
静脉输注甘油果糖是脑血管患者脑水肿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因其浓度高,对血管皮肤刺激性大,一旦渗出,影响细胞代谢及其功能,易造成皮下组织坏死.我们对所遇静脉输注甘油果糖渗漏1例总结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尚晓霞;吴亚丽;李林艳 刊期: 2005年第16期
对我院1990~2005年65岁以上老年人急性胆道感染手术处理132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年龄65~69岁57例,70~74岁49例,75~79岁16例,80岁以上的10例,年龄大91岁,平均72.31岁.
作者:陆旭 刊期: 2005年第16期
本文对我院近5 a来气管切开260例医院感染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收集2000-02~2005-02我科气管切开患者260例,男176例,女84例,平均66岁.其中喉癌192例,喉乳头状瘤51例,喉外伤12例,鼻咽血管纤维瘤5例.
作者:刘素芬;付慧红;耿云光 刊期: 2005年第16期
1 病例报告男,83岁.20 d前B超发现膀胱三角区占位,性质待定.2005-07-24以膀胱占位待查入住我院.查体:t 36.8 ℃,R 20次/min,P 78次/min,BP 180/80 mm Hg.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出血.浅表淋巴结未扪及.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罗音.
作者:邓俊辉;余英豪;高尤亮 刊期: 2005年第16期
作者:杨柳;毛灵瑞 刊期: 2005年第16期
由于Arnold-Chiari畸形临床表现[1]多样化,主要由于后颅窝中线结构在胚胎期的发育异常,表现延髓下段第四脑室下部移入椎管,小脑扁桃体延长如楔状,伸入枕骨大孔而达颈椎管内,从而后组颅神经、上部颈神经根受牵拉下移而产生相应的症状.Arnold-Chiari畸形易合并脊髓空洞症[2].临床易与颈椎病等混淆.由于早期症状不典型,易被误诊.随着MRI的问世,此病益见增多,本病的治疗以手术治疗为惟一的选择.故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非常重要,此类疾病日益受到重视.对所遇误诊11例分析如下.
作者:王恒;洪丽珠 刊期: 2005年第16期
颌面骨折是颌面外科的常见疾病之一,本文通过对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1983~2002年1 246例颌面骨折住院患者的回顾性研究,拟得出颌面骨折的好发年龄、性别比例、病因和好发部位等特点,可为预防颌面骨折提供有力的依据.
作者:周鑫才;李祖兵;李玉兰;计婷 刊期: 2005年第16期
1 病例报告女,13岁.因双手指反复起红斑、脓疱伴疼痛4 a余入院.患者于2001-01不慎被削笔刀割伤右手大拇指外侧表皮,当时无明显出血及疼痛,未予重视.不久,伤处起黄豆粒大小水疱,伴有瘙痒,搔抓后渗液,很快出现小脓包,无畏寒、发热,无恶心呕吐,无四肢乏力等不适症状,未予诊治.
作者:梁晓红;彭才智;鲁英 刊期: 2005年第16期
年度考核是医院人事管理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在长期的改革和实践中,它是人事部门掌握职工的工作情况、评价职工的工作绩效的有效途径.在职称晋升、干部选拔、评优评先、工资晋档等工作中,年度考核的结果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1].但由于种种原因,近些年来年度考核在实际工作中逐渐流于形式,没有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如何改进年度考核的方法,尽量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使之真正成为客观、公正评价职工工作绩效的有效途径,是摆在医院人事部门面前的紧迫任务[2].
作者:张龙 刊期: 2005年第16期
2002-06~2004-12我科对糖尿病住院患者62例进行了系统的健康教育和指导,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护理体会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本组均符合1997年美国糖尿病协会ADA诊断标准,均为2型糖尿病.其中男34例,女28例,平均年龄48.2岁.其中合并视网膜病变9例,合并肾脏病变12例,合并神经病变18例.文化程度:大学5例,高中35例,初中以下22例.空腹血糖(9.13±2.12)mmol/L,餐后2 h血糖(15.2±3.11)mmol/L,糖化血红蛋白(8.1±3.2)%.
作者:孙淑玲 刊期: 2005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