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芳;刘斌
目的 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 对本院120例IC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护理经验.结果 胎儿窘迫13例,新生儿窒息4例,产后出血2例,无1例围生儿死亡.结论 正确实施孕期管理,做好产前监护、加强产时产后观察、加强皮肤护理、饮食指导和心理疏导,适时终止妊娠是降低围生儿死亡率和产科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胡丽霞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利用中医的方法,对不同分级的高血压病患者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治疗,探讨其预防效果和医药价值.方法 将2011年3月~2012年12月入住本院的不同分级的高血压病56例患者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实验组以及对照组,每组有患者28例,在实验组采取中医治疗方法对高血压病的分级治疗,在对照组采取西医的方法对高血压病患者进行治疗,对比治疗前后血压控制效果、撤药综合征情况、治疗费用以及患者满意度等指标.结果 两组治疗后的血压控制效果类似,并且P>0.05,不存在统计显著性差异,实验组在撤药后没有出现类似面部潮红、头晕目眩、心跳加速以及抑郁等撤药综合征,而对照组在撤药之后,出现1例心跳加速,2例面部潮红,8例血压飙升等情况,实验组治疗费应比对照组低,病患满意度比对照组高,并且P<0.05,存在统计显著性差异.结论 利用中医的方法对不同分级的高血压病患者进行治疗,安全有效,具有进一步研究以及推广价值.
作者:罗坚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总结并分析几年来所发生的冠脉介入术前、后的护理风险事件,提出防范措,近可能减少风险事件发生.方法 通过查找风险事件的原因,提出针对性的防范措施.结果 通过风险防范措施的实施,显著减少了风险事件的发生.结论 加强护士的责任心教育,提高其风险防范意识;完善工作流程,健全工作制度;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是减少风险事件的关键.
作者:王爱英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深静脉血栓(DVT)是下肢骨科大手术后常见并发症,由于起病隐匿,常因难以诊断而导致严重的后果.因此如何来预防下肢骨科大手术后DVT的发生显得非常关键.方法 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在住院期间对照组采用基本预防措施,实验组处采用基本预防措施之外还采用机械预防和药物预防措施.结果 2008年~2011年间,我院按照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提出的预防骨科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方法,对患者进行护理,减少了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结论 有效地护理可以预防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作者:谷丹;刘丽娟;吴丽红;于亮;邢雪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的疗效、流产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150例自愿要求药流者,让其服用米非司酮配伍前列腺素的药物流产后将其随机分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采用不同方法治疗药流后的阴道出血症状,其中研究组80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法;对照组70例,采用西医治疗法.对比分析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阴道出血时间以及流量,研究两组的流产效果.结果 研究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不仅缩短了阴道出血时间并且增大了完全流产的概率.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疗效显著,可以在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吴艳萍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为了进一步研究和比较我院所实施的新式剖宫产手术与传统剖宫产手术在临床实践效果上的差异,从而为预防剖宫产手术后盆腔粘连的临床实践提供参考借鉴.方法 本文选取了我院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期间实施剖宫产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针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研究.结果 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术中疼痛时间等四项指标方面,组间比较,传统手术组患者显著地高于新式手术组患者的水平,且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腹直肌与前鞘粘连、腹直肌与腹膜粘连、腹膜与大网膜粘连、膀胱腹膜反折粘连发生率方面,组间比较,传统手术组患者的发生率显著地高于新式手术组患者的水平,且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与传统剖宫产手术相比较采用新式剖宫产手术的临床效果显著,同时可以有效的预防患者术后盆腔粘连现象的发生,是临床实践过程中的安全可靠选择.
作者:崔福莲;张海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罗伊适应模式在减轻乳腺癌患者焦虑中的应用 方法 选取本院2008年11月~2011年11月期间收治的乳腺癌患者84例,采取电脑随机分组的方式分成观察组、对照组各42例,给予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进行罗伊适应模式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心理护理前后的心理焦虑情况.结果 护理前,观察组的焦虑情况评价为(70.32±1.21)分,对照组的焦虑情况评价为(71.21±1.09)分.护理后,观察组的焦虑情况评价为(52.32±1.01)分,对照组的焦虑情况评价为(65.32±1.14)分.结论 对乳腺癌患者按照罗伊适应模式进行整体护理干预,可以显著降低患者的心理焦虑程度,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于敏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临床对于消化性溃疡患者采用雷贝拉唑和奥美拉唑治疗的效果,分析其安全性.方法 抽选我院2011年2月~2012年10月期间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临床常规治疗,再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给予10mg雷贝拉唑,1次/d,晨服;对照组患者给予20mg奥美拉唑,1次/d,晨服.疗程为1月.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观察记录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1w后观察组临床症状如泛酸、腹痛等相比于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2~3w后两组疗效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均为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P>0.0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床上采用雷贝拉唑和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患者均有效且安全,但是雷贝拉唑起效时间短,治疗的效果相比于奥美拉唑更加确切,是一种理想的治疗药物,值得在临床上广泛的推广及应用.
作者:王红光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的护理措施,提高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胃大部切除术后发生胃瘫患者的护理资料.结果 所有患者均采用保守治疗,同时给予心理护理、有效的胃肠减压、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加强营养支持,做好饮食指导,均取得了满意疗效.结论 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系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治疗时间长,在护理上应采取有效地治疗方法,治疗重点应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根据患者实际病情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作者:韩春蕾;孙丽燕;韩金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婴儿肠套叠的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急腹症患儿180例的超声资料,其中经手术或灌肠确诊为肠套叠者106例,通过分析肠套叠B超影像学及肠壁血流信号特征在诊断中的灵敏度及特异度,探讨腹部彩超在肠套叠的的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结果 106例中,超声证实肠套叠,93例,漏诊8例,误诊5例,其中82例CDFI显示肠壁血流信号,11例未显示到血流信号,其中9例手术证实为肠坏死.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肠套叠有较高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可评价病变肠管的血供,同时可整复肠套叠,并为肠套叠的治疗提供参考,是诊断肠套叠的首选方法.
作者:刘铁军;林剑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血浆置换联合血液灌流吸附治疗肝肾综合征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42例肝肾综合征的患者,进行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血浆置换联合血液灌流吸附治疗,对照组行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钾,钠,BUN,Cr,TBIL,ALB,ALT.结果 采用血浆置换联合血液灌流吸附治疗后,患者血清钾,BUN,Cr,TBIL,ALT明显下降,血清钠,ALB上升.结论 该疗法可提高治疗肝肾综合征的疗效,缩短住院天数提高生存率.
作者:黎明娟;杨才萍;李晓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产后尿潴留采取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80例,均为我院2011年6月~2012年12月收治的产后尿潴留产妇,随机按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划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加强整体全面的综合护理干预,回顾两组资料.结果:观察组留置导尿1例,占2.5%,对照组留置导尿8例,占20%,观察组留置导尿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排尿时间<30min患者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产后尿潴留综合护理干预,可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前排尿时间,对机体的康复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向嫱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通过观察我院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探讨分析采用手术方法与保守方法治疗该疾病的效果.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10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平分成手术治疗组与保守治疗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预后差异情况.结果 手术治疗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00%,术后诊断出不同阑尾炎的血常规检查结果具有差异性,而保守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存在18.00%的复发率.结论 两种治疗方法各有优缺点,而相比保守治疗方法,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患者具有术后治疗彻底、无复发的特点,但临床治疗前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辨证地选择治疗方法,才能提高患者整体治疗质量水平,值得临床上推广研究.
作者:王燕雄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针刺结合穴位注射治疗肾精亏虚型神经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 通过自身对照方法观察针刺、电针结合穴位注射治疗46例神经性耳聋,评价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患者病情程度较治疗前明显减轻,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痊愈31例,占51.6%;显效16例,占26.7%;好转9例,占15%;无效4例,占6.7%;总有效率为93.3%.结论 针刺、电针结合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性耳聋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吴晓琼 刊期: 2013年第06期
舒适护理的模式在我国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中应用的时间并不是很长,但是却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患者在护理过程中生理状况、心理状况都有着极为明显的改善,患者血液透析并发症的发病率也明显的降低,患者对于康复的自信心也有着十分明显的提升,康复之后的生活质量也有着大幅度的提升,与此同时这种护理模式由于护理人员的悉心努力而得到了很好的社会反应,获得了高度的社会认可本为笔者结合本院自2009年6月~2011年6月的2a间我院收治的158例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对如何在血液透析的临床护理中运用舒适护理方法做出简要的论述.
作者:张婷;王晓燕;徐珊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本课题主要研究探讨抗乙肝免疫核糖核酸混血穴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有效性及可能作用机理.方法 采用抗乙肝免疫核糖核酸混血穴位注射,疗程6个月,并与对照1组(自血穴位注射)及2组(单纯注射抗乙肝免疫核糖核酸)从肝功能、免疫功能、实验动物肝活组织检查、肝纤维化指标项目检测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 显示治疗组在在抑制HBV复制、减轻及改善肝组织病理损伤和纤维化进展、改善肝炎预后等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对照1、2二组比较,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抗乙肝免疫核糖核酸混血穴位注射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确能提高单纯自血穴注及注射HBV-IRNA的治疗效果,肯定本疗法对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作用,可作为一种免疫过继疗法、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作者:李烨;卢梅生;张奉学;赖洪康;劳绍祥;张耀辉;王新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经阴道超声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经阴道超声对64例PCOS和52例正常对照组患者进行形态学的观察和测量,检测患者卵巢间质血流及彩色多普勒能量图(CDE)表现.结果 PCOS患者卵巢体积增大,呈多囊性改变,卵巢间质回声增强,血流较对照组丰富,卵巢间质动脉血流阻力指数降低,血管分布面积(CDE信号面积)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经阴道超声对PCOS诊断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蔡铭姬;刘荣 刊期: 2013年第06期
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深化医学教育改革,建立以需求为导向的高质量医药卫生人才培养模式,是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人才规划纲要的重要任务.文章针对目前医学教育中临床实践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从实践教学目标、内容、手段和条件等方面,对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能力与素质培养并重的分模块实践教学模式进行探索和研究.
作者:徐媛媛;栾建国;郝彩玲;苏幼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分析空腹血糖和高血压对心脑血管疾病的交互作用.方法 选取2010年~2012年于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804例参检人,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对心血管疾病,空腹血糖升高和高血压的乘积项Wald卡方值为1.72,P>0.05,说明二者对心血管疾病无作用;对脑卒中,空腹血糖升高和高血压的乘积项Wald卡方值为1.82,P>0.05,说明二者对脑卒中无作用;糖尿病和高血压的加和RERI、AP的置信区间>0,且S置信区间>1,说明二者对心血管疾病存在交互作用 结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空腹血糖和血压对心脑血管类疾病无交互作用.
作者:黄文才 刊期: 2013年第06期
探讨护士礼仪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将护士的言谈举止应用于迎送患者出入院、询问病史、收集资料、护理查房、护理操作等各项临床护理工作中.良好的护士礼仪是尊重患者的体现,不仅能够营造和谐的护患关系,还能提高临床护理工作的质量
作者:蒋彩琼 刊期: 2013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