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文才
临终关怀是一门以临终患者生理、心理特征和临终护理实践规律为研究对象的新兴边缘学科[1],包括临床医学、护理学、心理学、伦理学等多学科的内容.临终护理是为那些患无法治愈疾病的患者提供积极的整体护理[2].简而言之,就是为了减轻患者身体和心理的痛苦,改善临终患者的生活质量,帮助患者舒适、平静地度过后的时光.随着医学模式由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一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这要求专业护理工作者对临终患者及家属提供生理、心理和社会多方面的支持与照护.
作者:孙林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急性肺栓塞患者心电图的改变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2年10月期间诊断的急性肺栓塞患者的心电图变化.结果 急性肺栓塞患者的心电图改变常见的有窦性心动过速、SⅠQⅢTⅢ、QⅢTⅢ、V1-V3T波呈现缺血性改变、完全或不完全的右束支传导阻滞、房颤及房扑等改变,经过溶栓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电图检查在急性肺栓塞的临床诊断中表现出非特异性的特点,但是能够及早发现急性肺栓塞患者的心电图特征,因此,在临床中应紧密结合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等进行综合分析做出诊断.
作者:张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绝经后妇女宫内节育器取出更有效的方法.方法 将要求取环的绝经后妇女138例,随机分为三组:1组于术前3d口服倍美力0.625mg,1次/d,术前30min肛门内置入0.5mg卡孕拴(针对绝经时间长年龄大对疼痛敏感者),2组,术前1h阴道穹隆内置入0.5mg卡孕栓(针对疼痛敏感即来即取者),3对照组直接取IUD(针对绝经时间短经济困难者),比较三组子宫颈软化及术中综合反应程度.结果 宫口松弛程度及取环结果第一组子宫颈软化程度好,第二组次之.结论 超声可了解IUD在子宫中的位置、IUD与取器器械的关系,能动态观察取器过程,可使手术近似直视下操作,提高了手术成功率和安全性
作者:秦瑰镁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双侧原发性乳腺癌的研究进展.方法 从双侧乳腺癌的基础理论、发病率、危险因素、诊断标准、治疗及预后等方面总结双侧原发性乳腺癌的研究进展.结果 双侧原发性乳腺癌的诊断标准、危险因素、治疗方案较为一致,影响预后的因素及其与单侧乳腺癌预后是否有差异尚存在争议.结论 随着双侧原发性乳腺癌的发病率的上升,有必要对患单侧乳癌的患者建立更有效的对侧乳腺的随诊制度,以求使对侧乳腺癌能够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作者:聂乃夫;厉红元 刊期: 2013年第06期
本文围绕知识管理在现代护理管理中的应用,进行了多方的探讨认为知识管理作为一门新兴的前沿科学管理方法,为现代护理组织管理提供了新的视角,其应用有利于护理事业的健康发展.
作者:李志贵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应用不同降压药物治疗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0年3月~2012年5月间入院进行降压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80例,随机分为A、B、C三组,应用洛活喜、代文、倍博特分别进行抗压治疗,对比三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一月后,A、B、C三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3.3%、96.7%和96.7%,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三个月后,三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均为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A、B、C三组患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3%、6.7%和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 倍博特对比洛活喜和代文治疗高血压患者的降压幅度较大,其临床应用价值还需进一步加强研究.
作者:刘铁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联合羊膜移植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 选择52例难活性青光眼患者,行复合式小梁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术,并观察术后患者的视力、前房、眼压、滤过泡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术后1 a平均眼压控制正常范围,无视力下降者,形成功能性的Ⅰ级和Ⅱ级滤过泡共46眼,占88.5%;Ⅲ级滤过泡4眼,占7 7%;Ⅳ级滤过泡2眼,占3.8%.结论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联合羊膜移植术能够长期有效的控制眼压,术后并发症少、简单易行、安全可靠,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赵屹华;吕萍;金齐;周克俭;许雪玲;张小年;齐奇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加强对妊娠糖尿病的护理,做好饮食指导,心理护理,预防低血糖和感染,出院指导等,有利于妊娠糖尿病的良好控制而达到发育健康婴儿的目的.方法 入院后对她们进行健康教育,心理护理,配合饮食控制临床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结果 23例患者中剖宫产9例,自然分娩14例,其中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轻度)2例,泌尿系感染3例,胎婴并发症6例,其中巨大儿1例,高胆红素血症和胎儿宫内窘迫各2例,新生儿感染1例.结论 加强对糖尿病患者在妊娠,分娩,产后各阶段及新生儿的护理,积极采取预防性护理措施,可使患者的分娩期并发症及胎婴的并发症显著下降,促进母婴健康
作者:张秀娟;董青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血浆脑钠素(BNP)、心肌钙蛋白(cTn I)水平变化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检测意义.方法 通过选择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观察组,4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各组血浆BNP及CTnI水平.结果 心肌梗死观察组的血清BNP、cTnⅠ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血清BNP、cTn I水平升高,不仅可以反映急性心梗患者心功能状态,而且也可以反映心肌坏死程度,是诊断心血管疾病的敏感指标,值得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推广运用
作者:陈玮 刊期: 2013年第06期
乳腺肿块的患者大多术前患有焦虑、紧张、恐惧等情绪,手术作为一种强烈的应激原使身体产生应激反应,当反应过于强烈时,会严重影响手术和麻醉的顺利进行、术后恢复.因此,我院对乳腺外科门诊手术患者进行术前的心理治疗,结果表明可明显减少术中麻醉药异丙酚用量,有利于患者术后的恢复.
作者:周玮;李爱媛 刊期: 2013年第06期
药理学具有较强的实验性和专业性,药理学实验教学属于药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药理学知识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本文通过问卷调查以及查阅资料等方法对药理学实验教学的方法和创新进行分析,了解学生对于药理学实验课程的认识,通过完善药理学实验教学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教学内容,增设科研、设计方面的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科学严谨的实验习惯,采用“以问题为基础”教学,运用类比、启发式教学,充分应用多媒体教学以及电化教学等方法,以提升药理学实验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作者:黄初冬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中药保留灌肠对溃疡性结肠炎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1年4月~11月入住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的溃疡性结肠炎(直肠段)活动期患者48例,每晚临睡前,以直肠滴入法灌入中药,观察其疗效.结果 48例患者中,显效18例,好转23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5.4%:其中中药灌肠保留时间>10h临症改善(P<0 01)优于中药灌肠保留时间4~1 0h(P<0.05).结论 中药保留灌肠应用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方法简便易行,疗效确切,其中保留时间越长,疗效越明显.
作者:谷敏;赵海音;郑蔚;吴荣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研究护理应急管理系统在突发传染病救治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重视传染病救治的工作,组建应急护理管理系统与了解物资储存情况,确定急救护理流程和小组岗位的职责,加强护理人员的理论与技能,充分发挥护理应急管理系统在特殊时期救治过程中应急管理和保障作用,在心理上给予医护人员支持.结果 护理应急管理系统在突发传染病救治中达到显著的效果,同时培养了一批出色的应急与危重症救治经验具有专业护理经验的队伍.结论 组建护理应急管理系统在突发传染病救治过程中有效地发挥,在保证急救工作成功起到重要作用.有效地阻断了医院内的交叉感染和疾病扩散,切断了在医院内传染病的传播,保证了医护人员和住院患者的安全起到了重大意义.
作者:李康花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分析病毒性脑炎患者s-100b蛋白的浓度与患者疾病情况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我院2009年9月~2012年6月收治的病毒性脑炎患者30例、偏头痛患者30例进行本次实验,所有患者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方法检测患者s-100b蛋白,对比观察检测结果.同时观察病毒性脑炎患者急性期与恢复期s-100b蛋白的检查结果.结果 病毒性脑炎患者s-100b蛋白高于偏头痛患者,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病毒性脑炎患者急性期s-100b蛋白高于恢复期,组间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病毒性脑炎患者检查s-100b蛋白,有助于对疾病进行早期诊断,并判断患者所处阶段,以合理制定治疗方案.
作者:石帮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及比较在周围性面瘫的急性期使用激素联合针灸治疗与单独使用针灸治疗或激素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比较109例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经激素联合针灸治疗与单独使用针灸治疗或激素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 三个治疗组的年龄、病程、初诊分级,组间的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1).初诊时,三个治疗组的House-Brackmamn分级无显著差异;经过治疗,在发病第8d时,三个治疗组的House-Brackmamn分级存在显著差异(P=0.007),进一步行多重比较,第一组与第二组无明显差异(P=0.137),第一组与第三组存在显著差异(P=0.031);疗程结束时,三个治疗组的House-Brackmamn分级存在显著差异(P=0.005),进一步行多重比较,第一组与第二组存在显著差异(P=0.024),第一组与第三组存在显著差异(P=-0.008).结论 周围性面瘫急性期激素联合针灸治疗的疗效显著优于单独针灸治疗或激素治疗的疗效.
作者:陈秋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血浆置换联合血液灌流吸附治疗肝肾综合征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42例肝肾综合征的患者,进行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血浆置换联合血液灌流吸附治疗,对照组行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钾,钠,BUN,Cr,TBIL,ALB,ALT.结果 采用血浆置换联合血液灌流吸附治疗后,患者血清钾,BUN,Cr,TBIL,ALT明显下降,血清钠,ALB上升.结论 该疗法可提高治疗肝肾综合征的疗效,缩短住院天数提高生存率.
作者:黎明娟;杨才萍;李晓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常见科和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已成为致盲的重要原因.DR的发病是一个很复杂的病理过程,确切机制目前尚不清楚.视网膜新生血管和慢性视网膜水肿是DR威胁视力的两种主要原因,新生血管与视网膜缺血、缺氧关系密切.近年研究发现,细胞因子在DR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细胞因子是对细胞分化、生长、增殖及功能等具有调节作用的蛋白多肽,它们有很强的生物学效应,缺血的视网膜可分泌细胞因子来刺激残存血管增生,其中主要有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转化生长因子(T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肿瘤坏死因子(TNF)及其受体等.从细胞因子的角度探讨DR的发病机制,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现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的细胞因子机制作一综述.
作者:张芳;刘斌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患者的护理要点.方法 以近年来我院诊治的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患者93例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行手术治疗,于围手术期间配合进行护理;对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并分析护理要点.结果 全部93例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并痊愈出院;轻微并发症5例,占5.4%,其中有3例患者切口感染,另2例患者为吻合口梗塞,无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 于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患者围手术期间,做好准确到位的护理措施,能够提高手术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对于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俯卧位脊柱后路手术的体位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 对笔者所在医院于2011年3月~2012年5月收治的68例行脊柱后路手术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总结其护理措施及相关体会.结果 68例脊柱手术患者在行以上俯卧位护理情况下均达到预期手术要求,均未发生任何严重并发症及护理不当事件,其中仅有3例因受压表现有轻微面部肿胀及4例股外侧皮神麻痹,但经术后给予相应处理均很快恢复,因此整体结果令人满意.结论 精确且细致的体位护理是有效免除脊柱后路手术并发症发生,积极改善手术预后的重要措施.
作者:龚启玉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临床中采取HPLC法进行同时测定双黄连口服液中绿原酸连翘苷和黄芩苷的含量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取HPLC法进行测定双黄连口服液中绿原酸连翘苷和黄芩苷的含量,色谱柱:Agilent C18分析色谱柱(4.6mm×250.0mm,5um);流动相:A为5.0%甲醇(0.5%磷酸),B为甲醇;流速:1.0ml/min;波长:0~16min为324nm,16~35min为278nm;结果 双黄连口服液中绿原酸和连翘苷以及黄芩苷的各自的邻峰的分度均>1.5;并且以峰面积对进样浓度进行线性回归分析,绿原酸和连翘苷以及黄芩苷的回归方程分别为:Y=0.003622X+0.004700,r=0.9999;Y=0.16540X-0.002735,r=0.9999;Y=0.051443X-1.204833,r=0.9999;绿原酸和连翘苷以及黄芩苷的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4%,RSD=0.34%; 99.8%,RSD=0.77%; 99.4%,RSD=0.35%;结论 临床中对于双黄连口服液中绿原酸连翘苷和黄芩苷含量采取HPLC法进行测定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可以进行多种成分的测定.
作者:孟宪亮 刊期: 2013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