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俐芬
目的 探讨剖宫产新生儿的抢救及其护理、预防体会.方法 对本文的47例患儿采取恰当的抢救,并做好护理工作和出院指导.结果 47例患者中46例经抢救之后痊愈,1例因并发了肺部炎症,对症处理后好转.结论 合理的抢救措施能提升剖宫产新生儿窒息的治愈率.
作者:钱秀清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产后尿潴留采取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80例,均为我院2011年6月~2012年12月收治的产后尿潴留产妇,随机按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划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加强整体全面的综合护理干预,回顾两组资料.结果:观察组留置导尿1例,占2.5%,对照组留置导尿8例,占20%,观察组留置导尿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排尿时间<30min患者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产后尿潴留综合护理干预,可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前排尿时间,对机体的康复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向嫱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设立临床院感监控护士对提高医院感染控制的效果.方法 在全院24个临床科室设立院感监控护士,制定院感监控护士的职责,6个月后进行跟踪测评医护人员的医院感染防控知识水平、手卫生依从性及半年内医院感染发生率三个指标,与设立院感监控护士前的基线水平进行对比.结果 设置院感监控护士全院科室医护人员医院感染防控相关知识考核平均成绩由(79.55士4.26)分提高到(85.16士4.22)分,手卫生依从性由32.74%上升为59.35%,6个月内医院感染发生率由7.72%下降到3.84%.结论 临床科室设立院感监控护士可提高医院感染质量控制的效果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张丽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新的辅助化疗对局部晚期宫颈癌治疗的疗效的影响.方法 将42例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在手术前分为两个组,实验组21例患者给予PVB方案化疗2个疗程,在化疗结束后的2~4w依据评测的结果进行手术治疗+放疗;对照组则将21例患者直接进行手术+化疗;然后比较两组癌块消失的情况、术后的病理以及并发症这方面的差异.结果 21例患者在进行了NACT有效率88.20%(18/21);术后的病理示淋巴结阳性率和阴道的切缘阳性率以及宫旁累积率均比对照组低,差异也有着明显;两组的并发症没有显著的差异.结论 NACT能缩小局部的晚期宫颈癌的癌块体积,增加了手术切除率和降低了淋巴结阳性率,从来减少了一些不良因素,提高了患者的寿命.
作者:张勇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术后康复操对老年胆道术后患者各功能指标影响.方法 将80例开腹胆道手术后的老年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前者术后接受康复操锻炼,实施后与对照组(未实施术后康复操)比较各项观察指标.结果 实验组的疼痛发生率、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切口的愈合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术后康复操能够明显改善老年胆道术后患者各项功能指标,促进患者胆道术后早期康复.
作者:张茜 刊期: 2013年第06期
我国近年来糖尿病的患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糖尿病是社区常见慢性病,它不仅是终身疾病,还有明显的遗传倾向,所以它危害的不仅仅是一代人的健康.因此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十分必要
作者:柳国红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为了进一步研究和比较我院所实施的新式剖宫产手术与传统剖宫产手术在临床实践效果上的差异,从而为预防剖宫产手术后盆腔粘连的临床实践提供参考借鉴.方法 本文选取了我院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期间实施剖宫产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针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研究.结果 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术中疼痛时间等四项指标方面,组间比较,传统手术组患者显著地高于新式手术组患者的水平,且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腹直肌与前鞘粘连、腹直肌与腹膜粘连、腹膜与大网膜粘连、膀胱腹膜反折粘连发生率方面,组间比较,传统手术组患者的发生率显著地高于新式手术组患者的水平,且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与传统剖宫产手术相比较采用新式剖宫产手术的临床效果显著,同时可以有效的预防患者术后盆腔粘连现象的发生,是临床实践过程中的安全可靠选择.
作者:崔福莲;张海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通过急诊心肺复苏(CRP)患儿呼吸心率停止的原因、临床特点及预后的分析,寻找改善心肺复苏成功率的方法.方法 对32例2010年12月~2012年1月我院急诊科心肺复苏的患儿的临床资料、心肺复苏原因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2例在我院急诊科行CRP的患儿中复苏成功的14例(43.75%),出院时存活的9例(28.12%),复苏成功后放弃治疗的5例(15.62%),就诊时呼吸心率已停止的19例(59.37%),意外伤害的5例(15.62%),严重感染性疾病的11例(34.37%),先天性心脏病4例(12.50%),新生儿6例(18.75%),院前救护车转运的11例(34.37%).结论 小儿呼吸心率停止的在院外发生的比例较高,需要监护人留意观察患儿及时就医,并对危重患儿尽量要求当地医院转运.
作者:杨洪 刊期: 2013年第06期
1病历资料患者42岁,孕2产2,因停经6月,下腹部胀痛5月就诊.前次妊娠2008年2月,足月平产,平素月经规则,末次月经2012年2月,近5月感下腹部持续性胀痛,妇查子宫增大如孕4月,B超提示子宫后壁肌层及宫腔内可探及多个以囊性为主的混合回声包块,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周边血流信号丰富,于2012年8月2日入院.
作者:高荟乔;曾飞 刊期: 2013年第06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改善,因此人们对身体健康问题也更加关注.并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的医疗事业的发展速度也随之加快,在现代的医疗领域中,各种先进的医疗技术和医疗设备层出不穷,从而为现代人们的身体健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然而就目前人们身体状况的实际情况而言,在人们的生活中还是不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病患,其中高血压就是一种常见且危害巨大的病害.而高血压患者的社区护理干预是当前一种较为流行的高血压防治方式,对高血压患者采取社区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的知晓率,从而促使患者适量运动和合理膳食.本文通过对社区护理干预的深入研究,然后对高血压管着的社区护理干预效果及护理体会进行了详细阐述,以供同行参考.
作者:朱雯娜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索古巴国家医疗卫生体系的组织及管理方法,为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提供思路和参考.方法 通过文献调查和实地考察,对古巴的医疗卫生体制特点进行归纳总结.结果 发现古巴医疗卫生体制运行的优点和不足.结论 古巴医疗卫生体制在国家整体资源水平不高的前提下,有效提高了国家整体的公共卫生水平,对我国进一步推进全民卫生保健体系改革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作者:石秀兵;卢杨;何伟;李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应用微型交锁髓内钉治疗腓骨中下段骨折的临床疗效以及临床意义.方法 2010年01月~2011年12月,收治30例闭合性腓骨中下段骨折,其中21例采用闭合复位微型交锁髓内钉固定,9例采用开放复位微型交锁髓内钉固定.观察病例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骨折愈合情况及踝关节外翻角度变化,AOFAS-AH踝关节评分变化.结果 经8~12个月随访,以后一次随访资料作为评价依据.在手术时间和术中失血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的踝关节外翻角度,AOFAS-AH踝关节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相比于普通重建钢板,微型交锁髓内钉有操作简单、固定牢靠和更大程度保留骨折端血液供应的优点,而且能很好的维持腓骨长度以及腓骨外翻角,手术创伤小、时间短、术中失血少、临床效果优良.
作者:徐鹏;丁亮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医院感染已成为各级医疗机构关注的重点和管理的难点.医院感染工作被列为医院等级评审的标准之一,成为评价一个医疗机构医疗质量,医疗安全的重要标志,对医院的声誉乃至社会安定造成重大影响.医院感染大部分为接触性感染,有医务人员的手传播细菌而造成的医院感染约占30%,医护人员是为社会大众提供医疗服务,促进健康的卫士,加强手部卫生,提高医护人员洗手的依从性,保证患者安全,是每一个医务人员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作者:陈令香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究阿奇霉素对于患有小儿呼吸道感染的患儿的治疗效果、用药安全性以及发生并发症的情况.方法 对我院2010年4月~2012年1月儿科收治的患有小儿呼吸道感染的68例患儿平均且随机的分为两组,即实验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实验组在给予所有患者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另外每天使用10mg/kg的阿奇霉素,连续使用该药物1w左右.对照组患儿正常接受常规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儿接受治疗1w后的效果和发生并发症的情况,并对结果做记录和分析.结果 实验组经治疗后病情出现好转的患儿有31例(占91.2%),出现并发症的患儿有3例(占8.8%);对照组在治疗后病情出现好转的患儿有26例(占76.5%),出现并发症的患儿有2例(占5.9%).对两组患儿的有效治疗率和发生并发症的情况进行比较,发现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使用阿奇霉素在小儿呼吸道感染的治疗上有非常明显的疗效,且使用安全,并发症少,是临床上有较高应用价值的药物.
作者:农雄高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分析空腹血糖和高血压对心脑血管疾病的交互作用.方法 选取2010年~2012年于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804例参检人,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对心血管疾病,空腹血糖升高和高血压的乘积项Wald卡方值为1.72,P>0.05,说明二者对心血管疾病无作用;对脑卒中,空腹血糖升高和高血压的乘积项Wald卡方值为1.82,P>0.05,说明二者对脑卒中无作用;糖尿病和高血压的加和RERI、AP的置信区间>0,且S置信区间>1,说明二者对心血管疾病存在交互作用 结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空腹血糖和血压对心脑血管类疾病无交互作用.
作者:黄文才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我院各科室物体表面监测结果,强调物体表面的清洁消毒灭菌工作对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重要性,为制定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2011年各科室物体表面监测资料1302份.结果 共监测各科室物体表面样本1302份,合格率为93.39%,2010年物体表面监测合格率为91.71%,2011年物体表面监测合格率为94.74%,物体表面监测合格率有逐年上升趋势.结论 各科室环境卫生工作仍存在不足,需加大消毒监测的管理力度,制定预防控制措施
作者:刘美燕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发作采用药物联合BiPAP呼吸机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选择的患者共80例,均为我院2010年6月~2012年9月收治的COPD急性发作的患者,随机按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划分,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细在此基础上联合BiPAP呼吸机治疗,回顾两组临床资料.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呼吸频次平均为(20.5±3.6)次/min,对照组为(24.4±2.8)次/min,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均行血气分析检测,PaO2指标及PaCO2指标在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差异,治疗后均有改善(P<0.05),但观察组PaCO2指标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aO2指标两组改善情况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BiPAP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血气分析状况,缓解临床症状,且有效的避免了不良反应发生,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非常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梁宏勇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护理干预对于改善内科住院患者睡眠状况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于2010年1月~2012年1月到我院内科进行住院治疗的9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择的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失眠症状,对患者进行有效护理干预,为其创造好的睡眠环境,减轻身体不适症状、做好相应的心理护理,后进行问卷调查,并使用睡眠状况自评量表进行评分,对干预前后患者的失眠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调查问卷发放92份,收回90份,问卷有效率为97.83%.实施护理干预后,患者的平均睡眠时间明显增长,与干预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失眠程度方面与干预前相比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实行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内科住院患者的睡眠质量,降低其失眠程度,促进患者尽快康复,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祥艳;林振宁 刊期: 2013年第06期
软件工程课程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特点,为了加强学生将软件设计应用于医学领域的实践能力,将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相关理念引入课程的教学与实践中,将教育过程置身于产品/系统生命周期的具体情境.既符合了医疗机构对信息技术人才的要求,也满足了学生自身成长的需求,对医学领域信息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的探索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作者:昌杰;叶明全;黄道斌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婴儿肠套叠的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急腹症患儿180例的超声资料,其中经手术或灌肠确诊为肠套叠者106例,通过分析肠套叠B超影像学及肠壁血流信号特征在诊断中的灵敏度及特异度,探讨腹部彩超在肠套叠的的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结果 106例中,超声证实肠套叠,93例,漏诊8例,误诊5例,其中82例CDFI显示肠壁血流信号,11例未显示到血流信号,其中9例手术证实为肠坏死.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肠套叠有较高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可评价病变肠管的血供,同时可整复肠套叠,并为肠套叠的治疗提供参考,是诊断肠套叠的首选方法.
作者:刘铁军;林剑平 刊期: 2013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