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微型交锁髓内钉治疗腓骨中下段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徐鹏;丁亮华

关键词:微型交锁髓内钉, 腓骨中下段骨折
摘要:目的 探讨应用微型交锁髓内钉治疗腓骨中下段骨折的临床疗效以及临床意义.方法 2010年01月~2011年12月,收治30例闭合性腓骨中下段骨折,其中21例采用闭合复位微型交锁髓内钉固定,9例采用开放复位微型交锁髓内钉固定.观察病例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骨折愈合情况及踝关节外翻角度变化,AOFAS-AH踝关节评分变化.结果 经8~12个月随访,以后一次随访资料作为评价依据.在手术时间和术中失血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的踝关节外翻角度,AOFAS-AH踝关节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相比于普通重建钢板,微型交锁髓内钉有操作简单、固定牢靠和更大程度保留骨折端血液供应的优点,而且能很好的维持腓骨长度以及腓骨外翻角,手术创伤小、时间短、术中失血少、临床效果优良.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2011年寿县动物伤害暴露处置流调情况分析

    目的 分析寿县动物伤害暴露人群流行病学特征及暴露后处置情况,为更好地预防控制狂犬病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研究对寿县狂犬病监测点动物伤害登记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1年寿县狂犬病门诊共接诊犬、猫、鼠等动物致伤者1653例.20岁以下年龄组的人群是狂犬病暴露的高危人群.夏、秋季节是动物伤害发生的多发季节.动物伤害人群大部分由犬类动物咬、抓伤1407例,占85.12%.被动物咬、抓伤后能先自行处理伤口692例,仅占41.86%.结论 狂犬病发病率不断升高.各级政府应高度重视,犬类是目前人类狂犬病的主要传染源,加强犬类免疫和管理普及狂犬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狂犬病综合预防措施的及时率和正确率是控制人狂犬病发生和流行的关键.

    作者:王正友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浅析《医用电子学》课程实验教学研究

    本文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医学检验、影像专业《医用电子学》课程教学为研究背景,分析了医用电子学实验教学现状,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作者:梁金玲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的CT诊断及介入治疗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的CT诊断及介入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7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30例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的CT诊断及介入治疗结果.结果 经CT诊断,30例病例出血前均进行原发性肝癌的相关检查与化验.30例病例中,28例行介入手术治疗,2例入院2~4h死亡,病死率为6.7%.结论 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多见于肝细胞肝癌,其临床特点不典型,易导致误诊.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患者生命体征平稳者,临床治疗中一旦发现患者出现相关症状,应迅速对患者进行CT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手术治疗措施.

    作者:陈功;刘婧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γ-谷氨酰转移酶的临床应用进展

    γ一谷氨酰转移酶作为一项常规的生化检验项目,长期被用为肝胆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指标.但大量群体筛查及相关临床研究发现,γ一谷氨酰转移酶是一种氧化应激指标,与肾脏疾病、代谢综合征、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等密切相关.该文对γ-谷氨酰转移酶的临床应用及其生物学特性做了相关总结.

    作者:石瑜瑜;傅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脊柱侧弯矫形内固定术的手术配合

    目的 总结脊柱侧弯患者手术中的护理经念.方法 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正确地摆放手术体位,术中熟练准确地配合,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结果 12例脊柱侧弯手术顺利完成,均未发生任何并发症.结论 对脊柱侧弯矫形术,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熟练准确地配合,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杨美燕;王美珍;赖晓萍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分析

    目的 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及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12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和50例健康志愿者,分别测定其血浆Hcy和血清CysC的水平,分析CysC水平、Hcy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缺血性脑卒中组血浆Hcy水平、CysC水平与对照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缺血性脑卒中患者CysC水平与Hcy水平呈正相关.结论 CysC与Hcy一样参与了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发展过程,是缺血性脑卒中的一个危险因素.

    作者:王杰;黄俊凯;王振焕;王剑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抵抗素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血清抵抗素(resistin)水平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关系.方法 60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组30例、急性心肌梗死组30例.另取正常人30例为对照组,测定三组血清抵抗素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及对照组血清抵抗素水平分别为(1.00±0.11)、(0.96±0.11)、(0.57±0.08) μg/L.急性心肌梗死组及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 检测血清抵抗素水平有助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早期诊断;血清抵抗素水平越高,冠脉病变程度越严重.

    作者:耿化之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循症护理模式在低位直肠癌根治术围手术期的应用

    目的 探讨循症护理在低位直肠癌根治术围手术期的应用对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45例将实施低位直肠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20例.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全程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健康教育达标率、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卧床时间、住院天数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低位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给予全程护理,可有效地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刘政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拉萨市家长对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相关知识的知晓率调查

    目的 了解家长对儿童计划免疫相关知识的认知状况,为今后通过健康教育提高家长对儿童计划免疫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并以此进一步提高儿童计划免疫疫苗接种率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0年9月~2011年5月在拉萨市人民医院的妇产科住院的拥有12岁以下儿童的家长和儿科所有小于12岁的儿童的监护人为调查对象,调查员现场问卷调查,对回收的调查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分别有22.2%、56.1%、26.8%、25.9%、20.8%、38.5%、53.2%的调查对象不知道麻疹、白喉、乙型肝炎、艾滋病、肺结核、细菌性痢疾、百日咳有传染性,另外分别有99.8%、92.4%、58.0%、38.7%及88.8%的调查对象错误的回答了乙肝疫苗、麻疹疫苗、白百破疫苗、口服脊灰疫苗及接种卡介苗所预防的疾病.结论 被调查家长对传染病及计划免疫相关疫苗所预防疾病认识严重不足,因此应加强相关健康教育.

    作者:格桑曲珍;玉珍;白玛康卓;次仁白姆;次仁央宗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锁骨钩钢板与张力带固定治疗远端锁骨骨折临床对照研究

    目的 对比锁骨钩铜板与张力带固定治疗远端锁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2011年我科收治的远端锁骨骨折患者56例,其中锁骨钩钢板固定者31例,张力带固定者25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肩关节活动情况及骨折愈合率.结果 张力带组患者术后6个月时肩关节活动范围明显大于锁骨钩钢板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骨折愈合率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 锁骨钩钢板与张力带固定均是治疗远端锁骨骨折较好的方法,但张力带固定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较快.

    作者:王卫东;赵志刚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神经根无菌性炎症与直腿抬高试验阳性相关性研究

    目的 通过观察分析直腿抬高试验阳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L4/5、L5/S1水平受累神经根相关影像学测量指标,研究探讨导致患者下腰痛的根本原因及其相关病理改变.方法 收集近期直腿抬高试验阳性腰椎间盘突出累及L4/5、L5/S1水平椎间盘患者58例,正常志愿者30例,均行腰椎CT平扫检查.依据椎间盘突出病变位置分为L4/5、L5/S1两组,再依据其直腿抬高试验阳性角度将上两组分别分为强阳性组、阳性组和弱阳性组三组.分别测量各组L4/5、L5/S1水平受累侧神经根周围组织CT值、神经根CT值、神经根直径.对所得数据进行计算及统计学处理,患病各组与正常对照组间进行方差分析及t检验,患病各组间进行方差分析.结果 患病组与对照组组间方差分析得出神经根周围组织CT值、神经根CT值、神经根直径测量结果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直腿抬高试验阳性角度与神经根受压、水肿及其神经根周围炎性改变密切相关.临床诊疗过程中积极结合影像学检查,实施辩证分期,避免不适当的治疗方法导致神经根终粘连,以达到影像学检查指导临床诊疗的目的.

    作者:杜乃瑄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早产儿胃食管返流的护理措施分析

    目的 观察分析早产儿胃食管返流的护理措施及其临床效果.方法 从我院收治入院的胃食管返流早产儿中抽取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儿家长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儿家长的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胃食管返流早产儿实施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患儿症状,明显提高其家长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作者:朱立珍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经颅多普勒监测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脑血流动力学变化

    目的 探讨应用经颅多普勒(TCD)监测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脑血流动力学变化及其对临床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 应用TCD(Transcranial Doppler)监测52例中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与30例健康对照者的大脑中动脉(MCA)的脑血流动力学指标,包括收缩峰期血流速度(Vs)、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d)、平均血流速度(Vm)及血管搏动指数(PI),对两组数据结合临床及影像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中重型颅脑损伤后大多发生脑血管痉挛,脑血流动力学检测指标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中重型颅脑损伤后1~3d开始出现血管痉挛、7d左右达到高峰期、l4d以后逐渐消退,伤后不同时间段的血管痉挛程度也有差异,且血管痉挛的恢复要晚于影像学上的恢复时间.结论 TCD检查发现中重型颅脑损伤后的脑血管痉挛及血流动力学变化,可以弥补单一依靠影像学的不足,对于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冯磊;王茂德;于祎璞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血浆置换联合血液灌流吸附治疗肝肾综合征研究

    目的 探讨血浆置换联合血液灌流吸附治疗肝肾综合征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42例肝肾综合征的患者,进行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血浆置换联合血液灌流吸附治疗,对照组行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钾,钠,BUN,Cr,TBIL,ALB,ALT.结果 采用血浆置换联合血液灌流吸附治疗后,患者血清钾,BUN,Cr,TBIL,ALT明显下降,血清钠,ALB上升.结论 该疗法可提高治疗肝肾综合征的疗效,缩短住院天数提高生存率.

    作者:黎明娟;杨才萍;李晓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热毒宁注射液与α-细辛脑联合治疗急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探讨

    目的 探讨热毒宁、oα-细辛脑注射液在急性喘息性支气管炎的效果.方法 治疗组和对照组各为30例、27例;治疗组予热毒宁0.6~0.8ml/kg/d,1次/d,α-细辛脑0.5~1mg/kg/d,分1~2次,静脉滴注;对照组子病毒唑针10mg/kg,d与氨茶碱针4mg/kg联合静脉滴注2次/d..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有效率分别为87.5%、12.5%,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治愈率、有效率分别为62.9%、22.2%,总有效率85.2%.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热毒宁注射液与α-细辛脑联合应用治疗急性喘息性支气管炎优于病毒唑针与氨茶碱针组.

    作者:李敏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咽喉汤治疗慢性咽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咽喉汤治疗慢性咽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91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47例,分别采用咽喉汤和珍黄胶囊治疗,7d为1疗程.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8.6%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0.2%(P<0.05).临床观察中未发现明显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结论 咽喉汤治疗慢性咽炎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覃柳珍;陈少卿;陈子松;佘柳君;肖萍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手足口病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 探讨手足口病的危险因素和临床特点,研究其医学价值,从而为临床提供借鉴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6月~2012年6月2a内收治的100例手足口病患者,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利用多因素分析法找出手足口病的危险因素,包含年龄、意识、精神状况、临床表现、体温等因素,对其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在接受调查的100例患者中有62例患者年龄小于3岁,除外根据多因素分析我们可知,意识存在障碍、抽搐、精神状况比较差、神经反射迟缓、体温为或者超过39℃持续3d以上,白细胞>12×109/L、血糖>9mmoL/L均为这100例患者的致病因素即手足口病的危险因素.结论 对于年龄小于3岁并且持续高温、精神状况比较差的患儿我们应该进行早期明确诊断,采取措施及时救治,可以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作者:周东春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新生儿胸部低剂量CR摄影及优质图像的分析研究

    目的 探讨新生儿胸部低剂量CR摄影及优质图像的控制途径.方法 对我院380例新生儿胸部CR平片综合评判,分析不同体重新生儿胸片曝光指数,记录获得佳图像后胸片W和L参数值.结果 图像调整至佳结果后体重<2.5kg的新生儿曝光指数值为2050、W值为3845、L值为1888;体重2.5~3.5kg的新生儿曝光指数值为1950、W值为4002、L值为2016;体重3.5kg的新生儿曝光指数值为1780、W值为4090、L佳为2048.结论 确定新生儿曝光指数后可以通过调节图像W和L值能够得到佳图像,对新生儿疾病X线检查所受辐射剂量控制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夏晓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结核性包裹性腹腔积液致上腹部多囊性病变1例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52岁.因上腹部胀痛、食欲不振、乏力、消瘦5个月来就诊.查体;神志清,面色萎黄,体型消瘦,血压、呼吸正常,上腹部偏右可扪及一约10 cm大小肿块,有囊感,稍活动,无压疼及波动感,胸透示未见异常.彩色超声检查示:肝脏、胆囊、胰腺、脾、双肾均未见异常影像,于上腹部见一大小约11.4×2.6cm的多囊性病变,位于腹主动脉、下腔静脉前方及胰腺、肝左叶的前方(对后方的器官无明显压迫),上起于剑突下,下至约脐上5cm,边界清晰,形态不规整,内部见多条强回声光带形成分隔呈蜂窝状,CDFI:未见明显血流信号,腹腔扫查:未见游离液性暗区及明显肿大淋巴结,未见腹膜增厚.

    作者:孙晶;张玉春;蔡淑芬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产科门诊的作用与体会

    目的 为产科门诊孕妇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方法 通过优化产科门诊就诊流程,增加特色服务项目,树立良好形象,优质护理.结果 产科门诊孕妇就诊等侯时间缩短,医患、护患关系和谐,提升了产科门诊的服务质量.结论 门诊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后,方便了孕妇就诊,患者满意、社会满意,为医院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

    作者:赖月媚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