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柳珍;陈少卿;陈子松;佘柳君;肖萍
目的 加强对妊娠糖尿病的护理,做好饮食指导,心理护理,预防低血糖和感染,出院指导等,有利于妊娠糖尿病的良好控制而达到发育健康婴儿的目的.方法 入院后对她们进行健康教育,心理护理,配合饮食控制临床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结果 23例患者中剖宫产9例,自然分娩14例,其中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轻度)2例,泌尿系感染3例,胎婴并发症6例,其中巨大儿1例,高胆红素血症和胎儿宫内窘迫各2例,新生儿感染1例.结论 加强对糖尿病患者在妊娠,分娩,产后各阶段及新生儿的护理,积极采取预防性护理措施,可使患者的分娩期并发症及胎婴的并发症显著下降,促进母婴健康
作者:张秀娟;董青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有效的护理管理方法.方法 病区采取护士长护理组长.责任护士三级护理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健全护理质量信息的传递.反馈.监督管理制度.结果 病区实施三级护理管理体系,真正实施了以患者为中心,大限度的消除了护理缺陷和安全隐患.结论 实现病区三级护理管理,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黄香红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温馨提示卡在内分泌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及其效果.方法 从我院内分泌科住院患者中抽取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根据其具体病情进行口头健康教育,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使用温馨提示卡置于床头辅助健康教育.观察两组患者出院时健康知识掌握程度、依从性、满意度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程度、依从性及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内分泌科住院护理工作中使用温馨提示卡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增强患者对医护工作的依从性和满意度,并有效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
作者:陈太琼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总结经内镜治疗消化道息肉的护理体会.方法 对36例在内镜直视下行高频电息肉切除的患者,运用护理程序实施整体护理.结果 36例中共切除息内65枚,其中食道息肉5例,胃息肉13例,肠息肉18例,术后无出血、穿孔发生,由此得到佳的护理方法.结论 经内镜高频电切术治疗消化道息肉是一种痛苦小、创伤轻、疗效好、并发症少的治疗技术[1].而手术前后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周孟如;陈天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颈椎病中医中药治疗及护理.方法 对35例颈椎病患者采用针灸、按摩、牵引、药物和理疗等治疗方法进行综合治疗,配合必要的临床护理和心理护理.结果 治愈28例,显效3例,有效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3%.结论 中医中药综合治疗颈椎病是较为理想的方法,在治疗过程中,密切配合中医护理措施,并做好健康教育,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治愈率,减少复发率.
作者:黄月娥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辛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对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脂血症的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及可能机制. 方法 选取65例维持性透析的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脂血症的动静脉内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治疗组患者予以口服“辛伐他汀20mg,qd及氯吡格雷50mg,qd”,对照组不使用任何调脂和抗血小板药物,观察12个月,统计内瘘总通畅率.结果 治疗组内瘘通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明显减少了内瘘血栓的形成.结论 联合使用辛伐他汀及氯吡格雷对预防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脂血症的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具有显著效果,其操作简单,费用少,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莹;刘琦;欧三桃;秦建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女性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主要的心理特征是:恐惧、孤独、歧视、自卑、悔恨和自杀倾向.针对患者的心理特点,我们通过全面的心理护理,用通俗的语言向患者讲解艾滋病、结核病的基本知识和预防方法;应用护理放松技术转移患者的注意力,并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及家庭、社会、同伴支持系统,关心、尊重患者,为患者创造一个舒适的治疗环境及宽容的社会环境,使患者感受到医护人员、家庭及社会给予的温暖、支持及尊重,增强她们战胜疾病的信心和能力,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周春萍;陆怡辛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现如今,各种医学检测方法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对疾病的诊疗当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血常规检测作为临床中应用为广泛的检测方法,可以通过对血细胞各个方面的全面测定为医师诊断疾病提供重要参考和可靠依据[1].对于血常规检测所需血液样本的采集方法,目前为普遍的是静脉采血方式,本文通过观察对比其与末梢采血方式之间检测结果的不同,更加肯定了静脉采血方式的优势.
作者:鲜胜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彩超检查对产后胎盘植入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7例产后胎盘植入的超声图像特点与随访结果,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27例患者经过诊断后,有23例经临床和病理证实为胎盘植入,有漏诊3例,误诊为胎盘粘连1例.正确诊断率为85.2%.共分为粘连、植入、穿透3型.典型声像图特征:胎盘内漩涡形成、胎盘后间隙消失及局部子宫肌层菲薄.结论 彩超对产后胎盘植入诊断有重要的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何文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应用不同降压药物治疗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0年3月~2012年5月间入院进行降压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80例,随机分为A、B、C三组,应用洛活喜、代文、倍博特分别进行抗压治疗,对比三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一月后,A、B、C三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3.3%、96.7%和96.7%,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三个月后,三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均为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A、B、C三组患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3%、6.7%和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 倍博特对比洛活喜和代文治疗高血压患者的降压幅度较大,其临床应用价值还需进一步加强研究.
作者:刘铁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脑出血采用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04年6月~2012年6月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脑出血患者8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成观察组好对照组两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内科保守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和治疗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恢复良好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1个月ESS评分均比治疗前有所提高(P<0.05),观察组提高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脑出血患者采取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手术操作简便,对患者造成的损伤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侯锐;郭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导乐陪产结合GT-4A导乐仪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20例单胎头位初产妇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60例采用传统方法观察产程、接产观察组60例采取导乐陪伴分娩,结合导乐仪GT-4A分娩镇痛,比较两组产妇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产后2h出血量及新生儿情况.结果 观察组产妇的产程时间、剖宫产率、产程中疼痛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窒息率两组无显著差异.结论 陪产联合导乐仪分娩镇痛运用于产妇分娩镇痛效果显著,可显著降低产妇的疼痛程度,缩短产程,减少产后出血量,有效降低剖宫产率.
作者:韩凤琼;何洁云;曾韵;管秋莹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医院感染已成为各级医疗机构关注的重点和管理的难点.医院感染工作被列为医院等级评审的标准之一,成为评价一个医疗机构医疗质量,医疗安全的重要标志,对医院的声誉乃至社会安定造成重大影响.医院感染大部分为接触性感染,有医务人员的手传播细菌而造成的医院感染约占30%,医护人员是为社会大众提供医疗服务,促进健康的卫士,加强手部卫生,提高医护人员洗手的依从性,保证患者安全,是每一个医务人员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作者:陈令香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小儿支原体肺炎应用阿奇霉素联合红霉素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2010年10月~2012年10月来我院住院治疗的96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结合患儿的临床症状,采用祛痰类药物、平喘类药物以及抗过敏类药物进行治疗,以保持呼吸道的畅通,其中,观察组给予10mg/kg红霉素进行静脉滴注,2次/d,持续3d后,服用10mg/kg阿奇霉素,1次/d,持续4d,停药3d,疗程为3w;对照组给予10mg/kg阿奇霉素进行静脉滴注,1次/d,持续5d,停止用药4d后,服用10mg/kg阿奇霉素,1次/d,持续3d,停止用药4d后再重复,3w为1疗程.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体征以及治疗效果的变化情况,并对两组的退热时间、止咳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退热时间为(2.3±1.1)d,止咳时间为(5.2±1.6)d,住院时间为(6.2±2.0)d;对照组的退热时间为(3.5±1.4)d,止咳时间为(6.6±2.0)d,住院时间为(7.5±3.1)d,(P<0.05)观察组患儿的退热时间、止咳时间以及住院时间要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有37例(77.08%)患儿治疗显效,8例(16.67%)患儿治疗有效,3例(6.25%)患儿治疗无效,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有28例(58.33%)患儿治疗显效,10例(20.83%)患儿治疗有效,10例(20.83%)患儿治疗无效,总有效率为79.17%,(P<0.05)观察组的临床疗效要高于对照组的临床疗效,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小儿支原体肺炎应用阿奇霉素联合红霉素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在短期内缓解和改善患儿的临床表现和症状,值得推广.
作者:吴华和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通过对中孕引产中发生胎盘植入患者的分析,探讨病因诊断、处理原则及预防措施.方法 将2009年1月~2012年10月本院行中孕引产中发生胎盘植入的病历资料,总结患者的病例特点和治疗方法.结果 20例(100%)患者分娩前B超均未发现异常,无1例在分娩前诊断胎盘植入;20例均采用米非司酮150mg单次顿服+利凡诺溶液100mg羊膜腔穿刺引产;18(90%)例患者引产过程中阴道流血多,14例(70%)产后胎盘滞留行人工剥离,且发生产后出血;20例患者19例(95%)保守治疗成功,其中10例(50%)采用米非司酮+甲氨蝶呤(MTX)+中药生化汤(当归15g,益母草45 g,桃仁15g,红花15 g,三棱15g,莪术15g,生蒲黄15g,五灵脂15g,青蒿12g,鳖甲12g等)联合治疗成功,9例(45%)行子宫动脉栓塞术(UAE),1例(5%)行子宫切除术,无1例死亡.结论 近年来,中孕引产中发生胎盘植入患者逐年增多,且孕周明显减小,诊断存在滞后性.凡在中孕引产中异常阴道流血多的患者应高度怀疑胎盘植入,治疗应以保守治疗为主,保守治疗可有效地避免子宫切除.当大出血危及产妇性命时,应果断行子宫切除.
作者:严崴巍 刊期: 2013年第06期
进食咀嚼流泪综合征,临床表现为咀嚼或强烈香味食物进入口中引起单侧反射性流泪,机械性刺激或无食物咀嚼时不引起流泪.本例报道1例无诱因单纯进食咀嚼流泪综合征.
作者:范旭涛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目前中医对高脂血症的诊断标准和辨证分型标准尚未统一,造成对降脂方药的配伍规律研究不够,可重复性差,降低了可信度,因而限制了中医药在治疗高脂血症中的应用.也使中医辨证论治的特色无法充分发挥.对高脂血症进行中医体质辨识,分析体质分类与高脂血症的关系,为临床防治高脂血症的研究提供可靠的客观依据.并指导临床中药治疗.分析中药干预效果.使高脂血症患者辨证分型有统一标准,减少随意性.在体质评定的基础上进行中医综合治疗方案.降脂实现个体化治疗.进行“因人制宜”的干预.方法 选择从2009年5月~2010年11月部分我科住院及门诊患者258例经血生化检验诊断高脂血症患者,年龄在35~70岁之间,每人填写中医体质分类测试表,计算出高脂血症患者和血脂正常者在中医体质中每种体质出现的频次次序及体质分类情况.在中医体质评定的基础上给预饮食指导、中药降脂治疗.结果 高脂血症258例中医体质出现频次依次为气虚质85次占32.9%、阳虚质55次、阴虚质42次、痰湿质32次、瘀血质24次、湿热质16次、气郁质2次、平和质2次.血脂正常者489例中医体质出现频次依次为阴虚质73次、气虚质54次、阳虚质51次、平和质25次、气郁质10次、湿热质8次、痰湿质4次、瘀血质4次、特禀质2次.设定高脂血症患者的中医体质出现频次依序与血脂正常者的中医体质出现频次依序进行对照比较.经卡方检验:x2=5.63,故P<0.05,有显著意义.故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对资料完整的108例中药降脂治疗前后疗效比较总结:临床控制17例,显效49例,有效27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83.33%;中药降脂疗效较为显著,治疗前后血脂对比,效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高脂血症患者和血脂正常者在中医体质分布上有一定规律性和差异性.本研究选用中医体质评定方法来调查研究有关高脂血症患者及血脂正常者中医体质分布状况,发现高脂血症患者的中医体质分布特征规律.笔者认为高脂血症中气虚体质类型多,占32.9%.说明体质与疾病的发生有明显的相关性,对指导治疗有积极的意义.首次将中医体质辨识用于临床常见病的防治.为高脂血症的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将中医辨证论治与现代医学实验研究成果及中药药理学研究成果相结合防治高脂血症,使其实验研究标准化、客观化,为中医药防治高脂血症提供临床路径.结合中医体质辨识,分析体质分类与高脂血症的关系,为临床防治高脂血症的研究提供可靠的客观依据,为高脂血症的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降脂实现个体化治疗.
作者:谢玲;沈玉杰;余长江;周晶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总结并分析几年来所发生的冠脉介入术前、后的护理风险事件,提出防范措,近可能减少风险事件发生.方法 通过查找风险事件的原因,提出针对性的防范措施.结果 通过风险防范措施的实施,显著减少了风险事件的发生.结论 加强护士的责任心教育,提高其风险防范意识;完善工作流程,健全工作制度;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是减少风险事件的关键.
作者:王爱英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总结脑瘫合并烧伤患儿的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2004年1月~2012年1月,我科脑瘫合并深度烧伤患儿中,有21例手术植皮的病例,配合手术医师的治疗方案,施行综合的专业护理措施;结果 21例无并发症发生,治愈出院;结论 通过配合手术医师,施行综合的护理措施,脑瘫合并深度烧伤患儿的并发症少,治愈率高.
作者:李亚敏;李秋红;焦秋云;韩杏丽;刘照灵 刊期: 2013年第06期
2例患者在蝇撞击眼部后发生眼疼痛、流泪、异物感、分泌物多,奇痒查体:裂隙灯下可见蝇蛆幼虫活体,确诊为眼结膜囊内蝇蛆病.经镜下虫体取出及局部治疗有效.
作者:范旭涛 刊期: 2013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