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温馨提示卡在内分泌科护理中的应用

陈太琼

关键词:温馨提示卡, 内分泌, 护理
摘要:目的 研究温馨提示卡在内分泌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及其效果.方法 从我院内分泌科住院患者中抽取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根据其具体病情进行口头健康教育,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使用温馨提示卡置于床头辅助健康教育.观察两组患者出院时健康知识掌握程度、依从性、满意度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程度、依从性及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内分泌科住院护理工作中使用温馨提示卡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增强患者对医护工作的依从性和满意度,并有效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32例I C 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 分析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发生的原因,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对策,提高对VAP的认识,预防和减少VAP的发生.方法 对符合VAP诊断标准的32例患者进行统计及分析,观察其临床特点,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 23例好转或痊愈,9例死亡.结论 VAP与多种因素有关,但只要合理全面实施有效护理措施,可以使之得到有效预防与控制.

    作者:刘莹;尚启凤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肝素在胸腹水染色体培养基制备过程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肝素在胸腹水染色体制备中的作用,以便用于辅助临床鉴别诊断良、恶性胸腹水.方法 184例胸腹水染色体采用细胞遗传学培养基的制作方法,进行细胞遗传学检测,其中48例加入肝素,136例未加肝素.结果 48例加入了肝素的染色体培养基均无分裂相,未加肝素的培养基136例均获良好分裂相.结论 肝素在胸腹水染色体培养基制备中,可以使白细胞发生凝固而影响细胞的分裂,使分裂相减少或无分裂相生成,所以在染色体培养基的制作过程中不建议使用肝素

    作者:陈方;邱瑞霞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常乐康在儿科临床中应用概况

    常乐康为新型微生态制剂,现广泛应用于儿科临床治疗中,其效果和作用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本文就其在儿科临床中作用,综述如下.1药理作用为微生态调节剂,是根据微生态学原理,利用对宿主有益的正常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和生长促进物质所制成的制剂,通过调整微生态调,保持微生态平衡,提高宿主的健康水平或改善健康状态.常乐康含有两种活菌:婴儿型双歧杆菌、酪酸梭状芽孢杆菌.婴儿型双歧杆菌粘附定置肠粘膜、具有生物屏障作用、营养作用、免疫作用、抗血脂作用、抗衰老等保健功能.酪酸梭状芽孢杆菌具有抑制肠道有害菌,促进有益菌生长;能减少肠内氨、胺含量,促进食物营养吸收等作用,两种菌产生1+1>2的协同效果.其主要作用机理是使肠道内减少或缺乏的正常微生物在数量上或种类上恢复;微生态制剂之间的联用,以达到佳成本-效果比[1].

    作者:马晓红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个性化舒适护理在宫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个性化舒适护理模式在宫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将98例宫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观察组应用个性化舒适护理模式,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术后进行护理满意度和舒适度调查.结果 在巡回护理工作中,观察组满意度及舒适度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宫腔镜手术中应用个性化舒适护理模式,可以改善患者的生理和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舒适度

    作者:杨秀清;任素珍;丛进波;张晨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跌倒风险评估及干预措施在老年精神科的应用

    目的 探讨老年精神病患者跌倒管理及跌倒风险评估与干预措施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0年6月~2012年6月我院老年科收治的464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结果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防跌倒护理,干预组应用跌倒管理流程及风险评估与干预措施对患者实施跌倒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跌倒发生率.干预组发生率8.62%,对照组发生率14.66%.x2=8.65,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患者跌倒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 采取跌倒管理及风险评估与干预措施能有效降低住院精神病患者跌倒的发生率,减少医患纠纷,提高护理安全质量.

    作者:刘俐芬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PBL教学法在麻醉学教学中的尝试

    目的 探讨PBL教学法在临床麻醉学实习中的尝试及其效果.方法 将教学对象(麻醉学本科学生)40名随机分为实验组(Ⅰ组,20名)与对照组(Ⅱ组,20名),分别采用PBL教学模式和传统教学模式安排实习期定期讲课,通过实习结束后理论考核、麻醉操作考核以及临床思维能力考核来观察两种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麻醉操作考核平均成绩无统计学差异(P>0.05),Ⅰ组在理论考核平均成绩、临床思维能力考核平均成绩均明显高于Ⅱ组(P<0.05).结论 在临床麻醉学实习中,PBL教学法具有明显的优势,可以进一步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显著提高实习教学质量,很好培养麻醉专业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作者:刘俊;宋蕾;王毅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微量白蛋白尿、C反应蛋白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微量白蛋白尿(MAU)、C反应蛋白(CRP)、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IMT)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12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照C-IMT检测结果,将其分成C-IMT≥0.9mm组72例,C-IMT<0.9mm组48例,对两组的血CRP浓度和MAU水平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C-IMT≥0.9mm组MAU水平和CRP浓度分别高于C-IMT<0.9mm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IMT≥0.9mm组的CRP浓度与MAU水平呈正相关.结论 微量白蛋白尿、C反应蛋白可能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可以反映高血压患者血管病变的程度,可以预测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作者:吕卫萍;贾永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老年男性系统性红斑狼疮2例误诊分析

    1临床资料例1:男,69岁.因颜面浮肿2月余,发热、咳嗽3d于2010年2月16日入院.入院时症见:颜面浮肿,发热、咳嗽、痰色向量少,双膝关节、双踝关节肿痛,尿量正常,夜尿1~2次.查体:T 37.3.C,R20次/min,脉搏88次/min,BP 150/76 mmHg,神志清楚,查体合作,全身无皮疹及出血点,无皮肤红斑,颜面浮肿,颈软,双肺可闻少许湿性啰音,双下肺呼吸音减弱,心界向叩诊向左下扩大,心率88次/分,律齐,无杂音,双下肢无水肿,双膝关节、双踝关节稍肿大.既往有高血压病史8a,有反复痛风性关节炎病史5a,6个月前检查肾功能有轻度异常(血肌酐186umol/L).入院诊断:①慢性肾衰急性加重;②发热原因待查(肺部感染?)③痛风性关节炎.入院后查血常规:Hb102g/L,WBC8.9* 109/L,N75%,L25%,尿常规:旦白3+,隐血2+,红细胞2+,尿糖1+,尿本周氏蛋白阴性,血沉:110mm/h,肾功能:cr617umol/L,BUN40.5 mmol/L,UA460umol/L,肝功能:正常.IgA:3.24g/L,IgG:

    作者:杨广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基于PowerBuilder的门诊医生工作站系统设计与实现

    当今社会已进入信息化时代,计算机在各个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医院里信息系统已成为医院科学管理和提高医疗服务水平的重要手段.

    作者:崔明勇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新形势下传染病护理学教学服务于执业护士资格考试的思考

    传染病护理学是一门密切联系临床实际的专业学科,是医护高校必修课程之一,自从2010年被纳入到全国护士资格考试内容以来,其重要性更尤为体现,对传染病护理学课程教学的改革提出一个崭新的要求.探索研究其两者之间关系,使传染病护理学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护士资格考试,从而为社会输送更多适应新世纪需要的高素质护理人才,是广大医学护理教育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

    作者:张芸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眼部蝇蛆病报告2例

    2例患者在蝇撞击眼部后发生眼疼痛、流泪、异物感、分泌物多,奇痒查体:裂隙灯下可见蝇蛆幼虫活体,确诊为眼结膜囊内蝇蛆病.经镜下虫体取出及局部治疗有效.

    作者:范旭涛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妇产科手术患者腹部切口的临床护理

    目的 探讨妇产科手术患者腹部切口的临床护理.方法 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1年10月期间妇产科手术患者86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给予对照组进行常规腹部切口护理,给予观察组给予有针对性腹部切口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腹部切口的愈合情况.结果 经分组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切口愈合优24例,切口愈合良18例,切口愈合差1例,切口愈合优良率97.67%;对照组切口愈合优6例,切口愈合良30例,切口愈合差7例,切口愈合优良率83.72%.两组患者在切口愈合优良率上有显著性差异,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x-2=14.23,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给予妇产科手术患者进行有针对性腹部切口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提高患者腹部切口的愈合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瑾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65例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诊疗分析

    目的 探讨颅内静脉窦血栓的形成原因,及诊治的预后效果.方法 对本院2007年2月~2012年3月收治的65例出现静脉窦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临床特点及治疗后的预后情况.结果 上述患者经过早期诊断,针对性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96.9%(63/65).并且经过1~5a的随访跟踪,患者情况良好,没有复发.结论 根据疾病主要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能够早期诊断CVST,在此基础上规范治疗,能够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作者:刘国权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网络课程建设和有效利用的调查与思考——以右江民族医学院为例

    目前各级各类高校的精品课程、开放课程建设都是以网络课程作为依托,绝大多数网络课程都不太完善,其有效利用受到较大的局限.针对本校的网络教学资源有效利用和网络课程的存在问题,及其一些普遍的存在问题,对如何建设适合教学实际的网络课程提出意见和建议.

    作者:张翼;唐锋意;赵瑞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脑肿瘤摘除术的护理体会

    目的 观察脑肿瘤摘除手术中使用综合护理的方法和效果,提供临床护理工作借鉴.方法 将我院2005年2月~2012年11月收治的脑肿瘤摘除手术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中护理,实验组采用手术室综合护理干预,对比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手术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手术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手术前焦虑状态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脑肿瘤摘除手术中进行手术室综合护理的效果较好,有助于减轻患者的焦虑程度,缩短手术时间,值得应用.

    作者:张命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从五脏六腑皆令人咳浅谈慢性咳嗽的诊治

    目的 探讨从五脏六腑皆令人咳浅谈慢性咳嗽的诊治.方法 本次研究选择对象共40例,均为我院2011年9月~2012年9月收治的老年性支气管扩张咳嗽的患者,随机按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划分,对照组在治疗过程中采用呼吸科常规治疗,以中成药桂龙咳喘宁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选用中成药香砂六君子丸治疗,加强脾胃功能调整,回顾两组临床资料.结果 观察组在咳嗽的控制率和治疗率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在临床症状改善上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在治疗咳嗽的起效时间也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从调整脾胃方面入手诊疗老年性支气管扩张咳嗽,可以显著改善预后,提高控制率和治疗率,有效改善症状并间断起效时间,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黄卡荣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急性阑尾炎手术和保守治疗的临床研究

    目的 通过观察我院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探讨分析采用手术方法与保守方法治疗该疾病的效果.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10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平分成手术治疗组与保守治疗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预后差异情况.结果 手术治疗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00%,术后诊断出不同阑尾炎的血常规检查结果具有差异性,而保守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存在18.00%的复发率.结论 两种治疗方法各有优缺点,而相比保守治疗方法,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患者具有术后治疗彻底、无复发的特点,但临床治疗前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辨证地选择治疗方法,才能提高患者整体治疗质量水平,值得临床上推广研究.

    作者:王燕雄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中医对高血压病的分级预防和治疗

    目的 利用中医的方法,对不同分级的高血压病患者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治疗,探讨其预防效果和医药价值.方法 将2011年3月~2012年12月入住本院的不同分级的高血压病56例患者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实验组以及对照组,每组有患者28例,在实验组采取中医治疗方法对高血压病的分级治疗,在对照组采取西医的方法对高血压病患者进行治疗,对比治疗前后血压控制效果、撤药综合征情况、治疗费用以及患者满意度等指标.结果 两组治疗后的血压控制效果类似,并且P>0.05,不存在统计显著性差异,实验组在撤药后没有出现类似面部潮红、头晕目眩、心跳加速以及抑郁等撤药综合征,而对照组在撤药之后,出现1例心跳加速,2例面部潮红,8例血压飙升等情况,实验组治疗费应比对照组低,病患满意度比对照组高,并且P<0.05,存在统计显著性差异.结论 利用中医的方法对不同分级的高血压病患者进行治疗,安全有效,具有进一步研究以及推广价值.

    作者:罗坚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肝细胞性肝癌中突变型p53蛋白的表达

    用ABC免疫组化方法,对30例肝细胞性肝癌(HCC)及其癌旁组织、15例慢性活动性肝炎(CH)穿刺活检组织石蜡标本进行了突变型p53蛋白和HBsAg表达的检测.结果发现:在HCC:和癌旁组织中,突变型p53阳性和HBsAg均阳性者分别为13例(43.3%)和15例(50%);突变型p53阳性、HBsAg阴性者分别为5例((16.7%)和8例(26 7%);突变型p53阴性、HBxAg阳性者分别为4例((13.3%)和1例(30%)卡方检验结果,P值均小于0.05在15例CH中,有3例出现突变型p53蛋白阳性染色,2例出现HBsAg阳性染色.这些结果表明:突变型p53蛋白与HBsAg存在着明显的相关性,提示HBV感染与p53基因突变密切相关,p53基因突变可能是HBV致肝癌作用的机制之一.

    作者:马丽国;徐兴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鼻内镜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20例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方法及疗效 方法 对20例鼻腔鼻窦乳头状瘤鼻内镜下先切除鼻腔、筛窦、蝶窦、额窦口、上颌窦口肿瘤及其基底部黏骨膜,侵及上颌窦者经柯陆径路内镜下于骨膜下分离切除肿瘤.结果 术后随访30~70个月,平均42个月治愈18例(90%),复发2例(10%). 结论 鼻内镜对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疗效确切切除肿瘤及其基底部黏骨膜,对侵及上颌窦者联合柯陆径路内镜下治疗,可有效预防术后复发.

    作者:罗鹏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