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手足口病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分析

周东春

关键词:手足口病, 危险因素, 临床特点
摘要:目的 探讨手足口病的危险因素和临床特点,研究其医学价值,从而为临床提供借鉴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6月~2012年6月2a内收治的100例手足口病患者,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利用多因素分析法找出手足口病的危险因素,包含年龄、意识、精神状况、临床表现、体温等因素,对其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在接受调查的100例患者中有62例患者年龄小于3岁,除外根据多因素分析我们可知,意识存在障碍、抽搐、精神状况比较差、神经反射迟缓、体温为或者超过39℃持续3d以上,白细胞>12×109/L、血糖>9mmoL/L均为这100例患者的致病因素即手足口病的危险因素.结论 对于年龄小于3岁并且持续高温、精神状况比较差的患儿我们应该进行早期明确诊断,采取措施及时救治,可以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康复操在老年胆道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术后康复操对老年胆道术后患者各功能指标影响.方法 将80例开腹胆道手术后的老年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前者术后接受康复操锻炼,实施后与对照组(未实施术后康复操)比较各项观察指标.结果 实验组的疼痛发生率、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切口的愈合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术后康复操能够明显改善老年胆道术后患者各项功能指标,促进患者胆道术后早期康复.

    作者:张茜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孟鲁司特钠片辅助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探讨孟鲁司特钠片治辅助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2月~2012年9月收治的78例支气管哮喘患者,按照知情同意及自主选择的原则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按哮喘的严重程度进行常规的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200~800μg/d,而治疗组则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钠辅助治疗,5mg/次,1次/d,连服3个月,分别记录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各项临床指标,比较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4.87%和79.49%,(x2=4.1294,P<0.05);且两组患者的哮喘症状评分和晨起时大呼吸流速相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孟鲁司特钠片治辅助治疗支气管哮喘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是值得临床广泛推广的治疗药物.

    作者:高永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检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复发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在检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non-muscle invasive bladder cancer,NIBC)复发中应用的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6月~2012年6月NIBC术后出现血尿,怀疑肿瘤复发的患者30例(其中23例术后病理证实为肿瘤复发),20例健康人建立阳性阈值.运用FISH技术和尿脱落细胞学检查分别检测患者再次手术前尿脱落细胞的染色体和形态的改变,并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评价二者在检测NIBC复发中的价值.结果 FISH技术在检测NIBC术后血尿患者肿瘤复发的总敏感性、特异性分别是82.6%、71.4%,尿脱落细胞学检测NIBC复发总敏感性、特异性分别是21.7%、85.7%.FISH技术与尿脱落细胞学二者检测NIBC复发的敏感性P<0.01,存在统计学差异;二者检测NIBC复发的特异性P>0.05,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FISH技术有望成为NIBC术后判断有无肿瘤复发的无创性诊断和检测手段之一.

    作者:宋新刚;刘国文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对男护生实习后离院现象的研究及干预措施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医疗机构也在不断地完善,作为医疗行业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行业也发生着变化.目前,我国护理事业正向着越来越完善的方向快速发展,其中一个重要的体现就是临床对男性护士的需求在逐渐增加,男护生的前景被社会看好.然而,从社会现实所反映出的现象看,广大的男护生在实习后纷纷离开医院,重新择业.这种奇怪的现象不得不让人探索解释.为了留住学校和医疗机构多年培养的医护人才,也为了丰富我国的护理行业,对广大男护生在实习后离院因素的调查显得很有必要.

    作者:余晓龙;王跃錡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基于CDIO的医学信息系统工程教学与实践探索

    软件工程课程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特点,为了加强学生将软件设计应用于医学领域的实践能力,将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相关理念引入课程的教学与实践中,将教育过程置身于产品/系统生命周期的具体情境.既符合了医疗机构对信息技术人才的要求,也满足了学生自身成长的需求,对医学领域信息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的探索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作者:昌杰;叶明全;黄道斌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高龄胃癌外科治疗94例分析

    目的 探讨高龄胃癌围手术期处理的有关问题.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94例70岁以上胃癌患者的外科治疗.结果 根治性切除58例,切除率61.7%.姑息性切除5例.术后发生并发症24例,无围手术期死亡.结论 对高龄胃癌患者加强围手术期处理,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的安全性的有效方法.

    作者:黄光采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检验医学发展概况

    随着医疗新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和发展,检验医学及检验技术也发展迅速本篇主要阐述了目前我国检验医学及相关技术的发展现状,探讨了在临床诊疗中重要性.

    作者:鲜胜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舒适护理对战士癔症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对战士癔症在护理干预中的作用.方法 将40例癔症战士随机分成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心理治疗、暗示治疗、针灸等常规治疗护理干预组除上述护理外,给患者提供舒适的环境、疾病发作时给予舒适的体位及对症护理等,比较2组出院时的痊愈率及焦虑率.结果 干预组的痊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焦虑率低于对照组.结论 舒适护理大大的提高了护理质量,促进战士癔症的痊愈,减少了焦虑心理,体现了“为兵服务”的理念

    作者:李娜;贾蔚;尹冬梅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宣威市2004~2008年传染病网络直报时效性分析

    目的 为提高疲情报告的及时性,了解影响宣威市传染病报告质量的因素,探讨提高报告质量的方法.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子系统《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获得2004~2008年宣威市传染病报告卡;将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中的个案数据导出Excel表格,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 运用网络直报系统提高了宣威市疫情报告质量,报告及时率从36.68%提高到92.68%,不同报告单位、不同年份间报告及时率均存在差异.审卡及时率在94.37~99.57%之间;80.40%的报告卡来自县(市)级医疗卫生单位.传染病从医院诊断到报告卡生成平均时间由1.05d减少至0.10d,结核病、艾滋病是影响宣威市传染病报告质量的重要因素.结论 规范对结核病及艾滋病专报系统的管理,可提高宣威市的传染病报告的及时率.

    作者:宁伯福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纳洛酮联合尿激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和研究纳洛酮联合尿激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摘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资料74例作为研究资料,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将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心内科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心内科正规溶栓剂量尿激酶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纳洛酮进行治疗,在治疗过程中观察患者的症状缓解情况.统计并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30min、60min及90min时的心电图,在治疗结束后统计疗效并对比.结果 观察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59.46%(22)和91.89%(34);对照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32.43%(12)和64.86%(24),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在心电图及心肌酶对比上,观察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纳洛酮联合尿激酶进行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是安全有效的,相较于单纯的应用尿激酶进行溶栓治疗有着显著的优势,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和应用.

    作者:肖俊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住院精神病患者保护性约束的护理风险管理

    目的 探讨住院精神病患者保护性约束的护理风险管理效果.方法 将一系列护理风险管理方法运用于2009年10月~2011年9月住院精神患者保护性约束中,评价比较护理风险管理前后2a两组患者的护理风险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风险发生率差异显著(P<0.01).结论 实施有效的护理风险管理,可降低住院精神患者保护性约束中护理安全风险.

    作者:杨帆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新生儿下呼吸道感染病原体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对新生儿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分布以及耐药的情况了解分析,为临床上预防和治疗新生儿的感染提供防治依据.方法 使用法国生物梅里埃ATB系统软件对70例患儿的呼吸道标本分离菌种类以及药敏的结果进行分析;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65例患儿进行肺炎支原体、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衣原体、腺病毒血清抗体进行检测.结果 其中17株肺炎克雷伯菌肺炎亚种、14例大肠埃希菌、12例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要的病原菌.革兰阴性杆菌对美洛培南、哌拉西林、亚胺培南等较为敏感,葡萄球菌对青霉素有明显的耐药性.65例患儿中其中28例患儿检验出呼吸道合胞病毒,18株肺炎支原体,9株肺炎衣原体,3株腺病毒,其他的7株.结论 新生儿的呼吸道感染原因较为复杂,临床上应该根据患儿的实际情况来采取相应的措施,清楚患儿感染的原因,根据检测的结果使用相应的抗生素,避免疾病的反复和耐药菌产生.

    作者:王哲存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2010年~2011年我院各科室物体表面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我院各科室物体表面监测结果,强调物体表面的清洁消毒灭菌工作对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重要性,为制定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2011年各科室物体表面监测资料1302份.结果 共监测各科室物体表面样本1302份,合格率为93.39%,2010年物体表面监测合格率为91.71%,2011年物体表面监测合格率为94.74%,物体表面监测合格率有逐年上升趋势.结论 各科室环境卫生工作仍存在不足,需加大消毒监测的管理力度,制定预防控制措施

    作者:刘美燕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类湿风关节炎实验室早期诊断指标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遍及各个年龄层的自身免疫性炎症疾病.目前对于类风湿关节炎尚没有非常有效的治疗手段,无论是西药治疗、红外线照射治疗、中药针灸治疗还是封闭疗法都不能达到根治的效果,即便是目前痊愈率高的手术治疗也因为对适应症的局限性要求和具有创口大、易复发、费用高昂等特点而不能作为治疗的主要手段,这体现了对于此类病症的早期临床确诊和早期防治的重要性.因此本文着重讨论在类风湿关节炎早期诊断中各种实验性指标的意义.

    作者:黄阔;李光迪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断指再植术的护理体会

    断指再植术是指在显微镜下将完全或不完全分离断指体的血管和神经重新吻合,重建血液循环,使其获得再生并恢复一定功能的一项精细手术.可以使患者生理和精神上得到满足,提高生活质量.而术后周密的病情观察,精心的护理是保证微循环建立的基础,对断指的成活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王安莉;谷明会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单血泵自体腹水浓缩回输术的护理

    目的 探讨肝硬化腹水行自体回输的护理体会.方法 对25例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患者行腹膜穿刺术引出腹水经单血泵中空纤维透析器进行单纯超滤,然后将浓缩腹水回输患者体内,整个过程注意做好患者的治疗前准备、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严格控制腹水的引流及超滤速度、注意不良反应.结果 25例次患者腹水回输均顺利完成,腹水压迫症状明显改善.结论 自体腹水浓缩回输术简单易行,安全有效,经济实用.加强治疗前、治疗中、治疗后的护理可确保治疗顺利进行.

    作者:张霞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角膜水肿的护理

    白内障是我国首要致盲性眼病.而白内障超声乳化则是如今治疗白内障的主要手段.但其对角膜内皮细胞发生机械性及化学性损伤是引起患者术后视力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做好角膜水肿的仔细观察与精心护理,对促进术后视力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我科2012年1月~12月,共实施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721例.其中发生角膜水肿237例,发生率33%.经各项护理措施的实施,疗效满意.现将其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覃思慧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宫腔镜电切除术(TCRM)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 分析宫腔镜电切除术(TCRM)对子宫黏膜下肌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以采用腹腔镜下肌瘤剥除手术治疗的47例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为腹腔镜组,以应用宫腔镜电切除术治疗的47例患者为宫腔镜组,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宫腔镜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住院天数显著短于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腹腔镜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腹腔镜组,均有P<0.01.结论 应用宫腔镜电切除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疗效显著,创伤小,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彦言;徐大宝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外用中药祛毒汤在肛肠科的作用

    目的 研究患者在进行了肛肠手术之后采用祛毒汤进行治疗的治疗效果,还有该汤对愈合的影响及作用.方法 选择2009年1月~2012年1月期间在本院进行治疗的40例肛肠手术患者资料,将其设为观察组.再选择2009年前在我院进行肛肠手术治疗的4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通过回顾分析两组患者的术后伤口愈合的情况,然后对其术后伤口愈合的治疗干预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观察组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疼痛感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采用中药祛毒汤的患者在治疗后能够更好的炎症吸收、水肿消退、疏通经络、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使血管扩张.两组患者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 采取外用中药祛毒汤治疗的观察组,明显缩短了住院时间、提高了临床疗效,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了患者的疼痛感,患者的愈合水平也大幅提升,由此可见外用中药祛毒汤这对于肛肠术后患者伤口愈合的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陈秀惠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96例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小儿支原体肺炎应用阿奇霉素联合红霉素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2010年10月~2012年10月来我院住院治疗的96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结合患儿的临床症状,采用祛痰类药物、平喘类药物以及抗过敏类药物进行治疗,以保持呼吸道的畅通,其中,观察组给予10mg/kg红霉素进行静脉滴注,2次/d,持续3d后,服用10mg/kg阿奇霉素,1次/d,持续4d,停药3d,疗程为3w;对照组给予10mg/kg阿奇霉素进行静脉滴注,1次/d,持续5d,停止用药4d后,服用10mg/kg阿奇霉素,1次/d,持续3d,停止用药4d后再重复,3w为1疗程.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体征以及治疗效果的变化情况,并对两组的退热时间、止咳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退热时间为(2.3±1.1)d,止咳时间为(5.2±1.6)d,住院时间为(6.2±2.0)d;对照组的退热时间为(3.5±1.4)d,止咳时间为(6.6±2.0)d,住院时间为(7.5±3.1)d,(P<0.05)观察组患儿的退热时间、止咳时间以及住院时间要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有37例(77.08%)患儿治疗显效,8例(16.67%)患儿治疗有效,3例(6.25%)患儿治疗无效,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有28例(58.33%)患儿治疗显效,10例(20.83%)患儿治疗有效,10例(20.83%)患儿治疗无效,总有效率为79.17%,(P<0.05)观察组的临床疗效要高于对照组的临床疗效,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小儿支原体肺炎应用阿奇霉素联合红霉素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在短期内缓解和改善患儿的临床表现和症状,值得推广.

    作者:吴华和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