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天慧;段芳龄;周云;尚佳;孙嫣;孙艳;王晓
对我院10 a来经头CT确定的原发性脑室出血误诊为SAH及其他疾病8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3例,女5例,年龄21~60岁,其中35岁以下4例,50岁以上4例.既往有高血压病史6例,眩晕病史2例,坐骨神经痛病史1例.临床表现:头痛5例,呕吐4例,眩晕3例,意识障碍1例.脑膜刺激征4例,垂直注视麻痹3例,眼震2例.BP>200/130 mm Hg 2例,8例腰穿均为血性脑脊液.头颅CT检查8例,均为部分性原发性脑室出血.其中单侧脑室积血4例,三、四脑室积血2例,侧脑室、三脑室积血1例,双侧脑室积血1例.幕上脑室扩大3例.8例经保守治疗30~40 d均痊愈出院.
作者:孙贻飞 刊期: 2005年第16期
1 病例报告女,54岁.因反复间歇性便血20 a,曾先后住院10~12次,经胃镜、结肠镜检查均未发现明确出血灶,大便潜血(++~+++),Hb 35~80 g/L.查体:面色苍白,心肺无异常,腹平软,肝脾未触及,左上肢及下肢散在 紫红色隆起肿物(手术证实为血管瘤),骨髓细胞组化染色显示缺铁,一直按缺铁性贫血治疗,近3 d患者大量血便,伴失血性休克而入院,急诊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距Treitz韧带20 cm以下空肠上段散在肿物7个,直径0.5~1.5 cm大小,呈蓝紫色,位于黏膜下,切除肿物.病理诊断为海绵性血管瘤.
作者:杨百玲 刊期: 2005年第16期
1 病例报告女,69岁.因阵发性左侧肢体麻木无力1个月加重2 d入院,无高血压病史.患者从1个月前起于劳力或情绪激动时出现左侧肢体麻木无力,经休息后10 min自行缓解,每日约2~3次,有时伴心悸,无胸痛、胸闷,曾于发作时服速效救心丸可缓解,近2 d发作频繁,2 h前活动后出现反复发作的左侧肢体麻木无力、心悸、烦躁、出虚汗而急诊入院.
作者:刘锐锋;李克丰 刊期: 2005年第16期
2002-10~2004-12我科应用静点式腹腔灌洗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腹水12例,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葳;王宏光 刊期: 2005年第16期
医院传染病管理是医院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内容体现在疫情报告管理工作上.2004年我院通过在传染病管理工作中实施ISO9001(国际标准化组织全面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化管理[1],以实现疫情报告管理的两性(科学性、有效性)、三化(标准化、程序化、法制化)为目标,使疫情管理工作得到了完善和提高.现将过程方法(PDCA法)介绍如下.
作者:张林;邵兴兰 刊期: 2005年第16期
我们对2002~2004年在我疾病控制中心门诊确诊的男性外生殖器尖锐湿疣(CA)合并包皮过长病例进行治疗,是否用包皮环切与CA复发的相关性进行对照分析告如下.
作者:罗守颖;赵巧霞 刊期: 2005年第16期
现将我院2003~2005年气管异物30例取出手术配合及术后护理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9月龄~19岁.其中3岁以下26例,4~6岁3例,19岁1例.异物种类:瓜子、花生米、塑料笔帽、纽扣等.异物史1 h~2个月.本组1例因伴有喉头水肿出现呼吸困难,采取措施后缺氧不能改善,行气管切开;1例取异物时造成颈部皮下气肿及时请胸外大夫处理后均痊愈.其他28例异物取出术均获得成功并康复出院.
作者:马荣娟;门跃斌;马浩 刊期: 2005年第16期
作者:张春峰;王文英 刊期: 2005年第16期
对我院2001-01~2004-12消化道疾病误诊为冠心病21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14例,女7例,年龄62~78(67.4±6.8)岁.其中胆囊结石伴急性胆囊炎11例,胆总管结石伴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5例,食管憩室炎3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2例.误诊为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5例,心绞痛16例.明确诊断后外科手术治疗11例,内科治疗10例;痊愈19例,死亡2例.
作者:郭培英 刊期: 2005年第16期
静脉留置针作为头皮针的换代产品广泛应用于临床以来,大大减轻了患者痛苦及医护人员的工作量.目前临床多采用美国B-D公司生产的软管式留置针以及少量国产留置针.就近年来静脉留置针在临床上的特殊应用总结如下.
作者:丁红玉;张淑芳;丁秀洁 刊期: 2005年第16期
我院2003-01~2005-06对未破裂宫外孕56例采取介入治疗,配合密切的观察与细致的护理,取得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本组年龄18~38岁(平均27)岁.首次妊娠5例,其余51例均有流产或生育史.其中曾有宫外孕病史9例,有宫内节育器12例,有药物流产史21例,有人工流产史33例,停经35~68 d.部分患者有腹痛,阴道少许流血及恶心、纳差、乏力等早孕反应表现.实验室检查:肝功能正常,血β-HCG测定范围为300~3 200 IU/L(正常血β-HCG<30 IU/L),彩超检查排除宫内妊娠,提示附件混合性包块直径2~5 cm,子宫直肠窝积液≤3 cm.
作者:张丽珊;陈丽香 刊期: 2005年第16期
我院小儿外科在大量理论和实验研究基础上,首次成功地为患儿施行腹腔镜下胆总管囊肿切除,胆肠内引流术.护理体会如下.1 病例报告女,1岁.因腹胀3个月余、发热2次入院.患儿出生后5~6个月即被发现腹部较大,偶有大便发白,随患儿年龄增长,腹部膨隆逐渐明显.B超示:胆总管囊肿.入院后行常规检查及充分的术前准备,在静脉复合麻醉下行腹腔镜胆总管囊肿切除,胆肠内引流术.术中置腹腔引流管及否留氏尿管各1根.
作者:刘春荣;朱美玉 刊期: 2005年第16期
卫生员是基层部队不可缺少的一线卫勤保障力量.由于全军没有设立专门的卫生员培训机构,其培训任务由各部队医院担负.然而,兵役制度改革后,卫生员的培养时间缩短到只有6个月,因时间短任务重,这给卫训队教学工作提出了全新的课题[1].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按照军队现代化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的要求,为了加速新型合格卫生员的培养,我们对教学工作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尝试.
作者:王熠;杨生春 刊期: 2005年第16期
大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临床上较易误诊.近来我们手术治疗50例中误诊15例,其误诊率达35%.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8例,女7例,年龄40~70岁.病程在3个月以上11例,其中超过0.5 a 4例.本组中有脓血便21例,大便变形5例,腹泻4例,腹痛腹泻8例.本组中误诊疾病有慢性菌痢5例,胃肠炎3例,痔疮5例,肠粘连2例.误诊后的5 a生存率很低,死亡率高.
作者:吴全印 刊期: 2005年第16期
1 病例报告男,71岁,患冠心病多年,近1 a来反复出现剧烈头痛,多次于神经科门诊检查治疗,效果不改善,于2005-06-08入我科.入院后经动态心电图跟踪患者头痛发作时心电图情况,发现患者头痛发作时心电图出现明显的心肌缺血性ST段压低,有时出现T波倒置,经过内科用硝酸酯制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等系统的治疗,患者症状改善出院.
作者:邱兵 刊期: 2005年第16期
我院2004-11-19收治1例诊断为急性阑尾炎伴腹膜炎的男性患者,36岁,术中探查发现盆腔有脓液,阑尾炎症,行阑尾切除术+腹腔引流术.术后行HIV临床检查(金标法)为阳性.给予ELISA法检查2次,确认为HIV感染.1、3、6个月后所有参与手术人员和工友进行有关血清学检查均未发现感染.现就护理措施总结如下.
作者:叶晓英;林娟 刊期: 2005年第16期
随着人类健康观念的不断发展以及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模式的普及,健康宣教已经成为护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从患者入院起,整个住院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将是主要的健康宣教的实施者,对手术室护士而言,宣教目的是使患者在各方面都处于佳状态下配合完成手术治疗.
作者:陈艳瑜 刊期: 2005年第16期
免疫学技术对肾脏疾病的诊断及其分类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而在肾活检病理诊断中的地位是其他组织化学,甚至是电子显微镜检查所无法替代的.在肾病诊断及其分类中,所应用的免疫学技术主要包括免疫荧光技术及免疫酶技术.应用冰冻切片进行直接免疫荧光检查,长期以来被认为是肾活检免疫病理检查的常规方法.但免疫荧光检查需采用新鲜组织,且必须有冷冻切片机及荧光显微镜.而免疫组化技术则不受上述条件限制,还可对标本进行重复切片及回顾性研究,并能大限度利用标本资源.不仅如此,还适合于远程邮寄病理检验[1,2].因此,我们认为免疫组化法更适合我国国情.多年来我们在国内积极推广这一方法,并积累了一些经验,本文就肾穿刺活检工作中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应把握的一些基本问题进行讨论.
作者:余英豪 刊期: 2005年第16期
为观察硝普钠雾化吸入对肺动脉高压患者的作用,对我院2002-09~2003-02门诊或住院继发性肺动脉高压20例进行临床观察及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庄芳;季淑玉 刊期: 2005年第16期
1 病例报告男,62岁.因右下腹疼痛伴发热2 d入院.疼痛逐渐加重,全身乏力,无黄疸及黑便.查体:t 39.4 ℃,P 118次/min,R 22次/min,BP 113/75 mm Hg.面色苍白,表情痛苦,腹平,全腹压痛、反跳痛、肌紧张,以右下腹明显,移动浊音阴性,肠鸣音明显减弱.WBC 22.5×109/L,N 0.875.右下腹穿刺抽出脓性液体.超声:腹腔未发现包块声像,腹腔内少量积液.立位腹部X线片:膈下未见游离气体,肠管未见明显液气平面.拟诊断为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穿孔,行剖腹探查阑尾切除术,术中见阑尾明显水肿,表面有脓苔,根部有穿孔,升结肠近肝曲处可扪及包块,质硬,已穿透肠壁,未触及肿大淋巴结.行右半结肠切除,肠造口术,Ⅱ期行肠吻合术.术后病理:蜂窝织炎性阑尾炎,升结肠低分化腺癌.
作者:谭志刚;郭奕彤 刊期: 2005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