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东;王义善
目的 对人性化护理服务在产科产妇产后的应用效果进行探究.方法 选取2009年1月~12月期间在我院妇产科接受住院分娩160例产妇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对我院贯彻人性化护理前、后的护理服务情况以及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研究,同时也对这些产妇其产后的SCL-90评分、QOL评分以及患者的满意程度等进行了比较.结果 实施人性化护理服务后本院产科的护理服务质量与护理效果均有了显著的改善(P<0.05),实施人性化护理服务前、后的SCL-90评分、QOL评分以及患者的满意程度比较,也均存在着显著的统计学(P<0.05).结论 在医院产科护理工作中对产妇产后实施人性化护理服务可以有效的提高护理的质量,对保证产妇的健康及其家属的满意度等都具有相当重要的现实意义,值得继续推广应用.
作者:赖丽珍 刊期: 2013年第04期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和信息化水平,通过ASP编程实现了计生数据定期采集和发送自动化,克服了人工操作存在有时遗忘、易出差错和费时等缺点,取得满意的效果.
作者:刘冬生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干燥综合征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比临床疗效.方法对比研究36例干燥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西医治疗组(对照组)15例,中药治疗组(治疗组)21例,治疗组辩证给予中药治疗.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治疗组.结论干燥综合征根据中医辨证分型给予中药治疗,可以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陈勇 刊期: 2013年第04期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简称IM)是由EB病毒(EBV)引起的淋巴细胞增生性急性自限性传染病.EBV进入口腔内可能先在咽部淋巴组织内增殖,导致渗出性咽扁桃体炎,局部淋巴管受累、淋巴结肿大,继而入血循环产生病毒血症,进一步累及淋巴系统的各组织和脏器.临床上以发热,咽峡炎,淋巴结肿大,脾肿大为特征,伴外周血中淋巴细胞增多,并有异性淋巴细胞出现,血清中嗜异性抗体及EB病毒抗体阳性.现将我院所见疑似风疹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1例报告如下.
作者:潘良宇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假出院对长期住院精神疾病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60例长期住院患者按医保身份、家属意愿分为2组,一组每年办理假出院1~6月不等,一组长期住院.结果 长期住院的患者其兴趣爱好、生活自理能力、社会适应性均低于每年办理过假出院的患者.结论 对长期住院的精神疾病患者,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每年为患者办理假出院,对稳定患者病情,延缓其衰退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玉兰;武万琴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总结分析对于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采用椎板开窗潜行减压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提高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健康生活质量.方法 将我院接受治疗的8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照手术治疗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两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其中观察组患者采取椎板开窗潜行减压术,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手术治疗方法,对两组患者的总体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5%)明显优于对照组(67%),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椎板开窗潜行减压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性小以及恢复时间短等优势,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仕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加强对医院床旁血糖仪(POCT)使用人员操作规范化培训和管理,保证检测结果与检验科测定结果的一致性,提高血糖床旁测定结果的质量.方法随机抽取医院未经过培训的50名护士,分别让每人用合格血糖仪床旁检测住院患者100名,将检测结果与检验科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然后对该50名护士进行血糖床旁检测操作规范化培训,培训后每人血糖床旁检测住院患者100名,将检测结果与检验科检测数据进行比较分析.要求血糖仪测定值>4.2mmol/L时与检验科检测之间的差异应<15%;血糖仪测定值<4.2mmol/L时差异应<0.83mmol/L,所有血糖床旁检测结果超出上述要求的判为不合格.结果 50名护士培训前血糖床旁检测结果与检验科检测结果进行配对T检验,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18,P<0.05).独立比较,46名护士血糖床旁检测结果与检验科检测结果在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P<0.05).培训后,仅2名护士血糖床旁检测结果与检验科检测结果在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P<0.05),其他护士检测结果与检验科检测结果在统计学在无显著差异;总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57,P>0.05).培训前有3648个床旁血糖结果超出要求范围,不合格占72.9%;培训后有81个结果不合格,占15.6%.结论 对于血糖床旁检测(POCT),应由医院建立规范操作规程,并实施岗前培训和有效的临床管理,对提高血糖床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有很大的帮助.
作者:刘念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应用家庭管理模式对支气管哮喘(哮喘)患者的病情及相关因素的影响.方法 对55例哮喘患者进行家庭管理模式教育及指导,比较分析管理前及管理后患者知识、治疗依从性的变化,以及病情控制与治疗费用等情况.结果 管理后患者知识掌握明显高于管理前,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明显提高,病情得到改善,再入院率及医疗费用明显减少,管理前后比较差异显著(P<0.05、P< 0.01).结论 家庭管理模式进行哮喘管理,可以控制患者的病情,减少医疗费用支出,是慢性疾病管理的有效途径,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文涛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口腔溃疡的不同病因.方法 选择临床上口腔溃疡患者200例进行常规检查,问诊,分析并对口腔溃疡的病因进行分类,与50例健康患者对比,得出较为常见的几大类病因.结果 良性溃疡158例,占79.00%.恶性溃疡占12例,占6.00%,其他溃疡30例,占15.00%.良性溃疡中一般感染22例,占良性溃疡的13.92%.工作高强度者占86.36%,日常作息不规范者占54.54%,有咽炎者占68.18%,倒班者占90.90%;其他类微量元素缺乏性溃疡30例,占15.00%.其中铁缺乏者占83.33%,锌缺乏者占90.0%,维生素B12缺乏者占83.33%,叶酸缺乏者占76.67%.结论 口腔溃疡以良性溃疡多见,好发于工作强度高者、倒班者和铁、锌等微量元素缺乏者.
作者:钟红 刊期: 2013年第04期
对68例骨性膝关节炎患者采用医用臭氧复合局部疼痛点阻滞治疗的同时,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严格无菌技术操作,以及熟练的注射技巧,明显减轻患者的痛苦,取得较好的疗效.
作者:庞艳丽;杨晓龙;郑婧;王云霞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对上消化道异物实施胃镜治疗,并兼以护理,从而体现护理的有效性.方法采用对比分析法对我院自2011年9月~2012年4月收治的300例病患资料进行分析,通过随机抽取法将其分为A组和B组,其中A组未实施有效护理,B组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实施护理,两组人数各为150例.通过观察胃镜治疗结果、对比两组护理结果从而体现护理有效性.结果 我院收治的300例患者中,实施胃镜资料并进行护理的患者取出异物率高达85%,有5例出现出血以及并发症的现象.B组治疗效果明显大于A组,两组数据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通过术前、术后以及术中对患者进行有效护理,能够大大提高急诊室胃镜治疗的效率,提高患者的配合程度,从而保证治疗的成功率.
作者:杨丽 刊期: 2013年第04期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是脊椎科常见疾病,是由于各种不同外力作用引起的损伤,绝大多数是由于间接暴力所致,如过度屈曲、过度仰伸,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本院自2008年1月~2012年1月收治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45例,现将实施康复护理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吴青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倍他乐克联合依那普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5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倍他乐克和依那普利.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心率(HR)、左心室舒张末期直径(LVEDD)及射血分数(LVEF)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7.1%和64.2%,再住院率分别为19.8%和47.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HR、LVEDD及 LVEF均有不同程度改善(P<0.05).结论 倍他乐克和依那普利联用能明显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降低再住院率.
作者:邱世君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临床路径在秋季腹泻中的治疗作用,积累更多的临床医疗经验.方法 共收录了2011年11月~2012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腹泻患者,对其临床状况进行回顾分析.对于50例患者采取了临床路径的处理方式,根据腹泻症状观察结果提出针对性的医疗措施.结果 本次50例经过5~10d临床路径的应用处理,所有患儿的腹泻症状均得到有效控制,治疗前后差异性显著(P<0.01).结论 临床路径对比传统路径的优势明显,应积极推广于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路径处理.
作者:艾留霞 刊期: 2013年第04期
随着我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逐步实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等专业公共卫生技术机构在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中的定位和作用愈加明显.从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实施均等化服务中的作用、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提出了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实施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策略思考.
作者:孟杰 刊期: 2013年第04期
本文通过对临床药学工作内容等的介绍,并结合我院临床药学的具体工作实践,探讨药师开展临床药学工作的一般模式,总结临床药学的研究及发展,强调开展临床药学工作必要性的同时也剖析工作中的困难,并对药学服务工作的前景进行回顾与展望.
作者:王军练;曾佑梅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本文将对偏头痛患者给予临床分析,从而探讨中医辨证治疗偏头痛的临床效果,为提高偏头痛患者的临床疗效与生活质量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对23例偏头痛患者进行中医辨证治疗,根据中医辩证理论将其分为淤血脉络型,肝肾阴亏、肝阳上亢型,肝气郁结、痰湿阻滞型,气虚头痛型以及血虚头痛型等临床分型,并根据患者分型情况选用不同中医治疗方法对症治疗.根据患者病情变化情况判断其治疗效果.结果 23例偏头痛患者经中医辨证治疗后,治疗总有效人数为2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5.65%.结论 对于偏头痛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应根据患者具体临床表现以及实际病程及头痛程度,确定合适的中医临床分型,并根据中医分型结果给予正确的治疗方法,从而明显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付春玲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对脑梗死患者实施优质护理,进而探询康复护理以及防止并发症有效方法,让患者早日康复回归生活.方法 从某医院2012年1月~2012年9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中随即抽选3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自愿情况下分为两组,观察组除了接受日常的治疗以及护理外还进行优质护理干预;而对照组且仅仅进行基础治疗和护理,对两组终结果进行统计比较.结果 通过统计结果可知,观察组采用了优质护理之后,患者的语言能力、步行、进食、站位及坐位等各种生活能力都比较对照组好,体现出优质护理的优势.结论 对脑梗死病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有效调动了患者和家属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加快了患者康复以及降低了各种并发症,减小了脑梗死患者致残率与死亡率,让患者在极短时间内就能生活自理回归生活.
作者:吴学军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乳腺囊肿穿刺并囊腔注射醋酸曲安西龙混悬液的可行性及其疗效.方法 2010年10月~2011年10月乳腺门诊收治的140例患者,囊肿数183个,有91个行囊肿穿刺并同时腔内注射曲安西龙,对照组92个做单纯囊肿穿刺.穿刺后二组均服用3个月他莫昔芬.结果 乳腺囊肿做单纯穿刺治疗,穿刺后囊腔注射曲安西龙均可治疗乳腺囊肿,但治疗效果不同,1~2a随访复发率分别为22.8%和5.5%,两组相差P=0.02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乳腺囊肿排除癌变后可行穿刺治疗,囊腔注射曲安西龙疗效更好,复发率低,简便快捷,门诊可操作,避免了手术切除.
作者:路东晓;陶站群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对乳腺增生患者的心理影响.方法 选择2008年2月~2012年6月在我科接受治疗的患者112例,将其随机分成护理干预组56例和对照组56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结果.结果 护理干预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护理干预组在紧张、焦虑、恐惧以及抑郁等方面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详细了解患者病情,针对不同患者给予不同的健康教育,并根据患者的心理给予不同的疏导,能很好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盘雪莹 刊期: 2013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