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洛赛克、阿莫西林、甲硝唑三联疗法治疗十二指肠球后溃疡16例

徐绍昌;杨虎生

关键词:洛赛克, 阿莫西林, 甲硝唑治疗, 三联疗法, 球后溃疡, 临床报告
摘要:本文将洛赛克、阿莫西林、甲硝唑治疗于检出的16例球后溃疡的临床报告和体会介绍如下.
重庆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成渝两地空气中致敏真菌调查比较

    目的研究比较成都、重庆两地空气中真菌的飘散规律.方法应用暴片法和暴皿法对两地空气中真菌的飘散作了1年的调查.结果成都共收集到真菌孢子6218粒,数量多少依次为交链孢霉、黑粉霉、附球霉、单孢枝霉,占总数的84.9%.重庆共收集真菌孢子9409粒,数量多少依次为交链孢子霉,黑粉霉、锈菌夏孢子、附球菌,占总数的54.1%.结论两地温度、湿度,空气中真菌飘散规律有相同处,而重庆地区的空气中真菌相对数量更大.

    作者:尹蓉;梁传余;洪苏玲;白燕;黄江菊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5%鱼肝油酸钠治疗涎腺囊肿的疗效观察

    涎腺囊肿是口腔临床上常见的多发病,尤其以青少年及儿童为多见,大多分布于下唇或舌下,治疗方面有其特点,近几年来,我科对22例患者采用5%鱼肝油酸钠注射疗法,获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仅供参考.

    作者:屈建明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浆细胞性乳腺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浆细胞性乳腺炎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10例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3例(39.1%)乳头内陷:45例(40.9%)误诊为乳腺癌;术后8例(7.3%)切口感染,其中5例形成乳管瘘.结论浆细胞性乳腺炎极易误诊为乳腺癌;乳头内陷畸形是引起该病的重要原因;病灶彻底切除及手术时机的正确选择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李宏江;赵扬冰;敬静;徐卫云;陈国经;陈佩珍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血管紧张素转移酶(ACE)与肺部疾病的关系

    1 ACE生物学特征ACE是一种膜结合糖蛋白,分子量为150 000,含锌,属二肽羧肽酶,能使血管紧张素Ⅰ(十肽,由肾素转化而来)肽链C末端的组氨酸和亮氨酸残基水解,形成具有增压作用的血管紧张素Ⅱ(八肽),后者通过与血管、气管平滑肌作用,引起血管、支气管收缩.ACE使具有降血压作用及参与炎性作用的缓激肽、P物质等多肽性物质灭活.ACE还能直接作用于肾上腺皮质,促进醛固酮分泌.因此,ACE是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以及缓激肽系统的重要调节因素,影响人体多种生理机能.ACE分布于全身各组织,以肺、副睾、睾丸高,其次为十二指肠、胰、卵巢、主动脉、甲状腺、脾,肾与肝的含量甚微.此外,巨噬细胞、单核细胞、人胎膜、胎盘、羊水和脐静脉血也含此酶.各组织ACE主要定位于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由于肺组织具有丰富的血管床,且肺毛细血管床内皮细胞所含的ACE位于细胞外(外周血管床内皮细胞所含的ACE位于细胞内),促使血管紧张素Ⅰ转化为血管紧张素Ⅱ的作用强,且肺循环是体内唯一不使血管紧张素Ⅱ灭活的血管床,肺循环流出的血液中血管紧张素Ⅱ的含量高.一般认为血管内皮细胞的ACE与胞膜密切结合,几乎不释放ACE.而巨噬细胞和单核细胞产生的ACE大部分释放入血.故当ACE升高时应考虑为巨噬细胞、单核细胞系统的产生亢进.多数报道血清ACE活性无性别、年龄、吸烟、体位变化、时间变化,清醒、睡眠状态不影响ACE的活性,早产儿、足月儿新生儿及健康成人的血清ACE活性无明显差别.但李平生等、Ucar G报道ACE活性男大于女.Ucar G[1]等报道血清ACE活性与吸烟、年龄、性别有关,与氧分压呈负性相关.

    作者:江程澄;张楠华;吴亚梅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多发性原位恶黑1例报告

    肢端雀斑样恶黑是我国恶黑中较常见的一型,由于部位关系,常不易早期发现.现将本院1例足底多发性损害病例报道如下.患者,女,63岁,汉族,医务干部.因右足底黑斑37年,左足底黑斑3月,分别于1998年10月与1999年11月2次入院.患者于37年前右足底前内侧出现黄豆大小黑斑,不高出皮面,边缘不规则,无自觉症状,未行治疗.1995年开始逐渐扩大,边缘不规则.1998年7月黑斑逐渐扩大至约1cm×2cm,有少许渗液,未见出血.于1998年10月入我科行病变切除及皮肤移植术.出院后不久无意中发现右足弓外缘及左足底中央另有约0.5cm×0.8cm,0.6cm×0.6cm大小黑斑两处.自行肌注干扰素300万单位,2次/周,连用3月,皮疹无变化.1999年11月再次入院治疗.

    作者:张春明;叶庆佾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输血致过敏性紫癜1例

    敏性紫癜是一种好发于儿童和青年人的多器官损害的疾病,近年来发病率有逐渐增多的趋势.其病因尚未完全明了,多数认为与感染或口服异体蛋白、药物等有关.而由输血引起该病的目前尚未见报道.我院发现1例输血引起过敏性紫癜的病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永平;苟正英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洛芬待因缓释片治疗术后疼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洛芬待因缓释片治疗手术后疼痛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法,分为治疗组31例[年龄(43±13)岁,男18例,女13例],给予洛芬待因缓释片2片;对照组29例[年龄(41±18)岁,男16例,女13例],给予磷酸可待因片2片(30mg).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3.9%和62.1%(P>0.05),试验中未见不良反应发生 .结论洛芬待因缓释片治疗手术后疼痛的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勇川;梁后杰;吴国庆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冲击波对听器的致伤效应研究进展

    近几十年来听器冲击一直是军事医学研究的重点之一,在冲击波对听器的致伤效应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为进一步研究听器冲击伤的发生机制和防治,打下了良好基础.本文仅就二十多年有关冲击波对中耳和内耳(主要是耳蜗部分)的致伤效应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李朝军;刘兆华;朱佩芳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多发性骨髓瘤26例初诊误诊分析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初诊时容易误诊.我院1980~2000年共收治MM32例,初诊时误诊26例,误诊率为81.3%,现将误诊病例分析如下.

    作者:乔爱国;杨丽华;何思春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重庆市青少年错GFDA1畸形的调查

    错牙合畸形是常见的口腔病,危害青少年口腔功能和口腔健康、影响牙合、颌、面的发育和美观.为有利于错牙合畸形的预防、宣传和治疗,我们对重庆市1 455名青少年的错牙合情况进行了调查.

    作者:杜跃华;戴红卫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生殖道人巨细胞病毒感染与异位妊娠

    目的探讨生殖道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与异位妊娠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49例患者(病例组)的输卵管、宫颈及宫腔标本中HCMV DNA;同时选择38例正常足月妊娠行剖宫产妇女作为对照.结果病例组宫颈、宫腔及输卵管标本中均检出HCMV DNA,且宫颈检出率为14.3%,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异位妊娠与生殖道HCMV感染存在相关性.

    作者:王瑞菊;朱前勇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小儿支原体肺炎54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特征,提高其诊断率.方法对54例确诊者进行临床表现及实验检查总结.结果所有患儿均有咳嗽,部分伴喘息、以热、纳差等,多数患儿肺部体征轻微,胸片以大片及斑片阴影为主,痰Mp-PCR或血Mp-IgM阳性.结论对咳嗽时间较长且剧烈,肺部体征轻或缺如,X线片肺部病变显著者,应及早做特异性抗体检查确诊,并注意其小年龄发病趋势.

    作者:周小玲;符州;张儒谊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静脉滴注6-氨基已酸和止血芳酸致脑梗塞1例

    近年来,心脑血管疾患的发病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用药不当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我院发现1例因上消化道出血在闻合使用6-氨基已酸和止血芳酸时发生脑梗塞的病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永平;苟正英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异环磷酰胺联合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

    目的以异环磷酰胺(ifosfamide IFO)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疗效观察.方法应用IAP方案即IFO+表阿霉素(EPI)+顺铂(DDP)静滴,同时用美司纳(Mesna)解毒,配合水化,28d为1周期,治疗2~3周期.结果 56例患者均应用IAP方案治疗2~3周期总有效率(CR+PR)46.4%.结论以IAP方案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不失为值得推广的治疗手段.

    作者:李静;谭永忠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发生的原因浅析(附5例报告)

    目的探讨LC术后胆漏的原因,尽量减少LC术后胆漏的发生.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4年12~2001年3月间施行1018例LC手术所发生的5例术后胆漏发生的原因.结果 1例肝总管电凝热灼伤,1例钛夹脱落胆囊管漏胆,1例为胆囊管周围组织分离不彻底,致使胆囊管外径粗而钛夹夹闭胆囊管不全漏胆,均与手术者的操作技术和使用材料有关,2例为胆囊肝管,与解剖有关.结论提高LC手术者的操作技术和使用先进材料可以降低胆漏的发生,而LC术中细小胆管损伤是术后胆漏发生的另一重要原因,难以避免.

    作者:易先武;李洪山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小儿腹部术后小肠套叠(附7例报告)

    目的探讨小儿腹部术后小肠套叠的发生情况,提高小儿术后小肠套叠早期诊治水平.方法对我院1994年1月~2001年6月小儿腹部术后小肠套叠7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例再次手术后证实为术后小肠套叠,其中空回型4例,回回型3例.均行肠套叠手术法复位术,无肠坏死,全部病例治愈出院.结论术后早期出现阵发性腹痛,或手术后一过性肠功能好转,1周左右再次出现梗阻症状,应考虑到肠套叠的可能.

    作者:蒲从伦;谈必龙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甲硝唑氢氧化钙糊剂治疗深龋及牙髓炎的疗效观察

    甲硝唑作为一种抗生素,其抗厌氧菌效果有一定特效,在临床上已广泛应用,氢氧化钙糊剂作为一种口腔内科常用安抚剂,近几年它作为深龋的垫底材料和盖髓材料在临床已广泛应用,笔者从1998年起对门诊随机所遇的深龋意外穿髓及牙髓炎的95名患者(105颗患牙)用甲硝唑氢氧化钙糊剂治疗经1个月~近2年的随访观察,效果较为理想,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永和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同源盒基因与血管生成

    同源盒基因初是Mcginnis等在果蝇中发现的,在哺乳动物的同源盒基因中,有一类是成簇排列在染色体上,按前后轴方式表达,称为A-P型同源盒基因,分为A、B、C、D四簇,分别位于7、17、12、2号染色体上,称为共线性,每簇又按基因序列的同源性分为13个组.另一类同源盒基因含有歧异的同源盒系列,包括许多散在的含同源盒基因及Oct家簇、en家簇、evx家簇等.

    作者:张晓启;刘旭盛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插管在困难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介绍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口腔对10例困难气管插管患者进行插管,成功率100%,安全、有效,具有损伤轻、简便,病人易于接受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进;柯振武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大量自发性血气胸1例报告

    患者,男,19岁,体重50kg.胸闷、头昏、气促2d余,加重伴心慌、气短1d,于2001年10月10日急诊入院.缘于2d前无明显诱因感右侧胸闷胀不适、头昏、气促,未引起注意.1d前右侧胸部突然出现撕裂样疼痛,继之感心慌和气短,我院门诊胸片显示右侧胸腔中量积液征象,右肺压缩50%,病人拒绝住院治疗.20d后上述症状加重,门诊以右侧液气胸收住我科.患者近期无外伤史.查体:患者被抬入病房,面色苍白,四肢湿冷,脉搏细弱,110次/min,BP:12/8kPa,呼吸浅快,35次/min.气管向左侧移位.胸廓饱满,叩诊右上胸为鼓音,下胸部浊音,右肺呼吸音明显减弱.床旁胸腔闭式引流,排出鲜红色血液1 700ml(尚未排尽).急诊在全麻下右侧剖胸探查,吸出胸腔不凝血液900ml,清除血凝块400g.发现右侧胸腔顶部有一粘连带被撕裂,其中有一直径约0.5cm的血管断裂,有活动性出血,立即缝合结扎血管断端予以止血.右肺上叶尖段有数个直径约0.5~1.5cm的肺大疱,并有漏气现象,行肺大疱结扎及胸膜摩擦术.术中术后共输全血1 600ml.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术后15d痊愈出院.

    作者:何勇;徐启明;郑万明 刊期: 2002年第03期

重庆医学杂志

重庆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重庆市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