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5%鱼肝油酸钠治疗涎腺囊肿的疗效观察

屈建明

关键词:鱼肝油酸钠, 治疗, 涎腺囊肿, 现报告如下, 注射疗法, 口腔临床, 青少年, 多发病, 下唇, 患者, 分布, 儿童
摘要:涎腺囊肿是口腔临床上常见的多发病,尤其以青少年及儿童为多见,大多分布于下唇或舌下,治疗方面有其特点,近几年来,我科对22例患者采用5%鱼肝油酸钠注射疗法,获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仅供参考.
重庆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Fas配体在人类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提示肿瘤反杀伤机制

    Fas配体(Fas ligand,FasL)为肿瘤坏死因子家族成员,当与其受体Fas结合后将导致Fas阳性的靶细胞凋亡.在肿瘤免疫中人们过去认为,FasL表达于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CTL)表面,是CTL杀伤肿瘤细胞的重要机制.但近研究发现人类结肠癌、食管癌、黑色素瘤及某些肺癌细胞株表面亦表达FasL蛋白,但它并不介导这些肿瘤细胞自身的凋亡.我们分别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了FasL蛋白和mRNA在32例手术切除的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的表达情况(以远癌正常肺组织为对照),结果发现NSCLC中FasL特异性的高表达.FasL蛋白平均阳性表达百分数为(62.0±32.0)%,FasL mRNA阳性表达率为71.9%,仅2例正常对照组织中FasL表达于支气管腔面被覆上皮表面.我们取8例FasL阳性表达的肺腺细胞及其肿瘤浸润淋巴细胞进行原代培养,然后以淋巴细胞作为靶细胞进行体外杀伤实验(MTT法),发现肿瘤细胞可以反杀伤激活的肿瘤浸润淋巴细胞,这种反杀伤途径可被中和性抗FasL抗体特异性阻断.我们的实验提示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可以通过FasL-Fas凋亡途径反杀伤激活的淋巴细胞,阻断这一途径可能提高肿瘤免疫治疗的效果.因此,肿瘤免疫治疗的策略不仅应着眼于激活淋巴细胞还应注重保护激活的淋巴细胞免受肿瘤细胞的反杀伤.

    作者:蒋耀光;林一丹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1型糖尿病家系一级亲属血清GADA、ICA和IAA测定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胰岛细胞抗体(ICA)和胰岛素自身抗体(IAA)在1型糖尿病家系非糖尿病一级亲属中的检出率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1型糖尿病患者(n=60)及其一级亲属(n=65)与普通人群(n=58)血清GADA、ICA和IAA.结果 1型糖尿病患者GADA、ICA和IAA阳性率分别为66.7%、41.7%和33.3%,显著高于普通人群(P<0.01).1型糖尿病家系非糖尿病一级亲属GADA、ICA和IAA检出率分别为35.4%、23.1%和15.4%,明显高于普通人群(P<0.01~0.05),其中23例GADA阳性的一级亲属中同时有5例ICA和4例IAA阳性,GADA、ICA和IAA均阳性者3例.结论 GADA、ICA和IAA系1型糖尿病的重要免疫学标志,一级亲属中GADA、ICA或IAA阳性个体是发生1型糖尿病的危险人群.GADA、ICA和IAA联合测定可提高1型糖尿病的检出率,对糖尿病的早期防治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王忠诚;吕在明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多发性原位恶黑1例报告

    肢端雀斑样恶黑是我国恶黑中较常见的一型,由于部位关系,常不易早期发现.现将本院1例足底多发性损害病例报道如下.患者,女,63岁,汉族,医务干部.因右足底黑斑37年,左足底黑斑3月,分别于1998年10月与1999年11月2次入院.患者于37年前右足底前内侧出现黄豆大小黑斑,不高出皮面,边缘不规则,无自觉症状,未行治疗.1995年开始逐渐扩大,边缘不规则.1998年7月黑斑逐渐扩大至约1cm×2cm,有少许渗液,未见出血.于1998年10月入我科行病变切除及皮肤移植术.出院后不久无意中发现右足弓外缘及左足底中央另有约0.5cm×0.8cm,0.6cm×0.6cm大小黑斑两处.自行肌注干扰素300万单位,2次/周,连用3月,皮疹无变化.1999年11月再次入院治疗.

    作者:张春明;叶庆佾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全麻拔管后低SpO2的观察

    目的在临床麻醉中,全麻拔管后低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常被忽视,但它确是术后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应引起高度重视.方法观察230例全麻病人,拔管前及拔管后1h内SpO2的变化.结果拔管后1h内,SpO2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年老体弱,术前SpO2较低,手术时间长,创伤严重者,SpO2降低发生率高且持续时间长.结论麻醉医生应正确掌握拔管指征,拔管后常规吸氧,并监测SpO2的变化,对病情危重者,应带管送ICU严密观察.

    作者:董小枫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肺癌骨转移性癌痛放射治疗方法研究

    目的探讨放射治疗肺癌骨转移性癌痛的佳时间--剂量分割模式.方法 1996年6月~2000年5月我科放射治疗的肺癌437例,有骨转移的136例,占31.1%(136/437),符合研究条件的78例,占17.8%(78/437).按不同的时间--剂量分割模式分为Ⅰ、Ⅱ、Ⅲ三组,分别比较它们放疗前后的骨痛分值、生活质量评分、止痛起效时间、止痛有效率、止痛显效率差别.结果放射治疗肺癌骨转移性癌痛总有效率96.2%,各组间治疗有效率无差别.其他各项指标Ⅲ组优于Ⅰ、Ⅱ组.结论放射治疗肺癌骨转移性癌痛疗效确切,建议采用500~600cGy/次,总剂量 2 500~3 000cGy/5~6次/5~6d的放射治疗分割模式.

    作者:郭剑锋;吴永忠;陈晓品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63例麻风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临床工作中麻风诊断时应注意的问题.方法对63例麻风进行临床资料分析.结果及结论 63例麻风患者瘤型麻风35例,为麻风主要临床表现型,麻风样反应3例,易引起误诊、误治;合川26例,为重庆市主要发病地区;城镇患者15例,并不少见;由于麻风是一个社会的公共卫生问题,应重视对麻风病的诊治.

    作者:周村建;叶庆佾;刁庆春;郝飞;钟白玉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大量自发性血气胸1例报告

    患者,男,19岁,体重50kg.胸闷、头昏、气促2d余,加重伴心慌、气短1d,于2001年10月10日急诊入院.缘于2d前无明显诱因感右侧胸闷胀不适、头昏、气促,未引起注意.1d前右侧胸部突然出现撕裂样疼痛,继之感心慌和气短,我院门诊胸片显示右侧胸腔中量积液征象,右肺压缩50%,病人拒绝住院治疗.20d后上述症状加重,门诊以右侧液气胸收住我科.患者近期无外伤史.查体:患者被抬入病房,面色苍白,四肢湿冷,脉搏细弱,110次/min,BP:12/8kPa,呼吸浅快,35次/min.气管向左侧移位.胸廓饱满,叩诊右上胸为鼓音,下胸部浊音,右肺呼吸音明显减弱.床旁胸腔闭式引流,排出鲜红色血液1 700ml(尚未排尽).急诊在全麻下右侧剖胸探查,吸出胸腔不凝血液900ml,清除血凝块400g.发现右侧胸腔顶部有一粘连带被撕裂,其中有一直径约0.5cm的血管断裂,有活动性出血,立即缝合结扎血管断端予以止血.右肺上叶尖段有数个直径约0.5~1.5cm的肺大疱,并有漏气现象,行肺大疱结扎及胸膜摩擦术.术中术后共输全血1 600ml.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术后15d痊愈出院.

    作者:何勇;徐启明;郑万明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国产与进口妥布霉素(托百士)滴眼液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评价国产与进口妥布霉素(托百士)滴眼液的临床疗效.方法 77例外眼细菌性感染患者,分为国产妥布霉素组(试验组)41例,托百士组(对照组)36例,采用随机对照方法进行治疗.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92.7%、94.4%,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1.3%、93.3%,统计学分析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国产妥布霉素滴眼液在临床疗效上与托百士滴眼液相似.

    作者:杨殊力;黄长武;李立;赵春景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发生的原因浅析(附5例报告)

    目的探讨LC术后胆漏的原因,尽量减少LC术后胆漏的发生.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4年12~2001年3月间施行1018例LC手术所发生的5例术后胆漏发生的原因.结果 1例肝总管电凝热灼伤,1例钛夹脱落胆囊管漏胆,1例为胆囊管周围组织分离不彻底,致使胆囊管外径粗而钛夹夹闭胆囊管不全漏胆,均与手术者的操作技术和使用材料有关,2例为胆囊肝管,与解剖有关.结论提高LC手术者的操作技术和使用先进材料可以降低胆漏的发生,而LC术中细小胆管损伤是术后胆漏发生的另一重要原因,难以避免.

    作者:易先武;李洪山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佐治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临床观察

    轮状病毒肠炎,是小儿常见疾病,至今无肯定特别有效治疗药物,我们应用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肠炎得到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魏成慧;陶红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冲击波对听器的致伤效应研究进展

    近几十年来听器冲击一直是军事医学研究的重点之一,在冲击波对听器的致伤效应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为进一步研究听器冲击伤的发生机制和防治,打下了良好基础.本文仅就二十多年有关冲击波对中耳和内耳(主要是耳蜗部分)的致伤效应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李朝军;刘兆华;朱佩芳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咪唑安定在硬膜外麻醉中镇静遗忘作用观察

    咪唑安定是近年来常用于临床的苯二氮GFDA2类药,具有良好的镇静、催眠、抗焦虑和明显的顺行性遗忘作用,为此,我们将它用于硬膜外麻醉的手术病人,观察其对麻醉和手术良好的镇静和遗忘作用.

    作者:徐莉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儿童淋菌性尿道炎5例报告

    我科自1999年3月~2000年7月治疗儿童淋菌性尿道炎5例,现报告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5例均系门诊病人,男2例,年龄分别1岁、5岁.女3例,年龄分别为4月、3岁和12岁.

    作者:孙仁丽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洛赛克、阿莫西林、甲硝唑三联疗法治疗十二指肠球后溃疡16例

    本文将洛赛克、阿莫西林、甲硝唑治疗于检出的16例球后溃疡的临床报告和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徐绍昌;杨虎生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成渝两地空气中致敏真菌调查比较

    目的研究比较成都、重庆两地空气中真菌的飘散规律.方法应用暴片法和暴皿法对两地空气中真菌的飘散作了1年的调查.结果成都共收集到真菌孢子6218粒,数量多少依次为交链孢霉、黑粉霉、附球霉、单孢枝霉,占总数的84.9%.重庆共收集真菌孢子9409粒,数量多少依次为交链孢子霉,黑粉霉、锈菌夏孢子、附球菌,占总数的54.1%.结论两地温度、湿度,空气中真菌飘散规律有相同处,而重庆地区的空气中真菌相对数量更大.

    作者:尹蓉;梁传余;洪苏玲;白燕;黄江菊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22例治疗体会

    目的探寻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治疗组采用CsA、GM-CSF、EPO联合应用,对照组采用康力龙、叶酸、维生素B12及强的松治疗.结果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在输血量、血象及骨髓象等指标,发现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sA、GM-CSF、EPO联合应用治疗SAA是一种疗效好、方便、安全的治疗方法.

    作者:石胜蓉;刘以淑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血液及血制品细菌和病毒污染现状

    现代医疗技术正在不断迅速发展和进步,目前血液及血制品的应用仍然是临床治疗不可替代的方法之一.但是血液及血制品受到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污染也带来了血源性疾病传播的问题,这些血源传播性疾病的传播可以造成治疗失败,甚至造成接受输血的患者死亡等严重后果.因此血液及血制品的病原体污染情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作者:王思雄;熊鸿燕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5%鱼肝油酸钠治疗涎腺囊肿的疗效观察

    涎腺囊肿是口腔临床上常见的多发病,尤其以青少年及儿童为多见,大多分布于下唇或舌下,治疗方面有其特点,近几年来,我科对22例患者采用5%鱼肝油酸钠注射疗法,获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仅供参考.

    作者:屈建明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插管在困难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介绍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口腔对10例困难气管插管患者进行插管,成功率100%,安全、有效,具有损伤轻、简便,病人易于接受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进;柯振武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拔除T形管致胆漏的原因及治疗(附4例报告)

    目的分析拔T管致胆汁性腹膜炎的原因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4例胆道术后拔T管致胆汁性腹膜炎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措施.结果 1例经非手术治疗治愈,3例经手术治疗治愈.结论拔T管后致胆汁腹膜炎应根据具体情况积极治疗.

    作者:毛凯;李生伟;刘长安;施平生 刊期: 2002年第03期

重庆医学杂志

重庆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重庆市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