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产妇分娩过程中的特殊需求及护理策略

李淑平;雷艳飞

关键词:产妇, 分娩, 特殊需求, 护理对策
摘要:目的 探讨产妇分娩过程中的特殊需求及护理措施.方法 选择我院2010年6月~2011年12月收治的产妇2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30例行产科常规护理,观察组130例对分娩过程中的特殊需求进行分析,并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就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结果 观察组住院费用、住院天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信任度,产妇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产妇分娩过程中对特殊需求进行分析,并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可提高产妇信任度及满意度,缩短住院天数,降低医疗费用,大限度的保证了母婴健康.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前列腺癌腰椎骨转移灶致下肢瘫痪4例分析

    目的 了解内分泌治疗后前列腺癌腰椎骨转移灶致下肢瘫痪的疗效.方法 对 4例老年前列腺癌骨转移灶致下肢瘫痪患者采用内分泌治疗,行MRI对比观察腰椎骨转移灶前后变化以及下肢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4例治疗后平均在 2 个月前列腺原发病灶缩小,其中1例消失.3例 PSA 在 4 个月内恢复至正常水平,其中 1 例下降50%;4例患者下肢功能开始恢复时间在2~4月,2例恢复持续时间2a,1例恢复持续1a,另1例6个月后再次瘫痪.MRI 显示腰椎病灶区不规则状的T1低信号,T2高低混杂信号,治疗前后有明显改变.结论 前列腺癌腰椎骨转移灶致下肢瘫痪患者进行内分泌治疗后,腰椎骨转移灶可以明显好转,下肢功能部分改善.

    作者:毛文文;田伟盟;武琦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基层医院预防白内障术后眼内感染护理策略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白内障手术及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如何预防眼内感染的发生.方法回顾282例白内障手术的治疗护理经过,总结护理体会.结果我院自2009年7月~2012年12月276例白内障术后无一例发生眼内感染,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 基层医院卫生条件相对差,及时有效地规范术前及术后的护理可以使患者术中积极配合,将术后并发症降低到低限度.

    作者:王惠云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护理干预对肝癌患者焦虑和抑郁的影响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对肝癌患者焦虑与抑郁的影响.方法 从我院收治入院的肝癌患者中抽取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焦虑与抑郁情况变化.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焦虑程度与抑郁程度相近,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焦虑程度与抑郁程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肝癌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精神负担,缓解其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有利于患者病情的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谷蓉芳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眼科手术室医院感染的监控管理

    目的 探讨眼科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的有效方法,以控制医院感染,提高手术质量.方法 从健全管理组织及制度,从环境的消毒,无菌技术,手术物品的管理及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等方面进行管理.结果 加强眼科手术室管理是提高眼科手术成功,防止医院感染发生的重要保证.结论 加强眼科手术室感染的管理,能有效保证眼科手术质量,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院社会效益.

    作者:黄惠莉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基层医院急性中毒的病例资料调查分析及健康宣教对策

    目的 分析基层医院急性中毒的各种相关因素,从而预防和减少急性中毒的发生.方法 回顾调查分析我院2011年1月~2012年8月接诊的180例急性中毒患者,对其年龄、性别、原因、种类、时间分布和职业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年龄分布以60岁以上为高发年龄;性别中女性多于男性;原因以家庭纠纷引起居第一,第二为恋爱、婚姻;中毒种类中以农药中毒居首位;职业以农民为主;中毒原因绝大多数为自杀;发病时间因中毒物不同而有所不同.结论 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可预防和减少急性中毒事件的发生.

    作者:练梅兰;曾桂花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护理干预对预防帕金森患者跌倒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防止帕金森患者跌倒的影响.方法 将我科180名帕金森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宣教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Fugl-Meger运动功能、功能综合评定量表( FCA)评分和跌倒发生情况.结果 经治疗后,干预组Fugl-Meger评分为(51.81±12.43)、FCA评分为(42.99±14.02),均显著高于治疗前;而对照组的评分在治疗前后无统计学差异;干预组的跌倒发生率为2.5%,低于对照组的11.25%(P=0.029).结论 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防止患者跌倒的发生.

    作者:庄泽微;陈良英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初次机采血小板患者的心理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 研究心理护理对初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88例初次献血者分为44例护理组和44例对照组,分别给予心理护理和常规护理,观察两组献血者的心理状态情况.结果 护理组献血者的心理状态发生紧张、焦虑、恐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护理有效降低了初次献血者的不良心理状态,有效保证了献血者的身心健康,以及血液的质量.

    作者:杨永银;刘璨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室性心率失常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我院2008年6月~2012年5月收治的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均给予常规综合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普罗帕酮,观察组给予口服胺碘酮.连续治疗8w,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差异.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较高,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何燎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急性心肌梗死中西医护理效果研究

    急性心肌梗死是由于急性持续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所造成的心肌坏死,其特点为起病急,发展迅速,常因严重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急性左心衰等而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除有效的治疗外,临床护理在整个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疾病的转归有着直接的影响.本文中将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对36例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进行全面、系统的观察及护理,现将治疗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宋晓薇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碘过敏试验临床价值研究进展

    随着介入医学的发展,碘造影剂作为诊断用药,使用越来越多,由于个别患者在注射后出现程度不一的不良反应,其预后的好坏取决于对不良反应的预防和及时有效的抢救[1]!目前主要的预防措施是造影前进行碘过敏试验, 但实际工作中发现此试验的假阴性率和假阳性率均甚高! 我国卫生医疗部门仍沿用造影前做碘过敏试验的旧习惯[2],各国对碘过敏试验的建议及碘过敏试验、皮试方法、皮试液的浓度及影响判断碘过敏结果因素等方面的新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孟红丽;王艳书;李建美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浅谈门诊输液室的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

    目的 加强输液室的护理安全管理,防止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方法 分析输液室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并制定行之有效的防范措施.结果 护理防范措施的实施,减少输液室的纠纷,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结论 输液室护理人员了解掌握门诊输液室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严格执行护理操作规程及查对制度,掌握防范措施,才能确保护理安全,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杨书霞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肝硬化患者并发糖尿病的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研究探讨肝硬化患者并发糖尿病的发生率,分析肝硬化合并糖尿病对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我院2009年2月~2012年1月收治的肝硬化患者107例进行本次实验,所有患者均检测血糖水平.根据患者糖代谢情况进行分组,包括:糖尿病组、非糖尿病组,调查两组患者肝硬化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107例肝硬化患者中,有35例患者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糖尿病组与非糖尿病组患者中,性别构成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糖尿病组年龄更高,发生上消化道出血并发症率较高,与非糖尿病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肝硬化患者并发糖尿病的比例较高,此情况可能会引起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高发,需要医生引起重视.

    作者:马晓燕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新生儿肺炎的护理体会

    目的 在合理的治疗基础上临床护理是否恰当直接影响到新生儿肺炎的预后.方法 对我科收治的512例新生儿肺炎患儿进行分析,针对患儿在患病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症状、体征,提出护理问题,实施整体护理措施.结果 512例新生儿肺炎患儿全部痊愈.结论 整体护理是缩短新生儿肺炎患儿病程、提高其治愈率的有效方法.

    作者:谭蓉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尿流式沉渣检测结合相差显微镜鉴别血尿来源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尿流式沉渣分析仪联合相差显微镜应用判别血尿来源的部位及临床意义.方法 用Sysmex 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BX51相差显微镜分别检测185例血尿标本中的红细胞前向散射光强度(RBC-P70-Fsc)、红细胞前向散射光分布宽带(RBC-Fsc-DW)和畸形红细胞比率,并将结果相互比较.结果 UF-1000i尿流式沉渣分析仪和相差显微镜的符合率为95.13%,UF-1000i检查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5.8%和96.3%;相差显微镜检查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6.4%、90.2%.用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鉴别血尿的性质与相差显微镜镜检的方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二者联合检测时,在肾性血尿标本中检出率为97.2%,非肾性血尿标本检出率为98.2%.结论 SysmexUF -1000i尿流式沉渣分析仪联合相差显微镜可以提高检出率,降低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

    作者:焦淑静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与开腹手术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与开腹子宫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09年1月~2012年1月间入院行子宫切除术的患者103例,根据其术式不同分为实验组(56例)和对照组(47例),其中实验组采用的是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对照组采用的开腹全子宫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并评估术后6个月后两组患者的卵巢功能,应用指标雌二醇(E2)、黄体生成素(LH)、血清卵泡刺激素(FSH).结果 术中失血量、平均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等腹腔镜组均优于开腹组.术后开腹组较腹腔镜组E2水平低,但FSH、LH水平高.上述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与开腹子宫切除术相比,微创、痛苦小,患者恢复较快,并且对卵巢功能的损害程度更小.

    作者:罗芳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复发脑胶质瘤再手术的适应证及预后影响因素

    目的 分析复发脑胶质瘤再手术适应证和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整理分析我院收治的50例复发脑胶质瘤再手术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30例是镜下全切除,20例是次全或者大部分切除,无手术死亡的病例;再手术前进行卡氏预后评分(KPS),平均分为(73.6±10.8)分,再手术后的平均分为(84.1±11.2)分;再手术后患者生存期是2~88个月,平均为(22.4±3.1)个月.经过单因素分析患者再次手术前的KPS评分、初次手术后的病理级别、发现患者病灶复发时距离初次手术时间、再手术肿瘤切除的程度以及再次手术后的辅助治疗是影响患者再次术后其生存期的重要因素;多因素分析提示患者再次术前的KPS 评分高、发现患者病灶复发时距离初次手术时间较长是患者预后保护因素,而再次手术后的病理级别高是预后危险因素.结论 术前评分KPS≥70分,病理为WHOⅠ-Ⅱ级,发现病灶复发时距离初次手术时间超过6 个月的复发脑胶质瘤患者进行再手术治疗效果比较好.

    作者:杨波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急性有机磷中毒反跳的护理

    急性有机磷中毒抢救过程中常出现反跳现象,对患者的生命造成极大影响.本文通过对15例有机磷中毒反跳患者的护理总结,提高了对反跳现象的认识,有利于减少中毒患者的病死率.

    作者:张娅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浅谈专科医院图书馆的服务创新

    计算机和网络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普遍应用给专科医院图书馆服务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和转变,也引发了一些新问题,这就要求专科医院图书馆转变观念,创新服务工作的服务模式和服务手段,采取新措施新对策以提高服务工作的质量.

    作者:李少珍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产妇分娩过程中的特殊需求及护理策略

    目的 探讨产妇分娩过程中的特殊需求及护理措施.方法 选择我院2010年6月~2011年12月收治的产妇2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30例行产科常规护理,观察组130例对分娩过程中的特殊需求进行分析,并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就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结果 观察组住院费用、住院天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信任度,产妇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产妇分娩过程中对特殊需求进行分析,并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可提高产妇信任度及满意度,缩短住院天数,降低医疗费用,大限度的保证了母婴健康.

    作者:李淑平;雷艳飞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应用邻近扩张皮瓣与保留背阔肌肌皮瓣修复局部晚期乳腺癌术后胸壁缺损

    目的 研究应用邻近扩张皮瓣与保留背阔肌肌皮瓣修复局部晚期乳腺癌术后胸壁缺损的手术方法、手术后效果.方法 4例患者患侧胸壁新辅助化疗期间植入扩张器,给予扩张器持续注水,扩张邻近皮瓣进行乳癌术后胸壁缺损修复;2例患者直接转移保留背阔肌肌皮瓣修复乳癌术后胸壁缺损.结果 扩张器组出现1例皮瓣小许坏死,1例胸壁血清肿,1例扩张器切口裂开;背阔肌组无皮瓣坏死,1例背部血肿,两组患者均对修复效果满意.结论 扩张邻近皮瓣的扩张器植入术与保留背阔肌肌皮瓣转移术是修补晚期乳癌术后胸部缺损的有效手段,手术修复效果满意,其远期效果需进一步观察.

    作者:胡小戊;夏婷;曹腾飞;贾海霞;章乐虹 刊期: 2013年第03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