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燎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白内障手术及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如何预防眼内感染的发生.方法回顾282例白内障手术的治疗护理经过,总结护理体会.结果我院自2009年7月~2012年12月276例白内障术后无一例发生眼内感染,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 基层医院卫生条件相对差,及时有效地规范术前及术后的护理可以使患者术中积极配合,将术后并发症降低到低限度.
作者:王惠云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川芎嗪鼻贴剂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评分、脑组织含水量、脑梗死体积指标的药理作用.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尼莫地平组、川芎嗪鼻贴剂组.尼莫地平组灌胃以0.012g·kg-1的尼莫地平生理盐水溶液,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川芎嗪鼻贴剂组面部脱毛后,将川芎嗪鼻贴剂用医用胶布固定于大鼠面部.三组均于末次给药24h后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模型,缺血2h后进行神经功能评分.缺血24h后处死大鼠,测定脑组织含水量、脑梗死体积.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尼莫地平组与川芎嗪鼻贴剂组脑梗死范围明显缩小(P<0.01),脑组织含水量及神经功能评分明显降低(P<0.05,P<0.01),且川芎嗪鼻贴剂组改善情况优于尼莫地平组.结论 川芎嗪鼻贴剂能明显减轻脑缺血大鼠脑水肿程度,减小脑组织梗死体积,对脑缺血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梁泽华;梁艳;金策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心理护理在CT增强检查中造影剂使用的护理效果.方法 将102例CT增强扫描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为常规护理组,实验组为心理护理组,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CT增强检查中使用心理护理可以使得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作者:张婉红;颜柳英 刊期: 2013年第03期
出血热一种由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以发热、出血倾向及肾脏损害为主要临床特征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鼠类为主要的传染源,主要为动物源性传播,经革螨和恙螨在鼠间传播,对保持、扩大疫源地起重要作用.其病情危急,并发症多,病死率高.为了进一步了解出血热在天门市的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现对2010~2011年报告的出血热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
作者:乔正花;张莉华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临床路径在腰椎术后患者出院回访中的应用效果,探讨提高回访质量的方法.方法 选择2011年12月~2012年4月我院行腰椎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回访方式,实验组采用临床路径下的回访方式,比较两组患者遵医行为、掌握自我护理及康复训练相关知识和对回访的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者的遵医行为、掌握自我护理及康复训练相关知识和对回访的满意度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临床路径下的回访方式,有利于建立信赖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遵医依从性,提高回访质量,树立医务人员良好形象.
作者:卢彩华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继发甲状旁腺亢进症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50例血液透析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单纯血液透析,对照组24例和采用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的观察组26例,比较两组患者甲状旁腺激素(PTH)清除率、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4w、8w、12w后PTH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TH治疗后清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食欲、睡眠、肌肉疼痛、皮肤瘙痒等临床症状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能够有效地清除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体内甲状旁腺激素,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作者:李吉河;李桂艳;马艳杰;董文鹏;刘枫;李雪松 刊期: 2013年第03期
高血压在我国属于一种常见病,治愈困难,需终身用药.目前在我国高血压的预防中护理干预措施的合理实施对血压控制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社区高血压人群社区护理的干预形式以及相应的进行展开了具体综述.
作者:李祖芬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回顾性分析老年人消化性溃疡临床及胃镜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2年12月到我院就诊的136例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与125例同期就诊的中青年患者进行临床及内镜特点的比较.结果 老年患者组十二指肠溃疡50例,胃溃疡86例;中青年组十二指肠患者70例,胃溃疡患者55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老年患者的疼痛多不典型.经胃镜检查,2组的发病部位不同,老年组溃疡主要在贲门胃底、胃体,2组并发症的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老年人消化性溃疡的临床及胃镜特点不同于中青年,胃溃疡多于十二指肠溃疡,并发症比较严重,有不典型的临床症状等.
作者:卢伟 刊期: 2013年第03期
OA移动办公系统作为一种新型办公模式,已经成为医院信息化管理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与传统办公模式相比较,OA移动办公系统无论从人力、物力等资源方面都大大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促进了医院的信息化管理,加快了医院医疗服务的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
作者:覃莉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静脉营养支持治疗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作用的治疗作用.方法 对64例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为 32例,两组均给予抗感染、祛痰、解痉、吸氧、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复方氨基酸250ml/d,脂肪乳剂250ml/d,治疗14d.对治疗前后患者的症状、体征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2%,对照组总有效率79%,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静脉营养支持治疗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作用安全有效.
作者:黄伟;张文玉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研究不稳定性骨盆骨折使用手术内固定治疗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08年3月到2010年5月的40例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患者使用手术内固定治疗方法,对照组使用非手术治疗方法.结果 40例患者中死亡3例,剩余37例患者进行6个月到12个月的随访,通过Majeed骨盆骨折的结果进行评定显示,观察组患者使用手术内固定治疗方法的总体优良率为80.0%,对照组患者使用非手术治疗方法的整体优良率为65.0%.结论 通过两组患者的对比分析,使用手术内固定治疗方法的患者在治疗之后的效果满意度与非手术治疗的患者有显著升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针对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患者可以大力开展手术内固定治疗方案.
作者:卢胜智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新生儿红臀预防的现状和国内外进展,为有关研究指明方向.方法查阅国内外预防新生儿红臀的相关文献.结果不同研究报道的新生儿红臀发生率各不相同,同一处理因素在不同研究中的干预效果相差悬殊,预防主要从臀部皮肤的清洁方式、尿布、护臀产品三方面进行研究.结论新生儿红臀有一定的发生比率,其预防涉及臀部皮肤的清洁方式、尿布、护臀产品等方面,有关研究多为单一处理因素的观察研究,多种处理因素在同一研究环境中的比较研究相对较少,今后应多开展临床对比研究.
作者:江美兰;罗志方;王建宁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富士能智能分光比色技术(FICE)在十二指肠隆起性病变鉴别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胃镜检查发现十二指肠隆起性病变的患者108例,发现隆起性病变452个,用FICE放大内镜观察表面有无腺管开口以及腺管开口的形态,初步诊断隆起性病变的性质,同时取活检,比较FICE放大内镜下的诊断与病理的符合性率.结果 452个隆起性病变中,炎性息肉及增生性息肉的符合率为97.88%,腺管开口ⅢL型腺瘤性息肉的符合率为81.48%,Ⅳ型的符合率为100%,ⅤN型腺管开口的诊断符合率为100%.结论 FICE放大内镜对十二指肠隆起性病变的观察可以准确判断并可作出近似于病理学的诊断,有利于医生选择相应的内镜下治疗措施.
作者:王玉波;熊俊光;孙平;钟辉 刊期: 2013年第03期
多媒体在医学教学中具有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强调重点、帮助理解难点,有助于提高教学的互动性、增加学生的参与性,有助于使教学资源共享等优势;也存在教师本身和多媒体制作两方面问题.因此,我们要了解多媒体的特点,充分发挥其优势,以大限度的帮助医学教学.
作者:武国军;高磊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通过分析梗阻性黄疸的多层螺旋CT表现,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梗阻性黄疸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本组病例均采用飞利浦Brilliance 16层螺旋CT扫描,患者扫前6~8h禁食,扫描前30min口服1%碘水充盈胃肠道,扫描范围从膈顶至两侧髂嵴水平,层厚及间隔2mm,随后以3ml/s的速度用高压注射器经患者肘静脉注射造影剂75ml(25s)后对肝胰区进行扫描.60s后对肝胰区再次进行扫描.原始数据传入工作站后进行MPR、SCTC处理,对胆道梗阻进行定位及定性评价,并与手术病理对照.结果 多层螺旋CT对梗阻性黄疸定位和定性准确率分别为100%和90%.结论 多层螺旋CT具有强大的后处理功能,对梗阻性黄疸定位和定性准确率高,是一种很好的无创性检查方法.
作者:韦铭斅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非手术治疗异位妊娠的方法与效果.方法 对 52 例异位妊娠患者口服中药(杀胚消症)与米非司酮,静脉一次性滴注甲氨蝶呤治疗,观察血β-hCG 下降情况及 B 超监测盆腔包块消失情况以及药物毒副反应.结果 早期异位妊娠保守治疗成功率 98.08%.结论 采用非手术治疗早期异位妊娠有较好效果.
作者:赵霞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微量泵控制硬膜外阻滞麻醉用于分娩镇痛效果及对母婴的影响.方法 选取分娩的单胎头位足月临产孕妇,行低浓度罗哌卡因加芬太尼因硬膜外阻滞镇痛200例,与同期未施用镇痛药物单胎头位足月临产孕妇200例进行对比.观察镇痛效果,产程进展分娩方式,新生儿窒息,剖宫产率及产后出血情况.结果 微量泵控制硬膜外阻滞麻醉镇痛有效率达100%,微量泵控制硬膜外组产程(7.35±3.30)h与对照组(9.61±4.12)h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率分别为18%,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量泵控制硬膜外阻滞麻醉分娩可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对母婴无不良影响.
作者:马志勇;袁德利 刊期: 2013年第03期
1研究背景与意义单病种付费模式是指通过统一的疾病诊断分类,科学地制定出每一种疾病的定额偿付标准,使得医疗资源利用标准化,即医疗机构资源消耗与所治疗的住院患者的数量、疾病复杂程度和服务强度成正比。按病种付费的特点是,医疗机构的收入仅与每个病例及其诊断有关,而与医疗机构治疗该病例所花费的实际成本无关。简而言之,就是明确规定某一种疾病该花多少钱,从而既避免了医疗单位滥用医疗服务项目、重复项目和分解项目,防止医院小病大治,又保证了医疗服务质量,而且操作十分简便。
作者:张磊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介绍腰椎后路融合技术及探讨其在治疗腰椎椎体滑脱症中的疗效.方法 自2008年2月~2012年1月对16例腰椎滑脱症的患者其中男10例,女6例,进行腰椎后路减压,髓核摘除,椎体间植骨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利用具有提拉作用的椎弓根螺钉提拉滑脱椎体使其复位,放置植入自体骨的cage在椎间隙,应用杠杆原理,以cage作为支点,椎弓根钉棒系统作为力臂,通过适当的后方加压力恢复腰椎前突并维持椎间隙高度.术后临床表现和手术效果分别按照按侯树勋等评价标准进行评估,术前、术后腰椎摄片以观察椎体骨融合情况.结果 16例患者均得到随访,其中优11例,良4例,可1例.结论 腰椎后路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是一种可获得良好临床治疗效果的积极手术方法.
作者:叶育强;李冠佳;吴良丰;林楚标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应用邻近扩张皮瓣与保留背阔肌肌皮瓣修复局部晚期乳腺癌术后胸壁缺损的手术方法、手术后效果.方法 4例患者患侧胸壁新辅助化疗期间植入扩张器,给予扩张器持续注水,扩张邻近皮瓣进行乳癌术后胸壁缺损修复;2例患者直接转移保留背阔肌肌皮瓣修复乳癌术后胸壁缺损.结果 扩张器组出现1例皮瓣小许坏死,1例胸壁血清肿,1例扩张器切口裂开;背阔肌组无皮瓣坏死,1例背部血肿,两组患者均对修复效果满意.结论 扩张邻近皮瓣的扩张器植入术与保留背阔肌肌皮瓣转移术是修补晚期乳癌术后胸部缺损的有效手段,手术修复效果满意,其远期效果需进一步观察.
作者:胡小戊;夏婷;曹腾飞;贾海霞;章乐虹 刊期: 2013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