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瑛
目的 探讨血液灌流(HP)联合血液透析(HD)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的疗效.方法 选择本院维持性血液透析伴有严重皮肤瘙痒的患者20例,采用HP联合HD治疗,1次/w,共治疗12w,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皮肤瘙痒的变化.结果 20例患者皮肤瘙痒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减轻,部分患者的症状完全消失.且无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 对维持性血液患者皮肤瘙痒联合血液灌流等综合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皮肤瘙痒,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栾美英;马廷键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对盆底重建术后患者的有效护理的临床方法.方法 将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3a间95例,进行盆底重建术的患者采用必要有效的临床护理,即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镇痛泵加强疼痛护理方法.结果 对盆底重建术后患者95例均采用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镇痛泵加强护理,不仅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而且能明显提高患者对镇痛的满意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 本研究探讨对盆底重建术后患者加强疼痛护理的临床方法,获得满意效果,简单有效,方便易行,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何英华;袁德利 刊期: 2013年第03期
近些年来,医院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关系越来越紧密,在我国医院药学合理用药以及服务等方面都有很好的现实意义,要求医院必须要通过用药咨询、用药交待以及用药审查等等方面来展开医院的药学服务,提升医院患者满意的程度,塑造医院自身的形象,同时确保医院患者能够合理用药,从本质上维护医院患者切身利益,促进医院和患者之间的关系能够得到健康和稳定的发展,就当前我国医院药学服务来看,仍然存在着很多缺点和不足,要求必须要引起我国医院等等相关部门关注和高度重视,将医院的业务水平提升,规范医院的处方程序,使其能够更好的为临床服务.因此,本文针对当前我国医院药学服务以及合理用药等方面来开展探讨,提出一些具有意见性的措施,探析医院药学中的合理用药.
作者:王春桂 刊期: 2013年第03期
食物过敏(FA)是婴儿期常见和早出现的过敏性疾病,近年来呈逐年上升趋势,因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和生活质量,可能成为其他过敏性疾病的诱因,已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广泛关注和深入研究[1].近年来,国内外已把皮肤点刺试验作为临床检测变应原的常规实验[2],为临床预防、治疗和护理提供有效的依据.为了提高食物皮肤点刺试验率,我科对需要试验的患儿进行了护理干预,使试验率有了显著提高.
作者:周应玲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描述和了解牟平区恶性肿瘤的分布和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11年牟平区肿瘤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1年牟平区户籍人口新发恶性肿瘤1365例,发病率300.53/10万,恶性肿瘤男性发病率为女性的1.43倍.年龄分布:自40岁以上开始发病率明显升高,55~70岁以下达到顶峰,随年龄增长发病率又逐渐降低;肺癌、胃癌、肝癌、结直肠癌分列前四位,占总发病数的65.79%.结论 牟平区人口老龄化问题比较严重,恶性肿瘤发病率较高,应加强健康教育及慢病行为干预工作,降低发病率.
作者:沙平;李兴龙;于宁;韩贤锋;张志响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早期识别颈动脉高风险斑块,提高易损斑块检出率,指导治疗防止斑块脱落,避免不良脑血管事件的发生.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189例患者颈总、颈内动脉内-中膜厚度(IMT)进行测量,将IMT值≥1.5mm定义为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综合评估斑块的稳定性,将斑块分为易损的高风险斑和稳定斑块.另选出脑梗塞组和非脑梗组,对所检测数据进行分析,讨论高风险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与脑梗死的相关性.结果 ①斑块的稳定性评价:189例患者中易损斑块85例:低回声斑且较大,形态不规则,不均质型混合回声斑,纤维帽较薄(同时具有两类斑块特征的归入易损类).稳定斑块104例:均质强回声斑,有较厚纤维帽的等回声斑.②分类:经CT或MRI确诊患有脑梗塞者69例,非脑梗塞者120例.其中脑梗组检出高风险斑块62例,占梗塞组89.9%,占高风险斑块组72.9%;非脑梗组检出高风险斑块23例,占高风险斑块组27.1%.③部位:斑块多发生在分叉处,占68.3%.结论 颈动脉高风险斑块脱落是引起脑卒中的主要原因,与缺血性脑梗塞的发生与复发显著相关.
作者:白梅;李建武;蔡江涛;刘超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亲友互助献血与街头自愿无偿献血者血清学检测结果的差异.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在全自动酶免分析上对5022例亲友互助献血者和37053例街头自愿无偿献血者血清学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亲友互助献血组ALT、HBsAg、抗-HCV、抗-HIV和抗-TP血清学5项检测结果呈反应性均明显高于街头自愿无偿献血组,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亲友互助献血组ALT、HBsAg、抗-HCV、抗-HIV和抗-TP血清学5项检测结果呈反应性明显高于自愿无偿献血组,对亲友互助献血者要加强征询和筛查,以保证临床用血安全.
作者:方定安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显微吻合术对输卵管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5例行输卵管显微吻合术患者的妊娠情况.结果 24例(96.00%)复通;近端抽芯包埋法14例,复孕率高达78.57%;结扎时间越短,复孕率越高,(1~3)年的复孕率为87.50%.结论 输卵管显微吻合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补救措施,且术后复孕率较高,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游泳 刊期: 2013年第03期
1临床资料患者,女,42岁,因发现右乳腺外侧无痛性包块一月余以右乳腺癌于2006年3月23日入院.患者2006年2月20日洗澡中无意发现右侧乳腺外侧有拇指大小包块,无疼痛,可以推动,按乳腺增生治疗半月无效,入院前1w觉包块稍变大,隐痛,遂来我院门诊行包块穿刺细胞学检查考虑右乳腺癌而入院.生有双胎,平时月经规律,体健.
作者:曾红梅 刊期: 2013年第03期
多媒体在医学教学中具有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强调重点、帮助理解难点,有助于提高教学的互动性、增加学生的参与性,有助于使教学资源共享等优势;也存在教师本身和多媒体制作两方面问题.因此,我们要了解多媒体的特点,充分发挥其优势,以大限度的帮助医学教学.
作者:武国军;高磊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对比观察粘接型颊面管与磨牙带环用于正畸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09年1月~2011年12月间本院门诊符合纳入标准的120例正畸患者的770颗磨牙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粘接型颊面管组)选择粘接型颊面管作为固位装置(病例数=60,牙数=376),对照组(磨牙带环组)采用磨牙带环作为固位装置(病例数=60,牙数=394).随访6个月~1a,复查牙周健康水平 (菌斑指数,PI、牙龈指数,GI) 与颊面管、带环的脱落情况.结果 术后6个月与1a,观察组PI和GI均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和对照组脱落率分别为5.59%、6.35%,术后1a观察组和对照组脱落率分别为9.57%、10.91%,两组同期脱落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粘接型颊面管用于正畸效果显著,牙周健康水平高于磨牙带环,颊面管长期脱落率低于磨牙带环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蒲寒秋;肖世芳;白小东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如何做好截瘫患者并发症的护理.方法 治疗前做好健康宣教,加强营养,解除紧张、恐惧心理,使患者主动配合治疗,治疗中严格操作规程,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结果 通过对55例截瘫患者护理,由于措施得当,未发生护理并发症.结论 做好截瘫患者护理,有效预防了并发症的发生,对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有重要意义.
作者:蒲梅兰;廖仁丽 刊期: 2013年第03期
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提高护理学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培养更适应医院需求的护理人员,是现代高职护理教育教学中急需解决的问题.采用护理教学中加入人文关怀的环节、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制定出适合他们的学习方法、并且对课堂教学及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为社会培养出更适应社会发展的高层次护理人员.
作者:任影 刊期: 2013年第03期
脊柱外科的发展,经历了几个世纪的漫长过程.1911年,Hibbs和Albee分别报告的脊柱融合术为脊柱外科的开始[1].我国脊柱外科起步于上纪世50年代并迅猛发展起来.现在,我国已经有数百家医院开展了脊柱外科手术,通过引进、消化和改造多种国外新技术和有关器械,有力地推动了脊柱外科的医疗护理工作[2].
作者:李延;陈云超;张晖;骆如香;欧春红 刊期: 2013年第03期
资料显示,我国是一个宫颈癌发病率和死亡率约占世界1/3的大国[1].近几年来,呈现年轻化的趋势.宫颈表皮内肿瘤(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是宫颈浸润癌演变过程的癌前病变阶段[2],它反应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连续过程[2].此阶段持续时间相当长,大约有10a时间[3].而宫颈易于暴露,便于观察,触诊及取材,在癌前病变阶段常可被确诊,即可进一步治疗,就有阻断变成癌的可能.已有报道,宫颈癌是一种可以预防和治愈的疾病[4].癌前病变治愈率达100%,早期宫颈癌手术治疗患者5a生存率高达80%~90%[5].因此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CIN具有非常重要意义[6].
作者:何燕虹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针对孕产期母乳喂养进行相关教育所产生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从而提高婴儿母乳喂养率.方法 抽取本院在2011年10月~2012年3月期间建卡分娩的孕产妇98例,随机化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系统性的孕产期教育,对照组采用常规孕产期教育,比较两组孕产妇母乳喂养知识掌握程度及母乳喂养率.结果 两组孕产妇母乳喂养知识掌握程度均较前提高(P<0.05,P<0.01),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母乳喂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对孕产妇进行系统性的产前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孕产妇母乳喂养知识掌握程度,提高母乳喂养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广柱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湘潭地区腹膜透析人群疾病生存质量,为临床合理应用透析技术及调整和完善透析相关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截止2010年10月湘潭地区终末期肾病患者150例,分为腹膜透析(CAPD)组和非透析组,采用KDQOL-SF36进行问卷调查,并运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处理.结果 除了躯体疼痛和一般健康状况外,CAPD组的其它项目得分都高于非透析组,并存在统计意义(P<0.05).结论 在KDTA领域,CAPD组的认知功能、及患者满足感与非透析组相比有显著差异,这表明CAPD组患者生存质量明显高于非透析组,可以创造条件推广腹透.
作者:李果;成建钊;陈跃俊;李讯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基于现状建立三级医院医保新农合信息系统,实现自动化、智能化,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保新农合质量管理工作,方便患者.方法 梳理、整合患者整个住院过程中涉及到的医保新农合政策方面与院内多信息系统有机结合,以一家三级医院医保信息化系统设计为例,设计从患者入院联网登记到出院即时报销结算一条龙服务信息流程.结果 实现规范医保新农合管理工作,为患者提供便捷清晰服务的信息系统;并对有关这方面的设计有清楚的认识和规划.结论 将国家及地市医保、农合的政策落实与信息流程中,提供与临床一线的交流平台,保障患者的合法权益并提供便捷优质的服务.
作者:李颖 刊期: 2013年第03期
低钾血症是指血清钾低于3.5mmol/L的状态。引起低钾血症的疾病有:长期大量腹泻、肾小管疾病、原发或继发性醛固酮增多症、长期使用排钾利尿剂、低钾性周期性麻痹等[1]。而胰岛素抵抗是指为使胰岛素的生理效应正常进行,需要超常剂量的胰岛素。常表现为胰岛素代偿性增高,它是多种成人复杂性疾病如2型糖尿病,原发性高血压以及血脂紊乱的共同代谢缺陷[2]。
作者:王朋波;张书信 刊期: 2013年第03期
急性心肌梗死是由于急性持续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所造成的心肌坏死,其特点为起病急,发展迅速,常因严重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急性左心衰等而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除有效的治疗外,临床护理在整个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疾病的转归有着直接的影响.本文中将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对36例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进行全面、系统的观察及护理,现将治疗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宋晓薇 刊期: 2013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