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临床护理路径在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

王沙;皮大鸿;廖桂华;黄金媛;李科琼;谭柳纯

关键词:临床路径护理, 慢性重型肝炎, 健康教育
摘要:目的 观察临床路径护理在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肝病科住院的慢性重型肝炎患者9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取传统健康教育模式,试验组采用预先设计好的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整体护理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对健康教育知识熟练掌握情况、对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对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与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1.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4%(P<0.05).结论运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能明显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了健康教育效果,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小切口阑尾切除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阑尾切除术采用小切口的疗效.方法 2010年5月以来本院手术治疗的60例阑尾炎患者,采用低位小切口技术,2-3针缝合,观察临床效果.结果 小切口阑尾切除手术效果好,6个月内随访未发现任何并发症.结论 小切口阑尾切除术创伤性小,恢复快,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郭磊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超敏C-反应蛋白的临床应用新进展

    目的 了解超敏C反应蛋白的检测在各种疾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新近参考文献并分析超敏C反应蛋白浓度水平在临床各种疾病中的变化情况.结果 在儿科疾病、梗死病、脓毒症及各种急性感染等疾病中,超敏C反应蛋白的浓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结论 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有助于疾病的诊断、疗效观察和预后判断.

    作者:翚缨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图书馆在医学生心理教育中的必要性分析

    目的 通过对某医学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调查分析,了解医学生存在心理障碍的症状表现,利用图书馆资源,帮助大学生化解心理障碍.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编制自评量表,调查医学生群体的心理障碍症状的主要表现.结果 医学生中存在自私和垄断心理、逆反心理、焦虑心理占、自卑心理、网络心理障碍等问题的学生占27.56%.结论 高校图书馆可通过人文关怀及人性化服务活动、阅读疗法、设立网络虚拟咨询台等措施,针对性的帮助学生化解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心理障碍.

    作者:霍秀花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西医内科治疗肝硬化腹水的研究进展

    临床上治疗肝硬化腹水的常见方法有中药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和西医内科治疗等.本文从西医内科治疗方法入手,结合几种常见的西医内科治疗肝硬化腹水的方法,研究其临床效果.

    作者:黄安胜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病例导入法在妇产科教学中应用的研究

    传统教学法(LBL)是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按照疾病的病因、病理、解剖、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治疗的顺序进行讲授,忽视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创新性思维的培养.病例导人法(CBL)以病例为先导,提出问题,组织讨论,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思维能力,并能引导将理论与临床相联系,值得推广.

    作者:吕锡芳;王英红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断指再植术后康复护理现状与进展

    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目前断指再植成活率不断提高,手术后患指功能的恢复才是治疗成功的关键.因此,断指再植术后如何大程度地恢复指体功能是目前国内外医学界专科领域方面重要的研究课题.对断指再植术后功能康复护理现状及进展情况进行综述,为临床工作提供论依据.

    作者:韦素惠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妊娠期糖尿病的护理探讨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12月1日~2012年11月30日GDM患者492例临床资料.结果本组492例孕妇经过精心护理,均未发生感染及酮症酸中毒等并发症;其中巨大胎儿11例、羊水过多2例、胎儿窘迫23例、早产儿37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9例.结论妊娠合并糖尿病属高危妊娠,妊娠期复杂的代谢改变使母婴并发症和死亡率增高.尽早地对GDM患者采取积极护理干预,对控制病情及降低母婴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周明凤;朱燕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护理干预在提高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提高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方法 对120例乳腺癌患者提供良好的社会家庭支持、缓解症状、减轻疼痛、心理行为干预.结果 120例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5个指标有明显的改善,癌痛得到较有效的控制.结论 护理干预能提高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曾凯瑾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性痴呆患者生活状况的影响

    目的 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性痴呆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以改变护理模式,从而提高老年痴呆患者智力和生活质量.方法 建立老年痴呆患者的健康档案.60例患者接受定期随访,访视1次/w,30~60min/次,患者可随时与社区护士联系,同时接受安全行为、生理、心理、常识的宣教等方面的护理干预.结果 干预后,日常生活能力、营养状况、安全行为、照护者支持、激越行为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社区护理干预的护理模式有助于改善老年痴呆患者的照顾行为,有效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陈良英;庄泽微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新兵集训期的心理服务模式探讨

    本文对新兵集训期的心理服务模式进行了初步设计,认为需从心理服务骨干队伍的培养、心理健康教育、心理监测网络的建立、心理咨询、心理行为训练等多方面着手,建立针对入伍新兵集训期间的心理服务工作.

    作者:杨晓枝;周葆春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神经外科重症加强治疗病房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神经外科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下呼吸道感染的原因,提出有效的干预措施,降低医院内感染的发生率.方法针对2010年1月~2010年10月我院入住神经外科ICU163例患者,其中27例发生下呼吸道感染,采用目标性监测的方法,统计感染率,并针对感染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对神经外科ICU2010年1月~10月163例入住ICU患者进行目标性监测,根据时段分为两组,针对下呼吸道感染高危因素,制定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的措施,同时加强医务人员相关培训,对各种感染环节的有效干预,其下呼吸道感染率由1~5月的25.49%降至12.50%.结论目标性监测能够及时发现神经外科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下呼吸道感染的相关因素,并通过有效的干预措施,从而降低医院内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何桂兰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多潘立酮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多潘立酮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近年来治疗的糖尿病胃轻瘫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结论 多潘立酮疗效确切、安全性高,是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理想药物.

    作者:李茜琼;阚红霞;夏学林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浅析帕金森病的护理

    神经系统是人体重要的调节系统.它调节全身各个器官的活动和各个生理过程,维持它们之间的协调,使机体成为一个完整的统一体.神经系统的老化是导致机体衰老的重要因素.神经精神系统疾病成为当今严重威胁人类身体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据预测,随着经济发展、人口老化的加速,我国未来预防和控制神经及神系统疾病的任务将更加艰巨.

    作者:石英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洛美沙星滴耳液治疗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洛美沙星滴耳液对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58例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3例常规抗生素治疗及患耳局部清洁清除分泌物,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洛美沙星滴耳液.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为91.67%,对照组的总有效为86.11%,二者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效果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洛美沙星滴耳液辅佐治疗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疗效显著.

    作者:蔡宇;李家栋;喻国冻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PPH术治疗痔疮的护理研究概况

    PPH术即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是意大利学者logon于1998年提出应用吻合器治疗重度痔的新方法[1],由于其具有技术安全、疗效可靠、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正越来越多地被临床所应用,是目前治疗Ⅲ、Ⅳ度内痔、反复出血的Ⅱ度内痔的主要术式[2].经过多年的临床应用PPH术已成为临床治疗痔疮的常规手术,因此对其护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就近年来PPH术治疗痔疮的护理研究概况做一综述.

    作者:黎一霖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1例绒癌患者PICC置管造成血栓后保管溶栓的治疗与护理

    绒毛膜癌(简称绒癌)是一种高度恶性滋养细胞肿瘤,化疗是治疗该肿瘤首先和主要的治疗手段[1].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绒癌患者长期化疗的常用静脉输液方式.但有报道,60%恶性肿瘤患者易并发血栓形成和血液高凝状态[2].PICC置入后发生血栓的概率也更大.我科室就出现1例绒癌患者置管后发生血栓,现汇报如下.

    作者:范二林;王培红;洪菲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1例无冠心病危险因素年轻女患者介入治疗的护理

    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而导致血管腔狭窄或阻塞,或者因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发的心脏病,统称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亦可称缺血性心脏病.本病多发在40岁以后,男性多于女性,在欧美发达国家本病比较常见,在我国,近年来也呈增长趋势.年轻女性较少,而无冠心病危险因素的年轻女性患者就更少.2010年6月,我心内科收治了1例37岁患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的女性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证实冠状动脉前降支近端局限性狭窄95%,植入支架后症状改善,术后5d出院,现报道如下.

    作者:朱焕林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中医药院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之我见

    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信息素养已成为当代大学生必备的一种素质,本文探讨中医药大学图书馆结合自身学科特点利用自身优势加强信息道德教育的途径.

    作者:鲁红玲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超高龄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超高龄前列腺增生患者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 185例 80岁以上前列腺增生患者TURP术后病情及相关临床护理资料.结果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重视出血、膀胱痉挛的观察、经尿道电切综合征的预防以及暂时性尿失禁的护理和舒适护理,术后排尿困难症状明显改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结论对超高龄前列腺增生患者术后进行的观察护理,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给予重视,及时正确处理,是TURP取得满意效果的重要保证.

    作者:王梅芹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改良胸管在肺外科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介绍改良胸管在肺外科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胸外科130例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66例,对照组64例,实验组采用改良型胸管,对照组采用传统32#硅胶胸管.比较两者术后引流效果,疼痛程度,伤口渗出情况以及胸腔冲洗效果.结果 实验组的引流效果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但疼痛程度,伤口渗出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同时胸腔冲洗也较对照组更为便利.结论 改良胸管在肺外科术后应用引流效果较传统胸管相同,而疼痛程度和伤口渗出情况优于传统胸管,冲洗操作更为便利.

    作者:张嫣 刊期: 2013年第02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