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性痴呆患者生活状况的影响

陈良英;庄泽微

关键词:社区卫生服务, 老年痴呆, 生活质量
摘要:目的 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性痴呆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以改变护理模式,从而提高老年痴呆患者智力和生活质量.方法 建立老年痴呆患者的健康档案.60例患者接受定期随访,访视1次/w,30~60min/次,患者可随时与社区护士联系,同时接受安全行为、生理、心理、常识的宣教等方面的护理干预.结果 干预后,日常生活能力、营养状况、安全行为、照护者支持、激越行为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社区护理干预的护理模式有助于改善老年痴呆患者的照顾行为,有效提高其生活质量.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小型麻醉临床信息系统需求报告

    本文分析了临床医师对麻醉信息系统的需求,从用户的角度而非开发人员的角度描述了这些需求,为麻醉临床信息系统的开发提供了一些参考.

    作者:陈康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1例高龄糖尿病并发混合性昏迷导致休克的护理

    高血糖高渗状态(HHS)和酮症酸中毒(DKA)是糖尿病严重的急性并发症,其病情发展迅速,病死率高.二者同时存在的临床死亡率较单纯HHS及DKA高[1] .HHS及DKA同时存在导致的昏迷,临床上称之为混合性昏迷[2].老年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可持续数小时至几日,不及时抢救病死率高(达到20%以上),关键是早期识别及治疗[2].我院2012年5月2日收治1例高龄糖尿病并发混合性昏迷导致休克的患者,通过建立绿色通道并积极有效的治疗和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抢救及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杨晓娟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急诊哮喘心理状态及心理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 了解急诊哮喘患者的心理状态,探讨心理行为干预在哮喘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对本院急诊2008年~2010年诊治的哮喘患者264例,采用综合性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作焦虑抑郁水平调查;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132例):干预组在积极治疗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对照组仅积极治疗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治疗和护理前后心理状态的变化,治疗开始至症状好转所需时间(好转时间)以及随访6个月的复发情况.结果 干预组在心理状态、好转时间以及复发情况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哮喘患者存在心理健康问题,二者互为因果;积极的心理干预可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有效降低哮喘患儿的复发率、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石改霞;杨二树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浅谈开展社区计生服务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社区居民的计划生育需求,以点带面,全面扎实推进计划生育工作.结合工作实践,对当前社区计划生育服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立足亮点社区,打造人口计生优质服务形象,全力提升人员素质,开创全县计划生育工作新局面.

    作者:魏建红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临床路径护理在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肝病科住院的慢性重型肝炎患者9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取传统健康教育模式,试验组采用预先设计好的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整体护理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对健康教育知识熟练掌握情况、对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对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与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1.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4%(P<0.05).结论运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能明显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了健康教育效果,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王沙;皮大鸿;廖桂华;黄金媛;李科琼;谭柳纯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利尿剂治疗晚期血吸虫病肝硬化腹水临床观察及护理管理

    目的 观察服用小剂量利尿剂肝硬化腹水复发率有何明显变化,从护理角度有效地降低利尿剂治疗风险.方法小剂量利尿剂组和对照组在保肝、对症、补充白蛋白、利尿等治疗基础上,小剂量利尿剂组腹水消退后继续服用氢氯噻嗪 10mg 1次 /d及螺内酯 2 0mg 1次 /d,1 5d后停用 1w,再继续服用.对照组腹水消退后停用利尿剂.出院后每月进行肝功能、生化、腹部B超检查.对照观察 1a内腹水复发的时间和例数.并将给药时间,剂量,给药方法纳入科学管理范畴.结果对照组 1a内腹水复发 31例 (91 % )小剂量利尿剂组复发率均在30%左右.结论长期间断服用小剂量利尿剂既可拮抗体内醛固酮,也可增进肾脏排水效应,而不影响水电解质平衡.同时可减轻患者对利尿剂的耐受性以达到佳效果.利尿剂合理利用的护理管理是降低医疗风险的有效措施.

    作者:万文萍;夏芸;曹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血清降钙素原检测在重症急性胰腺诊治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01月~2012年10月我院收治的43例SAP患者(感染组24例,非感染组19例)治疗前后血清PCT检测结果,并与正常对照组40例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前感染组和非感染组血清PC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 0.05);感染组血清PCT水平明显高于非感染组(P

    作者:李东千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高压液相层析法与酶法检测糖化血红蛋白的比较

    目的 对高压液相层析(HPLC)法与酶法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lc)进行方法学比较.方法 分别采用高压液相层析法与酶法同时测定100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对两组结果进行精密度、线性范围及相关性分析.结果 高效液相色谱法与酶法的线性范围分别为4.2~16.8%和2.1~15.8%;批内、批间的变异系数(CV)均<5%.酶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的结果与高压液相层析法测定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回归方程Y=1.011x+0.314%(r=0.9861).结论 酶法与HPLC法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并有更高的精密度,该法简便易行,结果准确可靠,适合临床实验室进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

    作者:李雪梅;黄洋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关于加强医疗统计,促进医院管理的分析

    统计工作是现代医院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医院要加强自身的管理,就要充分发挥出统计工作在现代医院管理中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医院服务的质量水平,使医院得到全面的发展.

    作者:陈长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头孢米诺钠与转化糖注射液配伍稳定性观察

    目的 观察头孢米诺钠与三种不同转化糖注射液配伍稳定性并进行分析.方法以293nm为参比波长,273nm为测定波长,△A=A273nm-A293nm 进行头孢米诺钠定量;测定在25℃、37℃条件下24h内的含量及pH值,观察头孢米诺钠在三种不同转化糖注射液配中的物理变化.结果在15~50mg/ L-1的范围内有良好线性关系(r=0.9998),温室下头孢米诺钠与三种不同转化糖注射液配伍在4h内均较稳定,其含量均在99%以上,24h时,头孢米诺钠的含量均低于90%;配伍好的注射液应在4h内滴完.结论头孢米诺钠的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准确可靠;同一种药物在不同厂生产的同种输液中配伍,其稳定性也有较大差异.

    作者:方娆莹;吴庆欢;钟红兰;肖锡州;马凌燕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舒适护理对宫颈癌介入治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对宫颈癌患者介入治疗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70例宫颈癌介入治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3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实施环境的舒适管理,心理、身体、社会心灵的舒适护理,并在出院前对两组患者进行生活质量评估及护理质量满意度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舒适护理后总生活质量评分、对疾病认识、心理能力、睡眠、食欲、自理能力指标均较对照组护理后有显著的提高(P均<0.05),且观察组患者对护理质量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宫颈癌介入治疗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钟琴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人流术前使用米索前列醇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米索前列醇在人工流产术前口服应用的效果观察.近年来无痛人流术已广泛的应用于临床,因价格相对较高,大部分农村地区的患者不能接受,笔者在术前应用米索前列醇,既减轻了患者术中的痛苦,又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方法:2011年5月-2012年5月在我院门诊行人工流产术的孕妇12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口服米索前列醇,观察宫颈软化程度、手术时间和出血量、人流综合征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宫颈软化、手术时间、出血量、人流综合症的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结论:人工流产术前应用米索前列醇取得较好的效果.

    作者:孙玉香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动态心电图对心房颤动合并长R-R间歇的临床诊断分析

    目的 探讨动态心电图对分析心房颤动合并长R-R间歇(≥1.5s)、逸搏及逸搏心律出现的时间是否与睡眠有关.方法将入选病例分为睡眠相关组和睡眠无关组进行观察.采用动态心电图连续监测24h心电图,据患者记录的生活日志,分析长R-R间歇、逸搏及逸搏心律出现的时间.结果睡眠相关组85例患者中发生长R-R间歇1.5~2.0s,>2.0s逸搏及逸搏心律人平均数分别为:(25.72±7.90)次/min、(7.30±0.99)次/min和(6.83±1.25)次/min;睡眠无关组35例患者分别为:(203.20±40.84)次/min、(35.14±7.59)次/min、(27.80±6.19)次/min.睡眠无关组明显高于睡眠相关组(P<0.01),风心病患者R-R间歇>2.0s,逸搏及逸搏心律频度明显高于其它病种(P<0.01).结论心房颤动伴长R-R间歇,逸搏及逸搏心律与睡眠相关时,多与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有关;而与睡眠无关时,应考虑病理性房室阻滞.风心病持续房颤由于使用洋地黄及B-受体阻滞剂易于出现长间歇.

    作者:王永虹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220例腹腔镜输卵管电凝绝育手术临床探讨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输卵管电凝绝育术的可行性、临床价值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20例自愿接受绝育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术中失败率、脏器损伤率分别为(8.3±3.1)min、(7.8±3.4)ml、1.36%和1.82%;术后切口感染、疼痛、慢性盆腔疼、术后失败率分别为0.91%、4.09%、3.64%、1.36%;二次剖宫产患者以上指标均高于其他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输卵管电凝绝育术无创伤、手术时间短、操作简便、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游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手术室优质护理在妇科癌症患者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手术室优质护理对妇科癌症患者实施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需手术治疗的妇科癌症患者120例,对照组50例和察组7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术前访视及心理护理.术中各项准备及术前访视等优质护理.进入手术室时及手术前严格核对,帮助患者摆好体位,与患者有效交流,与麻醉师及手术医生密切配合,做好输液管理及病情观察,术后继续观察病情并护送患者安全返回病房.与病房护士做好交接班.比较两组治疗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均安全度过手术期及麻醉期;观察组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及家属对疾病心态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结论手术室护士对妇科癌症手术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对护理人员提出了较高要求,有利于患者更好的配合手术及面对癌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丽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多潘立酮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多潘立酮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近年来治疗的糖尿病胃轻瘫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结论 多潘立酮疗效确切、安全性高,是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理想药物.

    作者:李茜琼;阚红霞;夏学林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瑞芬太尼在小儿快通道心脏麻醉中的应用

    目的 通过观察心脏手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及术后拔管时间和重症监护室(ICU)逗留时间,评价瑞芬太尼在小儿快通道心脏手术麻醉中应用价值.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行心内修补术的房间隔或室间隔缺损患儿16例,年龄3~6岁,体重10~21kg.入室给予心电图、脉搏氧饱和度监测,面罩吸氧,持续泵注瑞芬太尼0.5 ug.kg-1.min-1,5~10min后动脉穿刺置管、测压,作为基础血压值.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维库溴铵进行麻醉诱导和维持.记录诱导后、气管插管时、切皮时、锯开胸骨时、主动脉插管时各时点的血压、心率变化,记录麻醉后恢复期拔管时间、ICU滞留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不良反应.结果各时点血压、心率与基础值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平均拔管时间为(2.5±1.41)h,ICU滞留时间(22.8±8.91)h,住院时间(10.4±2.63)d.未发现与麻醉相关的严重并发症.结论瑞芬太尼可安全应用于小儿快通道心脏手术麻醉中,具有麻醉诱导平稳、术后苏醒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作者:袁先仁;汪俊;孙盈盈;韩芬;张伶俐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高血压脑出血运用显微手术联合纳洛酮的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 探讨显微手术联合纳洛酮在高血压脑出血临床治疗中的运用.方法 选择50例高血压脑出血病患,统计整理其的资料,分为对照组25例及观察组25例,对照组进行显微手术后运用纳洛酮治疗;观察组的治疗仅运用显微手术.结果 对照组的术后死亡率低于观察组,对照组存活病患的意识恢复明显比观察组快,对照组病患的近期与远期疗效都比观察组好.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病患运用显微手术联合纳洛酮进行治疗,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侯刚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是临床上常见的急腹症,起病急、进展快、并发症多、临床病理变化复杂,病死率较高,经大量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明显提高疗效,现就本病的病因病机、病理生理、治疗措施等新进展做以下综述.

    作者:何仕意;许菊波;郑伟;苏燕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高血压患者血清胱抑素C与冠心病的关系

    目的 探讨高血压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 C)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行冠脉造影检查的115例高血压患者,根据结果分为高血压冠心病组(66例)和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组(49例),检测血清脂蛋白a、载脂蛋白A、载脂蛋白B、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脂、胆固醇、血肌酐、Cys C等.分析冠心病与Cys C的相关性,并用二元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Cys C、糖尿病、性别、年龄、身高、体重及IBM等因素与冠心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组Cys C含量明显高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组(P<0.01),应用二元Logistic回归方法进行分析,发现Cys C、脂蛋白a、载脂蛋白A、载脂蛋白B、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脂、胆固醇、糖尿病、性别、年龄、体重指数与冠心病相关.结论 Cys C是高血压患者发生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与血管的病变程度有正相关性,检测Cys C是预测冠心病发病的有意义的指标.

    作者:张彩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