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悬雍垂腭咽成形术的麻醉处理

姚洪林;周力平

关键词:悬雍垂腭咽成形术,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 中枢神经系统, 高碳酸血症, 功能改变, 反复发作, 低氧血症, 处理报告, 阻塞性, 循环, 麻醉, 病人
摘要: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由于反复发作的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常导致循环、呼吸和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改变.我院于2000年8月起开展OSAS病人在全麻下施行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PPP)14例,现将麻醉处理报告如下.
重庆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人源性噬菌体抗体库中抗CEA单抗的筛选与初步鉴定

    目的探讨利用噬茵体抗体库技术制备抗CEA的人源性单抗的可行性.方法以纯化的CEA为抗原,应用噬菌体表面呈现技术,通过3轮亲和富集及2轮淋巴细胞吸附实验,从已构建好的人源性噬茵体抗体库中筛选出抗CEA的人源性单抗,随机挑出10株单克隆在大肠杆茵中进行表达,并采用ELISA、SDS-PAGE及基因测序进行初步鉴定.结果ELISA显示有9株单抗具有与CEA特异性结合的能力,挑选其中2株具有较高亲和力的单克隆,经12%SDS-PAGE蛋白电泳,在分子量约为25kd处可见一新增蛋白带,与基因编码蛋白的理论计算值相符合,基因测序结果与Gene Bank等相比对具有较高的序列同源性.结论噬茵体抗体库技术是研制人源性单抗的有效途径.

    作者:陈永锋;胡建林;何凤田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血浆雌雄激素水平失衡与肝癌发展的关系

    目的探讨肝癌的发生发展与性激素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固相法检测肝癌、肝硬化患者血浆中雌二醇(E2)、孕酮(P)及睾酮(T)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血浆E2、P、T及P/T水平在肝硬化、肝癌及对照组中无差异,但E2/T在这三组中却有明显差异.结论肝癌的发病可能与性激素水平比值失衡有关.

    作者:罗放;陆启;姚珍薇;马绍华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悬雍垂腭咽成形术的麻醉处理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由于反复发作的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常导致循环、呼吸和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改变.我院于2000年8月起开展OSAS病人在全麻下施行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PPP)14例,现将麻醉处理报告如下.

    作者:姚洪林;周力平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120例眼球穿通伤临床分析

    眼球穿通伤是眼科中常见的外伤性疾病,我院自1996年~2001年5月共收治眼球穿通伤120例,现分析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性别及眼别:本组120例中,男94例,占78.3%,女26例,占21.7%,男多于女;单眼116例,占总数96.7%.其中右眼59例,左眼57例,双眼4例,占总数3.3%.

    作者:曾昌洪;罗莉丽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力克肺疾片治疗初治肺结核的疗效观察

    目的了解力克肺疾片抗肺结核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采用1DES/5DE方案治疗初治Ⅲ型肺结核和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患者共61例,并与以1ERH/5ERH方案治疗的32例进行比较.结果1DES/5DE方案对初治Ⅲ型肺结核和结核性胸膜炎有较好的疗效,总有效率达91.80%,疗效与1ERH/5ERH方案相似(P>0.05).两种方案在退热、止咳、减轻毒血症状,痰菌阴转时间上疗效亦相仿.前者无明显肝功损害作用.结论力克肺疾片抗结核治疗疗效确切,且无明显肝功损害,尤对原有肝功损害的病例可作为首选药物.

    作者:熊玮;沈寒放;杨和平;刘平;胡建林;张蔚东;雷撼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低浓度罗哌卡因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低浓度罗哌卡因自控硬膜外分娩镇痛(PCEA)的效果及对产程、母婴的影响.方法选择50例ASA Ⅰ~Ⅱ级单胎初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镇痛组.对照组为自然分娩,镇痛组于宫口开至3~5cm时,常规L2~3硬膜外穿刺,向头侧置管3.5cm.0.1%罗哌卡因+芬太尼1μg/ml持续硬膜外注入.观察并记录两组疼痛评分、产程时间、注药前后宫缩间隔时间、宫缩持续时间、胎儿心率、计算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Apgar评分,持续监测产妇血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结果镇痛组镇痛效果良好,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其余观察指标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0.1%罗哌卡因+芬太尼1μg/ml用于硬膜外分娩镇痛效果良好,对产妇及新生儿无不良影响.

    作者:罗云;吴诗琦;盛传洪;王兰;贺莉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VIP方案治疗对68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观察

    目的VI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的观察.方法68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给予异环磷酰胺(IFO)1.2~2.0/m2d1~5静滴;DDP 25mg/m2d1~4静滴;Vp16 100mg d1-5静滴.巯基乙磺酸钠(关司钠mes-na)400mg,静点IFO同时、之后4h、8h分别静冲.每3周重复疗程.结果VIP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总有效率47.1%,其中CR3例(4.4%),PR29例(42.6%),SD32例(47.1%),PD4例(5.8%).42例初治者和26例复治者近期有效率分别为54.8%、38.5%,中位生存期9.6个月(6~18个月),1年生存率为35,6%.主要毒副反应为中度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结论VIP方案治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较好且用药安全.

    作者:杨和平;戴晓天;刘刚;熊玮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3种姜黄色素单体抑制人内皮细胞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姜黄素、脱甲氧基姜黄素和双脱甲氧基姜黄素等3种姜黄色素单体对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理.方法(1)采用噻唑兰还原实验(MTT)检测系列药物浓度和不同作用时间对两种血管内皮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2)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双脱甲氧基姜黄素作用24h后内皮细胞的增殖周期改变.结果(1)MTT实验表明.3种姜黄色素作用72h后对内皮细胞增殖抑制作用的IC50值分别为0.525μg/ml、0.399μg/ml和0.125μg/ml;在浓度为4μg/ml时,3种姜黄色素作用48h后均导致内皮细胞出现明显的增殖抑制(P<0.05),作用72h时达高值;(2)FCM检测结果表明,浓度为4μg/ml时双脱甲氧基姜黄素可将内皮细胞阻止于S期(P<0.05);浓度增至8μg/ml以上时不但可引起S期细胞阻滞(P<0.01),同时又有明确的诱导凋亡作用.结论(1)3种姜黄色素均可明显抑制人内皮细胞的分裂与增殖;三者的生物学活性相差显著:双脱甲氧基姜黄素>脱甲氧基姜黄素>姜黄素(P<0.05);(2)影响细胞增殖周期和诱导凋亡是姜黄色素抑制内皮细胞增殖的主要作用机理之一.

    作者:李剑明;杨和平;刘松青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胸腺瘤并发重症肌无力的外科治疗18例分析

    目的报告1988年2月~2001年10月手术治疗18例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MG)的结果.方法按Masaora分期,属Ⅰ期4例,Ⅱ期5例,Ⅲ期8例,Ⅳ期1例;全组病人均行胸腺切除.结果全组病人术后均痊愈,4例发生危象,全为Ⅲ期病人.结论重症肌无力合并胸腺瘤术后发生危象率高,及时气管切开辅助呼吸是处理关键,如严格掌握手术指征,正确积极的术前、术后处理,可获得满意的疗效和预后,预后与胸腺瘤的Masaora分期相关.

    作者:邴学华;刘京峰;孙毅;武玉兵;戴丛军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以咳嗽、皮下气肿为主症的支气管异物1例

    患儿,男,1岁半,因发热,咳嗽10余天,皮下气肿2h,于2001年2月13日入院.入院前10余天,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咳嗽,在当地医院抗感染治疗,体温降至正常,咳嗽无缓解,频繁的单声干咳.2h前,患儿哭吵后,颈部出现皮下气肿,迅速漫延至右胸及腋下,且气急,急转入我院.既往体健,否认异物吸入史及结核接触史.

    作者:胡玉泉;魏英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经皮穿刺瘤体内植入125Ⅰ粒子治疗肺癌的初步评价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瘤体内植入125Ⅰ粒子对肺癌进行近距离放疗的效果,并对其并发症进行分析.方法20例周围型肺癌患者,在模拟定位机或CT定位下,通过穿刺针将125Ⅰ粒子植入到肺癌病灶内,通过影像学检查观察疗效,并观察其并发症.结果本组20例患者观察2个月以上者18例,其中CR 27.8%(5/18),PR 66.7%(12/18),NC 5.6%(1/18),近期有效率(CR+PR)高达94.4%(17/18).并发气胸20%(4/20),咯少量血痰25%(5/20),胸膜腔内明显出血5%(1/20),粒子脱入胸膜腔5%(1/20).结论经皮穿刺瘤体内植入125Ⅰ粒子治疗肺癌有效率高,不良反应少而轻.

    作者:胡建林;杨和平;李前伟;熊玮;刘刚;刘平;戴晓天;宫亮;陈永锋;王波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曲马多皮下PCA与硬膜外PCA用于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曲马多皮下PCA的镇痛疗效及可行性.方法118例胸科术后镇痛病人随机分成曲马多皮下PCA组和硬膜外PCA组.皮下PCA组病人胸前埋置22G导管针导管,局部消毒敷料固定后联接PCA装置,药物配方:50ml生理盐水含曲马多700mg+氟哌定醇2.5mg.硬膜外PCA组经留置的硬膜外导管联接PCA装置,药物配方:50ml生理盐水含曲马多400mg+0.5%布比卡因75mg+氟哌定醇2.5mg.两组PCA给药设置参数:背景量0.7ml/h,PCA剂量皮下组0.7ml,硬膜外组1ml,锁定时间15min.对两组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曲马多皮下PCA能达到与硬膜外PCA同样的镇痛效果,不良反应未增加.结论曲马多皮下PCA是一种简单、有效、实用、安全的术后镇痛方法.

    作者:熊章荣;雷晓锋;龙勤;唐延先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老年患者的通气功能与呼吸阻抗分析

    目的探讨常规肺通气功能与脉冲振荡法(IOS)测定的呼吸阻抗对老年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测定并分析正常人(对照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组(C0PD)、肺癌组、腹部手术术前组(术前组)和腹部手术术前合并肺部疾病组(合并组)老年患者的肺通气功能与呼吸阻抗的主要指标及其相关关系.结果对照纽、术前组、肺癌组FVC显著高于慢阻肺组与合并组(P<0.01或P<0.05),呼吸阻抗显著低于慢阻肺组与合并组(P<0.01或P<0.05);其余通气功能各指标对照组均显著高于其它四组(P<0.01或P<0.05),肺癌组与术前组显著高于慢阻肺组与合并组(P<0.01或P<0.05).对照组通气功能指标与Z5、Fres、R20、R5-20、X5成负相关关系,与R5成正相关关系,给出了通气功能各指标关于呼吸阻抗的回归方程.结论老年患者可应用IOS代替常规通气功能检查.

    作者:沈渝菊;杨和平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支气管结核4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索支气管结核的临床特征及诊断方法.方法分析48例1995~2001年支气管结核临床表现,影像学及纤支镜检查结果.结果48例患者中青年女性明显高于其他组占66.7%(32/48),咳嗽42例(87.5%),咯血10例(20.8%),胸痛13例(27%),气促28例(58.3%),发热12例(25%),乏力盗汗19例(39.5%).胸片及CT示:肺内浸润渗出性病灶32例(66.7%),空洞6例(12.5%),肺不张20例(41.7%),阻塞性肺炎18例(37.5%),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9例(18%),痰涂片结核茵阳性率为37.5%,纤支镜刷检结核茵阳性率为45.8%,组织活检中57.5%证实为结核.结论当有支气管结核临床表现时,应行胸部X线、CT检查,有条件者行纤支镜检查,纤支镜检查是诊断支气管结核重要的方法.

    作者:黄英;杨和平;胡建林;沈渝菊;周户明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肺周围性病变经皮肺活检的临床应用

    目的评价采用美国Bard Magnum活检装置(No MG1522)及与之配套的Bard Magnum活检针行透视或CT定位下经皮肺穿刺活检诊断肺周围性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根据病灶的位置、性状及距胸壁的距离,选择定位方法.其中64例采用透视下经皮肺穿刺活检;29例(包括透视定位穿刺不成功者5例)采用CT定位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结果两种定位方法穿刺取材的成功率分别为92.2%,96.5%;诊断阳性率分别为87.5%,93.1%;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12.5%和7%.两种方法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采用美国Bard Magnum活检装置(No MG1522)及与之配套的Bard Magnum活检针行透视或CT定位下经皮肺穿刺活检诊断肺周围性病变是较为理想的安全的方法.

    作者:李学军;岳荃;杨和平;刘平;胡建林;唐春兰;戴晓天;宫亮;熊玮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钙蛋白酶在缺血性脑损伤中的作用和FNS对其活性的调节及机制的研究

    作者:邓志宽;董为伟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肺癌病人免疫状态分析

    目的通过对肺癌患者外周血免疫指标测定探讨其在肺癌病人病情监测、疗效观察、预后判断的关系.方法抽取患者治疗前、中、后外周血3ml,以APAAP、ELISA、琼脂扩散法分别测T细胞亚群、SIL-2R、IgG、IgA、IgM.结果肺癌病人CDa、CD4、CD4/CD8明显低于正常,SIL-2R显著升高,IgG、IgA在正常值高限.IgM均值大于正常值.结论CD3、CD4、CD4/CD8低下时,患者体内IL-2也低下,则细胞免疫受到抑制,有利于肿瘤发生、发展.SIL-2R越高,预后越差,化疗后SIL-2R则下降.

    作者:骆世碧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国产酒石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高血压的临床观察

    目的评价国产酒石酸美托洛尔缓释片(商品名托西尔康)的降压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1例病人经历2周安慰剂洗脱期后,给予国产美托洛儿缓释片治疗2~4周,比较治疗前后的血压变化.结果治疗后SBP与DBP明显下降(P<0.001),具有显著差异,SBP平均降压幅度为2.92kPa,DBP平均降压幅度为2.29kPa,显效16例(76.19%),有效2例(9.52%).总有效18例(85.71%).结论国产美托洛儿缓释片,每天口服100mg,24h内能够平稳降压.副作用较轻微,大多数患者耐受性好.

    作者:覃数;邓国兰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脑电非线性动力学分析在认知功能研究中的应用

    作者:吴东宇;董为伟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经纤支镜代胸腔镜OB胶粘连在气胸治疗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经纤支镜代胸腔镜OB胶粘连治疗气胸的效果,并对其不良反应进行分析.方法49例不同原因的气胸患者,常规闭式引流后,在局麻下以纤支镜代替胸腔镜对胸膜腔进行观察,并以医用OB胶对肺漏气口进行粘连,随后继续闭式引流,观察肺复张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49例患者中,脏层胸膜下见肺大疱者33例(67.3%),支气管胸膜瘘3例(6.1%);经OB胶粘连治疗后24h内肺完全复张者39例(79.6%),1~7d肺完全复张者6例(12.2%),于治疗1周后再次补胶肺完全复张者4例(8.2%).随访6~39个月,有4例同侧气胸复发,复发率为8.2%.不良反应主要为OB胶刺激壁层胸膜引起的胸痛.结论经纤支镜代胸腔镜OB胶粘连治疗气胸疗效好,复发率低,特别对难治性气胸的治疗尤为适合.

    作者:胡建林;刘平;杨和平;刘刚;戴晓天;沈渝菊;黄英;李学军;唐春兰;熊玮;周沪明 刊期: 2002年第09期

重庆医学杂志

重庆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重庆市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