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晓培
目的:探讨影响会阴切开缝合术切口愈合不良的因素及适当处理方式,提高会阴切开愈合率。方法对32例阴道分娩行会阴侧切术愈合不良的产妇进行分析。结果影响切口愈合的因素主要有原有阴道炎,胎膜早破,保护会阴,缝合技术和病理产科有关。结论会阴切口愈合不良与上述多种因素有关,应进行针对性预防和相应的处理措施。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切口愈合情况,加快切口愈合速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德靖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分析骨伤患者术后夜间痛的原因以及临床护理措施。方法抽取在2010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骨伤患者设为研究对象,将他们随机的分成两组,设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研究组患者采用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化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夜间疼痛程度,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40例患者中无痛的有13例,轻度疼痛的有20例,中度疼痛的有5例,重度疼痛的有2例,总有效率为82.5%;对照组40例患者中无痛的有3例,轻度疼痛的有18例,中度疼痛的有9例,重度疼痛的有10例,总有效率为52.5%。研究组患者术后夜间疼痛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骨伤患者术后夜间痛的治疗,要根据发生的原因,采取适宜的一系列的护理干预措施,对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有重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杭英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PICC导管在肿瘤化疗中的护理体会。方法选择本院肿瘤内科2012年7月~2013年12月诊治的100例应用PICC置管化疗治疗的肿瘤患者,并对其临床资料及护理措施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文所有入组的100例患者,其中56例为胃癌患者,20例患者为乳腺癌,24例患者为结直肠癌。所有入组的患者均穿刺成功,置管保存时间为35~180d。其中有4例患者发生了化疗性静脉炎,3例患者的导管出现阻塞现象,93例患者对其所接受的治疗及护理服务表示满意。结论 PICC穿刺成功率高,安全性强,导管可长时间保留,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肿瘤患者使用PICC置管术可以用来缓解其疼痛感,以及降低其化疗所产生的不良毒副反应,同时可以确保化疗药物顺利注入患者体内,从而有利于整个化疗治疗过程的实施。
作者:吴润琳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为了促进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和促进药物资源的有效利用,扼制严重的不合理使用药物现象。方法对门诊处方进行抽样分析,每月随机抽取100张处方,根据医院自身情况,结合《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对处方各项基本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处方未写临床诊断、单张处方超过5种药;药物选择不当;用法用量不当;重复用药;药物联合使用不当。结论加强公众用药教育;加强医师职业道德培养、专业知识学习;多学科协作、充分发挥临床药师的作用;完善信息系统的处方审核功能;处方质量管理制度化、标准治疗规范化;积极开展合理用药的系列讲座;定期编辑药讯、及时反馈用药情况。
作者:蒋琴;顿文亮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究胸腔镜下进行小切口手术对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从2011年~2013年来我院就诊的肺癌患者中随机抽选100例,按照随机方式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研究组患者进行胸腔镜下小切口手术,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开胸手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等。结果研究组有效率为96.0%,明显高于对照组84.0%,具有统计意义(P<0.05);另外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等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胸腔镜用于肺癌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具有微创、出血少、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叶旸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评价笑气镇静系统对于儿童牙科临床应用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2013年我科4~8岁23例儿童牙科畏惧症患,征得患儿家长同意下使用笑气镇静系统,记录术前术后的镇静情况。观察患儿对治疗的依从性及对治疗的反应。结果90%以上的患儿达到儿童牙科治疗的镇静要求。结论笑气镇静可以有效提升患儿对牙科治疗的依从性。
作者:薛黛;龚中坚;朱金晓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小肠间质瘤临床诊断以及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14例小肠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4例患者中发现方式为腹痛及下腹不适5例,黑便5例,便血1例,肠梗阻2例,体检发现1例。手术方式方面小肠部分切除术8例,十二指肠切除术2例,小肠部分切除术+大网膜切除1例,右半结肠+小肠部分切除术1例,肿瘤切除术+小肠部分切除术1例,小肠部分切除+阑尾切除术1例,所有患者术后随访,除1例于6个月后肝转移,其余13例均存活无间质瘤复发。结论小肠间质瘤没有特异性的临床表现,腹部CT是主要检查手段,CD117和CD34是诊断小肠间质瘤重要的免疫组化指标,手术是治疗小肠间质瘤的佳方法。
作者:杨英;孙静;陈建平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妇女保健中的应用效果,以期为妇女保健工作提供帮助。方法随机选择2013年2月~10月来我院就诊、体检或咨询的80例妇女作为调查对象,开展为期1个月的健康教育,对比分析教育前后妇女保健知识、行为和意识三个部分得分变化。结果教育后,80例妇女在妇女保健知识、行为和意识测评上的得分分别为(7.23±1.77)分、(8.33±1.09)分、(8.56±0.95)分,均显著高于教育前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妇女开展健康教育可以提高妇女对妇女保健知识的理解,增强其保健意识并积极参与到妇女保健活动中来,对医院妇女保健相关工作开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杨华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绩效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自2013年1月开始在各临床科室实施绩效管理,建立以临床护理工作量、质量、服务规范为主导的综合绩效考核办法。比较实施前后患者满意度、护士工作满意度。结果实施绩效管理,患者满意度、护士工作满意度与实施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护理管理中应用绩效管理可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和护士工作满意度。
作者:高月琴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颈癌根治手术的配合及护理方法。方法对我院37例腹腔镜下子宫颈癌根治手术围术期护理、术中配合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37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初期10例手术中,其中2例术中转开腹,平均手术时间为(5.6±1.2)h,平均术中出血(245±20)ml;后其27例中,无1例中转开腹,平均手术时间为(4±0.8)h,平均术中出血(155±15)ml。结论通过改进手术体位、加强设备保养和检查并准备备用器械、熟练术中配合、及时处理、有效相关设备故障,能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有利于手术顺利进行。
作者:于华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血浆Leptin和血清CA724、NPY含量测定在胃癌患者手术治疗前后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CA724检测应用电化学发光法、血浆Leptin和NPY水平检测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对41例胃癌患者手术前后进行检测,并与40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手术前胃癌患者血浆Leptin和血清CA724、NPY水平均显著地高于对照组(正常人组)(<0.01)。手术切除3个月后与对照组比较性差异(P>0.05),经计算比较得出Leptin水平与CA724、NPY水平呈正相关(则=0.4832、0.5164、<0.01)。结论检测血浆Leptin和血清CA724、NPY水平的变化对胃癌患者手术效果评价和病情预后监测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李兰亚 刊期: 2014年第33期
骨筋膜室综合征是筋膜室内组织压因肢体受压而升高,损害室内肌肉和神经的血液供应,组织急性严重缺血时出现的一系列相应的症状和体征。是挤压综合征的局部表现,多见于小腿和前臂[1],严重时,可致水肿恶性循环引起的坏疽、缺血性肌挛缩甚至包括肢端在内的整个肢体的丧失。及时、彻底地切开减压手术是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定型治疗,经过术后1~2w 的综合治疗,创面水肿消退,根据创面大小行二期缝合或植皮手术。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我院对33例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进行VSD 封闭引流,收到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何艺娇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对胃炎性息肉的影响。方法将胃炎性息肉合并Hp感染的患者分为治疗组(57例)及对照组(57例)。治疗组接受四联治疗,包括质子泵抑制剂、克拉霉素、拘椽酸铋及替硝唑,对照组仅接受质子泵抑制剂治疗。受试者在纳入试验前及治疗结束后4~12个月接受定期胃镜检查和Hp测定。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各有53例及49例患者完成整个研究。治疗组有46例用药后4~12个月随访中Hp得到根除,在Hp根除者中28例胃息肉消失。而在试验开始后12个月,对照组中完成整个研究的患者胃息肉和Hp情况未发生变化(P<0.05)。结论大多数胃炎性息肉在根除Hp后消失,患者如同时患有胃炎性息肉和Hp感染,在行息肉摘除术前可先尝试Hp根除治疗。
作者:张建新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对子宫内膜病变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将58例子宫内膜病变的患者的阴超声像图及血流信息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58例患者中,阴道超声与病理结果的诊断符合率较高,子宫内膜增生(26/28);子宫内膜息肉(13/15);黏膜下肌瘤(8/10);子宫内膜癌(4/5)。结论经阴道超声对子宫内膜良、恶性病变的诊断特异性较高,可作为子宫内膜病变患者的首选检查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肖艳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临床分析全程优质护理在手术室患者实施应用,对患者术中应激反应的减少作用。方法临床选取我院在2013年6月~2014年6月实施手术治疗的100例患者,分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全程优质护理,对比分析临床护理结果。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心率、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偏低,差异明显(P<0.05);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护理满意度明显偏高,差异明显(P<0.05)。结论全程优质护理在手术室患者中的应用,能够对患者应激反应进行明显减少,同时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玲玲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讨论分析中药联合艾灸干预阳虚体质的疗效。方法将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中医干预组和一般调理组,一般调理包括饮食,运动,情志,生活习性等,中医干预,除一般调理外,加用中药汤剂联合艾灸干预方法。结果经统计学分析,一般调理和中医干预,均能有效改善症状和体质,调节血脂水平,中医干预疗效明显优于一般调理。结论中医干预能更有效地改善症状和体质,降低血脂,从而预防和减少疾病发生。
作者:宋和平;董智平;陆瑾;陈建华 刊期: 2014年第33期
我国大多数精神病院实行封闭式管理模式,在此环境中,如何满足患者的合理需要、更好的体现人文关怀,是广大精神科护理工作者每天都要面对的问题,也是医院管理者关注的重点。本文总结了一起精神科封闭式病房患者群体性发热的护理措施。认为在精神科封闭式病房群体性发热护理中应着重于采取有效的消毒隔离措施,仔细观察病情,针对性地做好发热护理、有效执行药物治疗的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等,可促进患者康复,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李华;何艳芳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ICU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自2010年1月~2013年10月出现的64例ICU脑卒中患者进行分析研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2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方式,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及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患者中发生7例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21.88%;观察组患者中仅发生1例静脉血栓,发生率为3.13%,观察组患者治疗恢复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达到93.75%,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为62.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人性化护理方式对脑卒中患者进行深静脉血栓的防护,能有效减少其发生率,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牛冬玲;贺春霞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析剖腹产手术中患者腹部切口的具体护理办法及实施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0月~12月来我院就诊的70例剖腹产手术腹部切口患者,将其作为此次报告的研究对象。将7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更为全面的护理方法。结果经过护理后,观察组的肛门排气时间、伤口甲级愈合率、愈合时间、住院的时间及期间并发症的发生概率都强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有显著差异,<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剖腹产手术患者的腹部切口进行人性化护理,可以显著改善治疗效果,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加快患者伤口愈合,因而,该护理手法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静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分析脑梗死与高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方法选择6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6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测定两组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与脑梗死密切相关,在治疗中应对患者高同型半胱氨酸予以有效预防,以降低脑梗死发生或复发率。
作者:刘春林 刊期: 2014年第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