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儿腹泻的中医药护理

郭丽华

关键词:小儿, 腹泻, 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辩证施护脾湿,与治疗小儿急性非细菌性腹泻病的治疗效应影响。方法70例患者随机分为急性和非细菌性腹泻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对照组35例。治疗组:中医药治疗(中医辨证施护固定的处方口服煎剂)+基础治疗。对照组:口服蒙脱石散+基础治疗。结果治疗组12例痊愈,20例有效,无效3例,总有效率的92%。对照组8例痊愈,15例有效,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66%。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显效率显著不同,提示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脾湿辨证护理,能提高急性非细菌性腹泻患儿治疗效果,缩短病程。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探讨康复训练护理对尺桡骨双骨折患者功能恢复的作用

    目的:探讨康复训练护理对尺桡骨双骨折患者功能恢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接收的57例尺桡骨双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57例尺桡骨双骨折患者分为观察组28例,对照组29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基础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同时给予康复训练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前臂旋转功能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比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好,恢复的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有差异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在治疗中,观察组患者未见并发症发生病例,对照组患者有3例患者有并发症发生,两组比较有差异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患者康复训练护理对尺桡骨双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较为显著,患者的恢复时间明显缩短,减少治疗过程中并发症发生的概率,减少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赵青香;邹腾军;彭冬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宫颈癌放射治疗副反应的护理

    目的:探讨宫颈癌放射治疗副反应的护理特点。方法对400例宫颈癌患者采用体外照射加后装治疗根治性疗法,做好放射治疗的心理护理,治疗前准备,治疗中和治疗后的副反应的预防及处理。结果98%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胃肠道反应和膀胱炎等放疗后副反应,其中345例出现放射性皮炎,380例出现放射性直肠炎,1例出现严重阴道感染,对症治疗后都痊愈。本组400例患者都顺利完成治疗。取的良好效果。结论放射治疗是治疗宫颈癌的有效方法,对副反应有效的系统的护理措施是保证治疗成功的重要环节,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黄春兰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产后出血预测评分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防治的护理与观察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预测评分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防治的护理。方法选自2012年4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产妇86例,将这86例产妇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3例,分别命名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研究组患者在产后出血预测评分后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对对照组患者在产后出血预测评分后采取常规护理措施。结果通过对两组产妇的产后出血预测评分,研究组有6例产妇可能出现产后出血的情况,对照组有5例产妇可能出现产后出血的情况。通过对研究组进行防治性护理措施,产后有1例产妇出现产后出血,对照组产妇没有进行防治性护理措施,产后有4例产妇出现产后出血,研究组产妇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明显的低于对照组。结论通过对产妇进行产后出血预测评分,进而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护理措施,有助于减少产妇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促进产妇的顺利分娩。

    作者:杨丽娟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超声检测黄体血肿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超声检测黄体血肿对女性不明原因下腹疼痛的临床价值。方法针对我院2014年2月~7月来我院妇科门诊诊疗的110例患者进行卵巢黄体超声检查及随诊,患者临床特点均为经前期下腹痛,不伴有发热。体格检查无压痛、无反跳痛,部分患者下腹压痛呈弱阳性,或有压痛,疼痛点较具体局限,并排除腹盆腔良恶性肿瘤。生化检查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均正常。观察患者月经周期第16~28d黄体情况,黄体血肿病例69例,1~2w后随访患者61例。结果61例均能确认黄体血肿形成。超声随访患者41例黄体血肿吸收变小;17例大小无明显改变;3例患者下腹痛入院,诊断为黄体血肿破裂出血。结论经腹及经阴道检查黄体情况并观察女性月经前期不明原因下腹疼痛与黄体血肿有直接关系,显示黄体血肿对女性不明原因下腹疼痛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安县朝;邹立君;冯彪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消旋卡多曲治疗婴幼儿急性水样腹泻92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消旋卡多曲治疗婴幼儿急性水样腹泻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92例水样腹泻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蒙脱石散剂、培菲康、补液(口服或静脉输液)等综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消旋卡多曲颗粒1.5mg/(kg·次)治疗,3次/d,治疗3d,观察两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5%和76.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消旋卡多曲辅助治疗小儿急性水样腹泻安全、有效。

    作者:易启银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用于肺癌手术治疗肺癌患者效果研究

    目的:探究胸腔镜下进行小切口手术对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从2011年~2013年来我院就诊的肺癌患者中随机抽选100例,按照随机方式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研究组患者进行胸腔镜下小切口手术,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开胸手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等。结果研究组有效率为96.0%,明显高于对照组84.0%,具有统计意义(P<0.05);另外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等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胸腔镜用于肺癌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具有微创、出血少、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叶旸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子宫肌层间妊娠诊治1例

    通过临床资料,分析子宫肌壁间妊娠的病因、发病机理及治疗方法。

    作者:刘佳;严旭东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盐酸氢吗啡酮和吗啡PCEA对高龄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比较盐酸氢吗啡酮和吗啡在PCEA(术后连续硬膜外镇痛)中的应用对高龄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择单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高龄患者50例,随机分成H.M两组,每组25例。手术结束前15min硬膜外推注负荷量,H组为0.125%左布比卡因5ml含氢盐酸吗啡酮0.26㎎,M组为0.125%左布比卡因5 ml含吗啡2㎎。H组镇痛药物为0.125%左布比卡因+氢吗啡酮0.013mg/ml,M组镇痛药物为0.125%左布比卡因+吗啡0.1mg/ml。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术后8、16、24、32、40和48h的镇痛和舒适度评分及PCA按压次数,并分别于术前1d,术后1d,术后2d和术后7d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评估认知功能。结果两组术后1d,2d的认知功能较术前1d均有下降,有统计学差异(P<0.05),并且H组术后1d,2d的认知功能均优于M组(P<0.05),而两组术后7d的认知功能评分均与术前1d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高龄患者应用PCEA镇痛中,盐酸氢吗啡酮对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比吗啡小,而镇痛质量相当。

    作者:熊雄;熊双宝;周德祥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新生儿桡动脉与股静脉采血的效果分析

    目的:比较新生儿桡动脉和股静脉穿刺采血方法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操作所需时间和血管损伤情况。方法将10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桡动脉穿刺组(A组)55例和股静脉穿刺组(B组)45例。 A组采用桡动脉穿刺采血,B组采用股静脉穿刺采血,并对两组采血成功率、穿刺采血损伤程度及操作时间进行比较。结果桡动脉穿刺采血成功率比股静脉采血成功率提高了10%,达到了95%;桡动脉采血时间比股静脉采血时间平均缩短了5min。结论新生儿桡动脉穿刺采血比股静脉穿刺采血一次成功率高,操作时间少,损伤程度轻,可推广采用。

    作者:屈海丽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规范化管理手术室高值耗材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应用规范化管理手术室高值耗材的效果。方法制定规范化的管理程序,控制手术室高值耗材成本并应用。结果对高值耗材应用规范化的管理方法后,2013年的月均手术高值耗材成本较2012年减少,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1)。结论应用规范化的管理程序对手术室高值耗材进行管理,保证了手术室财产管理科学性,降低了医疗成本,减轻了患者的负担。

    作者:李俊英;王玉玲;边祥博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腹腔镜下子宫颈癌根治术的手术配合和护理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颈癌根治手术的配合及护理方法。方法对我院37例腹腔镜下子宫颈癌根治手术围术期护理、术中配合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37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初期10例手术中,其中2例术中转开腹,平均手术时间为(5.6±1.2)h,平均术中出血(245±20)ml;后其27例中,无1例中转开腹,平均手术时间为(4±0.8)h,平均术中出血(155±15)ml。结论通过改进手术体位、加强设备保养和检查并准备备用器械、熟练术中配合、及时处理、有效相关设备故障,能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有利于手术顺利进行。

    作者:于华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心理教育支持对宫颈癌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理教育支持对宫颈癌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科行宫颈癌根治术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心理教育支持,分别在患者入院时和出院时进行焦虑、抑郁评价。结果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焦虑、抑郁总体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掖0.01)。结论心理教育支持可显著改善宫颈癌患者焦虑、抑郁等心理状态,有利于患者的身心康复,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任亮;杨绍平;彭天婧;杜杨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内分泌科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研究内分泌科采用优质护理服务后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自2010年8月~2011年5月入我院治疗的300例患有内分泌疾病的患者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实验组。观察组实行基础常规性的护理,实验组则相对实行优质护理服务。并终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和满意度评判。结果采用优质护理的实验组终效果及满意度明显高于观察组。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在内分泌科的临床应用中,成效良好,值得进行大规模应用。

    作者:陈丽莎;朱金虎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PBL结合情景模拟教学法在应用型护理人才培养中的应用

    PBL教学法已在临床护理教学中广泛应用,而情景模拟教学法是一种典型的互动教学法,在PBL教学中准确恰当的运用情景模拟使教学内容更接近临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及学习效率,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应变抢救能力,从而逐步使学生具备一名合格的应用型护理人才的素质。

    作者:莫丽兰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观察分析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出现低血糖的主要诱发因素及其护理效果。方法选自2012年3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糖尿病低血糖患者47例,对这4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了解诱发低血糖的因素及其护理方法。结果对47例老年糖尿病低血糖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临床有效率为97.8%。结论通过查找导致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因素,并且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能够提高护理效果,促进患者疾病的良好康复。

    作者:滕召霞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宫腔镜手术患者的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宫腔镜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总结进行宫腔镜手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干预。结果术后恢复良好,无1例发生并发症。结论为确保宫腔镜手术成功,必须加强手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干预。

    作者:樊柏;安宁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上海市泗泾镇儿童高血压现状分析

    目的:研究上海市松江区泗泾镇4所中小学7~14岁年龄组的儿童高血压患病率情况,为儿童高血压预防提供依据。方法以上海市松江区泗泾镇4所中小学4098名学生调查对象,采用整群抽样方法。结果不同年龄组随着年龄升高儿童高血压患病率呈上升趋势,超重患儿比正常体重患儿血压增高比例明显增加。结论对儿童高血压患者进行早期识别及干预,以防止相应靶器官发生不可逆病变及防止发展成为成人高血压。

    作者:宋鹤;葛歆婧;吕明婕;唐勤;黄菊红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精神科护理电子病历书写质量分析及对策

    目的:分析精神科护理电子病历书写中存在的缺陷并探讨改进方法。方法对我院2013年8~12月住院电子病历350份,对照本院护理文件书写质量考核评分标准,对其存在的书写缺陷进行总结、归类、分析。结果护理病历存在诸多缺陷,护理记录单中以书写内容不全面、空洞、缺乏内涵;护理措施记录简单;记录连续性差;出院指导缺乏针对性多见。结论护理人员必须加强精神专科知识的培训,加强对病历书写规范化的培训;同时应加大护理病历质量监控力度,切实提高护理病历质量。

    作者:李明芳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血栓前状态研究进展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可以阻碍肺部正常通气,影响人们正常的生活工作,不仅如此,我国15岁以上的人3%患有该病,且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如果在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基础上并发血栓,不仅给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带来影响,还可能加重病情,因此我们不得不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基础上预防血栓的形成,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详细掌握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血栓前状态。近几年来随着人们对预防血栓的重视度增加,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血栓前状态的研究不断深入,取得了较好的研究进展。本文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血栓前状态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预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相关血栓性疾病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张燕敏;陆曙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瑞舒伐他汀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hs-CRP、sCD40L及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究瑞舒伐他汀对于慢些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及相关炎性因子水平。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1月~2014年1月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8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抗心力衰竭治疗手段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服用瑞舒伐他汀,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心功能及炎性因子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心功能评分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心功能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hs-CRP、sCD40L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跟对照组治疗后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有显著促进作用,且可抑制相关炎性细胞因子,临床效果作用好,值得临床上推广运用。

    作者:马捷敏;易桂斌 刊期: 2014年第33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