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食管癌术后肠内营养液的临床应用

蔡霞;薛小燕;李莎;陈宇;杨燕

关键词:食管癌, 肠内营养液, 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食管癌手术后肠内营养的临床应用与相关护理。方法随机抽取科室食管癌术后的患者80例,均术中留置有十二指肠营养管,术后管饲肠内营养液。结果80例患者中术后恢复好,无1例吻合口瘘等并发症的发生,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缩短,费用也有所减少。结论肠内营养液的早期应用大大改善了食管癌的术后预后。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人工流产术后阴道流血原因及护理措施

    目的:为了对人工流产术后患者发生阴道流血问题的原因与护理办法进行探究。方法选取某医院于2013年2月~2014年2月所收治的人工流产术后发生阴道流血问题的80例患者,并对这部分患者进行检查以及临床处理。结果这80例患者中,共有50%的患者是由于子宫复旧不良、人流不全或者是胎物残留而导致出现子宫出血问题,对患者进行相应治疗之后,患者阴道出血持续时间明显缩短,共有16例患者出血量为少量,但仍旧四为患者出血量较多。结论在掌握人工流产术后患者发生阴道流血问题主要的原因之后,需对这部分患者保持高度重视,同时使用有效的治疗手段以及护理措施,以有效缓解患者的阴道流血的症状,并缩短患者的阴道流血时长。

    作者:王天惠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对护患关系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的实施对护患关系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1年5月~2013年9月外科收治的100例患者,2011年5月~2012年5月未实施优质护理50例,为对照组,2012年5月~2013年9月实施优质护理50例,为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取优质护理措施,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非常满意患者41例,非常满意率为82%,对照组非常满意患者27例,非常满意率为54%,(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满意率为96%,对照组护理满意率为7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优质护理措施应用于临床护理过程中,能将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满意率,建立起良好的护患信任度,能显著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作者:梁桂林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规范化管理手术室高值耗材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应用规范化管理手术室高值耗材的效果。方法制定规范化的管理程序,控制手术室高值耗材成本并应用。结果对高值耗材应用规范化的管理方法后,2013年的月均手术高值耗材成本较2012年减少,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1)。结论应用规范化的管理程序对手术室高值耗材进行管理,保证了手术室财产管理科学性,降低了医疗成本,减轻了患者的负担。

    作者:李俊英;王玉玲;边祥博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产后出血预测评分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防治的应用与观察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预测评分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防治效果。方法选自2011年2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产妇120例,根据对产妇进行产后预测评分的方法,将120例产妇分成两组,命名为低危组和高危组,每组60例,并且将同期未进行产后出血预测评分的产妇60例命名为对照组。对三组产妇的产后出血情况进行对比观察。结果低危组产妇产后出血量以及产后出血率低于高危组,高危组产妇产后出血量及产后出血率低于对照组。低危组产妇产后宫缩强度高于高危组,高危组产妇产后宫缩强度高于对照组。导致产妇出现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为胎盘早剥、年龄、流产史、宫缩乏力。结论采取产后出血预测评分的方式能够正确的评估产妇产后出血率,并且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能够减少产妇产后出血率。

    作者:胡海燕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两种固定法在静脉留置针应用的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固定法在静脉留置针的应用效果,进行对比研究,并总结其可行性。方法将普外二科走临床路径的80例腹股沟疝行修补术后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均使用静脉留置针,采用两种不同固定法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固定法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网状弹力绷带在静脉留置针的固定中能起到良好的效果,大大提高患者舒适度,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董井秀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双胎妊娠产后出血的预防及护理

    本文通过对双胎妊娠分娩的病例分析,提示院要重视并预防双胎妊娠产后出血。并提出掌握两个胎儿分娩的间隔时间以5~20min为宜;对剖宫产时,有可能发生术中术后出血者,应预防性子宫动脉缝扎术,双胎妊娠分娩后,产后2h应常规滴注宫缩剂,并在分娩室至少观察2h后再回病房,并将其浓度逐渐减低,这都是预防双胎妊娠产后出血的措施。

    作者:袁晖;吴玉兰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在结核性胸膜炎胸腔积液中的临床检测应用

    目的:探讨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胸腔积液中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水平对结核性胸腔积液诊断的意义。方法临床确诊为结核性胸膜炎合并胸腔积液患者50例,采集患者胸腔积液,并设健康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TGF-β浓度,数据经SPSSl.o统计软件处理,行方差分析齐性检验后,再行t检验。结果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胸腔积液中的TGF-β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1)。结论TGF-β可能参与了结核性胸腔积液的发生、发展过程,其具体作用机制需行深入研究加以证实。

    作者:王玉梅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高龄患者脑外手术的康复护理策略分析

    目的:分析高龄患者脑外手术的康复护理策略,为达到理想的护理疗效提供有利的条件。方法选取240例高龄脑外科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给予脑外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康复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康复率、满意度(98.33%、99.16%)、 Barthel、Fugl-Meyer评分(76.5±8.4、39.8±5.7)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康复护理有助于提高患者颅脑神经功能与肢体运动功能,进而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张翠绿;孙卫东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缬沙坦治疗高血压合并糖调节受损患者早期肾损害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应用缬沙坦治疗高血压合并糖调节受损(IGR)患者早期肾损害的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2月~2013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高血压伴IGR患者22例,实验室检查均显示存在早期肾损害,使用缬沙坦80 mg/d治疗8w,对比治疗前后血脂、血糖、血压及肾功能指标。结果患者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均比治疗前显著下降(152.53±11.25 mmHg vs 135.15±9.36mmHg,94.23±8.64 mmHg vs 86.72±7.74mmHg,P<0.05)。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较治疗前无明显下降(5.92±1.63 mmol/L vs 5.81±0.89 mmol/L,P>0.05);治疗后餐后2h血糖较治疗前明显降低(9.12±2.15 mmol/L vs 6.19±1.02 mmol/L,P<0.05)。患者治疗后尿白蛋白排出率、24h蛋白定量以及血尿素氮、血肌酐均比治疗前显著下降(31.62±7.23μg/min vs 20.23±6.55μg/min,40.35±4.13 mg/24h vs 17.74±5.24 mg/24h,4.51±1.24 mmol/L vs 3.78±1.03 mmol/L,116.24±7.82μmol/L vs 102.74±7.88μmol/L,P<0.05)。结论缬沙坦在控制血压的同时,具有改善糖代谢异常,降低微量蛋白尿的作用。

    作者:李雷;董永吉;潘德峰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心理教育支持对宫颈癌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理教育支持对宫颈癌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科行宫颈癌根治术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心理教育支持,分别在患者入院时和出院时进行焦虑、抑郁评价。结果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焦虑、抑郁总体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掖0.01)。结论心理教育支持可显著改善宫颈癌患者焦虑、抑郁等心理状态,有利于患者的身心康复,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任亮;杨绍平;彭天婧;杜杨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浅谈产后出血的预防和护理

    产后出血是分娩期的严重并发症,是产妇死亡四大原因(出血、感染、子痫、妊娠合并心脏病)之一,在我国居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其发生率约占分娩总数的2%~3%,其中80%以上发生在产后2h之内,常迅速发生失血性休克,直接危及产妇生命安全。及时有效地预防和控制产后出血,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的关键。

    作者:赵艳清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氨氯地平吲达帕胺联用治疗冠心病并高血压患者的研究

    目的:观察吲达帕胺和氨氯地平片的临床疗效在冠心病和高血压的治疗。方法70例冠心病和高血压医院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对照组35例。治疗组给予左旋氨氯地平片剂和吲达帕胺缓释片,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6w后,两组患者的血压,观察血脂,硝酸甘油片剂量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的血压和硝酸甘油片减少量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脂质含量的变化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吲达帕胺和氨氯地平片剂疗效在冠心病和高血压的治疗是很好的,可以有效地控制该病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曹宝平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发生低钠血症的相关危险因素的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低钠血症的病因及临床特点及治疗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从2012年2月~2014年7月急诊救治的患者中,其中年龄在54~95岁发生低钠血症患者共207例,单纯肺炎90例,肺炎合并心衰45例,慢性阻塞性肺病30例,癫痫发作3例,甲状腺功能减退2例,酮症酸中毒4例,脑血管病4例,肺癌6例,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3例,胃肠炎20例,出现明显症状的5例。结果表现为嗜睡,意识障碍、抽搐、昏迷。所有患者均行血清钠、血浆渗透压、肝肾功能及心功能的评价,所有低钠血症患者中回顾性分析,分析其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及治疗。其治疗主要有限水、补钠及药物治疗,根本治疗在病因治疗。结论对低钠血症患者应积极进行病因的诊断治疗,低钠血症是提供原发病诊断的重要线索。

    作者:赵青娥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晚期食管癌患者食管内支架置入术的整体护理

    目的:初步探讨整体护理对晚期食管癌患者食管内支架置入术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回顾2013年6月~2014年6月成功为20例晚期食管Ca患者在胃镜下行食管支架置入术后的整体护理。结果20例患者全部置入成功,术后2h可进流食,术后2w再进行吞咽苦难分级。未发生大出血穿孔等近期并发症,随访6~12个月,均未发生支架变形、移位及食物嵌塞等远期并发症。结论通过全方位的整体护理,晚期食管癌患者食管内支架置入术后能有效防治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尹雪莲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手术室护理干预在后路脊柱手术安全管理中的作用

    目的:研究术前术中术后的手术室护理干预在后路脊柱手术安全管理中的作用。方法2013年4月~2014年4月,我院139例后路脊柱手术实施手术护理干预。结果139例后路脊柱手术患者未发生护理并发症,手术进行顺利,患者康复出院。结论充分的术前评估、物品器械的准备、正确的体位摆放、严密的病情观察、感染的控制、精心的护理、术后的及时回访,可有效地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申玉华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Su11248对人重组P450同工酶的体外抑制实验研究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探讨SU-11248对CYP3A4、CYP2C9和CYP2D6酶活性的影响,为其在临床与其他药物的联合应用提供实验依据和理论指导。方法采用BD公司的人重组P450酶抑制剂筛选试剂盒,测定Su11248对上述三种P450同工酶的体外活性抑制50%的药物浓度(IC50)。结果 SU-11248对CYP3A4的IC50=11.85μM,对CYP2C9的IC50=7.74μM,对CYP2D6的IC50>50μM。结论 Su11248对CYP2C9酶活性有中等程度的抑制作用,对CYP3A4和CYP2D6酶活性无明显抑制作用。

    作者:钟毅;幸世玉;罗建华;陈伟伟;田原僮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三级医院开展儿科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观察

    儿科护理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特殊性,是护理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在儿科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目的是改善和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我科按照2010年卫生部下发的《2010年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要求,全面开展和落实优质护理服务,取得了明显效果。改善了了护患关系,提升了护理形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作者:黄广玲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酒依赖所致认知功能损害的研究

    酒依赖已逐渐成为当前严重的医学-社会问题。流行病学调查发现,酒依赖的发病率在所有精神疾病中仅次于精神分裂症和精神发育迟滞而居第三,目前仍有继续发展的趋势。对于酒依赖的个体而言,过量使用酒精所带来的不仅仅是躯体损害,也包括认知损害。酒依赖患者在影像学、电生理检查等方面有明显异常,对患者认知功能影响的因素包括遗传、性别、年龄、吸烟等。本文拟就酒依赖所致认知功能损害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白凤凤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妇科围手术期感染的预防及护理分析

    目的:了解妇科围手术期感染的预防和对应的护理措施。方法随机抽取本院2011年至今妇科收治外科手术治疗患者100例为观察组,该组患者在常规围手术期护理基础上联合对感染的预防和护理措施。另选本院2010年前妇科收治的接受常规围手术期护理的外科手术患者100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临床效果。结果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程度、平均住院时间以及感染率等均有显著优越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科外科手术治疗患者有一定概率出现围手术期感染的情况,对患者身体健康和手术的顺利进行均会造成严重影响,因此特别加强在妇科围手术期感染的预防和护理干预措施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且可改善患者预后和住院所需时间,降低患者生理、心理和经济等方面的负担,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有利于构建和谐的护患环境,值得普及推广。

    作者:杨敏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预见性护理对肺癌患者安全的影响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对肺癌患者安全的影响。方法对80例肺癌患者给予预见性护理,包括加强心理护理,做好入院宣教,保证病区环境安全,对高危人群制定详细的护理安全计划及措施,并加强患者日常护理和健康宣传教育。结果本组80例肺癌患者无1例发生跌倒、坠床、自杀、压疮等事件。结论肺癌发病率较高,临床上采用预见性护理措施效果理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姚洪芳;顾菊风;何金叶 刊期: 2014年第33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