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桂林
目的:探讨食管癌手术后肠内营养的临床应用与相关护理。方法随机抽取科室食管癌术后的患者80例,均术中留置有十二指肠营养管,术后管饲肠内营养液。结果80例患者中术后恢复好,无1例吻合口瘘等并发症的发生,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缩短,费用也有所减少。结论肠内营养液的早期应用大大改善了食管癌的术后预后。
作者:蔡霞;薛小燕;李莎;陈宇;杨燕 刊期: 2014年第33期
酒依赖已逐渐成为当前严重的医学-社会问题。流行病学调查发现,酒依赖的发病率在所有精神疾病中仅次于精神分裂症和精神发育迟滞而居第三,目前仍有继续发展的趋势。对于酒依赖的个体而言,过量使用酒精所带来的不仅仅是躯体损害,也包括认知损害。酒依赖患者在影像学、电生理检查等方面有明显异常,对患者认知功能影响的因素包括遗传、性别、年龄、吸烟等。本文拟就酒依赖所致认知功能损害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白凤凤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经颅磁刺激(TMS)是在大脑的特定部位给予磁刺激的一项新技术,主要用于基础神经科学研究和精神神经疾病的治疗[1],而重复经颅磁刺激(reptitive transcranid magnetic stimulate,rTMS)是在TMS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的神经电生理技术,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是一种大脑皮层神经磁刺激的治疗方法,具有无痛、无损伤、操作简便、安全可靠等优点,已被广泛用于神经、精神科领域[2]我院是从2014年1月开展此技术,现对48例自愿同意(或家属同意且签署知情同意书)做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的精神病者在生活质量的提高方面起到一定的作用的,现介绍体会如下。
作者:张巧林;席金荣;徐朝英;黄桂香 刊期: 2014年第33期
数字人体神经系统是数字人体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对人体神经系统、数字神经系统、数字人体神经系统进行比较的基础上,阐述数字人体神经系统的应用和范畴。
作者:侯鹏高 刊期: 2014年第33期
产后出血是分娩期的严重并发症,是产妇死亡四大原因(出血、感染、子痫、妊娠合并心脏病)之一,在我国居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其发生率约占分娩总数的2%~3%,其中80%以上发生在产后2h之内,常迅速发生失血性休克,直接危及产妇生命安全。及时有效地预防和控制产后出血,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的关键。
作者:赵艳清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研究补阳还五汤对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大鼠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复方丹参滴丸0.135g/kg),补阳还五汤高、中、低剂量组(44g生药/kg、22g生药/kg、11g生药/kg)。连续灌胃给药7d,末次给药1h后灌胃给予垂体后叶素(25u/kg)以造成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观察大鼠各时间点心电图变化,生化法检测血清肌酸激酶(CK)和乳酸脱氢酶LDH的活性。结果补阳还五汤高、中剂量组大鼠心电图ST段抬高减少,血清LDH、CK的活性较模型组显著降低(<0.01)。结论补阳还五汤对大鼠急性血心肌缺血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为抑制模型大鼠心电图的改变并调节酶活性,改善冠脉循环,保护缺血心肌。
作者:曹笑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研究一种新型的儿茶酚-O位-甲基转移酶抑制剂对帕金森病大鼠远端结肠平滑肌动力及上皮离子转运的影响,探讨其引起腹泻、便秘、腹痛等胃肠道副作用的可能机理。方法利用离体帕金森病模型大鼠结肠平滑肌和粘膜标本,采用胃肠道平滑肌动力记录技术、短路电流测定技术测定平滑肌的收缩舒张以及粘膜上皮的离子转运。结果发现新型抑制剂恩他卡朋对正常大鼠的平滑肌没有作用,但对帕金森病大鼠纵行肌的收缩具有抑制效应,并呈现剂量依赖性的特征,而对环形肌则没有明显的影响。在正常鼠和帕金森病模型大鼠结肠粘膜的基底侧加入恩他卡朋(250μM),引起的短路电流(ISC)分别为52.82±5.86μA/cm2和37.69±8.91μA/cm2,帕金森模型组和正常组相比,均值降低;在结肠粘膜的基底侧加入恩他卡朋(250μM),正常大鼠和模型大鼠的跨膜电阻分别为院46.29±3.949Ω·cm2和49.10±6.385Ω·cm2。模型大鼠和正常组相比,跨膜电阻均值略有增加,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新型抑制剂恩他卡朋对帕金森病大鼠纵行肌的收缩呈现剂量依赖性的抑制效应,并且可以引起帕金森病大鼠远端结肠上皮跨膜短路电流的降低。这些变化可能是造成服用恩他卡朋的患者产生腹泻、便秘等胃肠道副作用的可能机理之一。
作者:李利生;刘晨喆;徐敬东;张悦;朱进霞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耳内镜下负压吸引治疗耵聍栓塞的效果。方法将用碳酸氢钠溶液浸泡3d后的96例耵聍栓塞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48例患者,采用耳内镜下吸引法;对照组48例患者,采用常规洗耳法。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外耳道红肿鼓膜充血情况、患者耳部疼痛症状,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耳内镜下负压吸引治疗耵聍栓塞值得推广,该方法可减轻患者痛苦,有利于彻底清理外耳道耵聍。
作者:李振华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分析分组管理在综合医院门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门诊2013年1月~2014年1月82名护士进行分组对照研究,以科室为单位,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82名护士分为对照组(n=42)及观察组(n=40)。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接受分组管理。按分层法各选取两组接诊的12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比两组护士专科考核成绩、护理质量合格率及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护理满意度为95.83%,明显高于对照组86.67%(2=6.314,<0.05)。观察组护理质量合格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87.50%(2=4.227,<0.05)。此外,观察组专业技能、基本知识及专科理论等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0.01)。结论在综合医院门诊实施分组护理管理对规范护理行为,提高护理满意度,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殷秀娟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研究螺旋CT在颌面部外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60例颌面部外伤患者的CT扫描数据,分别比较不同层厚和相同层厚后处理前后之间的诊断意义。结果60例患者在3mm和6mm两种层厚中,3mm发现的骨折线数量显著高于6mm,=5.288,<0.05,比较有显著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螺旋CT处理后提高了诊断的质量,能多方位地显示骨折部位、范围、移位、旋转、骨缺损范围等情况,对临床参考意义更大,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陈瑾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初步探讨整体护理对晚期食管癌患者食管内支架置入术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回顾2013年6月~2014年6月成功为20例晚期食管Ca患者在胃镜下行食管支架置入术后的整体护理。结果20例患者全部置入成功,术后2h可进流食,术后2w再进行吞咽苦难分级。未发生大出血穿孔等近期并发症,随访6~12个月,均未发生支架变形、移位及食物嵌塞等远期并发症。结论通过全方位的整体护理,晚期食管癌患者食管内支架置入术后能有效防治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尹雪莲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调查了高职医学药剂专业化学课程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衔接情况,为药剂专业化学课程内容的建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召开座谈会和个别谈心的方法、用SPSS软件统计,对2010、2011级药学专业学生进行调研分析。结果目前学校五年制药学专业化学课程内容基本能满足学生实习、工作岗位的要求,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结论应以岗位需求和职业标准、专业标准为依据,关注初高职化学内容的衔接。
作者:邹惠静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骨折合并精神病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精神病患者,分为三组,护理完全依从10例,部分依从4例,不依从2例,比较丹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完全依从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不依从组。结论护理干预可提高骨折合并精神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有必要采取措施提高患者的护理依从性。
作者:方敏;曾国华;丁美兰;吴琼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运用团队追踪评估对恶性肿瘤复发后患者抑郁情绪及生命质量方面的干预效果,观察患者对医务服务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取样,选取2012年2月~2013年12月收住我院的癌症复发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组采用临床医生、心理科医生、专科护士及营养师组成团队,经过系列评估后与患者针对性沟通,并追踪评估患者的心理状况的动态变化,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对照组给予临床一般评估沟通。结果干预前,两组各项指标均无差异,(基线可比>0.05)。干预后,观察组抑郁程度低于对照组,对医务人员服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评定优于对照组。结论团队追踪评估沟通模式能有效地减少恶性肿瘤患者复发后的抑郁程度,优化其应对方式,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升患者对医务人员服务满意度。
作者:陶志芳;何莉;窦晓霞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分析研究临床护理对癫痫所致精神障碍联合用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3月~2013年3月在我院接收的患有癫痫性精神障碍患者21例,对21例患者的心理变化给予密切观察,同时采取相对应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对其效果给予分析研究。结果患者出院的时候痊愈一共有6例,占总体的28.57%;显著进步一共有8例,占总体的38.09%;进步一共有5例,占总体的23.81%;无效2例,占总体的9.52%。结论癫痫所致精神障碍联合用药期间要对患者心理变化特征给予密切观察,同时根据其心理特点采取相对应的护理措施,对临床疗效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
作者:祁燕兰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儿童1型糖尿病饮食干预方案及其依从性。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4年5月我院儿科收治的26例儿童期1型糖尿病,按照儿科学糖尿病章节推荐能量计算公式,比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各营养素推荐量制定饮食方案。同时记录每日三餐前后及夜间血糖和饮食完成情况。结果26例患儿中14例严格执行糖尿病餐,均无明显饥饿感。12例未严格执行糖尿病餐,2例因为临床医生建议减少主食量;1例因为糖尿病餐量超过平时摄入量无法完成;3例并无明显饥饿感,自行添加饼干等零食导致血糖控制不佳;6例因为睡觉、玩耍或挑食,家长未让患儿按时完成糖尿病餐,而另外换用其他食物导致当餐胰岛素无法执行或血糖不理想。所有患儿经过糖尿病餐,调整胰岛素用量以及家长教育,血糖终均控制理想。入院初空腹血糖(12.2±2.5)mmol/L,餐后血糖(24.7±3.8)mmol/L;综合治疗后空腹血糖(4.3±0.8)mmol/L,餐后血糖(6.7±0.7)mmol/L。结论饮食营养治疗方案对于低龄1型糖尿病儿童具有较好的临床适用性。制约饮食干预实施的主要因素是家长和患儿的依从性,其次是临床医生对饮食干预的正确认识。
作者:叶婷;左学志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治疗皮肤软组织缺损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对我科2011年3月~2013年8月收治的54例应用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治疗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患者进行护理观察。结果54例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的患者皮肤软组织缺损部位大片肉芽组织增生,为下一步植皮成活、伤口愈合起到了很好的效果。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骨科治疗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显著,而术后护理人员细致观察和全方位护理,是治疗成功的关键环节之一。
作者:陈晓萍 刊期: 2014年第33期
骨科住院患者大多数为突发性损伤导致肢体活动障碍或骨质疏松的老年患者,步态行走不稳或无力行走,是住院患者发生跌倒较多见的临床科室。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跌倒不仅增加自身痛苦,也影响了科室的信誉度,并给医院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而因此引起的医疗纠纷屡见不鲜,因此,防范住院患者意外跌倒是护理质量管理中重要的一个方面。我科自2012年以来共发生5例患者跌倒事件,事后立即进行不良事件分析并采取相应护理对策,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春来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观察手术治疗及保守方法对跟骨关节内骨折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来我院就诊的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64例(68足),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2例、对照组32例,对照组应用保守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应用手术方法进行治疗。记录手术前后患者的跟骨的宽度,跟骨的高度,Gis ane角,Bohler角等的情况,以及进行AOFS评分的比较。结果分析上述64例患者手术前、手术后的跟骨的宽度,跟骨的高度,Gis ane角,Bohler角等的情况,差异不具有统计学的意义;对两组患者的AOFS评分进行比较,对照组要优于观察组。结论手术治疗比较直观,能对跟骨的解剖结构进行复位;但保守治疗在达到恢复解剖结构的同时,还能使患者的痛苦减少,达到功能的早期恢复,骨折的早期愈合。因此,在临床的工作过程中要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判断治疗方法的选择。
作者:韦巍;薛峰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七叶皂苷钠搽剂联合牵引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单纯采用牵引推拿治疗,治疗组在牵引推拿治疗基础上加用七叶皂苷钠搽剂均匀涂搽在患处位,在治疗过程中,不得使用其他药物或治疗方法,上述治疗方法7d为1疗程,均治疗2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在疼痛评分、疗效两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七叶皂苷钠搽剂具有抗炎、抗渗出、消肿胀、促进静脉回流、淋巴回流、改善微循环、止痛等作用,联合牵引推拿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无副作用,取得满意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姚晖;李本达 刊期: 2014年第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