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志芳;何莉;窦晓霞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分组模式在我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运用医护一体化模式管理患者,医生与护士共同参与交接班、共同查房、共同管理患者。以医护一体化管理患者模式为实验组,以传统的管理患者模式为对照组,分别考核两个组患者管理的质量与数量,且与护士绩效挂钩,并将两组患者的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绩效考核结果显著提高;实验组患者满意99.8%,对照组患者满意度96.4%,实验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05)。结论医护一体化工作模式能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护士专科业务素质,利于更好地深入开展优质护理工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敏;周密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探讨SU-11248对CYP3A4、CYP2C9和CYP2D6酶活性的影响,为其在临床与其他药物的联合应用提供实验依据和理论指导。方法采用BD公司的人重组P450酶抑制剂筛选试剂盒,测定Su11248对上述三种P450同工酶的体外活性抑制50%的药物浓度(IC50)。结果 SU-11248对CYP3A4的IC50=11.85μM,对CYP2C9的IC50=7.74μM,对CYP2D6的IC50>50μM。结论 Su11248对CYP2C9酶活性有中等程度的抑制作用,对CYP3A4和CYP2D6酶活性无明显抑制作用。
作者:钟毅;幸世玉;罗建华;陈伟伟;田原僮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在子宫肌瘤患者的围术期护理中运用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4年2月我院收诊的子宫肌瘤患者共56例,并以随机数字表法方式将其分成两组,每组28例,将其中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者纳入对照组,将在此条件下增加心理护理干预者纳入观察组,分析并评估两组病例的临床护理结局。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的SAS、SDS分值均要较对照组有更高的改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手术时长、平均出血量和住院时间等方面,观察组均要显著性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子宫肌瘤患者运用围术期心理护理干预,对于改善患者心理状态、确保手术成功有重要意义,适合在今后的临床普及应用。
作者:马华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对比兰索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幽门螺旋杆菌(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治疗的98例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9例,分别采用兰索拉唑和奥美拉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腹痛缓解情况、Hp转阴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1.84%,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83.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0.05;治疗组患者腹痛消失率63.27%,Hp根除率93.8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0.05;治疗组患者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6.12%,对照组患者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8.16%,两组比较差异不具有显著性,>0.05。结论兰索拉唑治疗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效果优于奥美拉唑。
作者:彭庆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分析高血压脑出血(HICH)手术治疗时机与疗效的关系。方法回顾我院高血压脑出血(HICH)手术治疗的86例临床案例,按照进行治疗时出血时间长短分为三组:<7h为A组,7~24h为B组、>24h为C组;分析三组死亡率、术后再出血率及恢复情况,总结手术时机对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A、B、C三组,恢复良好的病例所占比率分别为54%,38%;17%;死亡率分别为院4%,13%,33%。三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再出血概率分别为院14.6%,9.4%和0。结论在HICH的早期进行手术治疗,致死率和致残率低于晚期手术治疗,但是出血时间越短,术后再出血的风险越高。
作者:李进良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为减少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应重视手术前后护理。方法是通过对本科收治的2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术前、术后护理进行总结。结果手术前有效的心理护理和体位训练,有利于患者顺利配合手术成功,术后有针对性地观察及功能锻炼,能预防和及时发现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结论手术治疗是解除腰椎间盘患者痛苦的有效手段,而术前、术后的正确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点。
作者:由悦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解除抑郁症患者便秘的效果。方法选取抑郁症患者发生便秘90例,随机分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果导、番泻叶导泻,研究组在此基础上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大便通畅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且腹痛、腹泻等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有效解除抑郁症患者的便秘,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崔卫香;于冬梅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实施舒适护理以及健康宣教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3月~2014年6月收治的50例实施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进行干预,实验组则增加舒适护理以及健康宣教,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0%,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4%,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更低,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满意度为100%,对照组为72%,实验组的患者满意度比对照组更高,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实施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进行舒适护理以及健康宣教干预,疗效理想,安全可靠,值得普及和应用。
作者:韩瑞芬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胃管非计划性拔出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分析我科2013年1月~12月共发生8例食管癌根治术后留置胃管的非计划性拔出的原因,并进行分析。结果减少了留置胃管非计划性拔出。结论有效镇痛、镇静、加强基础护理,妥善固定胃管,加强巡视及健康宣教,可有效预防留置胃管的非计划性拔出。
作者:王苏华;杨庆娟;杨莎;薛晓燕;杨晓华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方法。方法通过转变观念、更新制度、规范服务、创新模式、加强专项检查等方式建立优质护理服务。结果患者满意度明显提升,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得到明显提高。结论优质护理服务的实践活动应努力开展,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刘娟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对子宫收缩乏力所致产后出血的患者进行观察,分析患者护理的感受和体会。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0例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进行临床资料的回顾性分析,做做出及时诊断和准确处理的同时,给予针对性护理。观察患者出血量情况的改变以及患者临床护理的满意度。结果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以后,患者的出血量得以控制,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高。结论针对子宫收缩乏力所致产后出血患者,迅速诊断,准确处理后,行针对性护理,减少患者的出血量,降低了出血过多对孕妇生命构成威胁的危险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李娜;赵晓霞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联合胃空肠管抢救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的护理观察。方法在常规治疗的同时使用健帆H230灌流器联合胃空肠管对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入院的12例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进行治疗护理。结果患者未出现其它严重并发症,昏迷时间短,住院天数较常规缩短。结论血液灌流联合胃空肠管与积极的常规治疗抢救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效果较好。
作者:李红英;刘乾文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客观、快速评估和及时干预患者病情、高效管理医疗单元等方面提供一个有效的工具。方法对临床中进行的预警评分的方法和意义进行归纳和总结。结果早期对患者心率、收缩压、呼吸频率、体温和意识进行评分(早期预警评分),一旦分值达到一定标准,即可进行积极的医疗处置。结论早期预警评分适合广大医护人员及时地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及时采取干预措施,防范延误病情。
作者:黄佩华;容根南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胃镜下局部注射去甲肾上腺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12年2月~2014年1月我科收治的非食道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试验组30例和对照组32例。试验组给予胃镜下局部注射去甲肾上腺素,对照组给予胃肠减压、止血、抑酸等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止血效果有无差别。结果试验组止血成功率为96.9%显著高于对照组80.0%(P<0.05);试验组呕血次数(0.51±0.33 vs 0.88±0.25)和黑便次数(2.22±1.04 vs 4.66±1.23)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镜下局部注射去甲肾上腺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确切。
作者:铁晓军;雍海江 刊期: 2014年第33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可以阻碍肺部正常通气,影响人们正常的生活工作,不仅如此,我国15岁以上的人3%患有该病,且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如果在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基础上并发血栓,不仅给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带来影响,还可能加重病情,因此我们不得不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基础上预防血栓的形成,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详细掌握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血栓前状态。近几年来随着人们对预防血栓的重视度增加,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血栓前状态的研究不断深入,取得了较好的研究进展。本文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血栓前状态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预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相关血栓性疾病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张燕敏;陆曙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分析大剂量维生素C联合磷酸肌酸钠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88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抽签将其分为两组,各44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吸氧、抗病毒药物等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大剂量维生素C联合磷酸肌酸钠治疗,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心肌酶变化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显效39例,好转4例,治疗总有效率97.73%;对照组显效26例,好转11例,治疗总有效率84.09%,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另外,观察组治疗后心肌酶变化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剂量维生素C联合磷酸肌酸钠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晓燕 刊期: 2014年第33期
文化休克,是当一个人突然处于一种新异的文化生活环境而产生的焦虑、抑郁、排斥甚至恐惧的心理状态。住院患者文化休克产生的主要原因为对医院环境不适应,沟通交流障碍,风俗和生活习惯,文化环境和文化背景的差异,心理因素等。要尊重患者的生活习惯,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帮助患者尽快适应自己所在的环境,避免患者因文化休克而对医院产生恐惧心理,医护人员要多和患者交流,使患者尽快融入到医院这个特殊的环境中来。
作者:陈尚芬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分析研究中医治疗儿科肺炎临床疗效与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3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180例肺炎患儿,将其患儿平均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90例治疗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对照组90例肺炎患儿采用西医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中医法治疗90例肺炎患儿。结果记录两组治疗前后的症状,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疗效,对比结果表明观察组患儿的治疗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总有效率较高,与对照组有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0.05。结论中医治疗小儿肺炎效果明显,可以快速改善患儿的病情,并且安全性较高,加以合理的临床护理,临床效果更为理想,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曾妍凌 刊期: 2014年第33期
比较经超声引导下肘上PICC置管和常规PICC插管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范围及利弊。PlCC超声引导下肘上置管与常规PICC插管一次置管成功率高,留管时间长,意外拔管率低,导管移位或脱出少,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芦蒲;郭建华;任莉;王雪燕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观察食管癌患者服用甲羟孕酮(MPA)对放化疗后骨髓抑制的影响。方法100例接受化疗的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MPA加放化疗组)54例及对照组(单纯放化疗组)46例,放疗结束后评价骨髓抑制状况和生活质量变化。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化疗后白细胞、血红蛋白和血小板I+I 度骨髓抑制发生率没有差别(P>0.05),但治疗组I I-IV度骨髓抑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KPS评分改善率高于对照组(P<0.05)。未见MPA明显不良反应。结论MPA可有效减轻食管癌同步放化疗后骨髓抑制。
作者:张欣平;何朗;世民;付曦;别俊;潘荣强 刊期: 2014年第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