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食管癌术后胃管非计划性拔出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王苏华;杨庆娟;杨莎;薛晓燕;杨晓华

关键词:食管癌, 胃管非计划性拔出, 原因分析, 护理对策
摘要: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胃管非计划性拔出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分析我科2013年1月~12月共发生8例食管癌根治术后留置胃管的非计划性拔出的原因,并进行分析。结果减少了留置胃管非计划性拔出。结论有效镇痛、镇静、加强基础护理,妥善固定胃管,加强巡视及健康宣教,可有效预防留置胃管的非计划性拔出。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心理护理干预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的影响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干预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将273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147例与对照组126例。两组均给予相关对症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观察护理前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和焦虑(SAS)、抑郁(SDS)自评量表评分情况。结果护理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和SAS、SDS评分均降低,且干预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用于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可明显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英端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浅析如何提高教学医院产房助产士实习生教学质量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现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人们在医疗方面的自我防护意识也不断增强,尤其是随着优生优育政策的普及以及社会对于母婴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现对于医疗教学来说,如何才能在保证孕产妇安全的前提下,又能提高助产士实习生在产房内进行学习的教学质量已成为众教学医院关注及研究的重点。文章分别从基础设施、教师、实习生、相关培训规范、教学方法及教学评价五方面提出了相关措施,旨在提高教学医院产房助产士实习生的教学质量,培养实习生在产房内的实践操作能力,发挥其助产士应有的作用。

    作者:肖水英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尿培养、尿沉渣分析检测在尿路感染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尿培养和尿沉渣分析在尿路感染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6月在本院接受检查的疑似UTI患者200例,采集患者尿液标本,分别进行尿沉渣分析和尿培养分析,对两种方法的检验结果进行比对分析,并分别于联合检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种方法比较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x2=6.42,<0.05);联合检查与尿沉渣分析和尿培养阳性率比较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x2=4.04,<0.05;x2=20.34,<0.01);两种方法准确度、真阳性率、阴性预测值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联合检测真阳性率、真阴性率、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与尿沉渣分析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联合检测阳性预测值与尿培养分析比较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尿沉渣分析对尿路感染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能够作为尿路感染早期辅助诊断,尿沉渣分析联合尿培养可有效提高检验的真阳性率、真阴性率、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提高诊断价值,避免漏诊和误诊。

    作者:徐爱静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访视护理对提高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分析访视护理对提高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来我院诊治的80例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实验组联合访视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本次研究中,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方法护理,实验组躯体功能为(63.35±11.6分)、角色功能评分为(58.40±8.21分)、认知功能评分为(68.59±7.91分)、情绪生活评分为(62.30±23.7分)、社会功能评分为(67.30±18.2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访视护理能够有效的提高肿瘤患者生活治疗,其护理效果理想,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徐燕;罗红;王林兰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脑梗塞的临床观察

    目的:分析脑梗死与高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方法选择6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6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测定两组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与脑梗死密切相关,在治疗中应对患者高同型半胱氨酸予以有效预防,以降低脑梗死发生或复发率。

    作者:刘春林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骨伤患者术后夜间痛的分析及临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分析骨伤患者术后夜间痛的原因以及临床护理措施。方法抽取在2010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骨伤患者设为研究对象,将他们随机的分成两组,设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研究组患者采用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化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夜间疼痛程度,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40例患者中无痛的有13例,轻度疼痛的有20例,中度疼痛的有5例,重度疼痛的有2例,总有效率为82.5%;对照组40例患者中无痛的有3例,轻度疼痛的有18例,中度疼痛的有9例,重度疼痛的有10例,总有效率为52.5%。研究组患者术后夜间疼痛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骨伤患者术后夜间痛的治疗,要根据发生的原因,采取适宜的一系列的护理干预措施,对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有重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杭英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PBL结合情景模拟教学法在应用型护理人才培养中的应用

    PBL教学法已在临床护理教学中广泛应用,而情景模拟教学法是一种典型的互动教学法,在PBL教学中准确恰当的运用情景模拟使教学内容更接近临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及学习效率,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应变抢救能力,从而逐步使学生具备一名合格的应用型护理人才的素质。

    作者:莫丽兰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对心血管老年患者的护理特性研究

    目的:探讨心血管老年患者不同护理方法对心血管疾病发病率的影响。方法对来我院诊治的80例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实验组联合心理干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及对心血管疾病发生率。结果常规护理药物治疗组:外猝死达到4例,比例高达8.3%,在随访的6个月内住院有33例再次或者多次入院,比例达到68.8%。而常规药物护理药物治疗加心理干预组院外猝死仅发生1例,比例为2.1%。随访6个月内有25例再次入院治疗,所占比例为53.2%。结论心血管疾病发病率较高,临床上加强患者心理护理干预效果理想,能够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生率,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吴玉兰;袁晖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诌议信息网络平台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索信息网络平台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信息网络平台在护理管理中应用之前、后护理工作、护理管理效率。结果信息网络平台在护理管理中应用后,护士的幸福指数、对自身工作的满意度;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比未建立信息平台时明显提高。结论信息网络平台在护理工作、护理管理、护理人力资源的管理分配中,起到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在护理工作中值得推广和完善。

    作者:唐中兰;雷方慧;赵丹丹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究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临床特点。方法本次研究选择对象共40例,其中20例合并有2型糖尿病,另外20例为单纯的脑梗死。设定20例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为观察组,20例脑梗死患者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BG)、三酰甘油(TG)、血清总胆固醇(TCH)、糖化血红蛋白(HhA1c)水平都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愈率为4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0.0%,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病情更为严重,治愈率更低,严格的血压、血糖控制,以及血脂的纠正可有效防治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

    作者:宝力嘎;兰雪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螺旋CT在颌面部外伤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螺旋CT在颌面部外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60例颌面部外伤患者的CT扫描数据,分别比较不同层厚和相同层厚后处理前后之间的诊断意义。结果60例患者在3mm和6mm两种层厚中,3mm发现的骨折线数量显著高于6mm,=5.288,<0.05,比较有显著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螺旋CT处理后提高了诊断的质量,能多方位地显示骨折部位、范围、移位、旋转、骨缺损范围等情况,对临床参考意义更大,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陈瑾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Su11248对人重组P450同工酶的体外抑制实验研究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探讨SU-11248对CYP3A4、CYP2C9和CYP2D6酶活性的影响,为其在临床与其他药物的联合应用提供实验依据和理论指导。方法采用BD公司的人重组P450酶抑制剂筛选试剂盒,测定Su11248对上述三种P450同工酶的体外活性抑制50%的药物浓度(IC50)。结果 SU-11248对CYP3A4的IC50=11.85μM,对CYP2C9的IC50=7.74μM,对CYP2D6的IC50>50μM。结论 Su11248对CYP2C9酶活性有中等程度的抑制作用,对CYP3A4和CYP2D6酶活性无明显抑制作用。

    作者:钟毅;幸世玉;罗建华;陈伟伟;田原僮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上海市泗泾镇儿童高血压现状分析

    目的:研究上海市松江区泗泾镇4所中小学7~14岁年龄组的儿童高血压患病率情况,为儿童高血压预防提供依据。方法以上海市松江区泗泾镇4所中小学4098名学生调查对象,采用整群抽样方法。结果不同年龄组随着年龄升高儿童高血压患病率呈上升趋势,超重患儿比正常体重患儿血压增高比例明显增加。结论对儿童高血压患者进行早期识别及干预,以防止相应靶器官发生不可逆病变及防止发展成为成人高血压。

    作者:宋鹤;葛歆婧;吕明婕;唐勤;黄菊红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酒依赖所致认知功能损害的研究

    酒依赖已逐渐成为当前严重的医学-社会问题。流行病学调查发现,酒依赖的发病率在所有精神疾病中仅次于精神分裂症和精神发育迟滞而居第三,目前仍有继续发展的趋势。对于酒依赖的个体而言,过量使用酒精所带来的不仅仅是躯体损害,也包括认知损害。酒依赖患者在影像学、电生理检查等方面有明显异常,对患者认知功能影响的因素包括遗传、性别、年龄、吸烟等。本文拟就酒依赖所致认知功能损害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白凤凤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输尿管结石的彩超诊断及临床价值

    目的:观察彩超诊断输尿管结石的声像图表现特征,探讨彩超在诊断输尿管结石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32例经临床确诊的输尿管结石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132例输尿管结石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和二维超声检查结果,观察彩超的图像表现并计算彩超诊断符合率。结果输尿管3个生理性狭窄部结石73例(占55.3%),均有不同程度的患侧肾积水和(或)输尿管扩张。二维超声在输卵管第一狭窄处、上段平对第三腰椎水平及附近、输尿管第二狭窄处、输尿管第三狭窄处、下段第二、三狭窄间的各处确诊率分别为100%、95.3%、100%、96.9%、100%。彩超在输卵管第一狭窄处、上段平对第三腰椎水平及附近、输尿管第二狭窄处、输尿管第三狭窄处、下段第二、三狭窄间的各处确诊率分别为100%、97.7%、100%、98.5%、100%。两者在上段平对第三腰椎水平及附近和输尿管第三狭窄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彩超检查泌尿系统结石不仅能对结石的质地、大小、发生部位进行判断,而且还有具有简便、准确、无损伤、价格低等优点,能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法提供可靠的依据,因此彩超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是输尿管结石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作者:孙国明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聚维酮碘冲洗预防化脓性阑尾炎切口感染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聚维酮碘溶液冲洗在预防化脓性阑尾炎切口感染中的疗效。方法对2009年6月~2013年6月在我院行化脓性阑尾切除术的69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按照随机化原则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39例患者术中使用聚维酮碘溶液对腹腔及各组织间隙进行冲洗,对照组30例患者术中使用生理盐水对腹腔及各组织间隙进行冲洗,术后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3d白细胞(WBC)计数、使用抗生素时间、切口感染率,住院时间及住院总费用差异。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在手术时间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在3d后白细胞计数、抗生素使用时间、切口感染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上,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聚维酮碘溶液冲洗在预防化脓性阑尾炎切口感染中具有较好的疗效,值得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作者:黄海彬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骨折患者钢板去除术后的伤口护理

    为深入探讨骨折患者钢板去除术后伤口的感染预防与护理措施、更好地为患者服务、有效提升护理质量,作者随机筛选2011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骨折钢板去除术患者100例,不考虑患者性别、年龄等因素的影响,随机将其分为感染预防组(50例)和普通护理组(50例)。感染预防组在对患者进行逐个评估后,根据评估结果进行针对性的感染预防;普通护理组实行常规的护理,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伤口感染率和满意率。结果显示院感染预防组有1例感染病例发生,患者满意率98%;普通护理组发生感染病例11例,患者满意率仅为72%。对患者采取先评估、再进行针对性的感染预防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康复几率,降低伤口感染的可能性,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吴琼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三级医院开展儿科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观察

    儿科护理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特殊性,是护理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在儿科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目的是改善和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我科按照2010年卫生部下发的《2010年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要求,全面开展和落实优质护理服务,取得了明显效果。改善了了护患关系,提升了护理形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作者:黄广玲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脑脊液漏的观察及护理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伤科常见病,手术后会出现颅内压降低出现头晕等不适,或可引起脊髓感染等常见早期并发症,如何有效的进行术后的观察及护理,并采取有效护理措施,减少脑脊液外漏,促进硬脊膜破裂口的愈合,给患者减轻痛苦,预防并消除引发残废的危险显得尤为重要。现就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脑脊液漏护理的有关情况做出相关概述。

    作者:马玉娟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宫腔镜手术患者的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宫腔镜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总结进行宫腔镜手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干预。结果术后恢复良好,无1例发生并发症。结论为确保宫腔镜手术成功,必须加强手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干预。

    作者:樊柏;安宁 刊期: 2014年第33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