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婷;左学志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胆囊造瘘术(PC)姑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013年我院40例超声引导下经皮胆囊造瘘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结果40例患者均一次性穿刺成功,临床症状均明显好转,其中26例梗阻性急性胆囊炎患者择期手术胆囊切除,13例非梗阻性急性胆囊炎患者拔管后保守治疗,1例拔管后胆漏行急诊胆囊切除手术。讨论在姑息治疗急性胆囊炎中,PC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尹明;王中阳;钱月萍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骨水泥型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7月~2014年2月,采用骨水泥型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41例(I I型23例,IV型16例,V型2例),观察术后并发症及髋关节功能。结果手术时间56~100min,平均68.6min,术中出血约200~600ml,平均280ml;所有患者术后2~3d即扶助行器下地负重站立、行走;随访6~36个月,平均24个月,未见畸形、感染、假体松动、下沉及脱位发生,3~6个月基本恢复到伤前髋关节功能。术后6个月Har is评分院优20例,良17例,中3例,差1例;优良率90.2%。结论骨水泥型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具有手术时间短,即刻稳定,早期下地负重,显著减少卧床并发症,关节功能迅速恢复到伤前水平等优点,对于高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是比较理想的手术方式之一。
作者:陈忠益;丁浩;刘泉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使用艾灸联合热水袋局部加温防治冬季奥沙利铂化疗致急性神经毒性反应的效果。方法将2012年11月~2013年2月,2013年11月~2014年2月在安康市中医医院住院的胃肠道癌行奥沙利铂化疗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采用艾灸联合热水袋局部加温,对照组采用热水袋局部加温。观察两组的急性周围神经毒性反应程度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急性周围神经毒性反应的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艾灸联合热水袋局部加温可预防和减轻在冬季使用奥沙利铂化疗致急性周围神经毒性反应。
作者:张贤仿;郭梅;马运侠;陈茁;夏芳;郑欣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观察细节护理对减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本院将80例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平均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细节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尿量、清醒时间均短于或者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细节护理对减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有积极影响。
作者:雷雨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对子宫收缩乏力所致产后出血的患者进行观察,分析患者护理的感受和体会。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0例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进行临床资料的回顾性分析,做做出及时诊断和准确处理的同时,给予针对性护理。观察患者出血量情况的改变以及患者临床护理的满意度。结果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以后,患者的出血量得以控制,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高。结论针对子宫收缩乏力所致产后出血患者,迅速诊断,准确处理后,行针对性护理,减少患者的出血量,降低了出血过多对孕妇生命构成威胁的危险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李娜;赵晓霞 刊期: 2014年第33期
面对社会越来越趋向于对传统医学模式的需要,在针灸学科人才培养过程中,往往过于强调针灸专业知识的掌握,而忽视了专业素质的培养与针药结合应用的重要性,为培养新世纪创新型复合型针灸人才,此文提出对于加强针灸专业学生和教师双层次素质与能力培养的新型模式,并为推进针灸专业双层次人才培养模式的进行展开了一些思考。
作者:邹伟;程伟;王珑;于学平;张迪;孙晓伟;蒋希成;滕伟;戴晓红;田旭升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针、硫辛酸针联合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6例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采用前列地尔针、硫辛酸针联合依帕司他,对照组采用前列地尔针联合依帕司他。结果观察组治疗疗效(83.33%)、观察组治疗后感觉传导速度[正中神经(50.43±3.51)m/s、腓总神经(45.94±3.32)m/s]、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正中神经(67.69±3.29)m/s、腓总神经(49.09±3.33)m/s]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前列地尔针、硫辛酸针联合±帕司有助于改善患者神经传导速度,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杨中杰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影响会阴切开缝合术切口愈合不良的因素及适当处理方式,提高会阴切开愈合率。方法对32例阴道分娩行会阴侧切术愈合不良的产妇进行分析。结果影响切口愈合的因素主要有原有阴道炎,胎膜早破,保护会阴,缝合技术和病理产科有关。结论会阴切口愈合不良与上述多种因素有关,应进行针对性预防和相应的处理措施。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切口愈合情况,加快切口愈合速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德靖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软聚硅酮泡沫敷料治疗难治性创面的急诊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难治性创面的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行常规手术清创后采用软聚硅酮泡沫敷料治疗;对照组行常规手术清创后予常规换药处理。比较两组在治疗4w后的治愈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治疗4w后,治疗组治愈率及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软聚硅酮泡沫敷料能及时吸收创面渗液,保持创面湿润,促进创面愈合,治疗难治性创面临床疗效显著、患者满意度高,且操作简单,易于掌握,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余明海;梁隆斌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酒依赖与焦虑障碍之间的共病特征,以发病率为切入点进行深入分析。方法选取某院精神科收治的58例焦虑障碍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当中的研究组,另外选取58例具有酒依赖现象的焦虑障碍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发病率进行对照比较。结果从性别方面来看,女性焦虑障碍患者在酒精使用障碍方面的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患者,另外两组患者之间进行对比,治愈难度具有明显的差异。结论酒依赖与焦虑障碍之间的关系较为密切,目前绝大多数的精神障碍共病特征均与酒精使用的情况直接相关,因此对于焦虑障碍患者的治疗当中应将予以酒依赖现象改善的措施作为治疗的主要方向,进而使得患者恢复至健康的精神状态。
作者:高营;刘娟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急诊科的工作日益重要,加强对急诊患者的心理护理,有利于改善医患关系,减少患者的不良认知和不良情绪,使患者能积极地配合医护工作的开展,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方法本文通过分析急诊患者不同的心理特点,结合笔者不断的工作实践,采取了相应的心理护理技术。结果在日常的急诊科护理工作中,经过积极的心理护理,急诊患者的各种负性心理反应均有了明显减轻或消失,保证了临床工作的顺利开展,使得急诊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能保持愉悦的心情,促进了疾病的痊愈和急诊患者的早日康复。结论对于急诊患者的心理护理应针对不同患者的心理问题而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并且心理护理应始终贯彻于护理活动的全过程。
作者:郑春娜;彭慧玲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加强手术室医疗废物的管理,预防和控制手术室的医院感染,保证手术室人员的安全。方法严格以国务院《医疗废物管理条理》为准则,对手术室医用废弃物进行科学分类,专人管理,制定手术室医用废弃物的分类、回收、管理制度并完善措施,规范护理行为等一系列管理措施。结果提高了手术室医疗废物管理质量及各级人员环保意识,规范了手术室废物管理工作,保障了手术室人员的职业安全,有效预防和控制了手术室医源性感染。结论通过科学的医疗废物管理,保障了手术室人员的安全,防止疾病的传播和污染,保护环境,保障人体的健康。
作者:徐文妹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观察胰激肽原酶对2型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和作用。方法对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100例,40 U,1次/d,治疗8w。每周观察24h尿白蛋白排泄量(UAER)。结果治疗4w后由治疗前的(182.5±85.6)mg/24h减少到(112.6±35.4) mg/24h (P<0.05),而且随治疗时间延长UAER减少愈明显,第5w已降至(55.4±25.4) mg/24h(P<0.05)。结论胰激肽原酶治疗一定的疗程才对糖尿病肾病有比较好的疗效作用。
作者:杨光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在体糖尿病大鼠心肌对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耐受性。方法单次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取非糖尿病大鼠及糖尿病大鼠各12只,适应性饲养4w后随机分为非糖尿病假手术组(N-Sham组)、非糖尿病缺血再灌注组(N-IR组)、糖尿病假手术组(D-Sham组)、糖尿病缺血再灌注组(D-IR组)。连续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标左室收缩压(LVSP)及左室舒张末压(LVEDP),比色法测血浆肌酸激酶(CK)活性,电镜观察线粒体结构。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N-IR组与D-IR组均出现LVSP下降,LVEDP升高,CK活性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线粒体超微结构损伤明显,与N-IR组比较,D-IR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线粒体结构损伤未见明显改善及恶化。结论4w糖尿病大鼠心肌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耐受性与非糖尿病大鼠比较无明显差异。
作者:张琳;许铁;叶英;于红丽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比较新生儿桡动脉和股静脉穿刺采血方法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操作所需时间和血管损伤情况。方法将10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桡动脉穿刺组(A组)55例和股静脉穿刺组(B组)45例。 A组采用桡动脉穿刺采血,B组采用股静脉穿刺采血,并对两组采血成功率、穿刺采血损伤程度及操作时间进行比较。结果桡动脉穿刺采血成功率比股静脉采血成功率提高了10%,达到了95%;桡动脉采血时间比股静脉采血时间平均缩短了5min。结论新生儿桡动脉穿刺采血比股静脉穿刺采血一次成功率高,操作时间少,损伤程度轻,可推广采用。
作者:屈海丽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共43例45眼DME患者进行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佳矫正视力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的变化,采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43例45眼DME患者CMT与视功能均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10d、1个月、3个月视力均明显提高(P<0.05),CMT显著降低(<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随访6~10个月,无特殊不良反应。结论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DME疗效显著,可明显减轻黄斑水肿,改善视力,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书林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初步探讨整体护理对晚期食管癌患者食管内支架置入术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回顾2013年6月~2014年6月成功为20例晚期食管Ca患者在胃镜下行食管支架置入术后的整体护理。结果20例患者全部置入成功,术后2h可进流食,术后2w再进行吞咽苦难分级。未发生大出血穿孔等近期并发症,随访6~12个月,均未发生支架变形、移位及食物嵌塞等远期并发症。结论通过全方位的整体护理,晚期食管癌患者食管内支架置入术后能有效防治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尹雪莲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调强放疗(IMRT)联合高强度聚焦超声热疗治疗局部晚期胰腺癌的疗效及副反应。方法2008年10月~2011年9月对45例Ⅲ、Ⅳa期胰腺癌患者进行调强放疗,1次/d,5次/w,高强度聚焦超声热疗,隔日1次,共3~6次。评估肿瘤的缓解率,1年和2年生存率,临床受益率及副反应。结果总有效率(CR+PR)分别为73.3%,中位生存期14.2个月,1、2年生存率为53.3%、26.7%,毒副作用:白细胞减少、恶心呕吐。结论调强放疗联合高强度聚焦超声热疗对局部晚期胰腺癌有一定疗效,副作用少,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朱海文;陈龙云;侍红泰;裴冬;毛义翔;陈斌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腹外疝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43例腹外疝患者围手术期的治疗与护理。结果43例行腹股沟疝修补术患者减少住院天数,降低了术后并发症,大大减少了术后复发率。
作者:申明芳 刊期: 2014年第33期
探讨腹腔镜下重度肥胖患者腹腔镜胃减容术围手术期的护理,包括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及护理评价。本文总结2例手术患者回顾性分析,总结其护理要点。本组2例病例均度过围手术期,康复出院。6个月后回访,患者均对目前体重满意。充分的、恰当的围手术期护理有益于患者理解,并积极配合治疗,早日康复。
作者:汪袁云子;蒲小金;李文娟 刊期: 2014年第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