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关于针灸专业双层次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邹伟;程伟;王珑;于学平;张迪;孙晓伟;蒋希成;滕伟;戴晓红;田旭升

关键词:学术平台, 教师, 学生, 双层次培养
摘要:面对社会越来越趋向于对传统医学模式的需要,在针灸学科人才培养过程中,往往过于强调针灸专业知识的掌握,而忽视了专业素质的培养与针药结合应用的重要性,为培养新世纪创新型复合型针灸人才,此文提出对于加强针灸专业学生和教师双层次素质与能力培养的新型模式,并为推进针灸专业双层次人才培养模式的进行展开了一些思考。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舒适护理在癌症晚期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模式癌症晚期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将120例癌症晚期患者随机分为舒适研究护理组和普通对照护理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依据患者情况实施舒适护理,观察前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情况。舒适护理组患者生活质量状态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晚期的癌症患者开展舒适护理模式,可减轻患者的疼痛,缓解患者的心理抑郁,极大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预生存期。

    作者:阮玉华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尿培养、尿沉渣分析检测在尿路感染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尿培养和尿沉渣分析在尿路感染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6月在本院接受检查的疑似UTI患者200例,采集患者尿液标本,分别进行尿沉渣分析和尿培养分析,对两种方法的检验结果进行比对分析,并分别于联合检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种方法比较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x2=6.42,<0.05);联合检查与尿沉渣分析和尿培养阳性率比较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x2=4.04,<0.05;x2=20.34,<0.01);两种方法准确度、真阳性率、阴性预测值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联合检测真阳性率、真阴性率、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与尿沉渣分析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联合检测阳性预测值与尿培养分析比较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尿沉渣分析对尿路感染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能够作为尿路感染早期辅助诊断,尿沉渣分析联合尿培养可有效提高检验的真阳性率、真阴性率、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提高诊断价值,避免漏诊和误诊。

    作者:徐爱静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PDCA循环在药剂科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综述PDCA循环在医院药剂科管理中的应用,提高药品管理质量、实现合理用药。方法运用PDCA循环理论进行数据分析,找出问题原因,并制定相应对策进行干预。将采样医院的药库及临床药品使用情况分为干预前组和干预后组,对前后两组药品药库管理和临床使用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运用PDCA循环管理法后,药品去向明确率、药库管理有效使用率均得到提升,药品不合格报损率下降。同时干预后组临床不合理用药情况明显低于干预前组,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医院药剂科管理使用PDCA循环能帮助规范医院药品管理流程,加强医疗药品管理质量,改善不合理用药情况。

    作者:陆学工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心理护理对减轻肝脏手术患者疼痛的实施效果

    目的:探讨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对减轻肝脏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的效果。方法选择我科2014年1月~6月收治的98例肝脏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98例患者分为对照和研究组。对照组予以肝脏术后常规护理方法;而研究组则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之上,增加心理护理干预。并对两组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讨论由于肝脏手术患者通常会于术后产生较为强烈的疼痛感,而通过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则可以有效地减轻术后疼痛,恢复其治疗信心,消除其不良心理反应,并可进一步提高患者满意程度。

    作者:黄绪兰;王秀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浅谈医院档案信息化建设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系统的不断发展,信息化建设在医院档案管理(本文主要就文书档案)中的地位日益提高;医院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信息共享、节约成本,使医院管理工作充分利用档案信息资源,为制定医院工作质量评价、医疗、护理、教学、科研、论文撰写等提供了坚实的平台。

    作者:刘莉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超声引导下经皮胆囊造瘘术姑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胆囊造瘘术(PC)姑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013年我院40例超声引导下经皮胆囊造瘘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结果40例患者均一次性穿刺成功,临床症状均明显好转,其中26例梗阻性急性胆囊炎患者择期手术胆囊切除,13例非梗阻性急性胆囊炎患者拔管后保守治疗,1例拔管后胆漏行急诊胆囊切除手术。讨论在姑息治疗急性胆囊炎中,PC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尹明;王中阳;钱月萍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剖腹产手术患者腹部切口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析剖腹产手术中患者腹部切口的具体护理办法及实施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0月~12月来我院就诊的70例剖腹产手术腹部切口患者,将其作为此次报告的研究对象。将7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更为全面的护理方法。结果经过护理后,观察组的肛门排气时间、伤口甲级愈合率、愈合时间、住院的时间及期间并发症的发生概率都强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有显著差异,<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剖腹产手术患者的腹部切口进行人性化护理,可以显著改善治疗效果,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加快患者伤口愈合,因而,该护理手法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静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缬沙坦治疗高血压合并糖调节受损患者早期肾损害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应用缬沙坦治疗高血压合并糖调节受损(IGR)患者早期肾损害的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2月~2013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高血压伴IGR患者22例,实验室检查均显示存在早期肾损害,使用缬沙坦80 mg/d治疗8w,对比治疗前后血脂、血糖、血压及肾功能指标。结果患者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均比治疗前显著下降(152.53±11.25 mmHg vs 135.15±9.36mmHg,94.23±8.64 mmHg vs 86.72±7.74mmHg,P<0.05)。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较治疗前无明显下降(5.92±1.63 mmol/L vs 5.81±0.89 mmol/L,P>0.05);治疗后餐后2h血糖较治疗前明显降低(9.12±2.15 mmol/L vs 6.19±1.02 mmol/L,P<0.05)。患者治疗后尿白蛋白排出率、24h蛋白定量以及血尿素氮、血肌酐均比治疗前显著下降(31.62±7.23μg/min vs 20.23±6.55μg/min,40.35±4.13 mg/24h vs 17.74±5.24 mg/24h,4.51±1.24 mmol/L vs 3.78±1.03 mmol/L,116.24±7.82μmol/L vs 102.74±7.88μmol/L,P<0.05)。结论缬沙坦在控制血压的同时,具有改善糖代谢异常,降低微量蛋白尿的作用。

    作者:李雷;董永吉;潘德峰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护理风险管理在胃镜室的应用

    目的:分析胃镜室内护理方法,对风险管理进行分析及提出预防措施。方法分析2010年7月~2014年4月收治的422例胃镜检查患者,对胃镜室的风险进行评估,从医院、医务人员、药物、患者自身进行分析。结果胃镜护理风险防范措施主要包括加强院内管理,建立健全胃镜室管理制度,加强医务人员的专业培训。加强麻醉药物及急诊药物管理,规避药物风险。患者因素方面,需对患者进行病情相关教育,临床有效监控病情变化,以规避风险。结论护理风险管理,可提高医务工作者的内镜风险防范意识和评估风险的能力。以减少并发症及不良事件的发生,确保护理安全。

    作者:陈琳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VSD引流治疗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的护理体会

    骨筋膜室综合征是筋膜室内组织压因肢体受压而升高,损害室内肌肉和神经的血液供应,组织急性严重缺血时出现的一系列相应的症状和体征。是挤压综合征的局部表现,多见于小腿和前臂[1],严重时,可致水肿恶性循环引起的坏疽、缺血性肌挛缩甚至包括肢端在内的整个肢体的丧失。及时、彻底地切开减压手术是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定型治疗,经过术后1~2w 的综合治疗,创面水肿消退,根据创面大小行二期缝合或植皮手术。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我院对33例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进行VSD 封闭引流,收到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何艺娇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基层医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实践与体会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方法。方法通过转变观念、更新制度、规范服务、创新模式、加强专项检查等方式建立优质护理服务。结果患者满意度明显提升,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得到明显提高。结论优质护理服务的实践活动应努力开展,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刘娟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胃镜下局部注射去甲肾上腺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胃镜下局部注射去甲肾上腺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12年2月~2014年1月我科收治的非食道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试验组30例和对照组32例。试验组给予胃镜下局部注射去甲肾上腺素,对照组给予胃肠减压、止血、抑酸等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止血效果有无差别。结果试验组止血成功率为96.9%显著高于对照组80.0%(P<0.05);试验组呕血次数(0.51±0.33 vs 0.88±0.25)和黑便次数(2.22±1.04 vs 4.66±1.23)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镜下局部注射去甲肾上腺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确切。

    作者:铁晓军;雍海江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清利明目汤治疗湿性脾气虚弱型老年性黄斑变性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清利明目汤治疗湿性脾气虚弱型老年性黄斑变性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来我院眼科门诊就诊患者56例,86眼,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治疗组28例(42只眼),对照组28例(42只眼),治疗组用清利明目汤治疗(主要方药组成院决明子、桑叶、金银花、枸杞子、苍术等),l剂/d。1疗程/2w,l疗程后休息3~5d。每例患者均服药3个疗程。对照组口服葡萄糖酸锌,50mg/次。维生素E丸0.l g,2次/d;维生素C片0.2g,3次/d,15d为l疗程,以上病例均治疗3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42只眼,显效29只,有效8只,无效5只,显效率为69.05%,总有效率88.10%;对照组42只眼,显效11只,有效14只,无效17只,显效率为26.19%,总有效率59.52%;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清利明目汤治疗湿性脾气虚弱型老年性黄斑变性可取得显著地临床效果。

    作者:孟宪卿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针灸治疗硬膜下血肿后遗症50例疗效分析

    硬膜下血肿是常见的颅内血肿之一,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及慢性3种,约占颅内血肿的10%。发病与颅脑外伤有密切关系,常伴有弥漫性脑肿胀,据新数据统计,其病死率高达40%~85%[1]。经过积极的手术治疗能有效的降低死亡率,但仍有大量患者遗留有后遗症。本研究对针灸联合西药治疗硬膜下血肿的后遗症进行了对比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李钊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大剂量维生素C联合磷酸肌酸钠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88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大剂量维生素C联合磷酸肌酸钠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88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抽签将其分为两组,各44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吸氧、抗病毒药物等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大剂量维生素C联合磷酸肌酸钠治疗,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心肌酶变化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显效39例,好转4例,治疗总有效率97.73%;对照组显效26例,好转11例,治疗总有效率84.09%,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另外,观察组治疗后心肌酶变化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剂量维生素C联合磷酸肌酸钠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晓燕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差原因分析及护理

    目的:通过对高血压患者服药治疗的依从性研究,给予合理的护理干预,使高血压患者的依从性提高。方法对2011~2013年来我院门诊就诊的18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对患者的服药依从性进行分析。结果180例高血压患者调查问卷结果显示,60%患者服药依从性差。不按医嘱服药、漏服的52例,占30%;随意停药、间断性用药、仿效他人自行频繁换药的35例,占20%;血压高拒服降压药20例,占10%。结论患者服药依从性与患者自身对高血压病知识认知不足,以及家庭状况,文化修养,心理状态,临床症状的轻重以及医护人员的健康宣教,出院随访等有关,需要护理人员对患者服药依从性予以干预,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高血压。

    作者:刘华凤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与耻骨后前列腺癌根治术疗效的比较

    目的:通过比较研究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Laparoscopic radical prostatectomy,LRP)与耻骨后前列腺癌根治术(Retropubic radical prostatectomy,RRP)治疗前列腺癌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2007年1月~2014年2月收治的前列腺癌患者162例,其中83例行LRP,79例行RRP,比较两种不同术式的术中术后效果。结果LRP组一共83例,手术均获得成功,无1例中途转为开放手术。 LRP组平均手术时间明显长于RRP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平均出血量、平均留置导尿时间、平均住院天数明显少于RRP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肠道功能恢复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年限内,两组尿控率无明显差异(P<0.05),而生化复发率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LRP在出血、术后恢复、术后控瘤效果方面优于RRP,术后尿控率与开放手术无明显差异,LRP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徐致鹏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兰索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对比研究

    目的:对比兰索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幽门螺旋杆菌(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治疗的98例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9例,分别采用兰索拉唑和奥美拉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腹痛缓解情况、Hp转阴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1.84%,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83.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0.05;治疗组患者腹痛消失率63.27%,Hp根除率93.8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0.05;治疗组患者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6.12%,对照组患者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8.16%,两组比较差异不具有显著性,>0.05。结论兰索拉唑治疗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效果优于奥美拉唑。

    作者:彭庆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目的:为减少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应重视手术前后护理。方法是通过对本科收治的2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术前、术后护理进行总结。结果手术前有效的心理护理和体位训练,有利于患者顺利配合手术成功,术后有针对性地观察及功能锻炼,能预防和及时发现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结论手术治疗是解除腰椎间盘患者痛苦的有效手段,而术前、术后的正确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点。

    作者:由悦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对心血管老年患者的护理特性研究

    目的:探讨心血管老年患者不同护理方法对心血管疾病发病率的影响。方法对来我院诊治的80例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实验组联合心理干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及对心血管疾病发生率。结果常规护理药物治疗组:外猝死达到4例,比例高达8.3%,在随访的6个月内住院有33例再次或者多次入院,比例达到68.8%。而常规药物护理药物治疗加心理干预组院外猝死仅发生1例,比例为2.1%。随访6个月内有25例再次入院治疗,所占比例为53.2%。结论心血管疾病发病率较高,临床上加强患者心理护理干预效果理想,能够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生率,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吴玉兰;袁晖 刊期: 2014年第33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