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针灸治疗硬膜下血肿后遗症50例疗效分析

李钊

关键词:针灸治疗, 硬膜下血肿, 后遗症, 颅内血肿, 西药治疗, 数据统计, 手术治疗, 颅脑外伤, 对比分析, 亚急性, 死亡率, 脑肿胀, 弥漫性, 病死率, 患者, 发病
摘要:硬膜下血肿是常见的颅内血肿之一,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及慢性3种,约占颅内血肿的10%。发病与颅脑外伤有密切关系,常伴有弥漫性脑肿胀,据新数据统计,其病死率高达40%~85%[1]。经过积极的手术治疗能有效的降低死亡率,但仍有大量患者遗留有后遗症。本研究对针灸联合西药治疗硬膜下血肿的后遗症进行了对比分析,总结如下。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胰激肽原酶对2型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和疗程观察

    目的:观察胰激肽原酶对2型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和作用。方法对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100例,40 U,1次/d,治疗8w。每周观察24h尿白蛋白排泄量(UAER)。结果治疗4w后由治疗前的(182.5±85.6)mg/24h减少到(112.6±35.4) mg/24h (P<0.05),而且随治疗时间延长UAER减少愈明显,第5w已降至(55.4±25.4) mg/24h(P<0.05)。结论胰激肽原酶治疗一定的疗程才对糖尿病肾病有比较好的疗效作用。

    作者:杨光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PICC置管在肿瘤化疗中的应用与护理

    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术(PICC)在肿瘤化疗中的应用与护理。方法选择60例肿瘤患者,给予PICC置管静脉化疗,观察其治疗和护理效果。结果置管成功率为100%。60例患者全部顺利完成化疗。导管留置时间35~182d。导管留置期间发生静脉炎4例,穿刺点出血5例,导管堵塞2例,导管移位2例。结论PICC置管具有创伤小、留置时间长、并发症少、维护简便和避免反复静脉穿刺等优点,是一种良好的静脉化疗通道。

    作者:周小梅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无张力修补术与传统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嵌顿疝的效果比较

    目的:探讨无张力修补术与传统修补术在老年腹股沟嵌顿疝中的应用比较。方法将2009年1月~2013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老年腹股沟嵌顿疝患者69例按照随机化原则分为无张力修补术组(A组)及传统修补术组(B组),A组36例患者行无张力修补术,B组33例患者行传统修补术,比较两组在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复发情况方面差异。结果A、B两组临床指标如表1所示,A组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复发率均优于B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术后并发症院A组阴囊水肿1例,切口液化2例,B组阴囊水肿2例,切口出血1例,鞘膜积液2例,肠梗阻1例。结论对于老年腹股沟嵌顿疝选择无张力修补术及传统修补术均为理想的术式,但无张力修补术较传统修补术具有术式简单、快捷、有效、痛苦小等优点,适用于手术耐受能力低的老年人。

    作者:陈卫军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早期高压氧治疗对微创血肿清除后脑出血患者脑水肿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目的:分析早期高压氧治疗对微创血肿清除后脑出血患者脑水肿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11月~2013年11月诊治的微创血肿清除后脑出血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以抛硬币的方式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3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微创治疗,试验组采用早期高压氧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不同时间的脑水肿体积和神经功能评分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治疗后第1、2、3w的脑水肿体积分别为(36.7±6.4)cm3、(26.1±4.6)cm3、(13.3±2.5)cm3,试验组治疗后第1、2、3w的脑水肿体积分别为(28.3±5.5)cm3、(15.2±3.3) cm3、(2.9±1.1)cm3,对照组患者脑水肿体积均明显大于试验组(P<0.05);对照组治疗后第1、2、3w的NIS评分分别为(26.4±5.1)分、(23.2±4.1)分、(21.1±3.2)分,试验组治疗后第1、2、3w的脑水肿体积分别为(22.1±4.7)分、(18.4±3.2)分、(14.7±2.2)分,对照组患者NIS评分均明显高于试验组(P<0.05)。结论早期高压氧治疗能有效微创血肿清除后脑出血患者脑水肿体积缩小,并促进患者的神经功能改善,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作者:高仰峰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酒依赖与焦虑障碍的共病研究

    目的:探讨酒依赖与焦虑障碍之间的共病特征,以发病率为切入点进行深入分析。方法选取某院精神科收治的58例焦虑障碍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当中的研究组,另外选取58例具有酒依赖现象的焦虑障碍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发病率进行对照比较。结果从性别方面来看,女性焦虑障碍患者在酒精使用障碍方面的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患者,另外两组患者之间进行对比,治愈难度具有明显的差异。结论酒依赖与焦虑障碍之间的关系较为密切,目前绝大多数的精神障碍共病特征均与酒精使用的情况直接相关,因此对于焦虑障碍患者的治疗当中应将予以酒依赖现象改善的措施作为治疗的主要方向,进而使得患者恢复至健康的精神状态。

    作者:高营;刘娟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ESD围手术期的护理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ESD)是指利用各种电刀对大于2 cm的病变进行黏膜下剥离的内镜微创技术,随着内镜器械的不断发展,ESD已成为消化道早癌及癌前病变的首选治疗方法。而ESD术中及术后的护理对ESD的完成和及时发现、处理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现将本院近2年来,在消化内科住院的63例经超声内镜检查诊断为消化道黏膜下肿瘤(SMT)的患者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并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将术前、术中、术后护理进行分析。

    作者:黄亚秋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超声检测黄体血肿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超声检测黄体血肿对女性不明原因下腹疼痛的临床价值。方法针对我院2014年2月~7月来我院妇科门诊诊疗的110例患者进行卵巢黄体超声检查及随诊,患者临床特点均为经前期下腹痛,不伴有发热。体格检查无压痛、无反跳痛,部分患者下腹压痛呈弱阳性,或有压痛,疼痛点较具体局限,并排除腹盆腔良恶性肿瘤。生化检查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均正常。观察患者月经周期第16~28d黄体情况,黄体血肿病例69例,1~2w后随访患者61例。结果61例均能确认黄体血肿形成。超声随访患者41例黄体血肿吸收变小;17例大小无明显改变;3例患者下腹痛入院,诊断为黄体血肿破裂出血。结论经腹及经阴道检查黄体情况并观察女性月经前期不明原因下腹疼痛与黄体血肿有直接关系,显示黄体血肿对女性不明原因下腹疼痛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安县朝;邹立君;冯彪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全膝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

    目的:研究分析全膝置换术治疗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及预防措施。方法选择2013年7月~2014年7月在我院骨外科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2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回顾性探析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及预防措施。结果本组22例患者中,12例患者彻底再通,I A型再通者4例,I B型再通者6例。随访调查1~5个月时间,全部患者均恢复了正常的生活工作。结论有效的预防及护理措施能够避免或减少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对已经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干预能提高再通率。

    作者:史雯静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浅谈PICC在肿瘤化疗中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PICC导管在肿瘤化疗中的护理体会。方法选择本院肿瘤内科2012年7月~2013年12月诊治的100例应用PICC置管化疗治疗的肿瘤患者,并对其临床资料及护理措施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文所有入组的100例患者,其中56例为胃癌患者,20例患者为乳腺癌,24例患者为结直肠癌。所有入组的患者均穿刺成功,置管保存时间为35~180d。其中有4例患者发生了化疗性静脉炎,3例患者的导管出现阻塞现象,93例患者对其所接受的治疗及护理服务表示满意。结论 PICC穿刺成功率高,安全性强,导管可长时间保留,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肿瘤患者使用PICC置管术可以用来缓解其疼痛感,以及降低其化疗所产生的不良毒副反应,同时可以确保化疗药物顺利注入患者体内,从而有利于整个化疗治疗过程的实施。

    作者:吴润琳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负压闭式引流对骨创伤的临床疗效探讨

    目的:观察和分析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患者应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所收治的42例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患者,按照患者住院时间先后顺序分组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疼痛评分。结果治疗前,对照组疼痛评分为(6.48±1.09)分与治疗组(6.49±1.14)分比较(P>0.05);治疗后,对照组疼痛评分为(3.15±0.51)分,治疗组为(1.21±0.17)分;两组与治疗前比较(P<0.05);而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P<0.05)。结论对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患者采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治疗,其能有效减轻患者疼痛,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恩和吉日嘎拉;徐伟明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诌议信息网络平台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索信息网络平台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信息网络平台在护理管理中应用之前、后护理工作、护理管理效率。结果信息网络平台在护理管理中应用后,护士的幸福指数、对自身工作的满意度;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比未建立信息平台时明显提高。结论信息网络平台在护理工作、护理管理、护理人力资源的管理分配中,起到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在护理工作中值得推广和完善。

    作者:唐中兰;雷方慧;赵丹丹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心理护理干预

    目的:观察分析临床对乳腺癌患者实施心理干预护理后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我院在近期内接诊的75例乳腺癌患者,并按照护理措施实施的不同对患者进行分组,其中A组37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B组38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实施心理干预护理,并就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焦虑、抑郁得分进行比对,同时调查患者出院时的生活质量。结果 A、B组患者经过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及抑郁评分较护理前均有明显的改善,组间比对,B组患者较A组患者改善明显(P<0.05)。两组患者在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方面比对,B组患者明显较高(P<0.05)。结论对乳腺癌患者实施心理干预护理,可以明显改善患者不良的心理情绪,这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海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38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护理及探讨

    目的:探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护理方法及护理效果。方法选自2013年4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38例,将这38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9例,分别命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予综合性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临床护理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临床护理的总有效率为94.8%。结论针对于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采用综合护理的方式,能够显著的提高护理的效果,该种护理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许亚萍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保守方法与手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临床对比研究

    目的:观察手术治疗及保守方法对跟骨关节内骨折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来我院就诊的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64例(68足),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2例、对照组32例,对照组应用保守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应用手术方法进行治疗。记录手术前后患者的跟骨的宽度,跟骨的高度,Gis ane角,Bohler角等的情况,以及进行AOFS评分的比较。结果分析上述64例患者手术前、手术后的跟骨的宽度,跟骨的高度,Gis ane角,Bohler角等的情况,差异不具有统计学的意义;对两组患者的AOFS评分进行比较,对照组要优于观察组。结论手术治疗比较直观,能对跟骨的解剖结构进行复位;但保守治疗在达到恢复解剖结构的同时,还能使患者的痛苦减少,达到功能的早期恢复,骨折的早期愈合。因此,在临床的工作过程中要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判断治疗方法的选择。

    作者:韦巍;薛峰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前列地尔针、硫辛酸针联合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针、硫辛酸针联合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6例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采用前列地尔针、硫辛酸针联合依帕司他,对照组采用前列地尔针联合依帕司他。结果观察组治疗疗效(83.33%)、观察组治疗后感觉传导速度[正中神经(50.43±3.51)m/s、腓总神经(45.94±3.32)m/s]、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正中神经(67.69±3.29)m/s、腓总神经(49.09±3.33)m/s]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前列地尔针、硫辛酸针联合±帕司有助于改善患者神经传导速度,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杨中杰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规范化管理手术室高值耗材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应用规范化管理手术室高值耗材的效果。方法制定规范化的管理程序,控制手术室高值耗材成本并应用。结果对高值耗材应用规范化的管理方法后,2013年的月均手术高值耗材成本较2012年减少,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1)。结论应用规范化的管理程序对手术室高值耗材进行管理,保证了手术室财产管理科学性,降低了医疗成本,减轻了患者的负担。

    作者:李俊英;王玉玲;边祥博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新生儿ABO溶血病的护理体会

    目的:研究新生儿的早期静脉丙种球蛋白联合间歇光疗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护理。方法对49例新生儿ABO溶血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观察组25例,早期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联合间歇光疗,B组24例,对照组只接受间歇光疗。治疗后血清胆红素的交界处的临界值在A组低于B组(P<0.05)72h,A组皮肤黄疸住院时间,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丙种球蛋白联合新生儿ABO溶血疗法,可迅速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缩短病程。

    作者:李金花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匹维溴铵联合帕罗西汀治疗伴焦虑抑郁肠易激综合征患者108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匹维溴铵联合帕罗西汀治疗伴有焦虑抑郁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的疗效。方法将108例伴有焦虑抑郁的IB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54)和观察组(n=54),对照组采用匹维溴铵为主治疗,观察组主要采用匹维溴铵联合帕罗西汀治疗,治疗12w后观察两组症状程度、症状频率评分及HAMA、HAMD评分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症状程度、症状频率评分及HAMA、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匹维溴铵联合帕罗西汀能有效改善IBS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焦虑抑郁状态。

    作者:薛晓培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颈动脉狭窄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分析颈动脉狭窄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通过对21例颈动脉狭窄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综合护理,总结颈动脉狭窄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措施。结果21例患者均未出现并发症,正常出院。结论综合护理对预防颈动脉狭窄合并糖尿病患者发生并发症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陈福英;贺远嫱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骨折合并精神病患者的临床护理策略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骨折合并精神病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精神病患者,分为三组,护理完全依从10例,部分依从4例,不依从2例,比较丹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完全依从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不依从组。结论护理干预可提高骨折合并精神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有必要采取措施提高患者的护理依从性。

    作者:方敏;曾国华;丁美兰;吴琼 刊期: 2014年第33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