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型桡骨远端骨折临床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收治的骨质疏松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相关治疗资料46例。结果手术治疗后6个月时,观察组患者ulnar tilt均值为(9.0±1.5)度、palmar tilt均值为(16.0±1.5)度、radial height均值为(10.7±1.4)mm,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相应数据资料(P<0.05)。结论锁定加压钢板法对于治疗骨质疏松型桡骨远端骨折具有更优秀的临床效果。
作者:杨庆军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为了进一步分析探讨手术室人性化护理对产科患者的影响。方法本文将采用随机抽取本院在2013年10月~2014年4月所收治的产科患者为研究对象的方式,其人数控制在200例,并将200例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通过观察对照组和实验组的效果,从而得出结果。结果产科患者经过实验组的护理后,疼痛感有所减轻,焦虑值也有所降低,两组数据有较为明显的差异,<005,差异方面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产科患者实行手术室人性护理对降低疼痛感和不好的情绪有显著效果,因此值得被推广。
作者:黄娟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分析研究中医治疗儿科肺炎临床疗效与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3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180例肺炎患儿,将其患儿平均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90例治疗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对照组90例肺炎患儿采用西医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中医法治疗90例肺炎患儿。结果记录两组治疗前后的症状,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疗效,对比结果表明观察组患儿的治疗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总有效率较高,与对照组有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0.05。结论中医治疗小儿肺炎效果明显,可以快速改善患儿的病情,并且安全性较高,加以合理的临床护理,临床效果更为理想,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曾妍凌 刊期: 2014年第33期
骨科住院患者大多数为突发性损伤导致肢体活动障碍或骨质疏松的老年患者,步态行走不稳或无力行走,是住院患者发生跌倒较多见的临床科室。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跌倒不仅增加自身痛苦,也影响了科室的信誉度,并给医院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而因此引起的医疗纠纷屡见不鲜,因此,防范住院患者意外跌倒是护理质量管理中重要的一个方面。我科自2012年以来共发生5例患者跌倒事件,事后立即进行不良事件分析并采取相应护理对策,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春来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无张力修补术与传统修补术在老年腹股沟嵌顿疝中的应用比较。方法将2009年1月~2013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老年腹股沟嵌顿疝患者69例按照随机化原则分为无张力修补术组(A组)及传统修补术组(B组),A组36例患者行无张力修补术,B组33例患者行传统修补术,比较两组在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复发情况方面差异。结果A、B两组临床指标如表1所示,A组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复发率均优于B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术后并发症院A组阴囊水肿1例,切口液化2例,B组阴囊水肿2例,切口出血1例,鞘膜积液2例,肠梗阻1例。结论对于老年腹股沟嵌顿疝选择无张力修补术及传统修补术均为理想的术式,但无张力修补术较传统修补术具有术式简单、快捷、有效、痛苦小等优点,适用于手术耐受能力低的老年人。
作者:陈卫军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观察细节护理对减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本院将80例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平均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细节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尿量、清醒时间均短于或者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细节护理对减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有积极影响。
作者:雷雨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健康宣教在门诊尺桡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方法144例尺桡骨骨折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69例,对照组75例,对照组由门诊医生进行手法复位及小夹板外固定后,由接诊医生常规给予功能锻炼的方法、时机、注意事项及复诊时间的交待;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由具有丰富骨科护理工作经验的门诊护士进行健康宣教。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例数少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01)。结论对门诊治疗的尺桡骨骨折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曾月秀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对高危型HPV-DNA检测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价值进行研究。方法资料选自2011年12月~2013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968例患者,均采取HPV-DNA检测,并对所有阳性患者进行病理活检,以其结果作为诊断宫颈癌病变的金标准。结果经高危型HPV-DNA检测之后显示187例患者为宫颈病变,有421例患者为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者。而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宫颈病变在不同的年龄结构、产次、孕次、性交初始年龄、地域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宫颈病变筛查,以高危型HPV-DNA检测当做主要的检测方式,具有十分显著的临床意义与研究价值。
作者:王虹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提高肝癌切除术后并发肝性脑病的护理效果。方法搜集我院2007年7月~2012年6月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手术病例512例,对其术后并发肝性脑病的症状和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发生肝性脑病14例,一期(前驱期)4例,二期(昏迷前期)3例,三期(昏睡期)2例,四期(昏迷期)5例。本组14例患者除2例四期肝昏迷患者死亡外,其余12例经18~42d精心治疗及护理,病情稳定后出院。结论肝脏手术后应进行严密监护,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早期发现肝功能衰竭,对肝性脑病实施正确恰当的治疗及护理,可以有效地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作者:王丽华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客观、快速评估和及时干预患者病情、高效管理医疗单元等方面提供一个有效的工具。方法对临床中进行的预警评分的方法和意义进行归纳和总结。结果早期对患者心率、收缩压、呼吸频率、体温和意识进行评分(早期预警评分),一旦分值达到一定标准,即可进行积极的医疗处置。结论早期预警评分适合广大医护人员及时地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及时采取干预措施,防范延误病情。
作者:黄佩华;容根南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究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临床特点。方法本次研究选择对象共40例,其中20例合并有2型糖尿病,另外20例为单纯的脑梗死。设定20例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为观察组,20例脑梗死患者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BG)、三酰甘油(TG)、血清总胆固醇(TCH)、糖化血红蛋白(HhA1c)水平都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愈率为4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0.0%,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病情更为严重,治愈率更低,严格的血压、血糖控制,以及血脂的纠正可有效防治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
作者:宝力嘎;兰雪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通过对急诊科护士标准预防知识的培训、监督、考核,提高护士标准预防的依从性。方法成立科室感染控制管理小组,进行为期6个月的标准预防知识培训,将培训前后理论和操作考试成绩和标准预防措施执行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通过培训,标准预防理论成绩平均分由84分提高到92.9分,操作成绩由66分提高到84.5分。措施执行率中穿戴防护具由43.9%提高到70.7%,安全注射由70.7%提高到92.7%,均高于培训前,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强化培训、监督、考核、改善设施,提高了急诊科护士标准预防行为的依从性。
作者:纪惠荣;陈艺延;许晓萍 刊期: 2014年第33期
骨筋膜室综合征是筋膜室内组织压因肢体受压而升高,损害室内肌肉和神经的血液供应,组织急性严重缺血时出现的一系列相应的症状和体征。是挤压综合征的局部表现,多见于小腿和前臂[1],严重时,可致水肿恶性循环引起的坏疽、缺血性肌挛缩甚至包括肢端在内的整个肢体的丧失。及时、彻底地切开减压手术是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定型治疗,经过术后1~2w 的综合治疗,创面水肿消退,根据创面大小行二期缝合或植皮手术。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我院对33例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进行VSD 封闭引流,收到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何艺娇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比较新生儿桡动脉和股静脉穿刺采血方法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操作所需时间和血管损伤情况。方法将10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桡动脉穿刺组(A组)55例和股静脉穿刺组(B组)45例。 A组采用桡动脉穿刺采血,B组采用股静脉穿刺采血,并对两组采血成功率、穿刺采血损伤程度及操作时间进行比较。结果桡动脉穿刺采血成功率比股静脉采血成功率提高了10%,达到了95%;桡动脉采血时间比股静脉采血时间平均缩短了5min。结论新生儿桡动脉穿刺采血比股静脉穿刺采血一次成功率高,操作时间少,损伤程度轻,可推广采用。
作者:屈海丽 刊期: 2014年第33期
帕金森病(PD)是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之一,又称震颤麻痹,是一种较常见的锥体外系统疾病,以静止性震颤、肌张力强直、运动过缓和姿势步态异常等为主要临床特征,为黑质和黑质纹状体变性的一种慢性疾病[1]。55岁以上的老年人患病率约为l%,随着年龄的增长,男性患病率稍高于女性。帕金森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和患者自身因素、药物因素以及社会因素等有关。帕金森病患者往往除了基础疾病以外,常合并有精神障碍,如焦虑、抑郁等。单纯的帕金森病患者一般门诊随诊,住院患者一般都有其它基础疾病,现将我院内科近3年收治的37例帕金森病患者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陈春梅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调查了高职医学药剂专业化学课程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衔接情况,为药剂专业化学课程内容的建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召开座谈会和个别谈心的方法、用SPSS软件统计,对2010、2011级药学专业学生进行调研分析。结果目前学校五年制药学专业化学课程内容基本能满足学生实习、工作岗位的要求,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结论应以岗位需求和职业标准、专业标准为依据,关注初高职化学内容的衔接。
作者:邹惠静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提高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HbA1C的准确性,减少手工样品预处理所造成的误差。方法采用英国朗道免疫比浊法糖化血红蛋白试剂及配套的质控品、校准品,应用日立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朗道质控品及本院内分泌科收集的100份EDTA-K2抗凝新鲜全血HbA1C,其中朗道质控品采用原始方法和改良方法重复测定20次。结果同一浓度朗道质控品分别用两种方法在同一仪器上平行测定20次,得到批内变异CV值。两法精密度均符合实验室要求(P<5%),但改良法(批内变异CV值均小于3.2%)的重复性较原始方法(批内变异CV值均小于4.5%)好。而且改良法测定值更接近目标均值。两法结果比较分析院两法测定结果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但相关性较好(r=0.992)。结论两种方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的结果具有很好的相关性,但改良方法的准确性及重复性均较高,更加有助于临床医生做出正确的判断,值得推荐。
作者:侯艺;于勇;朱晓明;佟凤芝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经颅磁刺激(TMS)是在大脑的特定部位给予磁刺激的一项新技术,主要用于基础神经科学研究和精神神经疾病的治疗[1],而重复经颅磁刺激(reptitive transcranid magnetic stimulate,rTMS)是在TMS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的神经电生理技术,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是一种大脑皮层神经磁刺激的治疗方法,具有无痛、无损伤、操作简便、安全可靠等优点,已被广泛用于神经、精神科领域[2]我院是从2014年1月开展此技术,现对48例自愿同意(或家属同意且签署知情同意书)做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的精神病者在生活质量的提高方面起到一定的作用的,现介绍体会如下。
作者:张巧林;席金荣;徐朝英;黄桂香 刊期: 2014年第33期
胸腔闭式引流术是临床上常见的手术,这种手术主要治疗气胸、脓胸或血胸,从而排出积气、积液,恢复和保持胸腔内压力,促使肺复张的治疗方法。但是,很多患者手术后容易产生不良反应,如院引流管堵塞,引流不畅;局部或胸腔内感染;引流管滑脱或气胸等问题,从而增加患者不必要的费用及加重患者的痛苦,严重者甚至会危及患者生命。本文将以胸腔闭式引流术为起点,分析胸腔闭式引流术后应该注意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何处合理性的护理方法,使得患者能够将治疗和护理共勉,以期达到减少甚至杜绝类似问题发生的目的。
作者:王云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对24例壮族Rh新生儿溶血病(HDN)患儿血清抗体回顾性分析,探讨母婴Rh血型不合血清抗体的特异性及其效价对HDN患儿的影响。方法采用血清学检测技术对母婴进行ABO及Rh血型鉴定;采用直接抗球蛋白试验、游离抗体试验和抗体放散试验对24例母婴Rh血型不合HDN患儿的血标本进行检测;采用微柱凝胶间接抗球蛋白试验对患儿及其母亲的血清进行ABO以外血型不规则抗体筛选、鉴定及效价测定。结果在24例Rh HDN患儿中,检出抗-D 7例(29.2%),抗-E 9例(37.5%),抗-Ec联合4例(16.7%),抗-C 3例(12.5%),抗-Ce联合1例(4.2%);Rh血型免疫性IgG抗体效价为1:8~1:128。结论为预防新生儿Rh溶血病发生,应作产前夫妇ABO、Rh血型和Rh免疫性血清抗体筛查,及时对患儿进行诊断和治疗,可以有效减少Rh HDN患儿的受害程度,对优生优育及提高人口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保才;黎海澜 刊期: 2014年第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