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全血糖化血红蛋白一种改进型方法的研究

侯艺;于勇;朱晓明;佟凤芝

关键词: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全血糖化血红蛋白, 改进型方法
摘要:目的:提高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HbA1C的准确性,减少手工样品预处理所造成的误差。方法采用英国朗道免疫比浊法糖化血红蛋白试剂及配套的质控品、校准品,应用日立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朗道质控品及本院内分泌科收集的100份EDTA-K2抗凝新鲜全血HbA1C,其中朗道质控品采用原始方法和改良方法重复测定20次。结果同一浓度朗道质控品分别用两种方法在同一仪器上平行测定20次,得到批内变异CV值。两法精密度均符合实验室要求(P<5%),但改良法(批内变异CV值均小于3.2%)的重复性较原始方法(批内变异CV值均小于4.5%)好。而且改良法测定值更接近目标均值。两法结果比较分析院两法测定结果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但相关性较好(r=0.992)。结论两种方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的结果具有很好的相关性,但改良方法的准确性及重复性均较高,更加有助于临床医生做出正确的判断,值得推荐。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肝动脉灌注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护理体会

    肝动脉灌注术是经股动脉插管,选择性插入肝癌供血动脉,进行栓塞和灌注化疗药物,栓塞主要的肿瘤血管,阻断肿瘤血供,使肿瘤缺血坏死,并灌注化疗药物杀死肿瘤细胞[1]。肝动脉灌注术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据文献报道,生存期可达12个月~3年,不失为一种较有效的保守治疗手段。我科自2011年12月~2014年2月为24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肝动脉灌注术,经股动脉插管至肝动脉,选择性将药物注入肿瘤区域,治疗效果尚理想。 CT片示癌肿组只明显缩小,预后尚好,明显地延长了患者生存期,1例患者生存期已达5年。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马润红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48例经颅磁刺激治疗精神病护理体会

    经颅磁刺激(TMS)是在大脑的特定部位给予磁刺激的一项新技术,主要用于基础神经科学研究和精神神经疾病的治疗[1],而重复经颅磁刺激(reptitive transcranid magnetic stimulate,rTMS)是在TMS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的神经电生理技术,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是一种大脑皮层神经磁刺激的治疗方法,具有无痛、无损伤、操作简便、安全可靠等优点,已被广泛用于神经、精神科领域[2]我院是从2014年1月开展此技术,现对48例自愿同意(或家属同意且签署知情同意书)做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的精神病者在生活质量的提高方面起到一定的作用的,现介绍体会如下。

    作者:张巧林;席金荣;徐朝英;黄桂香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精神科封闭式病房患者群体性发热的护理

    我国大多数精神病院实行封闭式管理模式,在此环境中,如何满足患者的合理需要、更好的体现人文关怀,是广大精神科护理工作者每天都要面对的问题,也是医院管理者关注的重点。本文总结了一起精神科封闭式病房患者群体性发热的护理措施。认为在精神科封闭式病房群体性发热护理中应着重于采取有效的消毒隔离措施,仔细观察病情,针对性地做好发热护理、有效执行药物治疗的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等,可促进患者康复,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李华;何艳芳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神经节苷脂治疗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究神经节苷脂治疗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在我院就诊的30例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随机的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为15例;观察组在基础疾病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普脂钠静脉滴注,对照组在基础疾病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美多巴口服;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帕金森统一量表评分、Wbester评分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的Wbester积分低于对照组,且基于帕金森统一量表评分观察组的精神状态、日常生活能力及运动指数方面积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有效治愈率为93.33%,对照组有效治愈率为53.33%,观察组有效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神经节苷脂对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进行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可使患者病状得到有效缓解,并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及使用。

    作者:林荃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脑出血偏瘫的早期康复护理探讨

    目的:探究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出血偏瘫患者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康复科收治的初发脑出血患者66例,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脑出血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早期康复护理。随访1个月后,评估两组患者肢体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结果观察组肢体障碍率(36.36%)明显低于对照组;随访30d,观察组MBI评分(51.3±14.7)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早期康复护理有利于降低患者肢体残障发生率,提高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作者:池莉霞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分组管理在综合性医院门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分组管理在综合医院门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门诊2013年1月~2014年1月82名护士进行分组对照研究,以科室为单位,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82名护士分为对照组(n=42)及观察组(n=40)。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接受分组管理。按分层法各选取两组接诊的12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比两组护士专科考核成绩、护理质量合格率及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护理满意度为95.83%,明显高于对照组86.67%(2=6.314,<0.05)。观察组护理质量合格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87.50%(2=4.227,<0.05)。此外,观察组专业技能、基本知识及专科理论等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0.01)。结论在综合医院门诊实施分组护理管理对规范护理行为,提高护理满意度,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殷秀娟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舒适护理及健康宣教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实施舒适护理以及健康宣教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3月~2014年6月收治的50例实施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进行干预,实验组则增加舒适护理以及健康宣教,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0%,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4%,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更低,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满意度为100%,对照组为72%,实验组的患者满意度比对照组更高,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实施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进行舒适护理以及健康宣教干预,疗效理想,安全可靠,值得普及和应用。

    作者:韩瑞芬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ESD围手术期的护理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ESD)是指利用各种电刀对大于2 cm的病变进行黏膜下剥离的内镜微创技术,随着内镜器械的不断发展,ESD已成为消化道早癌及癌前病变的首选治疗方法。而ESD术中及术后的护理对ESD的完成和及时发现、处理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现将本院近2年来,在消化内科住院的63例经超声内镜检查诊断为消化道黏膜下肿瘤(SMT)的患者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并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将术前、术中、术后护理进行分析。

    作者:黄亚秋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盐酸氨溴索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与探讨盐酸氨溴索对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1月~2014年6月所治疗的10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为研究对象,男女各50例,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常规临床治疗,例如静脉注射抗感染药物、辅以止咳化痰平喘药物等;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以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并且记录和统计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等。结果两组患者均取得了一定的治疗效果,均无明显不良反应;试验组的治疗情况以及有效率9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以及有效率75%,两组<0.05,具有可比性。结论盐酸氨溴索对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具有显著有效的临床效果。

    作者:陈峰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8020例农村中小学生乙肝病毒感染状况调查

    目的:了解农村中小学生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状况及HBsAg阳性与乙肝抗体阳性学生年龄分布情况,为今后的预防控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ELISA方法对8020名中小学生进行乙肝五项血清学标志物检测。结果8020名农村中小学学生中,HBsAg阳性率为2.83%。其中男生为3.06%;女生为2.42%。男女生差异无显著性(P>0.05);HBsAg阳性五项血清标志物的指标中,以大三阳和小三阳为主,分别占50.22%和36.56%;乙肝抗体阳性率为69.20%,男生为70.32%;女生为67.21%。男女生有显著性差异(<0.01);学生年龄分布中,随着年龄组的增大,HBsAg阳性率呈上升趋势。年龄组5~、10~与15~17的阳性率分别为0.73%、3.71%与6.23%,组间有极显著差别(<0.01)。乙肝抗体阳性率组间无显著性差别(P>0.05)。结论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显著下降,但仍应加强乙肝疫苗的接种,实行乡镇卫生院特别是村卫生室的安全注射,阻断经血传播这一主要途径。防止随年龄的增长HBsAg阳性率明显上升。

    作者:李佩君;周昭红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实施医护一体化工作模式的方法和体会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分组模式在我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运用医护一体化模式管理患者,医生与护士共同参与交接班、共同查房、共同管理患者。以医护一体化管理患者模式为实验组,以传统的管理患者模式为对照组,分别考核两个组患者管理的质量与数量,且与护士绩效挂钩,并将两组患者的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绩效考核结果显著提高;实验组患者满意99.8%,对照组患者满意度96.4%,实验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05)。结论医护一体化工作模式能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护士专科业务素质,利于更好地深入开展优质护理工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敏;周密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计算机信息管理在医院病案管理中的应用

    随着大型医院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计算机的普及和应用,促进了大型医院病案管理数字化、网络化技术的应用。由于电子病案内容的数字化、文档处理需求的一体化、病案保存的技术化及其开发利用形式的多样化,造成电子病案与纸质病案在管理上存在很大的差异,从而使电子病案的管理呈现出其独具的特性。

    作者:田甜;尹华玲;严晶;魏祥林;舒艳琼;周正宏;张倩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差原因分析及护理

    目的:通过对高血压患者服药治疗的依从性研究,给予合理的护理干预,使高血压患者的依从性提高。方法对2011~2013年来我院门诊就诊的18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对患者的服药依从性进行分析。结果180例高血压患者调查问卷结果显示,60%患者服药依从性差。不按医嘱服药、漏服的52例,占30%;随意停药、间断性用药、仿效他人自行频繁换药的35例,占20%;血压高拒服降压药20例,占10%。结论患者服药依从性与患者自身对高血压病知识认知不足,以及家庭状况,文化修养,心理状态,临床症状的轻重以及医护人员的健康宣教,出院随访等有关,需要护理人员对患者服药依从性予以干预,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高血压。

    作者:刘华凤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在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疗效比较

    目的:分析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在本老年公寓休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均分为两组,其中36例患者给予10mg阿托伐他汀治疗,另36例给予20mg的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冠心病发作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20mg阿托伐他汀组患者的窦性心律维持率(69.44%)、生活质量评分及总体健康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冠心病发作率(2.78%)明断低于对照组。结论阿托伐他汀可有效维持老年冠心病患者窦性心律,减少冠心病发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王丛笑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产后出血预测评分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防治的应用与观察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预测评分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防治效果。方法选自2011年2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产妇120例,根据对产妇进行产后预测评分的方法,将120例产妇分成两组,命名为低危组和高危组,每组60例,并且将同期未进行产后出血预测评分的产妇60例命名为对照组。对三组产妇的产后出血情况进行对比观察。结果低危组产妇产后出血量以及产后出血率低于高危组,高危组产妇产后出血量及产后出血率低于对照组。低危组产妇产后宫缩强度高于高危组,高危组产妇产后宫缩强度高于对照组。导致产妇出现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为胎盘早剥、年龄、流产史、宫缩乏力。结论采取产后出血预测评分的方式能够正确的评估产妇产后出血率,并且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能够减少产妇产后出血率。

    作者:胡海燕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保守方法与手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临床对比研究

    目的:观察手术治疗及保守方法对跟骨关节内骨折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来我院就诊的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64例(68足),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2例、对照组32例,对照组应用保守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应用手术方法进行治疗。记录手术前后患者的跟骨的宽度,跟骨的高度,Gis ane角,Bohler角等的情况,以及进行AOFS评分的比较。结果分析上述64例患者手术前、手术后的跟骨的宽度,跟骨的高度,Gis ane角,Bohler角等的情况,差异不具有统计学的意义;对两组患者的AOFS评分进行比较,对照组要优于观察组。结论手术治疗比较直观,能对跟骨的解剖结构进行复位;但保守治疗在达到恢复解剖结构的同时,还能使患者的痛苦减少,达到功能的早期恢复,骨折的早期愈合。因此,在临床的工作过程中要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判断治疗方法的选择。

    作者:韦巍;薛峰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老年体检代谢综合症和血尿酸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老年体检代谢综合症和血尿酸水平的相关性研究。方法通过对484例进行体检的老年人体检报告及历史健康体检资料,分析MS和血尿酸水平结果,探讨二者之间存在的相关性。结果60~65岁Hum患病19例(18.47%)、65~70岁Hum患病34例(16.19%)、70~75岁Hum患病15例(16.30%)、>75岁Hum患病7例(8.86%),共计Hum患病75例(15.49%);Hum组伴MS(高血压28.00%、高脂血症25.33%、肾功能异常28.00%、糖尿病21.33%、肥胖及超重29.33%、冠心病22.67%、痛风28.00%、脂肪肝28.00%)发生率均明显高于非Hum组(P<0.05)。结论代谢综合征与血尿酸水平二者存在密切相关性,并且二者互为重要危险因素,因此,我们在对老年患者MS引起重视的同时,应当加强对血尿酸变化的重视,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

    作者:蔡凤娟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弥漫性特发性骨肥厚1例

    弥漫性特发性骨肥厚治疗一般宜非手术治疗,包括减肥、理疗、口服非甾体抗炎药及止痛药,局部封闭、外固定等,对伴发糖尿病及痛风等进行相应治疗。对有椎管狭窄及病变部位外伤性骨折的给予手术治疗。但因其症状无明显特异性,而是主要表现在影像学的差异,因此在临床上易与近似疾病混淆,应引起重视。

    作者:张超;王小芳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精神科护理电子病历书写质量分析及对策

    目的:分析精神科护理电子病历书写中存在的缺陷并探讨改进方法。方法对我院2013年8~12月住院电子病历350份,对照本院护理文件书写质量考核评分标准,对其存在的书写缺陷进行总结、归类、分析。结果护理病历存在诸多缺陷,护理记录单中以书写内容不全面、空洞、缺乏内涵;护理措施记录简单;记录连续性差;出院指导缺乏针对性多见。结论护理人员必须加强精神专科知识的培训,加强对病历书写规范化的培训;同时应加大护理病历质量监控力度,切实提高护理病历质量。

    作者:李明芳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我市干部心电图体检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我市干部心电图异常的的严重程度。方法对4854名自贡市企事业单位干部进行了心电图检查。结果心电图异常检出率65.39%,男性高于女性,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高,无论是老年前期还是老年期心电图异常,均以心律失常为多见占29.64%。结论应加强对企事业等单位干部的健康教育与健康监测,多渠道降低其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

    作者:廖晓玲 刊期: 2014年第33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