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健康宣教在门诊尺桡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

曾月秀

关键词:门诊护理, 健康宣教, 尺桡双骨折, 功能锻炼
摘要:目的:探讨健康宣教在门诊尺桡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方法144例尺桡骨骨折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69例,对照组75例,对照组由门诊医生进行手法复位及小夹板外固定后,由接诊医生常规给予功能锻炼的方法、时机、注意事项及复诊时间的交待;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由具有丰富骨科护理工作经验的门诊护士进行健康宣教。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例数少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01)。结论对门诊治疗的尺桡骨骨折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高龄患者脑外手术的康复护理策略分析

    目的:分析高龄患者脑外手术的康复护理策略,为达到理想的护理疗效提供有利的条件。方法选取240例高龄脑外科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给予脑外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康复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康复率、满意度(98.33%、99.16%)、 Barthel、Fugl-Meyer评分(76.5±8.4、39.8±5.7)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康复护理有助于提高患者颅脑神经功能与肢体运动功能,进而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张翠绿;孙卫东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诌议信息网络平台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索信息网络平台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信息网络平台在护理管理中应用之前、后护理工作、护理管理效率。结果信息网络平台在护理管理中应用后,护士的幸福指数、对自身工作的满意度;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比未建立信息平台时明显提高。结论信息网络平台在护理工作、护理管理、护理人力资源的管理分配中,起到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在护理工作中值得推广和完善。

    作者:唐中兰;雷方慧;赵丹丹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强化心理护理对宫颈癌手术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强化心理护理对宫颈癌手术患者生活质量影响。方法取我院2011年~2013年进行手术的80例宫颈癌患者进行护理分析,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强化心理护理,对患者出院后12个月采用生活质量评分量表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总健康评分为(76.99±4.82)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3.78±2.79)分,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宫颈癌手术患者进行强化心理护理,能有效改善宫颈癌手术患者的预后及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杨波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急诊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

    目的:急诊科的工作日益重要,加强对急诊患者的心理护理,有利于改善医患关系,减少患者的不良认知和不良情绪,使患者能积极地配合医护工作的开展,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方法本文通过分析急诊患者不同的心理特点,结合笔者不断的工作实践,采取了相应的心理护理技术。结果在日常的急诊科护理工作中,经过积极的心理护理,急诊患者的各种负性心理反应均有了明显减轻或消失,保证了临床工作的顺利开展,使得急诊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能保持愉悦的心情,促进了疾病的痊愈和急诊患者的早日康复。结论对于急诊患者的心理护理应针对不同患者的心理问题而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并且心理护理应始终贯彻于护理活动的全过程。

    作者:郑春娜;彭慧玲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医院信息化建设现状分析及应对策略

    在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的进程中,我国医院已进入了数字化和信息化时代,数字化医疗设备在医院中使用,各种医院信息系统和医疗临床信息系统正在普及。医院信息化使医院工作流程发生了改变和创新,并使医院得到了全面发展。但是,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对医院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一些不足进行了分析,并且进一步的提出了一些相对的解决策略,提高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对于医院的发展以及提高医院的医疗水平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及影响,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相关人员应该积极探索信息化建设的策略,更加进一步的促进医院的整体性发展。

    作者:张国平;党海林;朱峥;杜国芬;张冰;王涛;房明达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虚拟技术在数字化医院中的应用

    当今数字化医院信息平台的搭建越来越复杂,业务的发展对整个软硬件运行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虚拟化作为一种构建IT基础建构的新型技术,能够弥补了传统IT建设模式的诸多不足。虚拟化技术涉及服务器虚拟化、存储虚拟化、网络虚拟化及桌面虚拟化四大领域,本文重点阐述服务器虚拟化在数字化医院建设中的应用。通过服务器虚拟化平台的搭建,实现了资源自动调配、虚拟机的快速迁移、业务系统的高可用性。

    作者:王其军;张民;蒋抒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ARFI技术对正常胎盘的初步评价

    目的:本研究应用超声辐射力脉冲成像技术对不同孕周、胎盘位置、取样深度的正常胎盘组织的评价。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3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87例正常孕妇,对其正常胎盘组织应用ARFI技术检测胎盘组织超声弹性,并计算ARFI指数。将其根据孕周、胎盘位置及胎盘取样深度等方面分成不同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本组487例胎盘的ARFI指数为(0.776±0.078),将其与孕周进行相关分析,=0.471>0.05,不具统计学意义(即没有相关性)。根据胎盘前壁、后壁位置,将其分成两组,进行两个独立样本检验,ARFI指数分别为(0.77±0.08)及(0.79±0.19),=0.067>0.05无统计学意义。根据取样深度不同,将取样深度分成两组,≤4.0cm与4.1~8.0cm,该两组的ARFI指数分别为(0.77±0.08)及(0.78±0.07),=0.031<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ARFI技术作为实时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可以精确无创的定量胎盘实质的弹性程度,不同孕周、不同位置的ARFI指数无显著差异,不同取样深度的ARFI指数差异性明显。

    作者:袁鹰;王银;唐慧霞;秦凤真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调强放疗联合高强度聚焦超声热疗治疗局部晚期胰腺癌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调强放疗(IMRT)联合高强度聚焦超声热疗治疗局部晚期胰腺癌的疗效及副反应。方法2008年10月~2011年9月对45例Ⅲ、Ⅳa期胰腺癌患者进行调强放疗,1次/d,5次/w,高强度聚焦超声热疗,隔日1次,共3~6次。评估肿瘤的缓解率,1年和2年生存率,临床受益率及副反应。结果总有效率(CR+PR)分别为73.3%,中位生存期14.2个月,1、2年生存率为53.3%、26.7%,毒副作用:白细胞减少、恶心呕吐。结论调强放疗联合高强度聚焦超声热疗对局部晚期胰腺癌有一定疗效,副作用少,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朱海文;陈龙云;侍红泰;裴冬;毛义翔;陈斌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喘乐宁与普米克雾化吸入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分析瑞乐宁与普米克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我院在2012年6月~2013年6月接收治疗的74例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性将其分成实验组(采取喘乐宁与普米克联合雾化吸入治疗)与对照组(采取用地塞米松、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每组患儿各有37例。结果实验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7.30%(36/37)远远大于对照组的83.78%(31/37),差异<0.05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儿的生命体征、血气分析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瑞乐宁与普米克雾化吸入联合治疗支气管哮喘取得了理想效果,临床症状获得显著性改善,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胡黎明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38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护理及探讨

    目的:探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护理方法及护理效果。方法选自2013年4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38例,将这38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9例,分别命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予综合性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临床护理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临床护理的总有效率为94.8%。结论针对于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采用综合护理的方式,能够显著的提高护理的效果,该种护理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许亚萍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损伤控制及护理配合在急诊外科腹部损伤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对于诊治急症外科腹部损伤的使用损伤控制和护理配合的效果进行观察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12月我院急诊外科收治的120例腹部损伤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其中采取传统手术治疗的60例患者为对照组,采取新型损伤控制手术60例的患者为实验组,并且对于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分析其中的差距。包括患者的体温恢复时间、乳酸的清除时间、运动恢复时间、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等计量指标和患者疼痛程度打分、满意程度打分、并发症例数、死亡例数等计数指标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对比采取损伤控制的实验组和传统治疗的对照组可以发现,实验组的体温恢复时间(4.58±2.19)h、乳酸清除时间(11.99±4.79)h、活动恢复时间(80.22±10.81)h、凝血酶原时间(3.11±0.76)h、部分活化凝血酶恢复时间(4.52±0.87)h明显短于对照组体温恢复时间(14.01±4.55)h、乳酸清除时间(32.45±7.05)h、活动恢复时间(121.75±15.36)h、凝血酶原时间(26.58±10.81)h、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恢复时间(23.41±11.07)h,其差异具有可比性。此外,实验组患者的平均疼痛打分62.2低于对照组77.6,而其满意程度打分95.5则高于实验组89.3,18例并发症例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实验组患者的死亡例数4例低于对照组死亡例数6例,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外科腹部损伤的治疗和护理,损伤控制手术和护理配合能够起到极为显著的作用,非常值得临床医疗中进行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强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儿童1型糖尿病饮食干预及依从性研究

    目的:探讨儿童1型糖尿病饮食干预方案及其依从性。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4年5月我院儿科收治的26例儿童期1型糖尿病,按照儿科学糖尿病章节推荐能量计算公式,比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各营养素推荐量制定饮食方案。同时记录每日三餐前后及夜间血糖和饮食完成情况。结果26例患儿中14例严格执行糖尿病餐,均无明显饥饿感。12例未严格执行糖尿病餐,2例因为临床医生建议减少主食量;1例因为糖尿病餐量超过平时摄入量无法完成;3例并无明显饥饿感,自行添加饼干等零食导致血糖控制不佳;6例因为睡觉、玩耍或挑食,家长未让患儿按时完成糖尿病餐,而另外换用其他食物导致当餐胰岛素无法执行或血糖不理想。所有患儿经过糖尿病餐,调整胰岛素用量以及家长教育,血糖终均控制理想。入院初空腹血糖(12.2±2.5)mmol/L,餐后血糖(24.7±3.8)mmol/L;综合治疗后空腹血糖(4.3±0.8)mmol/L,餐后血糖(6.7±0.7)mmol/L。结论饮食营养治疗方案对于低龄1型糖尿病儿童具有较好的临床适用性。制约饮食干预实施的主要因素是家长和患儿的依从性,其次是临床医生对饮食干预的正确认识。

    作者:叶婷;左学志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护理质量控制体系在心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采用三级护理质量控制体系管理病区。方法通过成立护理质量控制体系,制定质控内容及质控分析,对病区的护理工作质量进行全面、全程的监控的操作方法。结果2013年的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均较2012年有显著的提高。结论建立护理质量控制体系可有效提升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从而保证护理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潘北玲;王立兰;李莎莎;汪慧;沈娟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患者注射致敏性药物后不良遵医行为的护理干预对策

    目的:探讨纠正患者注射致敏性药物后不配合留院观察30min的不良遵医行为的护理干预对策。方法选取200例需连续注射苄星青霉素的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试验组除进行常规的护理宣教外,还采取让患者签字确认必须在注射后继续留院观察30min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试验组100例中有100例配合留院观察30min后离开,对照组100例中有85例配合留院观察,试验结果经χ2检验有差异性(﹤0.01)。结论采取让患者签字确认必须留院观察30min的护理干预措施,能提高患者对发生药物过敏的认知度,有效纠正了患者不配合留院观察30min的不良遵医行为,从而减少了可能发生药物过敏造成伤害的风险。

    作者:黄明珠;何观深;傅慧芳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反馈针对性术前访视的方法和效果

    目的:探讨对择期行剖宫产手术患者实行反馈针对性术前访视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采用反馈针对性术前访视对择期行剖宫产手术患者实施健康宣教,使患者顺利度过围术期。结果患者术中能更好的配合麻醉,心理紧张减少,下床活动时间提前,术后排气时间缩短,母乳喂养成功率提高,积乳率下降。结论反馈针对性术前访视较单纯的术前访视更有利于缓解患者术前心理紧张并促进患者术后的康复。

    作者:孙蒙蒙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浅谈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措施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发病初期会出现类似感冒的症状,发烧情况可能持续4~5d。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如果病情发展快,导致死亡。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柯萨奇病毒A组的16、4、5、9、10型,B组的2、5型,以及肠道病毒71型,均为手足口病较常见的病原体,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 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 71)为常见[1]。对于患有疾病的患儿家长来说,疾病的护理工作很重要,疾病的护理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直接决定了孩子的康复时间以及康复程度。

    作者:崔红梅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瑞舒伐他汀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hs-CRP、sCD40L及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究瑞舒伐他汀对于慢些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及相关炎性因子水平。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1月~2014年1月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8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抗心力衰竭治疗手段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服用瑞舒伐他汀,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心功能及炎性因子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心功能评分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心功能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hs-CRP、sCD40L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跟对照组治疗后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有显著促进作用,且可抑制相关炎性细胞因子,临床效果作用好,值得临床上推广运用。

    作者:马捷敏;易桂斌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HE常规染色技术对鼻咽癌小组织处理分析

    目的:分析HE常规染色技术对鼻咽癌小组织的处理。方法采用本院自2010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的60例鼻咽癌患者,采取60例患者鼻咽癌小组织进行标本处理,将这60例患者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30例患者,对观察组采用1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固定时间为48h,然后进行脱水、包埋、切片、HE染色。对对照组采用同等比例的中性福尔马林进行固定,时间从48h缩减到7h,然后再进行脱水、包埋、切片、HE染色。结果观察组的切片完整,厚薄均匀,无褶皱,无刀痕,染色核浆分明,透明洁净,细胞核和细胞质清晰。在对照组的鼻咽癌小组织切片中,细胞质与细胞核之间清晰度不高,而且切片不完整,厚薄不均匀,染色也不规则。结论鼻咽癌小组织送检必须确保送检组织质量,检验人员要规范行为,严格按照科学的染色技术进行染色,从而为鼻咽癌的诊断提供科学保障。

    作者:冯琼瑶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雾化吸入联合机械振动排痰对COPD患者肺部感染疗效观察与护理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应用雾化吸入联合机械辅助排痰的疗效。方法将23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在雾化吸入30min后,应用振动排痰机辅助排痰,观察患者指尖血氧饱和度或SPO2是否升高,痰液排出是否顺利。结果振动排痰后有效率为100%。结论雾化吸入联合机械振动排痰治疗,有利于患者痰液的引流,更好地改善肺部感染患者血氧。

    作者:郭建华;王雪燕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浅谈产后出血的预防和护理

    产后出血是分娩期的严重并发症,是产妇死亡四大原因(出血、感染、子痫、妊娠合并心脏病)之一,在我国居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其发生率约占分娩总数的2%~3%,其中80%以上发生在产后2h之内,常迅速发生失血性休克,直接危及产妇生命安全。及时有效地预防和控制产后出血,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的关键。

    作者:赵艳清 刊期: 2014年第33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