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峰;陈文腾
1临床资料患者男,69岁,因右额部、眼部及面颊红肿起簇集性小水疱伴疼痛4d,门诊以带状疱疹于2013年10月6日收入住院,查体:T37.3℃,P93次/min,R20次/min,血压201/150mm Hg(1mmHg=0.133 kPa)。右额部、眼周、面颊沿右侧三叉神经眼支及上颌支神经支配区域带状分布局部手掌大小红斑,肿胀明显,其上密集分布簇集性针尖大小水疱,疱液清亮,尼氏征阴性。右眼高度肿胀,不能睁眼,结膜充血。右侧上颚部少量细小糜烂面。查血常规、肝肾功能正常,心电图显示:窦性心率。入院后给予静脉滴注膦甲酸钠3 g,2次/d;第5d患者在输注膦甲酸钠注射液后出现肢体麻木,继之出现24h无尿。实验室检查:肾功肌酐675.4μmol/L,尿素23.82 mmol/L。予以行B超:双肾超声所见倾向于急性肾脏病改变,考虑为急性肾衰竭。立即停用该药物,给予行血液透析治疗,同时予以改善微循环、护肾排毒等治疗;严密观察尿量、血压、眼部及皮肤情况,1个月后复查肾功肌酐65μmol/L、面颊部水疱消褪,遂予出院。
作者:罗兰霞;张宁;彭瑾;庞艳如 刊期: 2014年第29期
原发性无功能性肾上腺皮质癌是较少见的恶性肿瘤,年发病率为1~2/100万人,占恶性肿瘤的0.02%,发病年龄呈双峰分布:<5岁和50岁左右两个高峰,平均年龄45岁。女性约占59%,略多于男性[1]。预后较差,发病后5年存活率约20~45%左右。功能性肾上腺皮质癌临床上可表现出多种不同症状,但无功能性肾上腺皮质癌多无特征性临床表现,多表现为腹胀、恶心、呕吐、体重下降等非典型表现。故多难以早期诊断及发现。临床上多以肾上腺意外瘤发现。因临床上难以发现,为诊断及治疗带来一定困难。回顾我院收治原发性无功能肾上腺皮质癌病例1例,报告如下。
作者:王晓苓 刊期: 2014年第29期
生物化学作为中职院校教育课程中的基础学科之一,在整个中职院校教学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新型的教学法在我国教育教学中不断得到创新和应用,PBL教学法作为我国向国外引进的教学法中的一种,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中职院校生物化学课堂教学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以及积极性,对我国中职院校生物化学教学质量、教学水平以及教学效率的提升起着重要推动作用。所以本文从PBL教学法出发,对中职院校生物化学教学中 PBL教学法的有效应用进行分析。
作者:朱明丽 刊期: 2014年第29期
近几年来,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家循证护理观念在护理领域逐步兴起,其重要性越来越被卫生保健专业人员重视,我国循证护理也在快速发展。研究循证护理在神经内科重症压疮护理中的预防作用。采用资料分析法,历史对照法对我院神经内科患者资料进行研究。循证护理可以有效对神经内科重症压疮起到积极的预防作用。
作者:狄雅琼;于芳 刊期: 2014年第29期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对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0月~2014年5月在我科住院的 CAP患者24例,分为糖皮质激素组(9例)和对照组(1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时间、抗生素疗程和疾病复发率。结果糖皮质激素组的症状改善时间和抗生素疗程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疾病复发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能显著改善CAP症状和缩短抗生素疗程,需要进一步确定其在CAP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史家欣;李家树 刊期: 2014年第29期
目的:分析血透室护士心理压力的主要来源,通过及时有效的干预措施从而来缓解血透室护士的心理压力,进一步提高血液透析护理质量。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法,对本院血液透析室工作的27名护士进行了调查。结果工作强度大、护士待遇低、职业暴露性大、缺乏社会信任、患者及家属的不理解,是造成血透室护士心理压力大的主要原因。结论血透室护士心理压力大,需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缓解,使血透室护士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积极地投入到血液透析护理工作中去。
作者:董玲 刊期: 2014年第29期
目的:探讨在门诊输液室护理中实施人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在我院门诊输液室接受治疗的患者12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128例患者随机分为人性化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对患者及家属做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人性化护理组患者对门诊输液室环境、护理人员的外表着装及服务态度、健康宣传和病情介绍情况、输液的熟练程度和应急的处理能力等方面的满意度都优于常规护理组,均P>0.0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门诊输液室护理中实施人性化护理,可显著提高护理质量,提升门诊输液患者的满意度,对输液的顺利进行有积极作用,对门诊诊疗工作具有重大意义。
作者:孙晓莉 刊期: 2014年第29期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模式在妇科急腹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3年1月~2014年1月就诊于本院妇科的70例急腹症患者作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集束化护理模式进行护理,以平均住院日及护理满意度为评价依据。结果实验组平均住院日明显短于对照组(t=3.06,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9.625,P<0.05),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取集束化护理模式可明显缩短妇科急腹症患者的病程,促进机体康复,提高护理满意度,提升护理质量,值得在临床普遍推广应用。
作者:张建红 刊期: 2014年第29期
目的:通过VSD引流术在开放性骨折、糖尿病足感染及院外压疮中的应用,总结 VSD引流术的疗效及护理要点。方法通过对15例开放性骨折合并组织感染者、22例糖尿病足感染者、3例院外褥疮感染者选用VSD引流术,观察负压、引流的通畅及愈后的情况。结果25例临床患者创面愈后良好,10例患者进行了植皮手术,5例患者感染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均无继发感染的发生,其中有4例踇趾坏死病例经VSD引流后,趾骨近节肉芽生长新鲜,行局部皮瓣覆盖,仅行末节截趾切除,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了致残率。结论在 VSD引流术中,术后引流管的严密观察和护理是关键所在。
作者:李吉英;梁洁莉;贾小田 刊期: 2014年第29期
目的:探讨在儿童胸部CT扫描中,联合应用低电压和ASIR重建技术,在获得满足诊断需要图像的前提下,降低辐射剂量的价值研究。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放射科2013年1月~11月因不同疾病而行胸部CT平扫的儿童患者45例,按照扫描时的管电压随机分为120 kV、100 kV和80 kV组每组15例,其他参数均保持一致预设噪声指数(NI)为15HU,对以上所有患者均使用适应性统计迭代重建(ASIR)技术,记录三组患者CT容积剂量指数(CT 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并计算有效辐射剂量(ED),并随机抽取三位放射专科医师采使用 Likert5分制对图像质量进行评估,对得到的的临床资料图形进行分析同时客观比较两组患儿辐射剂量。结果在 CT扫描图像清晰度上面,选择管电压设定为120 kV、100 kV的 A组和 B组的图像质量评估得分均为5分,都比较清晰清晰度上对比没有明显的差距,但是管电压设定为80kV的 C组15例患者的图像质量评估得分均为3分,清晰度上要明显差于上面两组,说明管电压设定值设定过小不能清晰显像。保证图像质量的前提下,A组患者的CT DIvo为4.25 mGy,ED为2.53 mSv,B组 CT DIvol为1.41 mGy,ED为0.94 mSv,两组结果进行对比 B组的值要比 A组的ED值下降了62.8%,两组结果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0%~100%各种水平 ASiR评分,各组间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 FBP相比 ASiR评分组噪声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使用低管电压结合ASIR重建技术对儿童胸部进行 CT扫描时,为了保证扫描之后图像的清晰度,保证其临床使用价值,在保证了图形会亮的前提下,为了进一步减少检查时CT扫描对患儿造成的辐射危害,管电压好设定为100 kV。它不仅能够完全满足儿童胸部病变的诊断要求,同时可以降低辐射剂量达60%以上,降低了对患而危害所以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师毅冰 刊期: 2014年第29期
目的:探讨小儿全麻恢复期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中应注意的问题。方法观察小儿全麻恢复期常见并发症,分析其特点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预防及护理措施。结果常见并发症包括:呼吸抑制(舌后坠、喉痉挛)、苏醒延迟、疼痛烦躁、体温过低、术后疼痛等。针对各种并发症采用相应措施,取得良好效果,患儿全部安全度过恢复期。结论熟知小儿全麻恢复期的并发症,严密观察,严格执行相关的预防及护理措施是减少小儿麻醉并发症发生、保障患儿安全的关键。
作者:逄春霞;李琳章;牛健妮;张希;梁永新 刊期: 2014年第29期
目的:分析右美托咪定对腰硬联合麻醉患者术中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5月来我院在腰硬联合麻醉下手术的患者108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观察组患者在麻醉后注射右美托咪定,对照组患者注射生理盐水,观察两组患者的心率、BIS以及 Ramsay等镇静指标,并观察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改变,观察右美托咪定在腰硬联合麻醉下患者术中的镇静效果以及用药安全性。结果观察组麻醉后30min的心率、BIS指标、Ramsay评分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血压麻醉前与麻醉后30min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2.96%(7/54);对照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11%(6/54),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对腰硬联合麻醉患者手术中的镇静效果良好,用药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樊梅 刊期: 2014年第29期
目的:探讨全口义齿修复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为提高全口义齿修复效果提供参考。方法总结456例全口义齿的制作方法和实际效果。结果456例全口义齿修复中成功433例,占94.9%,其中一次戴牙成功者43例,经过1~3次复诊成功者363例,经过4次以上复诊成功者27例,失败需重做者23例。结论修复前的各项准备、精确的印模、正确的记录颌位、规范的排牙、科学调磨以及加强医患互信交流是获得全口义齿修复成功的影响因素。
作者:苏辉 刊期: 2014年第29期
目的:探讨慢性脑低灌注白质损伤后脑周细胞 RGS5、PDGFR-β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蛋白免疫印迹分析(Western blot)方法检测慢性脑低灌注白质损伤模型大鼠脑周细胞 RGS5、PDGFR-β在不同时间点(术后第7d、14d、30d、60d)表达变化。结果①RGS5蛋白在假手术组中有恒定的表达;模型组 RGS5蛋白相对表达量在术后第30d表达增强明显(P<0.01),第60d达到高峰(P<0.01);②PDGFR-β蛋白在假手术组中也有恒定的表达;模型组术后的PDGFR-β蛋白相对表达量第30d表达至高峰(P<0.01),第60d时有所下降,但仍高于正常(P<0.05)。结论正常生理条件下,脑周细胞中有一定量的RGS5和PDGFR-β表达;慢性脑低灌注白质损伤后期阶段,脑周细胞中 RGS5和 PDGFR-β蛋白表达增强,且 PDGFR-β先于 RGS5达到表达高峰,两者表达存在时相关系。
作者:朱海兵;刘琳;余海 刊期: 2014年第29期
1临床资料患者、女、23岁。因心悸、胸闷、气促5 h入院。入院时伴咳嗽、咳粉红色泡沫痰,无发热,胸痛、咯血等不适。患者既往无高血压及、心脏病、糖尿病、肾病病史。患者末次月经2014年1月6日,停经后行产前检查2次,孕6 w时行B超检查确定为宫内妊娠,孕4月时院外行产前检查B超示:宫内单活胎,孕约16 w。测BP 100/70 mmHg。未行肝功能及肾功能检查。
作者:何春燕 刊期: 2014年第29期
目的:分析重度高乳酸血症治疗中溶媒对电解质平衡的影响。方法通过对临床案例进行观察和监护,研究重度高乳酸血症治疗过程中电解质变化与哪些因素有关。结果高钠血症与盐的摄入、脱水药物的应用以及下丘脑的病变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结论下丘脑病变和(或)大量盐的摄入是致患者高钠、高氯的重要原因,控制钠摄入和不适当的钠输入可以减少发生高钠的危险。
作者:赵亚晶;谢莉娜 刊期: 2014年第29期
<<基础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培养高素质的综合能力较强的护生是众多高等护理学校教育的目标之一。笔者结合我校基础护理实验教学的情况,从多方面阐述如何提高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的质量。
作者:陈柯如 刊期: 2014年第29期
目的:总结16例腰椎术后患者发生脑脊液漏的观察与护理。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7月~2013年12月行腰椎内固定术后患者发生脑脊液的护理过程。结果未出现感染病例。结论腰椎术后发生脑脊液漏比较常见,术后的观察及护理非常重要,经采取积极措施,手术后顺利恢复。
作者:万毅超 刊期: 2014年第29期
目的:研究儿童流感疫苗接种干预的疾病预防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12月就诊的的68例预防疾病接种流感疫苗的儿童,将其68例儿童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4例,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接种疫苗的管理,观察组采用疫苗接种干预,对儿童接种的6个月时间内流感次数、儿童家属的满意率和依从率等指标进行统计。结果观察组的儿童发生流感次数和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儿童家属的满意率和依从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 P<0.05。结论疫苗接种干预对预防及疾病和保证疫苗接种工作顺利开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廖草根 刊期: 2014年第29期
目的:探讨MSCT在临床诊断急性阑尾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7例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表现、CT扫描特征和手术病理资料。结果6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急性阑尾炎中,单纯性阑尾炎15例,阑尾炎并阑尾周围炎33例,坏疽性阑尾炎8例,阑尾穿孔并周围脓肿例11例。结论急性阑尾炎有典型的 CT表现, MSCT在三维重建及图像后处理技术能从多角度显示阑尾及其周围情况,在急性阑尾炎的诊断、术前病理分型、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案的拟定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冯彦琦 刊期: 2014年第2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