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玉森;李智君;范华平;左卫星
目的:分析重度高乳酸血症治疗中溶媒对电解质平衡的影响。方法通过对临床案例进行观察和监护,研究重度高乳酸血症治疗过程中电解质变化与哪些因素有关。结果高钠血症与盐的摄入、脱水药物的应用以及下丘脑的病变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结论下丘脑病变和(或)大量盐的摄入是致患者高钠、高氯的重要原因,控制钠摄入和不适当的钠输入可以减少发生高钠的危险。
作者:赵亚晶;谢莉娜 刊期: 2014年第29期
NSD (nuclear receptor binding SET domain containing)蛋白家族是一组较新发现的组蛋白甲基化转移酶,有三个成员:NSD1,NSD2(又名 MMSET和 WHSC1)和 NSD3(又名WHSC1L)。在很长一段时间里,NSD蛋白家族受人们瞩目的焦点是它们与疾病的密切联系。NSD1,NSD2的单倍体不足分别导致了儿童期巨脑畸形综合征(Sotos syndrome)与沃尔夫综合症(Wolf-Hirschhorn syndrome),这些儿童分别有脑部生长过大,和过小的特征,并伴有不同程度的智力发育不全,神经系统的发育紊乱在这些疾病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本研究建立了小鼠胚胎干细胞体外诱导分化成神经干细胞的体系。并通过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 NSD1,NSD2在胚胎干细胞分化过程中的表达变化,观察到 NSD1, NSD2蛋白在小鼠胚胎干细胞中表达量极低,在RA诱导的神经干细胞形成过程中,表达量大幅度升高,其中 NSD1持续上升而 NSD2先升后降,这些结果与 NSD1, NSD2在神经系统发育中的重要作用以及相反的作用效果一致。另外,二者的蛋白水平与mRNA水平均有差异,尤其是NSD1的蛋白水平可能主要受到基因转录之外的机制调节。这个细胞体系对进一步研究 NSD1与 NSD2在神经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郇通;潘云;李艳 刊期: 2014年第29期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前列腺电切术后并发呕吐窒息的抢救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前列腺增生患者行前列腺电切术的过程及护理。结果患者因抢救及时,患者转危为安。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存在一定并发症,如及时发现并发症的发生,对其进行有效的治疗及护理才能保障治疗效果。
作者:弋秋利;肖宁;鱼改侠 刊期: 2014年第29期
目的:比较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和手法复位石膏固定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4年1月利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和手法复位石膏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8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Bohler角、Gis ane's角的改善情况,并进行 Maryland评分标准进行评分。结果两种方法治疗后,复查 X线片提示 Bohler角、Gis ane's角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在对86例患者Maryland足部评分结果中,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优良率为82.61%,手法复位石膏固定术的优良率为62.5%,且两者疗效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治疗效果要明显优于手法复位石膏固定术。
作者:罗方;苏艳飞 刊期: 2014年第29期
目的:对一起食物中毒事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及实验室检测,分析其原因和病原学,探讨预防控制措施。方法采用流行病学方法调查疫情概况;采集患者腹泻物,剩余食物标本按照GB 4789.2.4.10-2010、GB/T 4789.7-2008、GB4789.5-2012、GB/T 4789.3-2013的方法进行病原学检测。结果本起食物中毒事件累计发病5例,发病率83.3%。从砧板和1例刚进入治疗的患者腹泻物中检出田纳西沙门氏菌。结论根据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测结果判断本起食物中毒由田纳西沙门氏菌引起的。该事件提醒我们从事疾病预防控制应该加强餐饮从业人员卫生知识的培训,加大卫生监测和监督整合的力度,以防再次发生因细菌污染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
作者:王玮 刊期: 2014年第29期
目的:探讨预先给予喷他佐辛,观察其在无痛宫腔镜检查中对丙泊酚用量的影响。方法60例行宫腔镜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30例:A组实验组,给予异丙酚前5min给予喷他佐辛0.4 mg/kg;B组对照组,给予异丙酚前5min给予相同容量的生理盐水,5min后两组给予首剂量异内酚1.5 mg/kg丙泊酚。观察记录用药量、呼吸抑制、术毕清醒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中MAP、HR、SpO2与术前比较及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丙泊酚用量:A组为(115.2±57.2)mg,B组为(198.7±50.0)mg,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术毕清醒时间,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无痛宫腔镜检查中,预先给予喷他佐辛0.4 mg/kg,能够更好的满足无痛宫腔镜检查手术需要同时可减少丙泊酚用量。
作者:江耀明;寻兵;张丁松 刊期: 2014年第29期
目前种植义齿已经成为缺牙修复的首选方法之一。经过近十几年的学习和研究,我国口腔种植学进入了飞速发展并走向成熟阶段。锥形束 CT的应用,不仅使检查时间大大缩短,分辨率明显提高,三维重建图像更为清晰准确,而且,随着软件功能的改进和第三方软件的引用,临床医师可以直接进行种植区骨密度的评估,种植计划的制定以及种植导板的制作等等。
作者:吴亮颖;刘坚;张卫平;路贵忠 刊期: 2014年第29期
目的:探讨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急性左心衰竭的原因,找出有效护理对策。方法对50例老年患者急性左心衰竭的原因进行临床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50例患者急性左心衰竭均得到控制,症状缓解。结论容量负荷过重、高血压、重度贫血、肺部感染、透析不充分、动静脉内瘘分流过量是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夜间发生左心衰常见的诱因。急症血液透析、超滤脱水和有效抢救措施,是纠正心衰的治疗手段。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有效控制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急性左心衰竭;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并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孙远荣 刊期: 2014年第29期
在药理学课程中,药理学实验是特别重要的一个环节,它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医学的理论知识。所以,在药理学实践课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实验的方案,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科研设计和创新能力都是特别重要的,是提高学生药理学实验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
作者:唐玲;叶立强;陈容 刊期: 2014年第29期
目的:探讨纳洛酮治疗急性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将我院于2012年7月~2014年5月收治的170例急性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5例,对两组呼吸衰竭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经过积极治疗后,两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治疗组总有效率85.89%,对照组总有效率63.53%,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纳洛酮通过阻断β-EP对中枢神经的抑制作用,达到促醒效果,减少肺部水肿,改善通气,可提高急性呼吸衰竭的疗效。
作者:罗瑜欣 刊期: 2014年第29期
目的:探讨CT及MRI在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AI)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9例 DAI患者行 CT及 MRI检查,对比分析检查结果。结果 CT是检查 DAI的首选方法,但由于 CT对DAI的诊断存在漏诊,当临床怀疑外伤患者为DAI或CT诊断与临床表现不相符时应行 MRI检查,且把 DWI序列作为首选序列,常规做 T1WI、T2WI和 FLAIR序列。结论
作者:侯天余;马红菊;李霞;陈芊;王永林 刊期: 2014年第29期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在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治疗中的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9月~2014年3月采用经皮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60例,观察患者术前、术后1年,疼痛、日常功能以及影像学改变情况。结果与术前相比,术后1年患者的 JOA评分及腰痛、下肢痛症状明显好转(P<0.05),患者的ODI四项评分均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疗效明显的优点,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葛保健;袁峰;高绪仁;王业华;郭开今 刊期: 2014年第29期
目的:通过临床药师对1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药学监护,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方法临床药师对1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全程用药进行监护,提出合理化建议。结果患者经过医生治疗及药师监护后,血糖控制平稳,手足麻木症状缓解。结论临床药师开展药学监护服务,有利于提高药学服务质量。
作者:李建强 刊期: 2014年第29期
目的:研究Lucentis 玻璃体腔注射对治疗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应用。方法对我院糖尿病视网膜病区2013年1~10月在门诊经眼底血管和光学相关断层扫描确诊为PDR的共行Lucentis注射术32例患者的治疗护理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例患者经治疗护理,术后均未发生眼内炎,3例眼压略高于正常。结论良好的护理措施是治疗PDR的成功关键,也为患者的治疗和健康提供了指导和帮助。
作者:王琛 刊期: 2014年第29期
目的:新生HIE大鼠进行亚低温治疗,通过水迷宫实验评价大鼠记忆功能,探讨亚低温治疗对 HIE大鼠神经保护作用的远期疗效。方法建立新生 HIE大鼠模型,并于6h内进行亚低温(31℃)治疗和对照(37℃)48h,干预后28d行水迷宫实验以评价学习记忆功能。结果28d行水迷宫实验,治疗组与加手术组无明显差(P>0.05),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新生大鼠HIE早期压低温治疗对新生大鼠HIE的远期学习记忆能力有明显的提高。
作者:李明超 刊期: 2014年第29期
目的:分析右美托咪定对腰硬联合麻醉患者术中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5月来我院在腰硬联合麻醉下手术的患者108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观察组患者在麻醉后注射右美托咪定,对照组患者注射生理盐水,观察两组患者的心率、BIS以及 Ramsay等镇静指标,并观察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改变,观察右美托咪定在腰硬联合麻醉下患者术中的镇静效果以及用药安全性。结果观察组麻醉后30min的心率、BIS指标、Ramsay评分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血压麻醉前与麻醉后30min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2.96%(7/54);对照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11%(6/54),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对腰硬联合麻醉患者手术中的镇静效果良好,用药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樊梅 刊期: 2014年第29期
目的:换瓣术后患者在正常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可缩短住院日。方法选取80例手术为瓣膜置换,无其他并发症与合并症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按常规治疗与护理,实验组40例在常规治疗与护理的基础上加上心理辅导。结果实验组比对照组平均提早1~1.5d出院,在住院过程中提高了心理感受舒适度。结论对换瓣术后的患者实施心理护理,不仅可以缩短住院日,还可增加患者住院期间舒适度的体验。
作者:刁德源;刘晓莉;李小琴 刊期: 2014年第29期
目的:探讨氨溴特罗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87例作为观察组,给予患儿氨溴特罗口服液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氧气雾化吸入治疗;选择同期收治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81例作为对照组,仅给予氧疗、补液、抗感染等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相关临床症状及体征的消失时间差异,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的喘憋、咳嗽、湿罗音以及哮鸣音等症状及体征的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并且其临床总有效率高达95.2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25%,数据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氨溴特罗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应用于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治疗中,可有效改善患儿症状及体征,其疗效显著优于常规治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蔡芙莺 刊期: 2014年第29期
目的:探讨N4级护士负责制管理模式在呼吸科病房护理管理中的作用。方法评选符合条件的护理人员担任 N4级护士,实施 N4级护士负责制管理模式。结果实施 N4级护士负责制管理模式后,科室护理质量状况、患者满意度较实施前均有明显的提高(P<0.05)。结论实行 N4级护士负责制管理模式显著地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减少医疗安全隐患。
作者:王丽 刊期: 2014年第29期
目的:探讨急危重患者行PCI植入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的治疗及护理。方法对30例急危重患者行 PCI应用 IABP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患者,平均 IABP持续时间(3.8±2.4)d,平均住院时间为(16.1±15.1),死亡2例(6.6%)。发生直径>5cm血肿1列,肢体缺血1例。结论主动脉球囊反搏是治疗急危重患者成功的有效措施。术前正确的置管,适当的抗凝,术后规范化监测和护理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存率。
作者:赵晓清 刊期: 2014年第2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