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秋秋
高危药品包括肌肉松弛剂、高浓度电解质制剂、细胞毒化药物等在内的会对人体会产生危害的药品。高危药品如果使用不当,很容易会伤害到患者的身体,甚至还会使得患者死亡。本文首先阐述了高危药品概念与种类,其次,分析了医院西药房高危药品管理存在的问题,同时,结合笔者多年的工作经验,就西药房高危药品的管理与用药安全措施展开了深入的探讨,得出结论:医院可以通过加强管理来在大程度上降低使用西药房高危药品的风险,确保安全用药。
作者:郑大雄 刊期: 2014年第29期
目的:探讨局麻下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Rutkow手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在2010年6月~2013年12月局麻下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8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85例手术过程顺利,手术时间平均38min,术后疼痛轻微,异物感2例,发生率2.4%(2/85),无切口感染。2例并发阴囊水肿,自行吸收。术后3~7d出院。随访6月~4年,全部治愈,无复发。结论 Rutkow手术具有手术简便,痛苦小,恢复快,复发率低,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并可在局麻下完成,是治疗腹股沟疝安全有效的一种术式。
作者:熊春波;邹本金 刊期: 2014年第29期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康复训练的效果。方法对18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进行积极的心理疏导;科学规范的康复训练及正确的出院指导。结果本组18例,术后随访6个月~2年,均未发生人工关节脱位,下肢深静脉栓塞等并发症。结论患者功能恢复快,并发症少,提高了生活质量且缩短了住院时间。
作者:罗忠宝;欧阳根香 刊期: 2014年第29期
脑卒中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及高复发率等特点,是严重威胁中老年人健康与生命的常见病。老年人急性脑卒中患者,由于年老体弱,肺功能减退,加之脑卒中后意识障碍和(或)肢体活动障碍,急性期多卧床休息,活动减少,极易合并肺内感染,而且肺内感染又是导致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肺部感染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严重并发症,直接影响患者的病情与预后,甚至可导致患者病情加重而死亡。现将我科2012年1月~2014年1月3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导致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探讨相应的护理对策,报告如下。
作者:张宏允 刊期: 2014年第29期
目的:探讨N4级护士负责制管理模式在呼吸科病房护理管理中的作用。方法评选符合条件的护理人员担任 N4级护士,实施 N4级护士负责制管理模式。结果实施 N4级护士负责制管理模式后,科室护理质量状况、患者满意度较实施前均有明显的提高(P<0.05)。结论实行 N4级护士负责制管理模式显著地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减少医疗安全隐患。
作者:王丽 刊期: 2014年第29期
偏头痛是神经内科常见的疾病之一,在基层医院仍以药物治疗为主。主要有非甾体类抗炎药、麦角碱制剂、选择性5-HT受体激动剂、抗癫痫药物、钙通道阻滞剂、抗抑郁药、β-受体阻断剂等。应针对不同患者选择安全、高效、价廉的药物。非药物治疗也是有效方法,可以结合使用。
作者:孟宪春 刊期: 2014年第29期
目的:探讨急危重患者行PCI植入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的治疗及护理。方法对30例急危重患者行 PCI应用 IABP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患者,平均 IABP持续时间(3.8±2.4)d,平均住院时间为(16.1±15.1),死亡2例(6.6%)。发生直径>5cm血肿1列,肢体缺血1例。结论主动脉球囊反搏是治疗急危重患者成功的有效措施。术前正确的置管,适当的抗凝,术后规范化监测和护理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存率。
作者:赵晓清 刊期: 2014年第29期
原发性肝癌是指由肝细胞或肝内胆管上皮细胞发生的恶性肿瘤,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生率和死亡率占恶性肿瘤的第二位[1],并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因此采取有效措施预防治疗肝癌的发病显得尤为重要。我国是肝炎大国,特别是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较多,而乙型病毒性肝炎感染是原发性肝癌发生的高危因素。因此, HBV相关性肝癌引起学者的重视,得到更多的关注和研究。
作者:姚明月;邢静;冯全生 刊期: 2014年第29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因素及医院感染发生率,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以减少感染的发生。方法采用目标性监测,参照卫计委2001年颁布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根据医院感染控制办公室感控专职人员、产科感控医生及感控护士对患者进行监测并填写相关调查表等进行分析。结果2012年1月~2014年6月收治剖宫产1747例,发生医院感染病例34例,感染率1.95%,引起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原因包括:无菌操作不严格、留置尿管、手术时间延长等。结论对剖宫产患者目标性监测分析,发现感染危险因素较多,因此要进行有效的预防控制,加强护理工作,降低剖宫产感染率,提高医疗质量。
作者:程春;林海春;王芸 刊期: 2014年第29期
目的:分析健康教育对学龄前儿童龋齿的影响效果。方法全区某市某幼儿园3~6岁的学龄前儿童260名作为研究对象,将儿童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130例。对照组儿童只每年采用氟化泡沫常规预防龋齿,而观察组儿童则在此基础上加用健康教育方式进行干预,察两组儿童干预前后的儿童龋齿病发病率、干干预前后的健康生活方式的实施情况比较,以综合比较两组效果。结果两组儿童治疗前龋齿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干预后,观察组儿童的龋齿发病率为29.2%,低于对照组的54.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儿童在干预前的口腔卫生、控糖和饮食营养的依从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干预后,对照组儿童与干预前比较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儿童在口腔卫生、控糖和饮食营养的依从率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有效、广泛、多种多样的健康教育方式,能有效改善学龄前儿童的龋齿患病率,同时有效养成其良好生活方式,对于龋齿的预防控制均有重要作用,值得在今后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作者:裘孟超 刊期: 2014年第29期
目的:分析研究重症冠心病患者的NT-proBNP和心肌肌钙蛋白之间的关系。方法抽取2012年2月~2013年11月在我院收治的患有重症冠心病患者150例,根据临床诊断分为AMT(急性心肌梗死)组、UAP(不稳定型心绞痛)组以及AHF(急性心力衰竭)组,对三组患者实施非参数 pearman检查给予数值相关性分析。结果 NT-proBNP与心肌肌钙蛋白呈现中度正相关,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中AMT组的 NT-proBNP与心肌肌钙蛋白 T相关系数 r=0.548(P<0.05),和心肌肌钙蛋白 I的相关系数 r=0.527(P<0.05)。心肌肌钙蛋白 T和 I的相关系数r=0.997(P<0.05),其之间呈现线性关系。结论 NT-proBNP和心肌肌钙蛋白呈现中度正相关,其中心肌肌钙蛋白的 T和 I之间呈现高度正相关。
作者:王章波;李静 刊期: 2014年第29期
目的:研究Lucentis 玻璃体腔注射对治疗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应用。方法对我院糖尿病视网膜病区2013年1~10月在门诊经眼底血管和光学相关断层扫描确诊为PDR的共行Lucentis注射术32例患者的治疗护理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例患者经治疗护理,术后均未发生眼内炎,3例眼压略高于正常。结论良好的护理措施是治疗PDR的成功关键,也为患者的治疗和健康提供了指导和帮助。
作者:王琛 刊期: 2014年第29期
糖尿病性肌梗塞是糖尿病的一种较易被忽视的并发症,易漏诊、误诊,在糖尿病专科书籍中记录甚少,国内相关的文献报道也不多。目前普遍认为是糖尿病的一种微血管病变,多种发病机制参与,多发生在血糖控制不佳的人群,以1型糖尿病患者多见,多发生在大腿,股四头肌常受累,其次是腓肠肌,突然起病,以肌肉疼痛、肿胀为特征,伴有受累肢体运动受限,疼痛可在休息时持续存在,活动后加重。肌肉活检可见毛细血管内血栓形成, CT或MRI可有受累肌肉肿胀、体积增大样改变,肌酶谱、肌红蛋白检查可阴性。现将我科诊断为糖尿病性肌梗塞1例病例报道如下。
作者:王玉梅 刊期: 2014年第29期
目的:探讨在儿童胸部CT扫描中,联合应用低电压和ASIR重建技术,在获得满足诊断需要图像的前提下,降低辐射剂量的价值研究。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放射科2013年1月~11月因不同疾病而行胸部CT平扫的儿童患者45例,按照扫描时的管电压随机分为120 kV、100 kV和80 kV组每组15例,其他参数均保持一致预设噪声指数(NI)为15HU,对以上所有患者均使用适应性统计迭代重建(ASIR)技术,记录三组患者CT容积剂量指数(CT 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并计算有效辐射剂量(ED),并随机抽取三位放射专科医师采使用 Likert5分制对图像质量进行评估,对得到的的临床资料图形进行分析同时客观比较两组患儿辐射剂量。结果在 CT扫描图像清晰度上面,选择管电压设定为120 kV、100 kV的 A组和 B组的图像质量评估得分均为5分,都比较清晰清晰度上对比没有明显的差距,但是管电压设定为80kV的 C组15例患者的图像质量评估得分均为3分,清晰度上要明显差于上面两组,说明管电压设定值设定过小不能清晰显像。保证图像质量的前提下,A组患者的CT DIvo为4.25 mGy,ED为2.53 mSv,B组 CT DIvol为1.41 mGy,ED为0.94 mSv,两组结果进行对比 B组的值要比 A组的ED值下降了62.8%,两组结果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0%~100%各种水平 ASiR评分,各组间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 FBP相比 ASiR评分组噪声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使用低管电压结合ASIR重建技术对儿童胸部进行 CT扫描时,为了保证扫描之后图像的清晰度,保证其临床使用价值,在保证了图形会亮的前提下,为了进一步减少检查时CT扫描对患儿造成的辐射危害,管电压好设定为100 kV。它不仅能够完全满足儿童胸部病变的诊断要求,同时可以降低辐射剂量达60%以上,降低了对患而危害所以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师毅冰 刊期: 2014年第29期
目的:探讨临床疗效左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的经济效应在治疗尿路感染。方法患者尿路感染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观察组给予静脉滴注左氧氟沙星500mg,1次/d;对照组给予静脉滴注环丙沙星400mg,2次/d,7d为1疗程。两组医疗费用和临床效果的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3.5%,对照组91.3%,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的1292元的总成本;对照组是715元,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两种近似的泌尿道感染的药物治疗,但环丙沙星应用在更经济的治疗,更具成本效益的药物经济学。
作者:李芳伶;付瑛;王晓宁 刊期: 2014年第29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腹胀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对我院近3年来接受剖宫产术的1180例破宫产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术后腹胀原因及护理对策。结果经过对产妇进行的这一系列的护理,临床对比发现产妇的心理状态及腹胀不适症状都明显好转。结论针对发病原因实施科学系统的护理能有效减少腹胀的发生率。
作者:高秋红;游彬 刊期: 2014年第29期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前列腺电切术后并发呕吐窒息的抢救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前列腺增生患者行前列腺电切术的过程及护理。结果患者因抢救及时,患者转危为安。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存在一定并发症,如及时发现并发症的发生,对其进行有效的治疗及护理才能保障治疗效果。
作者:弋秋利;肖宁;鱼改侠 刊期: 2014年第29期
目的:分析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应用血液灌流联合透析治疗的护理措施。方法分析本科接受血液灌流联合透析治疗的28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期间给予系统化护理,总结护理方法。结果2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无死亡,无凝血现象,无出血倾向;28例患者经治疗后,皮肤瘙痒、睡眠障碍、心功能等症状有所改善。结论加强血液灌流联合透析治疗期的护理,可以有效缓解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系统化的护理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曾敏 刊期: 2014年第29期
目的:分析系统护理干预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心理状况及并发症的影响,为临床推广提供事实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4年4月来本院骨科就诊的96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系统护理干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以及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SAS和SDS评分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两指标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护理模式在有效地疏导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心理创伤的同时,也能明显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比例,加快患者康复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意义明显,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黄静 刊期: 2014年第29期
目的:研究并探讨尿流动力学检查在前列腺增生症诊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随机数字法将100例前列腺增生的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方式进行检查,试验组采用尿流动力学进行检查,比较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检测方法,结果的准确性以及术前术后尿动力学参数比较。结果两组患者通过不同的检测方法,发现试验组采用尿流动力学检测准确度明显高于对照组26.00,对患者术前术后的尿动力学指标的比较发现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其中患者的残余尿量较术前明显减少。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前列腺增生的患者采用尿流动力学检查能够有效的缩短患者的诊断时间,对于患者的治疗方案以及对患者的病情恢复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患者以及患者家属较为满意,具有较高的临床意义,因此值得我们在临床上进行大力推荐。
作者:倪亮亮 刊期: 2014年第2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