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日辉;茹琴;李超英
我科在护理工作中,应用循证护理理念,以有价值的、可信的科学研究结果为证据,提出脑卒中后留置尿管的患者为预防尿路感染是否需要膀胱冲洗这一护理措施的问题,通过对28例患者的护理实践,观察尿路感染率,寻找实证。经过统计学比较,得出实证院脑卒中留置尿管的患者,只要按照规范的留置尿管护理措施即可预防尿路感染,不必再采用膀胱冲洗这一护理措施。我科用实证对这28例患者实施了佳的护理措施,既为患者节省了药品、治疗费用,也减免了因膀胱冲洗操作不当带来的尿路逆行感染,同时还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降低了医患双方面的住院成本,为患者提供了有效的护理,提升了护理质量。
作者:李亚虹;张文涛;郭莉 刊期: 2014年第22期
归纳总结消化内科患者在住院期间可能会出现的护理风险,如服务态度引起投诉、给药缺陷导致意外发生、护理观察不到位导致病情加重等等,为规避或减少护理风险,科室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保证护理安全,以提高护理质量,和谐护患关系。
作者:邹黎丽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病房的护理风险管理。方法针对新生儿病房存在的护理风险因素进行评估并采取相应的防范对策进行管理。结果该院自实施护理风险管理以来,未发生1例护理缺陷事件。结论在新生儿病房进行护理风险管理能够使护理质量得到有效提高,使护理缺陷事件得到有效减少,从而有效保证患儿的生命健康安全。
作者:匡如意;杨燕妮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探讨经筋疗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作用机理及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观察组予经筋疗法治疗,对照组予常规推拿疗法治疗。通过测评或检测两组治疗前后的主要症状体征记分、椎动脉血流速度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及X线平片的变化情况,并观察两组的疗效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有73例与74例进入疗效统计,脱落3例,其中观察组2例,对照组1例,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8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经筋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优于常规推拿疗法治疗。
作者:黄锦军;张玲玲;何贤芬;杨宇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了解我院呼吸重症监护室(RICU)细菌感染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2013年1月~12月收住RICU的201例患者的病原菌进行分析。结果 RICU中患者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为G-细菌(占61.2豫),G-细菌以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雷伯菌属为主,分别为29.3豫,17.8豫和11.1豫;G+细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占13.2豫,真菌占21.1豫,以白假丝酵母为主。药敏结果显示: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对β内酰胺类和碳氢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率高。结论呼吸道细菌的耐药情况越来越复杂,已成为临床治疗的一个难题定期、系统地进行细菌的耐药性检测外,还应规范抗生素的使用,合理使用抗生素以减少耐药菌的产生。
作者:林江;师静;黄毅;贺刚;陈代刚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观察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术应用于阑尾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阑尾炎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进行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术治疗,对照组进行传统切除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切口大小、住院时间及切口感染发生率等,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切口小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切口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各指标对比均有差异(P<0.05)。结论采用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疗效确切。
作者:柳宽河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观察分析局部热疗联合全身化疗治疗中晚期胃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取在2010年10月~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中晚期胃癌患者1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接受局部热疗联合全身化疗和单纯化疗,统计分析临床受益率、KPS评分、疼痛分级和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临床获益率68.89%,对照组临床获益率52.22%(2=6.565,=0.042),试验组疼痛缓解率和生活质量提升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两组治疗后主要出现胃肠道毒副反应、肝肾毒副反应和外周神经毒性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局部热疗联合全身化疗治疗中晚期胃癌可获得较好疗效,耐受性与单纯化疗相当,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
作者:杨丽娟;孟迪;彭斌 刊期: 2014年第22期
随着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所导致的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日益增多。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这项微创技术的应用也日趋成熟,相关护理作为一项新的护理技术也在不断完善,现就我院老年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行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进行总结如下。
作者:闫长红;赵松海;周琳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通过讨论昏迷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原因分析,针对性采取护理措施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针对昏迷患者因长期卧床、自身免疫力低下、侵入性操作、无菌操作不规范、监护室布局不合理等原因发生院内感染,根据原因制订相应的预防护理措施。结果通过对重症监护室昏迷患者医院感染原因进行分析和采取预防护理措施,医院感染的发生大大减少。结论采取综合性措施保证每次消毒隔离灭菌均达到预定的要求,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促进患者的康复。
作者:李润琴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讨论护理风险管理在血液科患者中的对于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1年5月~2012年7月血液科收治的100例血液疾病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并采用计算机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于两组患者均给予血液疾病治疗的常规护理,对于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护理风险管理,统计比较两组护理方法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通过研究发现,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8%,对照组为75%,两组护理方法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血液科对于疾病的护理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可以减小不良反应的发生,同时提高患者满意度,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许梅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探讨精液各参数对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IUI)临床妊娠率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132对不育患者的211个IUI治疗周期。结果临床妊娠38个周期,周期妊娠率为18.01豫(38/211),累计妊娠率为28.79豫(38/132)。妊娠组与非妊娠组处理前精液常规参数无明显差别。精液量为1.0~3.0ml组和浓度为30.0~60.0×109/L组、60.0~120.0×109/L组临床妊娠率较高,精液量≥6.0ml组和浓度≥120×109/L组临床妊娠率明显下降;精液不液化和精子无凝集的患者临床妊娠率较对应组高;随着PTMS的提高,临床妊娠率也在逐渐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孕不育夫妇进行IUI治疗,精液量≤3ml、精子浓度≥30×109/L且尽量增加PTMS,能获得较理想的临床妊娠率。
作者:谭艳;杨章莉;李新蓉;王敏 刊期: 2014年第22期
妊娠合并糖尿病属高危妊娠,临床中妊娠合并糖尿病的孕妇分娩的新生儿发生低血糖的机会远远大于正常孕妇分娩的新生儿。糖尿病的孕妇分娩的新生儿出生后仍存在高胰岛素血症,如不及时补充糖易发生低血糖,甚至危及生命。因此为糖尿病孕妇分娩的足月新生儿进行早期血糖监测和实施护理干预,对预防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十分重要。通过对新生儿早期的血糖监测和喂养干预,能有效的预防低血糖的发生,提高产妇母乳喂养的信心。
作者:陈笑清;黄淑梅 刊期: 2014年第22期
射频消融联合瘤内无水酒精注射是近年肝肿瘤治疗的新技术之一,并在临床广泛推广应用[1]。目前关于该技术并发症方面的观察报告不多,现将肝癌射频消融联合无水酒精注射术中发生急性溶血1例报告如下。
作者:于芹;朱红;武贞芝;张希;梁永新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探讨营养干预对胎心无应激试验(NST)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9月~12月来我分院进行产检孕妇共1034例,将2013年9月~10月共521例为对照组,2013年11月~12月共513例为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按照孕妇营养学进行饮食营养干预,观察胎心无应激试验(NST)结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相比,假阳性率明显偏低,差异性显著,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护理人员对孕妇做好饮食营养干预,可以减少胎心无应激试验(NST)无反应型和可疑型发生。
作者:何益;韦秋燕;周红梅;陈国英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了解医生、护士、护士长和患者对男护士的认知态度对男护士的认知态度状况,为促进护理学科的全面发展提供依据。方法以典型抽样的方式在石河子市选择有男护士的5家医院,随机选择部分医生、女护士、护士长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调查不同人群对男护士的认知态度。结果本研究共调查医生152例、女护士261例、护士长44例、患者129例;医生、女护士、护士长、患者4类人群对男护士的认知态度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01),医生、女护士、护士长对男护士的认知、接受态度为积极,均高于85%。急诊科、手术室、监护室是4类人群均认为需要男护士的科室。结论医生、女护士、护士长对男护士职业认知程度较高;急诊科、手术室、监护病房的工作岗位更适合男护士。
作者:宋春玲;李新辉;万歧江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翻译本身是一种文化活动。翻译不仅涉及两种语言,更多涉及两种文化。从文化角度研究翻译成为翻译领域的前沿课题,为翻译理论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由于中医的特殊性,在翻译中两种文化的碰撞更为突出。通过对中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黄帝内经》两个英译本的分析,旨在说明文化因素在中医翻译中的重要作用。
作者:张莉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探讨老年重症肌无力患者的临床分析及护理措施。方法对2012年6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90例重症肌无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提出护理措施。结果所有患者行气管切开术并用呼吸机进行呼吸辅助,鼻饲给予营养供给;并使用皮质激素、抗胆碱脂酶及抗生素等药物,所有患者均症状好转出院。结论呼吸辅助治疗和科学合理的用药可显著提高肌无力危象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敏;田文静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观察甲氨蝶呤+来氟米特+平衡免疫胶囊三联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RA的疗效。方法收集我院RA患者68例,给予甲氨蝶呤和来氟米特及平衡免疫胶囊联合治疗,记录治疗前及治疗后12w关节肿痛个数及晨僵时间,测定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和类风湿因子RF滴度,双手X线平片,同时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2w后,临床和实验室指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总有效率95.59豫,其中疗效与关节功能分级相关。不良反应主要以胃肠道反应为主。结论三联用药治疗RA疗效显著,毒副作用小,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石湛瑜;张贵金;杨慧 刊期: 2014年第22期
脂联素是新近发现的脂肪组织特异分泌的一个具有重要功能的细胞因子,其具有抗糖尿病、抗炎、抗动脉粥样硬化等功能。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异常和凋亡是糖尿病发病机制中的重要环节。研究发现脂联素对胰岛素抵抗,增加胰岛素敏感性等有积极的作用,近几年研究也发现脂联素对胰岛β细胞功能有影响并拮抗其凋亡。所以脂联素有可能成为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早期诊断的灵敏指标,也有望成为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治疗的新靶点。
作者:陈鹤文;刘东方 刊期: 2014年第22期
深刻认识基础医学实验在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上的重要作用,分析目前学科模式对实验教学所带来的不利影响,提出加大改革力度,打破学科界限,探索构建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体系,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作者:张晓林;刘芳;龚道远;刘爱平;杨安平 刊期: 2014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