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筋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73例临床观察

黄锦军;张玲玲;何贤芬;杨宇

关键词:椎动脉型颈椎病, 经筋疗法, 常规推拿疗法
摘要:目的:探讨经筋疗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作用机理及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观察组予经筋疗法治疗,对照组予常规推拿疗法治疗。通过测评或检测两组治疗前后的主要症状体征记分、椎动脉血流速度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及X线平片的变化情况,并观察两组的疗效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有73例与74例进入疗效统计,脱落3例,其中观察组2例,对照组1例,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8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经筋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优于常规推拿疗法治疗。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重症监护病房呼吸道感染分析以及护理干预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呼吸道受感染的原因,探讨有关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近来2年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复习相关参考文献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呼吸道感染主要受手术、环境以及机械通气的影响,实施护理干预后,重症监护病房呼吸道感染发病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详细分析重症监护病房呼吸道感染因素,对其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可降低呼吸道感染发生率。

    作者:何庆鸿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氯吡格雷对急性脑梗塞患者p-选择素的影响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对急性脑梗塞患者p-选择素的影响。方法入选2013年5月~12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者患者100例,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阿司匹林治疗组)50例和观察组(氯吡格雷治疗组)50例。治疗1 w后静脉血检测p-选择素水平。结果治疗7d后两组患者的P-选择素水平较治疗前均升高,但是试验组升高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氯吡格雷对急性脑梗塞患者在降低p-选择素水平上疗效优于阿司匹林,对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彬;崔志堂;严俊杰;王晓慧;贾红娟;许鑫;杨丽丽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布拉氏酵母菌治疗小儿肺炎继发腹泻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布拉氏酵母菌(亿活)对于小儿肺炎继发腹泻的疗效,了解其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小儿肺炎住院患儿500例,其中入院时及使用抗生素后发生腹泻的230例。将其中的120例采用布拉氏酵母菌(亿活)治疗肺炎继发腹泻的患儿作为观察组,同时将另外的110例采用蒙脱石散及妈咪爱治疗腹泻的患儿作为对照组;分别对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患儿腹泻天数及肺炎治愈天数进行观察,通过将2个组的腹泻天数及肺炎治愈天数进行比较,并通过统计学分析,了解布拉氏酵母菌(亿活)对于肺炎继发腹泻的疗效。结果观察组中的患儿腹泻天数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观察组中的患儿肺炎治愈天数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结论通过使用布拉氏酵母菌(亿活)比传统的采用蒙脱石散及妈咪爱方法能更有效地治疗小儿肺炎引起的继发性腹泻,从而直接加快小儿肺炎的治愈,对临床小儿肺炎的治疗及护理具有较良好的意义。

    作者:刘思景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急诊冠脉介入治疗患者术前需求调查及护理干预

    目的:调查急诊冠脉介入治疗患者手术前的需求,并分析探讨其护理干预办法。方法以我院收治的100例进行冠脉介入治疗的急诊患者为资料,对其进行问卷调查,统计患者手术前需求。随机将其等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其常规的术前治疗和护理,试验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健康宣教和心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护理结果。结果所有患者均以对疾病和手术相关知识的了解为术前紧迫需求,试验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以及对健康知识的知晓率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意义(<0.05)。结论对于冠脉介入治疗的急诊患者,为满足其需要,应给予其适当的健康指导和健康知识宣教,并给予完善的术前护理干预,有助于缓解患者紧张情绪,利于治疗顺利进行。

    作者:杨宇宏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心理护理对初产妇产后抑郁的干预效果探讨

    目的:对产后抑郁的初产妇进行心理护理,并观察其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我院自2012年3月~2013年12月收治初产妇共计100例,按照随机抽取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性护理方案,观察组患者接受产后抑郁心理护理干预方案,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每组患者各50例。结果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对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进行心理评估,其中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前评分均不存在差异性,而在接受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评分,两组数据存在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初产妇进行护理干预具有抑制其产后抑郁的重要作用,起到了良好的临床护理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许金艳;郝秀杰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精细化护理在留置气囊尿管致尿道损伤护理中应用的意义研究

    目的:研究精细化护理在留置气囊导尿管致尿道损伤护理中的意义。方法将26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精细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焦虑情绪及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实验组对护理人员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通过加强对留置气囊尿管致尿道损伤患者的精细化护理,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减少不良情绪刺激。

    作者:周富瑾;王晶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优质护理对胃癌患者围术期不良情绪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胃癌患者围手术期不良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胃癌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并加强对不良情绪的护理。结果观察组在护理后的SAS和SDS评分明显降低(<0.05),而对照组护理前后SAS和SDS评分无明显变化(<0.05)。结论优质护理在胃癌围手术患者中的应用对降低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效果显著。

    作者:丁敏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整体护理干预在冠心病合并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干预在冠心病合并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冠心病合并心绞痛患者52例为观察研究对象,依据护理方法和模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整体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组)各26例,对比分析两组临床差异,指导冠心病合并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护理实践。结果整体护理干预的患者在血压控制、临床治愈、并发症等方面均好于常规护理组,两组比较均有明显差异(<0.05)。结论整体护理干预不仅改善了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临床症状,还能提高生活质量,使病情得到控制和延缓,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

    作者:渠静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结肠癌患者中的效果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结肠癌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将我院接收的96例结肠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患者接受临床护理路径方式,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患者高,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针对结肠癌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缩短康复时间。

    作者:时红云;罗娴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融合药学专业特色的分析化学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探讨

    本文针对药学专业特点,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手段、社会实践教学、科研实践教学、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探讨。提出了相应的教学改革模式的建议,通过阶段式实验教学、综合设计性实验教学及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的实施,加强对学生动手能力和综合操作的培养。并引入社会实践环节和科学研究式教学模式,构建具备药学专业特色的分析化学实践教学体系。

    作者:吴萍;刘芳;谢雪姣;周晋;陈慧;李玲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品质管理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湿疹发生中的实践

    目的:探讨品质管理在降低重症患者湿疹发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3年4月1日~6月10日品质管理改进前入住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10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13年7月11日~9月16日品管圈护理改进后入住的105例患者作为实验组。结果应用品质管理后,重症患者湿疹的发生率由对照组的20.95%降为实验组的10.47%。结论运用品质管理能明显降低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的湿疹发生率,可以提高患者及家属满意度和对湿疹护理知识知晓率提高,护理质量得到提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楚楚;雍海荣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于经手术及病理诊断为甲状腺乳头状癌的48例患者的声像图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8例甲状腺乳头状癌形态不规则56.3%(27/48),无包膜或包膜不连续75%(36/48),低(弱)回声结节83.3%(40/48),血流丰富,达II、III级91.7%(44/48),微小钙化50%(24/48),颈部淋巴结25%(12/48)。结论综合分析甲状腺结节及颈部淋巴结的一些声像图改变,并结合临床相关检查可以提高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超声诊断率。

    作者:余启军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371例青少年妇科疾病分析

    目的:分析10~24岁青少年妇科疾病的特点,为更好的解决青少年感到困惑和关心的性与生殖健康问题提供经验。方法收集2012年9月~2014年2月在湖南省妇幼保健院青少年保健门诊就诊的371例青少年病历资料,对这些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71例就诊青少年中,妇科病种涉及到10余种,其中病种顺位排在前6位的是:青春期功血,占54.45%;妊娠,占14.56%;原发性痛经,占9.16%;多囊卵巢综合征,占7.82%,外阴及阴道炎症,占5.12%;Asherman综合征,占4.04%。结论青少年的妇科疾病多以月经异常为症状,加强性健康教育有利于青少年及时发现自身的异常症状,同时也有利于培养青少年正确的性观念,减少不安全的性行为。

    作者:李红云;邹颖;吴颖岚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小儿手足口病的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手足口病的护理要点、隔离措施和预防对策。促进患儿的早日康复。方法对15例手足口病患儿采取相对应护理措施,总结护理特点。结果15例患儿经精心治疗和针对性的护理后疗效满意,无护理并发症和院内感染发生。结论掌握小儿手足口病护理特点,可以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

    作者:张爱萍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药物治疗新研究

    高血压和糖尿病是临床上为常见的老年性疾病,伴随我国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的逐渐增加,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发病比例逐渐增加,同时呈上升趋势增长,为更好的控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疾病的发展,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中对近些年来,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药物进展进行分析,目的为提高临床预防和治疗高血压和糖尿病的重症发病,提高疾病的控制能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和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和临床意义。

    作者:王学领;王平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大数据时代的护理会诊信息系统构建

    信息技术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医疗信息化建设。大数据时代,云计算作为构建护理会诊信息系统的一种新技术,简要介绍了大数据在医疗领域的发展现状,提出了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护理会诊信息系统的构建思路,并就网络架构和功能进行了阐述,分析了大数据护理会诊信息系统建设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作者:潘媛媛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青年脑梗死危险因素临床分析

    目的:调查与探讨青年脑梗死的发病危险因素。方法2011年9月~2013年9月选择在我院进行诊治的青年脑梗死患者40例作为观察组,照随机对照1:4的标准,选择在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青年人16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都进行了临床资料与实验室相关指标的检测对比,并进行了多因素分析。结果观察组的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值都明显高于对照组,而高密度脂蛋白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0.05)。血糖、血压、胆固醇为导致青年脑梗死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0.05)。结论青年脑梗死的发病率在逐渐增加,其危险因素多为血糖、血脂与血压水平,要积极加强对症干预。

    作者:陈合成;霍宏志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非语言沟通在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沟通中的应用

    老年性白内障是眼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也是主要的致盲性眼病,给老年人生活带来极大不便,因此,我们在护理老年性白内障患者过程中,根据其特点,采取有效的沟通,构建和谐护患关系。在沟通中除语言沟通外,非语言沟通在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中起着重要作用,要求护士必须从生理、心理方面设身处地为老人着想,通过非语言交流让住院患者感受到被关爱与尊重,减少纠纷的发生,提高护理人员的亲和力,取得患者及家属的信任。在这方面我们做了尝试。

    作者:陈建云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谈骨折内固定术的术中配合及术后护理

    目的:应用新型骨折内固定器材对实施骨折内固定术的患者进行术中配合,并予以术后护理,观察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抽取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在实施骨折内固定术的过程中未进行护理配合,观察组患者在实施骨折内固定术的过程中进行术中护理配合以及术后护理配合,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低,提高了患者的临床治疗质量,两组数据对比存在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对患者实施骨折内固定术时不仅应该改进手术方式以及完善治疗方案,也应该进行临床护理,从生物力学等方面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何彩虹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异甘草酸镁对肝硬化的治疗作用及对腹水的影响

    目的:研究异甘草酸镁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其对腹水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肝硬化失代偿期合并腹水的患者共7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36例)和对照组(34例),研究组给予异甘草酸镁注射液150 mg溶于5%葡萄糖溶液250 mL,1次/d静滴,同时应用还原型谷胱甘肽1.2 g溶于5%葡萄糖溶液250 mL,1次/d静滴。对照组予以多烯磷脂酰胆碱10 mL溶于5%葡萄糖溶液250 mL,1次/d静滴,同时应用还原型谷胱甘肽1.2 g溶于5%葡萄糖溶液250 mL,1次/d静滴,治疗时间2~3 w。结果研究组消化道症状减轻率、ALT及总胆红素下降水平、腹围与对照组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0.05)。结论异甘草酸镁对肝硬化有明显治疗作用,且不会增加水钠潴留的发生几率。

    作者:王德强 刊期: 2014年第22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