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白细胞、异型淋巴细胞和ALT的变化探讨

潘权军

关键词: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白细胞, 异型淋巴细胞, ALT
摘要:目的:探讨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白细胞、异型淋巴细胞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变化特征。方法应用迈瑞BC-5300全自动五分类血液分析仪检测154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EDTA抗凝的全血标本中白细胞、应用瑞氏涂片染色镜检法检测异型淋巴细胞。应用迈瑞BS-400生化分析仪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结果外周血白细胞异常升高117例,异常率为76.0%;异型淋巴细胞异常升高例数148例,异常率为96.1%;而ALT异常升高例数为69例,异常率为44.8%。结论综合分析外周血白细胞、异型淋巴细胞和肝功能的变化有助于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诊断。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胆囊炎的综合护理干预

    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对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1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加强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排气开始持续时间等临床资料。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实验组排气开始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实验组排气持续时间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急性胆囊炎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有效的减少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提高护理的有效性,减少住院时间。

    作者:左春蓉;解青兰;李国华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探讨应用椎弓根导航导板技术在严重脊柱侧凸手术中的作用和意义

    目的:分析椎弓根导航导板技术在严重脊柱侧凸手术中的相关临床资料,探讨椎弓根导航导板技术在严重脊柱侧凸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找出自2012年起应用椎弓根导航导板技术治疗严重脊柱侧凸手术的患者36例,进行相关的临床分析,包括手术时间、出血量、脊髓和神经根损伤情况、术后切口恢复时间、术后患者脊椎恢复情况以及发症等情况。结果36例应用椎弓根导航导板技术治疗严重脊柱侧凸手术的患者,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没有出现脊髓和神经根损伤情况,术后切口恢复时间短,术后患者脊椎恢复情况良好,没有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应用椎弓根导航导板技术在严重脊柱侧凸手术中有着良好的作用和积极的意义,值得应用和推广。

    作者:方德儒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重度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分析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重度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在2011年1月~2013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100例重度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的分成两组,设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化氧疗和药物治疗方案,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上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治疗后4h,24h的血气分析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50例患者中显效的有34例,有效的有13例,无效的有3例,总有效率为94豫;对照组50例患者中显效的有16例,有效的有20例,无效的有14例,总有效率为72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动脉血气分析和治疗前相比要明显增高,其中治疗后研究组的动脉血气分析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重度支气管哮喘的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能够很大程度上改善患者的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吴亦雄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整体护理干预在冠心病合并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干预在冠心病合并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冠心病合并心绞痛患者52例为观察研究对象,依据护理方法和模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整体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组)各26例,对比分析两组临床差异,指导冠心病合并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护理实践。结果整体护理干预的患者在血压控制、临床治愈、并发症等方面均好于常规护理组,两组比较均有明显差异(<0.05)。结论整体护理干预不仅改善了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临床症状,还能提高生活质量,使病情得到控制和延缓,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

    作者:渠静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试论构建群众工作法的基础与路径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回顾党的历史,什么时候群众路线执行得好,党群关系密切,党的事业就会顺利推进;什么时候群众路线执行得不好,党群关系受到损害,党的事业就会遭受挫折。践行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做好群众工作,既是一个认识论的问题,也是一个方法论的问题。认识到位、基础夯实,就好比镜子擦亮了,就能看到真容,解决问题、转变形象才会有清晰的路径和办法。

    作者:田敏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新发涂阳结核病患者服用免费抗结核药物情况统计研究

    目的:对新发涂阳结核病患者服用免费抗结核药物情况进行统计和探究。方法随机抽取我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门诊部在2008年1月~2013年12月治疗的2207例肺结核患者,其中新发涂阳结核病患者1185例,对新发涂阳结核病患者服用免费抗结核药物的情况进行统计和探究。结果在1185例新发涂阳结核病患者中,男性患者患病数量多于女性,存在明显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新发涂阳结核患者服用免费抗结核药物的比例得到了大幅度提高,有效降低了结核病的感染率,大大提高了结核病的防治效果。

    作者:李秀芳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分析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为医院的治疗提供进一步的指导依据。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12月~2013年6月中收治的消化性溃疡的患者100例,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为50例。对于治疗组患者的治疗主要采用雷贝拉唑、克莱霉素口服液以及呋喃唑酮药物,而对于治疗组患者治疗主要采用奥美拉唑、呋喃唑酮和克拉霉素口服药物,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例如胃痛、反酸、嗳气等恢复情况。结果经过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胃痛、烧心、食欲不振、嗳气等临床不良症状恢复显著,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临床效果显著,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后对于血、尿以及肝肾功能检查等都没有发现异常。结论对于消化性溃疡患者采用奥美拉唑治疗的临床效果确切,显著的好于雷贝拉唑,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王春叶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干细胞移植术后使用激素滴眼液佳持续时间探讨

    目的:探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干细胞移植术后使用糖皮质激素滴眼液佳持续时间。方法2009年1月~2011年6月于我院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干细胞移植术的328例患者(均为单眼手术)随机分为A(110例),B(110例),C(108例)三组。三组患者术后待角膜上皮修复后,均使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滴眼,3次/d。其中A组持续使用1w,B组持续使用2w,C组持续使用3w。术后随访2年,比较三组患者术后胬肉复发率和激素性青光眼发生率。结果A组胬肉复发率为19.09%,激素性青光眼发生率为0.91%。B组胬肉复发率为6.36%,激素性青光眼发生率为1.82%。C组胬肉复发率为5.56%,激素性青光眼发生率为8.33%。AB两组比较,胬肉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208,<0.01),激素性青光眼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0,>0.05);BC两组比较,胬肉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818,>0.05),激素性青光眼发生率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279,<0.05)。结论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干细胞移植术后使用糖皮质激素佳持续时间为2w左右。

    作者:张厚洪;赵恳;李劼;夏欢;董刚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中职卫校学生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访谈、案例分析、文献研究等形式,对中职卫校学生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查分析,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作者:舒婧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青少年颈椎病的临床研究进展

    目的:析了解近5年来临床对青少年颈椎病的研究进展。方法通过中国知网搜索近五年来青少年颈椎病的临床研究论文,并对以上论文进行分析综合,从而对青少年颈椎病的研究进展有了系统的总结。结果近5年来医学界在继承与发掘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对青少年颈椎病的证候学、诊断标准、病因病机、临床治疗等不同层次进行探索性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结论近5年来对青少年颈椎病的临床研究拓宽了对该病临床治疗的思路与方法,更为防治青少年颈椎病提供了科学依据。

    作者:马铭华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急诊冠脉介入治疗患者术前需求调查及护理干预

    目的:调查急诊冠脉介入治疗患者手术前的需求,并分析探讨其护理干预办法。方法以我院收治的100例进行冠脉介入治疗的急诊患者为资料,对其进行问卷调查,统计患者手术前需求。随机将其等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其常规的术前治疗和护理,试验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健康宣教和心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护理结果。结果所有患者均以对疾病和手术相关知识的了解为术前紧迫需求,试验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以及对健康知识的知晓率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意义(<0.05)。结论对于冠脉介入治疗的急诊患者,为满足其需要,应给予其适当的健康指导和健康知识宣教,并给予完善的术前护理干预,有助于缓解患者紧张情绪,利于治疗顺利进行。

    作者:杨宇宏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培美曲塞联合卡铂与吉西他滨联合卡铂一线治疗新疆少数民族晚期NSCLC34例临床疗效验证

    目的:验证培美曲塞或吉西他滨联合卡铂一线治疗新疆少数民族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9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34例晚期少数民族NSCLC患者,分别接受培美曲塞联合卡铂(PC方案组16例)或吉西他滨联合卡铂(NP方案组18例)一线治疗。PC方案组:培美曲塞500mg/m2,d1;卡铂100mg,d1-d4.NP方案组:吉西他滨1000mg/m2,d1、8;卡铂100mg,d1-d4。每4w为1周期,每2个周期评价疗效。结果PC方案组与NP方案组的有效率(RR)分别为43.8%(7/16)和38.9%(7/18),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75%(13/16)和72.2%(11/18),两组RR和DCR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0.05).两组中位疾病进展时间(TTP)分别为6.1和5.1个月,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NP方案组3-4级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发生率高于PC方案组(<0.05)。结论证实培美曲塞联合卡铂与吉西他滨联合卡铂一线治疗新疆少数民族晚期NSCLC的疗效相当,但培美曲塞组的毒副反应少。

    作者:乐燕;陆冠翔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89Sr治疗多发性骨转移癌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89Sr治疗多发性骨转移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69例恶性肿瘤患者肘静脉一次注射89SrCl2,剂量为148MBq/例次,观察疗效。结果止痛总有效率为79.7%,疗效维持时间12~24w,治疗后21例全身骨显像随访,按病灶评价标准,1级占42.9%,2级占38.1%,3级4例,占19.0%。其中有47.6%有新增病灶出现。治疗后患者无明显毒副作用。结论89Sr治疗多发性骨转移癌止痛疗效确切,且毒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邬恒夫;林伟;邓力平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环乳晕切口在120例乳腺良性肿物切除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乳腺良性肿物切除采用环乳晕切口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40例乳腺良性肿物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0例,观察组采用环乳晕切口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放射状切口治疗。结果观察组甲组愈合有效率(100.00%)、美容效果满意度(95.83%)、乳房对称(97.50%)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5.83%)、复发率(1.67%)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对乳腺良性肿物进行切除中,采用环乳晕切口可提高治疗效果及患者的美容效果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伍招云;何志刚;欧阳立志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ICU患者的心理分析及心理护理

    目的:分析ICU患者的心理状况,探讨心理护理措施。方法将58例ICU患者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采取营造温馨舒适的人文环境,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给予心理疏导和劝慰,争取社会偶联系统的配合,做好知识宣教等护理措施,于患者入科24h内及出院前用焦虑自评表(SAS)各评定一次进行比较。结果患者经过心理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结论ICU患者是一个特殊的患者群体,对其进行细致具体的心理护理后,其心理问题缓解,护患关系加强,护理质量提高,促进了患者的康复。

    作者:张璐璐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费的管理与使用

    1绪论1978年9月,WHO(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在Alma-Ata 举办基层健康照护国际研讨会(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rimary Health Care),会中表达了世界各国政府、健康工作者及社区保护并促进全球人民健康的行动需求,并发表了著名的Alma-Ata 宣言;该宣言将会议结论归纳十点,其中之一为:基层健康照护是必要的健康义务,奠基于实务、科学和社会可接受的方法与技术;在社区中,对个人和家庭具有可近性,其基本精神是激发社区居民的自觉及自我信赖。由此可见,社区导向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是世界各国的发展趋势。

    作者:翁丽芳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西安地区不同孕期妇女血清叶酸水平及其红细胞分布宽度分析

    目的:分析不同孕期妇女血清叶酸含量及其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为预防和治疗妊娠性贫血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6月~2014年2月,来西安市中心医院产科进行常规产检的716例,正常的早、中、晚期孕妇,早孕组167例、中孕组351例及晚孕组198例,采用罗氏公司罗氏电化学发光Cobas e601测定空腹血清叶酸含量;并采用迈瑞 BC-58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测定其红细胞分布宽度(RDW),数据处理分析使用SPSS11.5统计软件包。结果早、中、晚期孕妇组血清叶酸平均水平分别为(18.52±11.43)ng/mL、(25.07±10.34)ng/mL、(24.03±9.43)ng/mL,叶酸缺乏率分别为2.99%、1.14%、1.01%,RDW分别为(15.41±2.28)%、(13.73±1.06)%、(12.99±0.98)%。结论随着孕周的增加,孕妇血清叶酸水平呈低-高-高变化趋势。早孕组叶酸水平及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中、晚组均有显著性差异,且叶酸水平及其红细胞分布宽度呈负相关。

    作者:鲁旭娟;孙海英;张志明;黎阳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与开腹手术后患者康复情况的临床比较研究

    目的:为了进一步比较和研究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与开腹手术后患者在康复效果上的差异,从而为临床手术方式的选择以及相关研究提供借鉴。方法本次研究所选取的研究对象均为2009年12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胃肠穿孔患者,全部研究对象共计130例。分成腹腔镜手术组和开腹手术组,每组患者均为65例。分别采用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与开腹手术实施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研究对象实施不同临床手术治疗方法后的血清胃泌素水平、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和手术平均时间。结果①在血清胃泌素水平上,手术后1 h、24 h、48 h和72 h的指标水平组间比较,腹腔镜手术组患者的指标水平均优于开腹手术组,且组间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②在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和手术平均时间等四项指标上,组间比较,腹腔镜手术组患者的指标水平均优于开腹手术组,且组间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临床针对胃肠穿孔患者实施治疗的实践过程中,采用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与开腹手术相比较,相关患者的术后康复情况更好,采用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是治疗胃肠穿孔的理想选择。

    作者:黄素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异位妊娠临床对比观察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异位妊娠女性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对照研究,根据患者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腹腔镜组(100例)与开腹组(10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失血量和疼痛时间及术后住院天数,探讨不同手术方法的应用价值。结果腹腔镜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0.05);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治愈率无差别,腹腔镜组的输卵管通畅率、宫内妊娠成功率明显高于开腹组,异位妊娠复发率明显低于开腹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0.05)。提示了腹腔镜治疗的优越性。结论采用腹腔镜治疗有助于缩短手术时间及住院,减少术中出血与术后疼痛,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李蓉;白烨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产后出血的临床治疗进展

    产后出血是产妇常见的一种致死因素,是全世界产妇死亡的常见原因,在我国产妇死亡原因中占首位。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有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和凝血功能障碍。子宫收缩乏力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占产后出血总数的70%~80%[1]。早期及时有效的治疗可预防和控制产后出血,降低产妇死亡率,故本文收集近几年国内外治疗产后出血的文献进行综述如下。

    作者:张倩 刊期: 2014年第22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