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C反应蛋白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周家顺

关键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 临床, 炎性反应, 细胞合成, 心血管疾病, 组织损伤, 组织创伤, 早期组织, 应用研究, 心肌梗塞, 生物活性, 蛋白浓度, 抗炎药物, 进展综述, 分泌水平, 多种疾病, 病毒感染, 性坏死, 相关性, 脑梗死
摘要:C反应蛋白又称CRP[1],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可由肝细胞合成[2]。当病原体轻度刺激或组织损伤时,肝细胞合成迅速启动,6h内C反应蛋白浓度达到病理水平(跃8mg/L),48~72h内达到峰值,直接反映早期组织炎性坏死。CRP作为急性时相反应的一个极灵敏的指标,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它的浓度和分泌水平不因进食和抗炎药物等改变。因此C反应蛋白高低变化与疾病的炎性反应及严重程度具有重要的相关性,C反应蛋白是有效和通用的炎性反应标记物。在细菌与病毒感染、组织创伤、脑梗死、心肌梗塞、心血管疾病等多种疾病中[3],C反应蛋白的检测具有一定的意义。本文对C反应蛋白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抗心律失常药物诊疗进展

    近年来由于射频消融术和植入型自动复律除颤器(ICD)广泛用于临床,抗心律失常药物在心律失常治疗中的重要性有所下降,应用范围也在逐渐缩小。但不可否认的是,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仍然是目前基本的治疗方式[1]。近年来,其临床应用与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现对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临床诊疗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卢剑波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肝脾T细胞淋巴瘤1例并文献复习

    目的探讨肝脾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表现、免疫表型,诊断要点及治疗方案。方法对1例已确诊的肝脾αβT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表现、脾脏组织病理形态及免疫表型、骨髓细胞形态、流式细胞分析等进行分析,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表现为发热、肝脾大、全血细胞减少、浅表淋巴结肿大;病理示脾脏血窦扩张,瘤细胞免疫表型院瘤细胞表达CD3+、CD4-、CD8+、CD20-、CD56-,且与骨髓活检中侵犯窦内的瘤细胞形态一致;融合基因TCRβ阳性,诊断院肝脾αβT 细胞淋巴瘤。结论肝脾T细胞淋巴瘤是较罕见的外周T细胞淋巴瘤,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预后差。

    作者:梁云微;王慧;庞春淼;朱翠敏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持续提高预检质量在提高急诊科预检分诊中的应用实践

    目的探讨持续提高预检质量在急诊科预检分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针对急诊科预检分诊中暴露出的误诊、漏诊情况,制定持续提高预检质量改进措施,并组织落实,提高预检分诊准确率。结果持续提高预检质量改进活动后,分诊准确率、医护配合满意度、患者满意度(91.06%、96.09%、90.22%)明显高于改进前,医患纠纷(5.03%)明显低于改进前(<0.05)。结论持续提高预检质量能够提高急诊科预检分诊准确率,增强患者满意度。

    作者:陈飞丹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危重患者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发生,目前多认为是抗生素的使用破坏了肠道菌群的自然生态平衡,耐药菌或条件致病菌大量繁殖,导致肠道菌群失调而出现的腹泻。由于危重患者病情重而复杂,各种有创的诊疗操作较多,且老年患者比例大,目标性/预防性抗感染治疗多使用广谱抗生素等多个因素影响下,危重患者发生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比例较高。对于高危患者,合理使用抗生素是关键,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做积极地预防,可降低危重患者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发生。一旦出现相关临床表现,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腹泻,应尽早采取合理的治疗干预措施。

    作者:刘田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前列腺肿瘤标志物研究新进展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平均寿命也不断延长,老年男性前列腺肿瘤的发病率也日益增高,同时诊疗技术的进步和部分新肿瘤标志物的发现,使得前列腺肿瘤在早期能被正确诊断并接受合理的治疗。本文研究了近几年新发现的有价值的前列腺肿瘤标志物,现做一综述。1 AMACR(P504S)AMACR/P504S全称a-甲酰基辅酶 A消旋酶。2000年,Xu [1]等利用cDNA文库减影与高通量基因芯片联合筛选的方法,在良性和恶性前列腺组织中发现了3种蛋白的基因:P503S、P504S和 P510S,其中 P504S是含1621个碱基对的cDNA,具有开放式阅读框架,编码了382个氨基酸的蛋白质。

    作者:毛俊彪(综述);陈小刚(审校)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胰腺星状细胞与胰腺肿瘤微环境的关系

    胰腺导管癌(PDAC)是一种破坏性极强的疾病,在近的数10年里,患者的预后都没有明显的改善。近10余年来,研究发现,胰腺癌的发展和转移不仅取决于胰腺癌细胞,还与胰腺癌间质细胞密切相关,胰腺星状细胞是一种重要的间质细胞。一些体外和体内的实验的证据证实了胰腺星状细胞对胰腺癌发展的影响。本综述回顾了胰腺星状细胞在胰腺肿瘤微环境中起的作用及对胰腺癌的影响。抑制胰腺星状细胞从而改变肿瘤微环境,未来可能会提高胰腺癌的治疗效果。

    作者:刘辰;蒋小华;嵇振岭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CBS教学法在乳腺外科教学中的应用

    引导临床医学生学会将各科知识应用于临床实践,并培养正确临床思维,已成为临床乳腺外科教学的重要目标。本文分析了CBS教学法在临床乳腺外科教学中的各个环节,提出CBS教学法,既培养了学生的临床思维和综合能力,又提高了教师的带教水平,起到教学相长的良好效果。

    作者:王斌;周萍;徐琦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浅谈药剂科药事管理在医院管理工作中的作用

    在医院管理中,药剂科药事管理具有重要作用,药事管理结合药学和管理学,以患者为中心,以临床医院为基础,促进临床科学、合理用药和医院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药剂科是医院重要的技术科室,是医院实现经济效益的重要部门,目前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医药卫生改革和现代科技不断发展,正确认识药剂科药事管理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采取合理措施加强医院药剂科药事管理,有利于提高医院管理水平,促进医院持续健康发展。本文以医院药剂科的任务作为切入点,分析了药剂科药事管理的内容及特点,探讨了药剂科药事管理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和加强医院药剂科药事管理的措施。

    作者:赵志刚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在护理技术实训教学中护生护患沟通能力的培养

    在护理技术实训教学过程中,采用PBL教学、角色扮演、模型仿真练习、个别演示等教学方法,让护生在护理技术实训的同时,在操作前、中、后3个环节加强练习护患沟通技巧,提高护生沟通意识,培养护生的护患沟通能力。

    作者:李雪花;杨春芳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先天性食道闭锁的诊治进展

    先天性食道闭锁(esophageal atresia EA)是新生儿期一种较常见的消化道畸形,在新生儿消化道畸形中约占7.2%[1],其发病率在成活新生儿中约为1:3000~4500[2]。70年来该疾病的诊治有巨大进步。

    作者:李彦强;王红;陈嘉波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小议痰湿性眩晕的治疗方法

    眩晕是临床多发疾病,其病因多端,其中痰湿上犯又分为寒湿和湿热两种情况,本文就痰湿型眩晕的发病、辩证和治疗结合临床病例阐述个人体会。

    作者:刘彦春;马明越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中职卫校示范校创建中临床教师队伍的建设

    我校正在积极创建国家中职示范校,临床教师队伍的建设应按照创建中职示范学校的基本任务及对教师队伍建设的要求,做好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工作,优化师资结构,全面提高师资队伍整体素质,营造有利于教师健康成长的氛围,吸引和留住人才,以适应中职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

    作者:闫金玉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医学院附属医院临床教师的工作倦怠及其影响因素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医疗水平的提升,人们对医院临床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医学院附属医院中,我们的临床教师往往身兼临床以及教学两项工作,在日常工作中,或多或少的会出现工作倦怠问题,严重影响了临床教师的工作质量。本文对医院临床教师工作倦怠问题进行了相关介绍,同时结合赣南医学院,对医学院附属医院临床教师工作倦怠影响因素进行了重点分析,后对临床教师工作倦怠问题的相关解决措施进行了探讨,从而提高临床医学的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作者:温艳萍;王欣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肠易激综合征的心理干预新进展

    肠易激综合征是(irria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慢性和反复发作的腹痛、腹胀、腹泻或便秘等症状。国内外IBS患病率均较高,在我国的发病率也逐渐升高。在临床治疗中,往往采取解痉、止痛、调整肠道菌群、中药、饮食调理等方法,对于患者的心理状况往往比较忽视,造成患者治疗效果时好时坏,症状的反复又进一步加重了患者的心理负担,产生焦虑、抑郁的情绪,使得症状反复,迁延难愈,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经调查,108例IBS患者中焦虑或抑郁的患病率25.48%,其中单纯抑郁患病率19.71%,单纯焦虑患病率22.12%,抑郁合并焦虑的患病率16.35%[1]。因此,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积极帮助其调整心理状态,正确认识疾病,积极配合治疗,对于疾病康复有较好的协助作用。

    作者:丁周艳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视网膜光凝在眼底病中的应用

    随着激光技术不断发展及医学进步,其在眼科应用中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视网膜光凝术作为一种眼科治疗手段,其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是治疗多种眼底病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对视网膜光凝术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等常见眼底病中应用的进展情况加以综述。

    作者:曹维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浅析提高儿科护理人员风险防范意识的管理办法

    儿科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面临的风险一直没有受到重视,目前儿科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面临的不确定因素增加,职业风险加大,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受到危害,研究儿科护理人员的职业风险可以让社会和护理人员清楚认识护理人员面临的职业风险状况,对保障儿科护理人员的人身安全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护理过程中如何面对危机,采取有效措施值得儿科护理人员深思和探究的。本文以儿科护理人员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对儿科护理人员职业风险的概念进行界定;初步建立了儿科护理人员职业风险的维度,从职业环境、职业性质、职业劳动、职业对象、职业素养和职业待遇六个方面去分析目前儿科护理人员的职业风险状况,从而提出相应的规避措施,以期改善护理人员目前的处境,提高工作积极性,减少护理人员的职业风险。

    作者:冯静;李小英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鼻腔给药新剂型及新型辅料的研究进展

    鼻腔给药作为一种局部给药、发挥药物全身治疗作用的给药方式,具有吸收迅速、完全、避免肝首过作用等特点。本文根据国内外有关鼻腔给药制剂的现状及研究动态,对鼻腔给药的制剂及辅料的发展趋向等进行综述,为鼻腔给药系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刘静(综述);刘玲(审校)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丙泊酚对中枢神经系统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机制

    脑血管意外是临床中常见症状,也是造成死亡的重大原因,而中枢神经系统缺血/再灌注损伤常常导致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障碍,甚至增加手术的危险率。如何有效的降低中枢神经系统缺血/再灌注损伤而引起的器官功能损害,并促进其恢复是临床医师们关注的重点。随着临床中人们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与丙泊酚的认识,本探究重点分析丙泊酚对中枢神经系统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从而为临床中防治中枢神经系统缺血/再灌注损伤奠定基础。

    作者:吉鸿斌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llizarov外固定架结合骨搬移技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不愈合1例报告

    胫腓骨骨折临床常见,一期术后骨折断端骨不连时有发生,高能量损伤致骨折段血供障碍、术中骨膜的过度剥离、内固定不牢固及不正确的早期负重活动是常见原因。我们应用l izarov外固定支架结合骨搬移技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不愈合1例,取得了满意疗效。

    作者:樊攀;陈园;鲍同柱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当今21世纪人们更加需要高素质的护理人才。也正因为如此,人们对护理学基础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护理学基础教学方法也不适应现今教学需要。寻找一种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迫在眉睫。

    作者:周俊燕 刊期: 2014年第15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