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白血病患者鼻出血的护理体会

沈红

关键词:白血病, 鼻出血, 护理体会
摘要:通过回顾性的分析了36例白血病鼻出血患者的护理方法,归纳了健康教育和护理措施后得出结论院鼻腔填塞是治疗白血病鼻出血有效的方法,同时给予积极的心理、饮食及舒适护理,能预防各种并发症。从而进一步完善了白血病患者鼻出血康复的有效护理措施。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治疗效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和分析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以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136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68例患者,采用常规被动护理,实验组68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在护理后的自我管理能力以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在护理后的空腹血糖值(FBG)、甘油三酯(TG)、餐后2h血糖值(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c)以及总胆固醇(TC)与治疗前相比均有良好的改变优于对照组,实验组采取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后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约0.05)。实验组患者护理后的自我管理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约0.05)。讨论对糖尿病患者采用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可以改变患者不良的生活习惯,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有助于血糖的控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蒋素荣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喜辽妥软膏防治胺碘酮所致静脉炎的护理进展

    静脉炎是临床输液治疗过程中的常见并发症,静脉输注胺碘酮更容易发生静脉炎,喜辽妥软膏尤其是喜辽妥配合其他疗法的应用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本文就这一问题展开综述。

    作者:陈颖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农村社区老年人跌倒的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目的评价农村社区老年人跌倒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抽取宁波市北仑区柴桥街道2个村的老年人,其中之一为干预组,另一个为对照组,对干预组采取护理干预。结果护理干预后干预组跌倒发生率6.25%,显著低于对照组17.50%,<0.001;与护理干预前比降低了11.25%。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减少农村社区老年人跌倒的发生。

    作者:蔡茵波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灸法治疗乳腺增生症的研究概况

    通过对灸法治疗乳腺增生症的文献加以回顾性综述,总结灸法治疗乳腺增生症的临床概况,分析其临床现状,从而更好的指导临床。本文分别从隔物灸、艾条灸、针灸并用、针药结合、其它特殊艾灸法及综合疗法6个方面对有关艾灸治疗乳腺增生症的临床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覃宇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12例心脏病患者剖宫产术的麻醉处理

    目的12例心脏患者剖宫产术的麻醉处理。方法左侧卧位L1~L2或L2-L3硬膜外穿刺,头端置管3.5cm。手术床左倾斜位。1.5%~2%的利多卡因,每5~10min注入3~5ml。局麻药用量(299.8依47.4)mg,胎儿娩出后,10例产妇静注氟哌利多2.5~3.75mg,芬太尼50~75ug。结果阻滞平面上界T62例,T810例。2例血压下降≥30mmHg,7例下降约20mmHg,前者静注麻黄硷8~10mg后血压回升,后者未予处理术终回升,2例心动过速,给予西地兰0.2~0.4mg静注。1例室早静注利多卡因60mg。术中输液量300~500ml。11例新生儿Apgar评分8~10分,1例3分,经气管插管纯氧IPPV,5min评分8分。全组母婴无死亡。文中讨论了心脏患者剖宫产术麻醉体会,充分的术前准备,纠正心功能;控制输液量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避免增加心脏负担;及时处理术中发生的问题等术中监测管理和新生儿复苏都十分重要。文中还讨论了心脏患者剖宫产局麻药用量较一般孕妇剖宫产少的原因可能是,此类孕妇椎管内静脉丛扩张较剧烈,硬膜外间隙更窄发致。结论硬膜外麻醉可适用于心脏患者剖宫产术,但必须小量分次注药,控制麻醉平面,术中严密监测、管理。

    作者:万锦华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诊断的临床意义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MDS)是血液系统中恶性度较大的疾病之一,临床主要表现为无效的造血及病态造血。因此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对于MDS的诊断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从骨髓各系细胞形态学检查出发,阐述了MDS的形态学特点以及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在MDS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梁伟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1例原发性高血压并发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护理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并发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对在我院接收治疗的1例原发性高血压并发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患者入院后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全身检查,必要时对患者进行辅助检查,如院患者的心肺功能、体温等,分析这些患者的护理方法及其护理效果。结果实验中,患者在我院护理后效果较好,处理后患者病情稳定,治疗15d后均痊愈出院,且新生儿身体各项指标都比较正常。结论原发性高血压并发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加强临床护理效果较好,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病情,保证母婴平安,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沈艳艳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围产期全程优质护理对产妇的临床影响论述

    目的分析围产期全程优质护理对产妇的临床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15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7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对两组患者的焦虑程度、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进行分析对比。结果两组产妇护理前焦虑程度无明显差异,护理后观察组产妇的焦虑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0.05)。观察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0.05),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0.05)。结论围产期全程优质护理对产妇具有重要的临床影响,能有效降低产妇的焦虑程度,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作者:王蕾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儿童孤独症干预疗法的研究进展

    儿童孤独症又称自闭症,是广泛发育障碍中为常见的一种亚型,主要表现为言语障碍、交流障碍和重复刻板行为,常伴有智力发育落后和行为异常。本文旨在通过多方面搜集儿童孤独症干预疗法的资料,整理并系统分类,介绍目前常用于干预儿童孤独症的疗法,为从事儿童孤独症干预的工作人员及患儿家长提供更适合的干预方法,使更多的孤独症儿童早日康复,回归社会。

    作者:王娜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护理干预对胃肠术后留置胃管患者的影响

    目的通过护理干预减轻胃管留置患者痛苦。方法分析留置胃管对患者不适而采取相应措施。结果护理干预有效减轻患者不适。结论护理干预有效提高胃管留置患者生理,心理舒适。

    作者:院红平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浅谈PICC在肿瘤患者化疗中的应用及护理

    目的为肿瘤患者建立良好的静脉通道,保证药物的准确输入,避免化疗药物产生局部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我科2014年1月~2月采用PICC置管治疗的30例患者,对导管的护理及对置管期间的并发症进行观察分析。结果置管期间发生并发症5例,其中出血3例,静脉炎2例。优点:PICC置管术只需外周穿刺,由于其操作简便、危险性低、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留置时间长等优点,大限度的减少了化疗患者的血管损伤和刺激,外周留置感染率低(<2%),留置时间长(数月至1年以上),经济有效且容易拔管,能提供稳定的静脉输液,并易于家庭自我护理,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满意率。结论 PICC导管适合于长期静脉输液、肿瘤化疗、肠外营养、老年人、血管条件差的患者。避免反复进行静脉穿刺给患者带来的多次痛苦和心理压力,及发生气胸、血胸等锁骨下行cvc导致的严重并发症。化疗是治疗肿瘤的有效手段之一,化疗药物常常会对患者的血管产生强烈刺激在化疗中采用PICC置管能够减少痛苦、保证疗程,是肿瘤患者较为理想的化疗药物输注方式。

    作者:贾占花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新鲜马铃薯片治疗100例静脉输液外渗的临床护理

    目的探讨马铃薯片外敷治疗静脉输液导致液体外渗所致的局部肿胀或静脉炎的效果。方法选择100例静脉输液导致的液体外渗患者用新鲜马铃薯片外敷治疗并观察效果。结果显示效果良好,值得临床应用。结论应用马铃薯切片外敷治疗静脉输液外渗,其功效独特,方法简便,对局部皮肤无刺激,与皮肤接触良好,应用经济,省时省力,无任何副作用,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张灏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护理指导研究

    目的探讨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综合护理措施。方法以在本院诊治的84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实施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临床不同护理措施,并跟踪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和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5.71%、61.90%;观察组、对照组满意度评分分别为(4.8依2.2)分、(3.2依1.2)分,两组在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慢性前列腺炎的治疗过程中配合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对于改善慢性前列腺炎症状和提高患者疗效满意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熊琳;陈瑶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肺部的临床护理观察

    目的文章讨论了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肺部的临床护理措施,观察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肺部的护理效果。方法从2011年1月~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中抽取了8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护理对象,将所选对象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干预组的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对对照组进行传统的临床护理。观察患者是否肺部发生感染,分析发生感染的因素。结果在80例的临床患者中,有24例患者发生的肺部感染,感染率为30%。干预组的护理感染为10例,护理感染率为25%;对照组的护理感染患者为14例,对照组的感染率为35%。干预组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患者的呼吸道进行管理,加强患者在治疗期间的营养,可以增强患者的抵抗力,同时做好医院的消菌消毒工作,可以减少患者肺部感染的机率。

    作者:邓端英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关于手部复杂外伤皮瓣移植术术后护理的探讨

    目的通过11例带蒂皮瓣术后患者的观察及护理,总结护理经验,使患者早日康复。方法护士观察皮瓣的颜色、血运温度、指压反应等是否正常,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及并发症,及早处理,保证皮瓣的存活。结果皮瓣存活成功。结论必须通过护士的细心护理和观察,才能及时发现异常及并发症,及时处理,才能使皮瓣存活成功,达到预期效果。

    作者:刘立俊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浅谈突出成教护理专业特点的解剖学教学

    成人教育与普通大学教育有很大区别,成教护理专业解剖学教学与普通大学解剖学教学也有很大的差异,根据成教护理专业的特点,在多类型、多层次办学体系中,应根据成人教育的特点因材施教,在加强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如何更快的获得新知识;如何应用所学知识去解决临床实际问题。

    作者:汪坤菊;易西南;陈敏;吴志虹;罗刚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冠心病患者的心理护理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导致的心脏病。近年来冠心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心理、社会因素影响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同时也影响患者的治疗和康复[1],因此,治疗和护理冠心病患者时,应重视心理护理的作用。

    作者:齐会秋;张雅伶;张秋艳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护理干预对新生儿呼吸衰竭中NCPAP的应用效果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新生儿呼吸衰竭中NCPAP的疗效。方法选取患儿55例,均给予NCPAP治疗,同时给予护理干预,观察疗效。结果患儿于治疗5 h后,PaCO2、PaO2、SaO2指标均得到改善,且治疗24 h后,指标得到显著改善,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呼吸衰竭新生儿NCPAP治疗并给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儿血气指标,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冯瑾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肿瘤血管内介入治疗95例患者的临床护理观察

    目的分析和研究肿瘤血管内介入治疗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我们选取2012年5月~2014年2月肿瘤血管内介入治疗患者249例,将其按数字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128例与对照组12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将其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服务态度、健康宣教讲解程度、与患者有效沟通能力等项内容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约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约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社会功能、心里功能、躯体功能等项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约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物质生活评分没有明显差异(跃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将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肿瘤血管内介入治疗患者的临床护理中,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与不适症状,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机率,对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有重要意义。

    作者:向莎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高职高专医学图书馆员应具备的综合素质

    本文以高职高专医学图书馆的发展,论述了提高医学图书馆员素质的必要性,探讨了如何着实提高图书馆员的综合素质,从而提高专科院校图书馆在新形势下的适应能力。

    作者:孟昭瑛 刊期: 2014年第14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