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理风险管理新策略在呼吸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解思毓;孙志萍

关键词:治疗效果, 呼吸内科, 护理风险管理, 护理缺陷
摘要:目的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呼吸科收治的100例住院患者,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50例,对患者实施常规基础护理管理,观察组患者50例,对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管理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接受护理风险管理后,基础护理质量、病房管理、消毒隔离质量等方面的评分提高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护理投诉率、护理缺陷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呼吸科的护理管理中实施护理风险的管理模式使得护理质量有了显著提高,避免护理缺陷的出现,创造一个患者满意的治疗氛围,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1例心梗合并肝挫伤患者漂浮导管的护理

    目的探讨心梗合并肝挫伤患者漂浮导管使用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1例急性广泛前壁心梗合并肝挫伤患者漂浮导管使用的护理措施。结果该例患者为急性广泛前壁心梗合并肝挫伤的患者,因其血流动力学不稳定予以床边置入漂浮导管,经过积极的治疗与护理,患者病情稳定。结论准确及时的监测导管的各项指标,做好穿刺后患者的各项护理,能够有效的帮助患者康复。

    作者:张如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护理干预在社区小儿预防接种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社区儿童预防接种中护理干预的作用和方法。方法将2013年1月~2014年1月社区实施预防接种的3800例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2000例及对照组1800例。观察组在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和调查的基础上,加强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的儿童接种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现象明显低于对照组,家长满意率较高。结论加强护理干预,能使社区儿童预防接种的不良反应明显降低,提高其安全性。

    作者:戴慧玲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信息化在医疗行为管理中的应用

    随着新医改对管理体制、运行体制、保障体制、监督体制的深入推进,医院正朝着终末质量管理向环节质量管理转变,医院信息化也从传统的内部管理为主的HIS系统,向以患者为核心的临床信息化系统转变。我院近年来不断加强信息化建设,推进基于临床信息系统服务平台的医疗行为管理系统建设,在实现电子病历、电子医嘱的基础上,嵌套合理用药监测、病历质控及临床路径管理系统等各类功能模块,实现对医生医疗行为的监管和规范,从而降低医疗缺陷,提高医疗质量。

    作者:黄少斌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镜像疗法在脑卒中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脑卒中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的特点。近年来,随着重症监护和综合抢救技术的发展,脑卒中患者死亡率已显著下降,而致残率反逐步增高,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因此,如何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功能障碍,提高其生存质量,是广大康复医学工作者关注的重要内容。

    作者:王海燕;赵志军;吴庆文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护理干预对脑外伤术后患者恢复的影响观察

    目的观察系统护理干预对脑外伤术后恢复期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脑外伤术后患者60例,全部患者均处于术后恢复期,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实验组34例,对照组26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实验组系统护理,观察两组术后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认知功能改善总有效率为94.1%,高于对照组的76.9%,此外,实验组患者的ADL(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总分、躯体生活能力评分、工具使用能力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脑外伤的术后护理效果更佳,系统护理模式具有较高的医学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王芹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优质护理在脑血栓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对脑血栓患者应用优质护理的方法及效果。方法搜集2012年1月~2013年5月我院接收的脑血栓94例患者,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对甲组47例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乙组47例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对比甲组和乙组的护理效果。结果甲组住院平均时间为(28.36±4.24)d,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68.09%。乙组住院平均时间为(17.25±1.27)d,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7.87%。乙组患者住院平均时间短于甲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甲组,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血栓患者应用优质护理对加快患者恢复具有重要作用,护理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作者:栾苏妮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食欲素受体拮抗剂用于失眠的研究

    治疗失眠的药物研究及失眠的治疗方法近年来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失眠的药物治疗主要为非苯二氮卓类(如唑吡坦,佐匹克隆、扎来普隆等),但该类药物仍有严重副作用成瘾性。需要进一步开发新的失眠药物。食欲素受体拮抗剂是一全新用于失眠治疗的作用机制,通过暂时阻断食欲素的功能,可以增加REM和NREM的维持时间,不同于GABA-A受体调节剂只减少REM维持时间,更接近生理睡眠。

    作者:李俊红;彭卫娟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磁共振增强检查的护理

    磁共振成像(MRI)增强扫描是经静脉注射造影药物后再次扫描,对病变的定性诊断及与其他疾病的鉴别诊断而进行的特殊检查。做好MRI增强扫描的护理工作,对保证受检者的安全及增强效果至关重要。笔者主要通过对MRI的工作原理,增强扫描的适应证、禁忌证,近年来在MRI增强扫描检查前、检查中、检查后、对特殊人群、不同检查部位护理配合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作者:李燕奎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沟通是减少护患矛盾的有效方法

    医患关系是一种多方位的人际关系,它伴随医疗服务而诞生,是每个医务工作者和患者共同关心的敏感话题。护患关系是医患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发现许多纠纷的发生,与护患沟通障碍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因此,找出影响护患有效沟通的因素,掌握沟通交流的技巧,并能恰如其分地运用沟通知识,对于改善医患关系,增加患者满意度,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樊焕琴;韩莹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及对策分析

    本文主要针对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进行分析,主要从产房工作人员、科室管理缺陷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后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希望能够对于今后的妇产科护理安全具有一定帮助。

    作者:万伟伟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人性化护理在心内科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心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在心内科实行优化住院环境,提高自身素质,加强药物护理,对患者实施切实可行的人性化护理。结果护理全程体现人性化,增加了患者的舒适感,促进康复,提高了护理人员的整体形象和素质,使护患关系更加融洽。结论人性化护理的实施有利于患者的身心康复,提高了心内科患者对医院和科室的满意度,让医院赢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作者:谷春丽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儿童眼外伤的早期急救与护理体会

    我科近2年来共收治眼外伤住院患者67例,其中小儿眼外伤19例,占眼伤患者总数的28℅。入院后通过紧急处理、治疗及精心护理,除1例患者病情严重转上级医院治疗外,其余患儿都康复出院。

    作者:肖习静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国外流动人口公共卫生管理的模式、经验与启示

    目的探讨国外对流动人口实施的公共卫生管理模式,为完善与改进我国的流动人口公共卫生管理提供经验与启示。方法采用了综述和对比分析法。主要从人口流动概况、政策变化和政策主体与资源三个方面对国外流动人口公共卫生政策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政府要按需配置资源,建立完备的城市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计划并健全医疗保障及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提高社会力量对公共卫生事业的参与度,建立流动人口信息系统。结论明确政府的责任和主导,完善流动人口的公共管理服务制度,健全流动人口的信息管理系统,调动社会保障资源和社区的参与。

    作者:许丽扬;马明慧;邹琳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健康教育在喉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喉癌在我国发病率为3~5/10万。全喉切除是治疗晚期喉癌患者的主要手段,患者5年生存率可68%。然而,全喉切除以后,给患者带来许多问题,如呼吸道改道、长期带气管导管、颈部留下终身性造口等,给生活带来许多不利的影响,患者必须掌握颈部的造口护理、气管导管护理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才能适应术后生活方式的巨大改变。因此,护理人员识别患者的自理需要,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帮助患者掌握自理知识和技能,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关键。现根据收治喉癌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健康教育计划,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采用各种形式进行健康教育,有效预防了并发症发生,提高了自身护理能力,收到满意效果。

    作者:柴丽娟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衣原体、支原体性宫颈炎采用干扰素栓联合阿奇霉素治疗的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干扰素栓联合阿奇霉素治疗衣原体、支原体性宫颈炎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7月~2012年8月在我科进行治疗的116例宫颈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展开探讨。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1%,复发率为5.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8%,复发率为17.2%,两组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扰素栓联合阿奇霉素治疗衣原体、支原体宫颈炎效果肯定,且复发率低,是首选的治疗手段。

    作者:林棠棠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乳腺癌术后护理及健康指导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的有效护理方法,并对患者进行科学的健康指导,从而提高乳腺癌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对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乳腺癌86例患者进行术后心理护理、术后护理以及健康指导。结果本组86例患者都进行了乳腺癌根治,经本组护理后无死亡病例,并发病患者中有患肢水肿3例,患肢活动受限2例,皮瓣坏死1例,经及时治疗及有效的护理,改善了症状,且均痊愈出院。结论系统有效的术后护理及康复指导,可以有效地预防并发症、后遗症,有效地促进患者康复,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

    作者:黄艳萍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ICU病房常见的护理风险及防范对策

    目的探究ICU病房中常见的护理风险及防范对策。方法把130例ICU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则结合常见的护理风险采取针对性的综合护理。结果实验组护理风险的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通过对相关的护理风险进行分析,可加强护理人员对风险的认识,从而可结合护理风险提出相关的防范措施,进而可使护理差错及纠纷的发生得到一定减少,并使护理质量得到一定提高。

    作者:李锦;吴建玲;罗春花;邓小超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股骨头坏死机制及早期治疗现状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Ischmie Neciosis of the Femoil Head简称陨晕云匀)是骨科常见病,是骨的活性成分(骨细胞、骨髓造血细胞和脂肪细胞)死亡所引起的病理过程。近年来,由于外伤、大量饮酒、高凝血状态、长期服用皮质类固醇激素药物等,该病发病率日渐增高。股骨头坏死早期病程可以逆转,而且周期很长,进展至退行性髋关节病变晚期需3~5年。目前,临床上对于这种疾病还没有理想的治疗方法,且患者治疗后会造成患者股骨头塌陷[1-4]。而当患者股骨头塌陷后,又会造成患者髋关节骨性关节炎引发其他功能障碍,严重患者将造成关节病废。对于少数患者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治疗,但是这种治疗方法又会引起患者进行多次翻修手术,也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因此,寻找一种更为安全、高效、经济的治疗方法,是当前骨科医师的重大职责之一。

    作者:朱江龙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结直肠癌肝转移多学科治疗进展

    结直肠癌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在全世界范围内,它是肿瘤患者中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4的患者在被确诊时已合并有转移,而超过1/4的患者在行根治性结直肠癌术后发生转移,在这些发生术后转移的患者当中约有20%~30%为肝脏转移[1]。研究表明[2],结直肠癌患者根治术后发生异时性肝转移大多在3年内发生。近几年来,结直肠癌肝转移(CRLM)已成为学者研究和讨论的热点,多学科综合治疗和转化医学概念的引入使CRLM患者的预后大大提高,本文就各种不同的治疗方法进展进行综述,以此引起了肝胆外科、胃肠外科、肿瘤内科、介入科、放疗科等专科医师的广泛关注。以便于他们在诊疗过程中根据不同的患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不断提高CRLM患者预后。

    作者:黄宝强(综述);黄顺荣(审校)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医院护理成本研究进展与思考

    医院护理成本是指医院为提供护理服务所发生的各项费用的综合,即在服务过程中所消耗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的总和[1]。直接护理成本包括护理人力成本、护理材料成本、护理设备成本等;间接护理成本包括管理成本、作业费用(暖气、电、房屋费用)、教学研究费用等[2]。

    作者:金玲 刊期: 2014年第13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