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手术室医院感染控制的困难分析及对策研究

冯霞

关键词:手术室医院, 医院感染控制, 控制对策
摘要:目的观察手术室感染控制的困难,探讨其对策,解决手术室医院感染存在的问题,提高医疗护理质量和水平。方法阅读相关文献,罗列手术室感染管理在日常工作中的难点,对各项感染措施以及各项制度的执行等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有效控制了手术室医院感染局势,避免了手术室医院感染现象的发生,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医院的医疗护理质量。结论控制手术室医院感染的重要途径是有效采取手术室消毒隔离措施。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恩替卡韦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效果观察及护理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采用恩替卡韦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和加强整体护理干预后的预后效果。方法利用病例回顾性分析方法,将在我院于2011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这段时间诊治的总计98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和比较分析。将患者按照随机分配方法分成两个组,其中对照组患者为44例均采用传统治疗方法和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54例在对照组的传统治疗方法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加用恩替卡韦进行治疗,同时采取整体护理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护理。然后将两组数据结果进行分析,分析探讨两组患者治疗及护理前后临床总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明显有所提高(<0.05)。施行整体护理后患者心理状况和护理满意度明显改善(<0.05)。结论慢性重型乙型肝炎采用恩替卡韦治疗,并加强整体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预后,保障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周维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反应活性氧与前列腺癌的研究进展

    反应活性物质是生物体内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们在机体代谢及信号传递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反应活性物质的种类按活性基团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类院反应活性氧类(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反应活性氮类(Reactive Nitrogen Species,RNS),反应活性硫类(Reactive Sulfate Species,RSS),反应活性氯类(Reactive Chloride Species,RCS)。其中以ROS含量为丰富,相关研究也多。ROS与RNS是机体内正常氧化呼吸代谢产物,并且在细胞信号传导途径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无论ROS生成增多还是清除减少都会引起体内ROS水平增高,进而导致氧化应急[1]。过量的ROS具有细胞毒性,使细胞更易罹患其他有害因素而造成损害。相关研究表明ROS通过对DNA,转录因子及细胞周期的修饰与调控,在前列腺癌的发生及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且抗氧化剂对预防前列腺癌具有明显效果,故本文简要对ROS其与前列腺癌之间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概述。

    作者:唐宇哲(综述);张旭(审校)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WebQuest团队合作教学模式在营养学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WebQuest是一种以信息技术为手段,以问题为载体的新型网络探究教学模式。本文针对营养学知识的实用性、更新快和综合性等特点的基础上,以《幼儿营养》为例对WebQuest教学的各环节进行系统分析和设计,培养学生搜索和处理信息、团队合作以及自主探究知识的能力。

    作者:刘霞;王乙;孙丽红;顾翠英;朱明哲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兴趣教学与CAI结合在中医院校解剖教学中的应用

    解剖学因学科特殊性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有一定难度,将兴趣教学与多媒体辅助教学法相结合,教师根据自己所教的内容合理地设计和使用课件,并将传统教学与之交互使用,利于学生认识和理解人体结构,要合理地将其与传统教学法相结合,取长补短使之成为优化课堂教学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目标。

    作者:龚圆渊;张力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整体护理干预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生存质量的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整体护理干预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生存质量产生的影响,及为治疗此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我院于2010年3月~8月收治的78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对象,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个组,对照组36例,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36例,实施整体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并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的消化道症状评分明显小于对照组,而且实验组在护理之后的HAMA、HAMD评分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约0.05)。结论在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时候,适当的给予整体护理干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治疗。

    作者:王津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和分析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2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治疗后并采取有效的护理方式如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应用胰岛素护理、皮肤护理等,对临床资料进行有效的观察分析。结果在采取有效的护理后120例患者的血糖达到良好的控制,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结论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病情的控制有促进作用,并有效地减少了并发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谭文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的术后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的术后护理措施。方法选取84例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术后常规骨科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综合性护理措施。结论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38%)明显低于对照组(约0.05);观察组生活能力评分(95.25依4.74)分、满意度(9.73依0.64)明显高于对照组(约0.05)。结论采取积极有效的术后综合性护理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马淑芬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105例食道癌根治术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食道癌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方法对58例食道癌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105例患者均痊愈出院,住院时间15~28d,发生吻合口瘘2例,切口感染3例,肺不张伴肺部感染3例,无其他并发症。结论积极有效的护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有效手段。

    作者:付欢欢;红英;陈辉;张武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乳癌术后康复护理及功能锻炼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研究乳癌手术以后采取康复护理和功能锻炼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1年9月~2013年11月在我院采取手术治疗的乳癌患者23例,对其手术以后采取康复护理以及功能锻炼,并对其临床效果给予分析研究。结果经过康复护理以及功能锻炼以后,有1例患者的患侧上肢水肿、1例患者皮下积液,不用采取任何处理措施,均自行缓解,对日常生活、工作没有任何影响。结论乳癌手术以后采取康复护理和功能恢复锻炼,可以获得明显的临床效果,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胡洁;王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难治性产后出血2例诊治体会及文献复习

    产后出血(postpartum hemorrhage,PPH)是全世界也是我国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全世界每7min就有1例孕产妇因PPH死亡[1]。近年来有学者将产后出血量≥1000ml称为严重产后出血(sever postpartum hemorrhage,sPPH)。宫缩剂、持续性子宫按摩或按压等保守措施无法止血,而需要外科手术、介入治疗甚至切除子宫的严重产后出血称为难治性产后出血(intractable postpartum hemorrhage,iPPH)[2]。现回顾分析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2例iPPH病例资料,其治疗结局完全不同,成功1例,死亡1例。结合文献探讨总结经验教训及有效的治疗措施。

    作者:杨珏红;李晓琴;倪妍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嗅觉传导通路形态学研究现状

    嗅觉是人体十分重要的感觉功能,具有辨别气味、识别环境等作用,嗅觉功能的障碍会造成生活质量明显下降,甚至可以造成精神上的压抑或者忧郁。但是,迄今为止人们对嗅觉结构与功能的了解和研究较视觉、听觉和触觉相对滞后。近年来随着MRI硬件设备与软件技术水平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利用MRI对嗅球和嗅束以及嗅觉相关区域的脑皮质体积进行测量,以探讨嗅觉的传导通路。

    作者:沈健;刘奕蓉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新生儿急性肾损伤研究进展

    急性肾损伤(AKI)在新生儿中常见且存在频临死亡和导致慢性肾脏疾病的风险[1]。过去几年里,新的流行病学研究已经为这种认识提供了更多的证据。另外,研究者不再依赖简单的新生儿AKI定义[例如,血肌酐(SCr)>1.5mg/dl],取而代之的是更清楚明确的AKI定义如急性肾损伤网络(AKIN)分期系统和RIFLE分级[2]。此外,关于这类人群中新的生物学标记的新工作正在进行中,这些生物学标记将提高我们诊断和处理新生儿AKI的能力。本文目的是,综述近年来的研究,增强对AKI流行病学的理解,突出尿AKI生物学标记数据和他们在新生儿中的使用,通过提出未来研究框架鼓励持续关注新生儿AKI这一问题。

    作者:李怀玉;田淑萍;杨萍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浅谈基层医疗机构的档案管理

    本文以基层医疗机构、档案管理人员的现状作为出发点,对现档案管理工作进行论述,针对现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建议,以供广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档案管理人员参考。

    作者:马淑燕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静脉留置针在儿科临床的应用及护理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在儿科临床的应用效果与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1月~2013年10月收取的658例儿科静脉输液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29例,观察组患者采用静脉留置针技术进行输液,对照组患者采用一次性钢针静脉输液方法。观察两组患者的静脉穿刺成功率和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为97.57%,明显高于对照组,约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治愈率为86.0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治愈率(74.77%),约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7.57%,明显高于对照组(约0.05)。另外,观察组患儿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概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约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静脉留置针技术应用到儿科临床中,能有效减轻儿童身体疼痛,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治疗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锦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中药药物性肝病的研究进展

    随着我国中药在临床治疗与临床保健上不断的应用,其相关的副作用也摆在广大人群的面前。也就是由中药引起的药物性肝病,药物性肝病是指中药或是相关的代谢性产物对人体肝脏带来的损害。人体的肝脏是在药物代谢上起着一个中心作用的器官,人体内服用的药物有80%是在肝脏内进行代谢和转化。为了对中药药物性肝病进一步的研究,文章将从发病机理、药物分析、病机与病因研究以及诊断标准四个大方向进行简要的分析与探讨。

    作者:韩暄;李敏;赵丽萍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气管插管全麻术后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全麻术后患者在麻醉复苏的护理需求。方法对我科2010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20例气管插管全麻患者术后在麻醉恢复室的情况进行观察总结,针对患者情况给予相应的护理,以帮助患者在恢复室的平稳过渡。结果本组患者120例经过治疗与有效地护理119例痊愈。结论针对患者情况预见性地给予相应的预防处理措施,可较好地预防或减轻麻醉恢复期间相应的并发症。

    作者:罗明兰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氯吡格雷致血小板减少1例

    随着氯吡格雷应用的日益广泛,大有取代噻氯匹定之势。以前认为氯吡格雷致TTP发生率比噻氯匹定低,但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证实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患者术后服用氯吡格雷致血栓形成发生率和死亡率升高,无论TTP发生率和严重TTP发生率都是氯吡格雷高于噻氯匹定。从使用氯吡格雷治疗发生TTP的患者改用环孢素A和噻氯匹定而没有发生TTP的例子,可以得出药源性TTP还存在非免疫学机制。可能是由细胞因子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导致血小板黏附、聚集于损伤的血管内皮处形成血栓,导致微血管红细胞溶解和血小板减少等一系列继发性病变。

    作者:文金荣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我院供应室对临床科器械统一管理的实践

    目的总结医院供应室对临床科器械统一管理的实践经验,以更好的指导器械统一管理。方法以我院供应室器械统一管理实践为基础,通过分析我院的具体实践,总结相关的管理方法。结果器械统一管理要做好前期的人员培训,并严格按照相关的操作程序进行管理。结论通过科学有效的培训与管理方法,器械能够实现统一管理。

    作者:王霞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脑出血患者的康复护理

    目的观察并探讨脑出血患者经康复护理后生活质量的改善。方法取我院收治的80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服用常规治疗药物,其中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实验组接受全程康复护理,出院后继续给予康复指导。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日常活动能力更优,且在SIS大部分指标上有显著改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约0.05)。结论对于脑出血患者而言,实施全程康复护理有利于并发症的早期预防,并能够有效控制继发性损害,降低患者因残疾所致的功能活动障碍,以此来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予以推广和使用。

    作者:华雪峰;荣旗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胸腺瘤1例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类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机制未明,多见于女性,且易侵犯全身各个器官,临床表现各异,但并发胸腺瘤情况少见,现报道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胸腺瘤1例及二者发病机制之间的联系。

    作者:李维;刘骏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