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兴趣教学与CAI结合在中医院校解剖教学中的应用

龚圆渊;张力华

关键词:兴趣教学, CAI, 解剖学教学
摘要:解剖学因学科特殊性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有一定难度,将兴趣教学与多媒体辅助教学法相结合,教师根据自己所教的内容合理地设计和使用课件,并将传统教学与之交互使用,利于学生认识和理解人体结构,要合理地将其与传统教学法相结合,取长补短使之成为优化课堂教学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目标。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快速康复外科在人工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

    快速康复外科(fast track surgery)[1-2]是指在围手术期通过改进一系列治疗方法,以减少患者手术应激及并发症,降低死亡率,获得更好、更快的康复。它通过循证医学,改进麻醉、镇痛技术,发展微创技技术,加强围手术期护理等措施相结合,从而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减少死亡率、缩短术后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胃肠外科临床实践中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功。在骨科中,尤其在人工关节置换术中快速康复外科同样具有巨大应用价值。现就快速康复外科在人工关节置换术中应用做如下综述。

    作者:任昌松;胡皓;王一仲;陆洋;尹良军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中医情志调节护理法在青光眼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中医情志调节护理法在青光眼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对我院2011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62例患者进行护理分析,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观察组患者给予中医情志调节护理法,对照组患者采取一般护理治疗。对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在进行了中医情志调节护理之后,治疗的依从性、积极情绪等方面要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约0.05)。结论对青光眼患者进行中医情志调节护理,能有助于改善患者情绪,消除焦虑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戴彩红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鼻内窥镜手术和围手术期的护理

    通过采用鼻内窥镜电视监视系统进行鼻息肉摘除,上颌窦、筛窦、蝶窦、额窦口开放术,鼻中隔偏曲矫正等组织的功能性手术,它可通过各种不同角度的内窥镜可直视并彻底清除病变,此手术损伤小,视野清晰,患者痛苦少,恢复快等优点。我科自2013年8月1日~8月31日行内窥镜手术60例患者,其中男41例,女19例;年龄15岁~61岁;其中鼻息肉摘除术7例,上颌窦、筛窦、蝶窦、额窦口开放17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36例。60例患者术后1w回访都康复,无一例感染及并发症。

    作者:陈贵萍;王秀秀;谢欢;阳丹丹;顾慧萍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静脉留置针在儿科临床的应用及护理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在儿科临床的应用效果与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1月~2013年10月收取的658例儿科静脉输液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29例,观察组患者采用静脉留置针技术进行输液,对照组患者采用一次性钢针静脉输液方法。观察两组患者的静脉穿刺成功率和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为97.57%,明显高于对照组,约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治愈率为86.0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治愈率(74.77%),约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7.57%,明显高于对照组(约0.05)。另外,观察组患儿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概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约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静脉留置针技术应用到儿科临床中,能有效减轻儿童身体疼痛,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治疗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锦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医院统计工作质量

    目的探讨信息技术在医院统计中的广泛应用及其对于提高统计工作质量的巨大作用。方法通过分析信息技术在统计工作前、统计工作中及统计工作后的有效利用,阐述医院统计信息化对提高统计工作质量的影响。结果在医院统计工作中加强信息技术的有效利用,可有效提高医院统计工作质量,提高统计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结论加强信息技术在医院统计中的应用对提高医院统计工作质量乃至医院管理质量有巨大帮助。

    作者:司超增;涂玲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医院全面预算管理的几点建议

    医院推行全面预算管理是医院降本增效和提升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本文从医院全面预算管理的意义入手,提出了医院全面预算管理的几点建议。

    作者:左军荣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浅谈63例支气管扩张并发咯血患者的治疗及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支气管扩张并发咯血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所收治的支气管扩张患者63例进行临床资料分析。结果在我院的精心治疗护理后,患者的咯血症状均得到控制,病情均好转,顺利出院。结论我院的护理措施是患者顺利出院的关键。

    作者:金桃红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156例脑梗塞患者临床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总结脑梗塞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随机抽取本院156例脑梗塞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8例。结果文中两组患者经临床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2=22.65,<0.05)。结论对于脑梗死患者实施积极有效的临床护理工作,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陈月霞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嗅觉传导通路形态学研究现状

    嗅觉是人体十分重要的感觉功能,具有辨别气味、识别环境等作用,嗅觉功能的障碍会造成生活质量明显下降,甚至可以造成精神上的压抑或者忧郁。但是,迄今为止人们对嗅觉结构与功能的了解和研究较视觉、听觉和触觉相对滞后。近年来随着MRI硬件设备与软件技术水平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利用MRI对嗅球和嗅束以及嗅觉相关区域的脑皮质体积进行测量,以探讨嗅觉的传导通路。

    作者:沈健;刘奕蓉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国有制医院后勤管理的改革与创新

    医院后勤管理是一项庞大又涉及部门相当广泛的系统化工程项目。无论从硬件设备上、人员招聘和培训上,后勤部门都肩负着意义重大的责任。本文就萍乡市人民医院如何实现后勤管理的现化代,从观念、制度、设备、人员、管理等几个大方面进行了专业性的探讨和研究,提出了可供参考实施的可行性方案。

    作者:彭洪波;汤艳玲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护理风险管理在骨科病房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骨科病房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分析骨科病房中常见的护理风险,加强法律知识和操作技能培训,加强核心制度学习。提高基础护理质量,健全风险管理组织持续监控,规范护理文书的书写,完善消毒隔离制度,加强护患沟通,做好健康指导。结果护理不良事件减少,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提高。结论通过护理风险管理,护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增强,应对和规避护理风险能力提高。

    作者:屈坤敏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70例纽曼系统理论模式护理急诊哮喘患者

    目的探讨纽曼系统理论模式对急诊哮喘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70例急诊哮喘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5例,研究组采用纽曼系统理论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分析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和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可有效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还可快速、及时发现威胁患者生命安全的基本结构问题。研究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7.1%,对照组为71.4%,研究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约0.05)。结论纽曼系统理论模式护理急诊哮喘患者能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使护理更完善,提高满意度。

    作者:李意良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LASS2的研究现状及其在膀胱肿瘤的应用前景

    人源性长寿保障基因Ⅱ型(LASS2)是我国研究发现的一种可以抑制肿瘤侵袭和转移的基因,它位于染色体1q21,预测编码蛋白质的分子量大小为27KD。LASS2在高转移潜能的细胞系中低表达,在低转移潜能的细胞系中高表达,提示LASS2的表达和肿瘤转移负相关。但其作用机制至今仍不清楚,有待进一步明确。现就LASS2的研究现状及其在膀胱肿瘤的应用前景做一综述。

    作者:卫伟;王海峰;王剑松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护理研究

    急性心肌梗塞(AMI)是临床常见且高发疾病,国内外有关其护理研究文献报道很多,对于治疗急性心肌梗塞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本文就AMI诱因、临床症状、并发症以及相关护理措施展开综述。

    作者:劳小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牙周炎与糖尿病的相互作用

    大量研究显示牙周炎与糖尿病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牙周炎已被认为是糖尿病的第6大并发症。但是,目前临床医生在内的大多数人还只是关注到常见并发症,对糖尿病口腔病变关注很少。因此,明确牙周炎与糖尿病的相关性,对社区实行早期防治牙周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刘瑜婕;周维;金陟鸢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滤过治疗脓毒症患者的应用与护理体会

    目的进一步研究脓毒症治疗过程中,血液灌流并血液滤过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以及护理对策。方法收集了2011年1月~2012年1月来我院治疗脓毒症的1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详细研究,并对其进行血液灌流并血液滤过治疗,给予积极的生命体征护理,病情护理,心理护理,认知干预护理。结果经过积极的治疗与护理,患者临床症状各项检测指标显著好转,与治疗前相比,约0.05,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结论脓毒症治疗过程中,血液灌流并血液滤过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全面的疾病护理显著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肖英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浅谈基层医疗机构的档案管理

    本文以基层医疗机构、档案管理人员的现状作为出发点,对现档案管理工作进行论述,针对现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建议,以供广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档案管理人员参考。

    作者:马淑燕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老年抑郁症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干预

    老年抑郁症指首次发作时年龄60岁以上持久的抑郁心理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精神障碍性疾病。老年抑郁症已成为威胁老年人身心健康的一种严重疾病,是一种长时期出现抑郁症状的精神障碍。是一种由生物、心理、社会多种因素相互作用而出现的精神疾病。随着社会进入老龄化,老年精神病学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老年抑郁症的患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世界卫生组织提出,预防老年抑郁症已成为重要的心理卫生任务。无论从经济还是人生安全方面考虑抑郁症都造成极大危害。抑郁症对人的生活产生了广泛影响,破坏生活质量,包括社会功能减退、不能承担工作、难以维持人际关系等。因此对老年人抑郁症发生的相关因素要有充分的认识,应根据其临床特征及发病原因采取相应的护施,使他们早日回归社会。因此,重视老年抑郁症的宣教及护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秀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体会及效果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体会及效果,评价其疗效,探讨其临床适用性。方法选择从2011年1月~2012年5月于我院住院治疗的86例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方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45例,给予综合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而对照组41例,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记录并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各方面情况及并发症情况,出院前对患者进行冠心病知识掌握能力测试评分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的问卷调查情况。结果所有患者经治疗后均好转出院,其中实验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等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字2=4.2,<0.05)。两组患者冠心病知识掌握度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字2=9.6,<0.05)和(字2=7.1,<0.05)。结论实施护理干预措施不仅可以收到满意的疗效同时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较高,适合临床长期推广应用。

    作者:邓英姿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心理护理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护理的应用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辅助治疗作用。方法将76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随机分为两组,各38例,对照组仅进行常规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入院时和手术前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结果表明,治疗组患者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眼压下降时间比对照组提前,住院时间相比对照组明显缩短。结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极易产生诸多负面心理状态,临床给予积极有效的心理干预可以有效促进治疗进程,加快康复,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吴美金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