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天津市区中老年干部高尿酸血症及相关危险因素的关系调查

黄传宇;毕承熙;徐媛

关键词:尿酸/血液, 老年人, 危险因素, 中年人, 高尿酸血症/病因学
摘要:高尿酸血症日益成为一项公共卫生问题,血清尿酸水平的检测和对老年高尿酸血症的防治至关重要,我们对天津市区中老年干部高尿酸血症及相关危险因素的关系进行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中国误诊学杂志相关文献
  • 穴位注射治疗老年性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观察

    老年性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症在治疗上相当棘手,笔者近几年采用华佗夹脊穴穴位注射本病28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左庆萍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急性胰腺炎的实验室诊断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以急腹症为重要特征的疾病,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大约有20%的患者可转为重症坏死型.目前该疾病的诊断金标准为高分辨率CT以及Ranson评分系统和APACHEⅡ评分系统,高分辨率CT在临床上常规应用受到一定限制,而评分系统不仅需要测定各项指标,而且在症状发生后48 h才可判断.随着对AP发病机理的研究逐步深入,一些新的实验室诊断标志物相继应用于临床,对急性胰腺炎,特别是重症胰腺炎的早期诊断和病程观察提供了可靠的依据.本文将对目前急性胰腺炎的实验室诊断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曹秀华;崔秀明;程战庆;刘克莉;马洪星;赵士平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出血性输卵管炎误诊12例分析

    我院1991-01~2000-12收治经过手术病理诊断为出血性输卵管炎12例,术前均误诊,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年龄19~38岁,平均26.83岁.其中19~25岁4例,25~35岁6例,35岁以上2例.未婚3例(均承认有性生活史),已婚9例.

    作者:王平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循证医学与误诊学研究

    循证医学是近十余年来在临床医学实践中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也是临床医学领域中的重点研究课题.实践证明,循证医学对误诊学研究不仅提供了一个新的理论和方法,而且对其研究进程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黄乔和;周瑞;周作新;冯亚民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血小板、嗜酸细胞、嗜碱细胞计数在CNL诊断中的意义

    CNL(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的诊断标准之一是血象和骨髓象中嗜酸细胞、嗜碱细胞几乎不见或消失,但我们在实际工作中的结果似是与此有勃,现就嗜酸细胞、嗜碱细胞及血小板在CNL诊断中的表现作如下讨论.

    作者:陈志敏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颞骨恶性肿瘤误诊2例分析

    颞骨恶性肿瘤发病率低,约为0.6/10万[1],占头颈恶性肿瘤的0.7~1.6%.其发病部位隐匿,早期诊断较难,一经确诊,病变多已侵犯邻近重要组织器官,往往导致治疗困难.

    作者:强笔;潘传华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从甲状腺次全切除术致手足搐溺谈残留量的估计

    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是普外科常见的手术之一,术式规范,手术死亡率低于1%.但术后并发症仍未减少,有资料显示:在2655例甲状腺手术中发生并发症115例,手术死亡率0.13%[1].由此可见,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是一种潜在危险的手术.现报告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引起手足搐溺1例,并文献复习如下.

    作者:刘耀武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术中脊髓造影在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后路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术中脊髓造影对判定硬膜前方减压彻底与否的实用价值.方法 17例患者后路AF复位固定后,经切口下位椎板间隙穿刺将Omnipaque 10 ml注入蛛网膜下腔,当即透视,观察硬膜囊前方致压物向后突出程度(与椎管前后径比较).对其中经间接减压后,后突仍>1/3以上者施行后路的侧前方减压.结果 17例患者造影结果均与术中探查、术后CT复查结果相符合.其中16例神经功能获得部分或全部恢复.结论术中脊髓造影可为术者提供判定椎管前方减压彻底与否的可靠标准.

    作者:徐国健;金柏军;钱宇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甲硝唑的几种严重不良反应

    甲硝唑是一种硝基唑化合物,是治疗厌氧菌感染及敏感原虫的良药.临床应用较广泛,本文总结几种严重不良反应,以引起同道注意.

    作者:隋芝芹;张晓娅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护理工作中的人性化服务

    1 人性化服务的提出护理职业的特点决定了护理所崇尚的人文精神是一种以尊重为核心的人道伦理意识和精神.而护理实践中的人文精神则集中体现在护士对患者的价值,即对患者的生命与健康,患者的权利和需求,人格和尊严的关心和关注,这主要通过护理的内外和软硬环境所需要的人性氛围及护士个人的素养和品德来体现,这是一种对护理真善美追求过程的认识和情感,也是一种实践人性化,人道主义护理服务的行为规范.

    作者:马渑霞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α-干扰素及病毒唑治疗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疗效比较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是由EB病毒引起的免疫异常性传染病,目前用于治疗该病的抗病毒药物种类很少,且疗效不确切,现将我院1999-01~2002-11确诊为IM患儿71例α-干扰素(IFN-α)、病毒唑治疗结果比较如下.

    作者:高小俐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麻醉意外与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预防

    由麻醉引起的伤残或死亡,并不都是麻醉差错或事故.本人结合临床工作经验,深入分析发生差错事故的直接原因,大致如下.

    作者:安玉森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抗感冒药的选择与应用

    感冒多由病毒感染所致,由于目前尚无特殊抗病毒药物.因此,治疗感冒主要以对症处理、休息、戒烟、多饮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防止继发细菌感染为主.若感冒症状较轻微,通过休息、多饮水等基本可迅速缓解.若感冒症状明显,则可选用药物进行对症处理.对症处理主要是缓解由感冒引起的各种症状.如头痛、发热、鼻塞、流涕、喷嚏、流泪、咳嗽等.现在就部分抗感冒药的合理选用,分述如下.

    作者:田崇会;史守慧;周洪和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误诊18例分析

    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NIP)是介于良恶性之间的边缘性肿瘤,常起到恶性肿瘤的破坏作用,其手术后的复发率及恶变率均较高[1],终确诊依靠病理检查,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易与鼻息肉等疾病相混淆,从而导致误诊误治,影响预后,将我院自1984~2002-04经病理确诊误诊的NIP 18例,分析如下.

    作者:闫保星;柴林;陈宝顺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慢性腹壁疼痛

    慢性腹壁疼痛(CAWP)的病因经常被误诊为由肠道来源的疾病引起,导致不适当的诊断花费,不必要的外科治疗的介入和不满的治疗效果.临床上大约有15%的慢性非特异性腹痛是腹壁来源的,其中28%的患者去看普外科.Thomson和Francis[1]报道,24例患者中有23例做了剖腹术检查,并未发现肠道疾病.

    作者:崔海宏;张亚历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曲靖市HIV感染情况调查

    曲靖市中心血站1995年开展抗-HIV检测,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1+2型)酶联免疫抗体诊断试剂盒对9812份标本进行筛选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宋伟菲;禚守兰;杨庆珍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Gilbert综合征合并急性戊型肝炎1例

    1 病例报告女,22岁.因乏力、纳差、恶心、尿黄4周入院.患者4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乏力、纳差、厌油、恶心及明显尿黄.在当地医院化验肝功ALT459 u/L,AST256 u/L,TB198 μmol/L.诊为急性黄疸型肝炎,给以维生素、联苯双脂、茵枝黄等保肝、降酶、退黄等药物治疗,乏力及消化道症状明显好转,但黄疸无明显改善.为进一步明确诊断和治疗而来我院.

    作者:李云平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嗜水气单胞菌性败血症1例

    1 病例报告男,30岁.因右上肢肿胀坏死及败血症急诊入院.入院时t39℃,WBC6.0×109/L,中性杆状细胞0.60,晚幼粒细胞0.09,L0.17.右上肢肿胀溃破,溢出血性液体,立即做细菌培养,均生长嗜水气单胞菌,6 h后抢救无效死亡.细菌培养鉴定,血性液体24 h培养,血培养增菌转种48 h均生长灰白色、光滑、湿润、周围出现2~3 mm,B-溶血环,麦康凯及SS均生长良好.

    作者:孟冬梅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肺癌的副肿瘤性神经综合征20例分析

    目的探讨肺癌的副肿瘤性神经综合征(PNS)的临床特点以防止肺癌诊断的延误.方法对我院1991-01~2002-01住院的20例经病理和细胞学确诊肺癌并PN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肺癌并PNS发生率为2.2%(20/919),其中LambertEaton肌无力综合征8例,感觉运动性神经病5例,脑脊髓炎3例,感觉性神经病1例,亚急性小脑变性1例,坏死性脊髓病1例,斜视性眼阵挛-肌阵挛1例.首诊误诊率为85%.结论临床医师对PNS与肺癌的关系不熟悉或重视不够是延误诊断的主要原因.对有PNS者应进一步检查以减少肺癌的误(漏)诊率.

    作者:欧阳瑶;徐平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胎盘粘连24例分析

    1 临床资料2001-10~2002-10在我院自然分娩1321例,胎盘粘连24例,发生率为1.8%.年龄23~32岁,平均28.5岁.孕周35+2~41+3周.有宫内操作史与无宫腔操作史发生胎盘粘连比较见表1.胎盘粘连组与对照组第3产程及出血量比较见表2.

    作者:韩宏秀;沈仙姬;韩宏梅;石文磊 刊期: 2003年第02期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漯河市中心医院 重庆第九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