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糖尿病足预防及护理的研究

邱名淑

关键词:糖尿病, 预防, 糖尿病足, 护理
摘要: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并发症,患者因糖尿病引发足部血管、神经病变,表现为足部麻木、疼痛,局部皮肤溃疡,严重者出现肢端坏疽,严重危害患者的健康[1]。在糖尿病患者中,约有15%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足部溃疡。它严重地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并给社会、家庭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区县级医院医疗设备管理问题与对策

    目前我国面临着尽快提高区县级医院医疗设备管理水平以满足国家社会对区县级医院医务水平的不断需求的目标。本文简要分析了我国区县级医疗设备管理的现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然后根据实际从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管理技术出发,探讨了提高我国区县级医院医疗设备管理水平的对策。以期给广大医务人员些许有用的借鉴。

    作者:黎清林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缺血性脑卒中的病理机制及药物研究进展

    缺血性脑卒中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不断上升趋势,因此探讨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机理及其药物研究,对于预防和治疗该病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阐述了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

    作者:马聪吉;杜晓华;杨为民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中药外敷新生儿硬肿症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目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兼用中药外敷新生儿硬肿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34例患儿实施常规治疗和护理,治疗组34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兼用中药外敷,比较两组的治疗护理效果。结果治疗组硬肿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约0.05)。结论在采用保温,供给足够热量,控制感染的常规治疗基础上兼用中药外敷,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胡秋琴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中药智能存取系统及设备在应用中存在的不足与改进措施

    目的对目前中药智能存取系统及设备存在的不足以及改进措施进行探讨。方法通过分析中药智能存取系统及设备应用中出现的差错和不足之处,找出解决中药智能存取系统及设备存在问题的改进措施。结果与结论中药智能存取系统及设备在接受医院应用实践中还存在不足之处,针对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为中药智能存取系统的升级和设备的改进提高参考意见和建议。

    作者:杜双全;张璐;李庆锋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建立预案规范住院病案封存的管理

    病案作为医疗纠纷举证倒置的唯一证据,患方为了保护病案资料的真实性,常要求封存住院病案。但实际在病案封存的工作中常因疏漏导致额外医疗纠纷的发生。建立封存病案的预案使封存病案表格化、流程化,有助于规范病案封存的管理,避免不必要的误解与额外的纠纷发生。

    作者:唐小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医院绩效考核管理办法探索

    医院如何对绩效进行考核管理是管理者面临的一个难题。本文从医院绩效考核管理的意义入手,提出了医院绩效考核管理的办法以及绩效工资的分配。

    作者:左军荣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剖宫产术后脑出血的观察及护理

    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临床上脑出血发病十分迅速,主要表现为意识障碍、肢体偏瘫、失语等神经系统的损害[1]。它起病急骤、病情凶险、死亡率非常高。怀孕后期因血管调节系统失常,脑组织缺氧、水肿,脑内小动脉栓塞,发生脑出血。妊娠中晚期,孕妇体内的循环血容量增加,血管的充盈程度也随之增加[2]。这时,如果脑内的血管有异常,即使血压没有升高,也可出现脑出血。在剖腹产的时候,可能会发生DIC,造成脑出血。

    作者:陈波;罗晓敏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慢性酒精中毒护理的研究

    慢性酒精中毒(酒精依赖症)是由于长期过量饮酒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严重中毒,主要表现为对酒的渴求、经常需要饮酒的强迫性体验,停止饮酒后常感觉难受、坐立不安、肢体震颤、恶心、呕吐、出汗等戒断症状。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酒者日益增多,慢性酒精中毒病例也逐年增加[1]。本病是一种进行性的、潜在的可以致人死亡的疾病。由于长期饮酒使酒精在体内潴存,多脏器受到损害,导致许多疾病,包括低血糖、肾脏疾病、脑和心脏损害、皮肤血管扩张、慢性胃炎和胰腺炎等,其中以心、肝、神经系统为明显,对家庭及社会造成严重影响。饮酒不仅对交通事故有直接影响,酗酒还可造成旷工、暴力犯罪、家庭财产犯罪和虐待儿童,严重者可发生震颤和谵妄而危及生命[2,3]。冯竹娥调查发现[4],慢性酒精中毒患者存在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偏执等不良心理,严重影响患者及家属的生活质量。因此,做好患者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现将慢性酒精中毒患者护理综述如下。

    作者:隆丽萍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局部麻醉药中毒致惊厥的救治与护理

    局部麻醉是指在患者意识清醒的条件下,使身体某一部位的感觉神经传导功能被阻断,局部痛觉暂时消失,达到手术无痛的方法之一。因其简便易行及其安全性大而在临床广泛应用。局部麻醉药中毒致惊厥虽然极少发生,但一旦发生反应迅速,强烈,如抢救不及时,极易造成严重后果,甚至导致患者死亡。我科曾遇2例麻醉过程中患者突发全身抽搐,经抢救处理后顺利完成手术。现将术中抢救及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王玉蓉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155例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155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术前对患者认真评估,讲解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优点,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术后严密观察病情,正确评估,加强基础护理,预防并发症。结果155例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做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至关重要。术前宣教、术后正确评估、严密观察病情和加强基础护理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护理工作中的重点。

    作者:王芳云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全程护理干预对乙肝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疗效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慢性乙肝患者治疗依从性、病毒转阴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科住院治疗的慢性乙肝患者为研究对象,共60例纳入本次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用常规护理法,观察组给予全程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6个月后的治疗依从性,病毒转阴率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出院后6个月均随访,对照组4例脱失病例。观察组中完全依从率、DNA转阴率显著高于对照组(<0.05)。对照组治疗后仅综合健康、躯体功能、生理、活力、躯体疼痛评分较治疗前改善(<0.05),而观察组生活质量各项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且改善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0.05)。结论全程护理干预可提高治疗完全依从性和DNA转阴率,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姚芳;祝丽娟;詹琼琼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心理干预在社区卫生工作中的意义及运用

    社区卫生工作繁杂,服务方面众多,伴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心理干预成为重要的切入点,其提高社区居民心理卫生知识水平、提高社区慢性病患者的防治效果与管理水平、提高社区医护工作者的素质、有利于国家制定和完善社区心理卫生服务体系的政策和法规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对社区人群进行一般、重点、高危、现患患者分类管理的实践运用,有利于及时解决社区居民的心理健康问题。

    作者:曹向英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脑卒中患者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性护理

    目的探讨预防性护理在老年脑卒中卧床患者中的效果。方法对我院2008年12月神经内科住院的80例老年脑卒中卧床患者进行预防性护理。结果80例患者只有2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为2.5%。结论对老年脑卒中卧床患者进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性护理可以显著降低其发生率,减轻患者痛苦。

    作者:陈涛;李显红;李清美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院校合作背景下的高职《护理学基础》精品课程建设模式

    高职《护理学基础》精品课程建设是为提高护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高职护理专业的职业性特征决定了高职《护理学基础》课程的建设与改革必须要走院校合作之路,才能培养适应现代临床护理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应用型人才。

    作者:蒙桂琴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军队疗养院文职人员临床护理带教模式的探讨

    近几年来,受军队编制缩减和体制调整的影响,军队疗养院自2006年始试行非现役文职人员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军队疗养院护理人员不足的问题。如何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文职护士队伍,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紧迫的艰巨的任务[1]。临床护理带教是护理教育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为适应整体护理发展的需要,培养集预防、医疗护理,康复护理,保健、健康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护理人才,我院从2006年开始对文职护士的临床护理带教工作实施系统化、规范化管理,对38名军队疗养院非现役文职护理人员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带教,收到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志丽;周满臻;谭春红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溶剂挥发法制备载药微球的影响因素研究

    溶剂挥发法是制备载药微球常用的方法之一,本文介绍了溶剂挥发法的几种变型,详细论述了影响溶剂挥发法制备载药微球的因素,包括材质组成和性质、制备参数、制备条件等。这将有利于通过优化制备条件和参数,改进制备过程等手段,制备出符合实际要求的载药微球。

    作者:袁晓明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垂体瘤内镜下切除围手术期的护理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护理对鼻腔蝶窦垂体肿瘤切除术。方法对8例鞍区垂体腺瘤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手术治疗的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例患者无1例发生并发症,慢性蝶窦炎1例,肿瘤全切除4例,次全切除3例,手术并发症部分切除是减少到低程度。结论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肿瘤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过程中,保证了手术的顺利进行,促进术后康复。

    作者:钟慧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社区康复服务三级管理模式的作用研究

    目的研究社区康复服务三级管理模式对残疾人运动康复的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3年7月宁波市江北区白沙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辖区内有残疾的患者需要康复服务者为研究对象。以康复师为主体,社区责任医生为服务团队,对辖区内筛选出187例为评估对象。进行分类,签订服务协议,制定方案实行三级康复管理。结果在第1次评估期间,15例配备了辅助器具;2例转康复中心康复;22例适合(中心或服务站)康复;30例适合居家康复;118例仅给予常规的康复指导和健康宣教,鼓励居家锻炼。对187例进行2次的满意度测评存在明显差异,满意人数从117例提高到169例(约0.05)。对服务站康复的22例和居家康复的30例进行2次的功能评定存在明显的差异,Barthel指数从(59.8依15.4)提高到(78.1依16.8)(约0.05)。结论三级康复管理模式适合现阶段社区康复服务。三级康复管理模式对肢体残疾康复对象能有效降低残疾程度,增加自信心,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干海英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护理美学在妇产科的应用

    目的探究护理美学在妇产科的应用效果。方法选自本院妇产科2010年~2012年收治的100例患者,以随机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有患者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护理美学,对比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结果相对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更具有显著优越性(约0.05),两者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妇产科患者在常规护理上应用护理美学,能够提高患者对医疗的依从性,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保障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与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黄秀萍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胰头癌手术方式的现状与进展

    在现代临床中,胰头癌是较为常见的一种恶性程度高的肿瘤,是一种比较难以治疗的消化道恶性肿瘤。胰腺癌起病隐匿,不易发现,手术切除率低,约20%,常合并胆管十二指肠梗阻和顽固性疼痛等症状[1]。现在临床中较为有效的治疗胰头癌的方法是根治性手术[2]。近年来其发病率增加的趋势较以往明显,在我国各地该病死亡率为2.62/10万,在所有的恶性肿瘤,占死因第10位[3]。西方国家统计每年大约有超过3万人死于胰腺癌,胰腺癌死亡率居恶性肿瘤死因第4位[4]。胰腺癌中主要为胰头癌,占胰腺癌的70%~80%。目前对胰头癌的治疗仍以手术切除为主,手术切除是唯有望根治胰腺癌治疗方式。胰腺癌分为:可切除;有可能切除;或不可能切除(如发生远处转移或局部晚期表现)。手术方法在临床上常用的有五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保留幽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PPD)、全胰切除术(TP)、扩大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EPD)、区域性胰腺切除术(RP)[5]。本文就几种胰头癌手术方式结合国内外文献综述如下。

    作者:张涌泉 刊期: 2014年第11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