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立村
目的:根据临床应用实践,对肩胛骨投照技术提出新的观点。方法对近20年来,本院240例肩胛骨的影像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四组中,D组成像效果好,患者能达到体位要求,诊断效果好。结论孟代英先生主编的《临床X线投照技术》中提到的肩胛骨投照技术可以有新的发展。
作者:肖信书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应用于疤痕子宫再次剖宫产产妇中的护理效果。方法从2013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疤痕子宫再次剖宫产产妇中抽取64例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将所选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2例。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开展针对性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切口感染率,子宫破裂,产后抑郁等不良情况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行两次剖宫产的疤痕子宫产妇开展围手术期护理能有效保障产妇及新生儿的安全,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郭云霞 刊期: 2014年第10期
本文对提高病原学与免疫学实验教学的效果进行探讨,通过实验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观性;丰富实验教学手段;教师认真设计每个教学环节等,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以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实用型人才。
作者:甘世芬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讨论医院护理管,探索人性化护理管理的意义和方法,为护士提供温馨的工作环境,以改善护理服务的质量。方法通过加大力度倡导和实行人性化管理,实施特色性的护理服务,打造以人为本的工作氛围,坚持人性化的观念,采用激励的措施,充分激发护士的主动性及创造性。结论在护理管理中应用人性化管理,不仅可进一步提高护理工作的效率,激活护理管理的制度,而且满足了现阶段护理工作人员的需要,取得了患者、医院、社会一致满意的效果。
作者:漆小勤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究发展性照顾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2~2013年在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接受治疗的早产儿120例,对早产儿进行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实行发展性照顾,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结果在体重增加情况、消化道症状发生率以及平均住院天数方面,观察组和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工作中,应用发展性照顾护理方法,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艳霞 刊期: 2014年第10期
在我们的临床护理观察中,肝功能不良患者术后容易出现全麻苏醒期躁动。全麻苏醒期患者的躁动由于耗氧量增加、心率加快、血压剧升、脑压升高、导管滑出等一系列症状,严重者可危及生命,会给治疗与术后护理及患者带来不利,所以加强对全麻苏醒期患者的躁动护理十分重要。结合我科对肝功能不良术后全麻苏醒期躁动42例患者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朱厚莉;黄文静 刊期: 2014年第10期
我国乡村医生近百万人,国家出台了很多稳定乡村医生队伍、提高乡村医生素质的政策,但近年来广泛开展的乡村医生培训效果有待提高,为此建议:尽早开展乡村医生培训教材的修订或二次编写工作、建设农村医疗卫生案例库、改变委托培训形式、采用案例式教学、调整培训时间安排、采取多种形式评估培训效果。
作者:王志红;安海娟;张更路 刊期: 2014年第10期
随着超声设备及接入治疗手段的不断更新,内镜超声在穿刺介入治疗下的得到了迅速发展。内镜超声下的诊断和治疗技术得到了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因此,我们对内镜超声接入治疗的现状及新进展在此做一综述,以期为广大临床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孙更财 刊期: 2014年第10期
胎儿从出生到第28d称新生儿期,新生儿期是小儿生理功能进行调整以逐渐适应外界环境的阶段。健康新生儿的标志是皮肤鲜嬾呈粉红色,大声啼哭,手脚自由地活动。由于新生儿的生理调节和适应能力不成熟,容易发生窒息、溶血、感染等疾病,如果在分娩的过程当中出现损伤就会使感染延续,那么就会直接影响到新生儿的健康状况,甚至出现更严重的情况。因此做好新生儿护理至关重要。
作者:何芳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分析影响新生儿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10月~2012年9月收治的240例新生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并按患者住院时间将其分为治疗组(120例)和对照组(120例),对比两组患者感染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患者住院期间出现感染现象发生率为10.00%,对照组患者住院期间出现感染现象发生率为20.83%。对比两组患者住院治疗期间出现感染发生率,治疗组患者住院期间出现感染现象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感染组和非感染组部分因素,感染组患者的体重、孕周、抗生素使用率及侵入性操作同肺感染组患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干预护理措施可有效降低患者出现医院感染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欧立村 刊期: 2014年第10期
对腹腔镜在妇科疾病的临床应用及护理进展状况进行综述,为妇科腹腔镜手术护理提供一定的参考。
作者:江钰霞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总结颈总动脉外膜交感神经网剥脱术治疗脑瘫患儿流涎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2月~2013年3月在我院接受双侧颈总动脉外膜交感神经网剥脱术的137例临床资料,对患儿的护理措施进行总结分析,归纳相应护理问题及护理方法。结果本组病例通过充分术前准备、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科学临床护理,有效预防了出血、流涎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结论术前、术后实施的精心、科学护理措施能有效减轻、消除了患儿及家属的紧张情绪,是达到预期效果,使手术患儿平稳恢复及康复重要措施之一。
作者:罗晓竹 刊期: 2014年第10期
儒家争鸣之风自先秦兴起,从未间断。由于儒学在中国古代社会中的主导地位,儒家争鸣亦深刻地影响着医家思想。本文试图以儒学随其历史沿革而形成的3大历史阶段为视角,浅述每一阶段儒家争鸣对医家思想之影响。
作者:顾云湘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的护理风险与防范措施,总结护理经验。方法选取老年住院患者400例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护理风险管理,选取老年住院患者400例为管理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制定老年患者风险护理管理,提高护理标准,对比住院时间、基护次数,护理风险指标。结果管理组住院时间、基护次数为(14.28±6.07)d、(53.10±20.61)优于对照组(19.91±10.37)d、(26.88±11.32),管理组护理差错、意外事件、护患纠纷、并发症、死亡率分别为0.50%、0.50%、0.25%、4.25%、0.75%低于对照组3.25%、3.25%、3.00%、10.25%、3.00%,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老年患者行专项护理风险管理,提高护理标准,减少意外因素,对症护理,能有效减少护理风险。
作者:石洁;杜爱霞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在视网膜脱离复位手术中通过应用舒适护理,提高手术的质量,减少患者术后不适。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12例视网膜脱离患者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术中舒适护理,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并对其进行评价。结果采用术中舒适护理的实验组患者相比对照组患者术后恢复较好。结论视网膜脱离复位手术中的舒适护理对于提高手术质量以及患者术后恢复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佘格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分析慢性病患者的心理特点和中医护理对策。方法本组抽取我院于2011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慢性疾病患者158例,分析入院患者的心理特点,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中医护理观察,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慢性病患者的心理状态主要为心理承受力下降、抑郁、易怒、自卑等方面。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析慢性病患者的心理特点,加强中医护理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缓解患者的自卑感,促使患者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可缩短患者的治疗周期。
作者:董怡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感染工作存在的问题与难点,工作体会和相应对策。方法开发领导层,让院领导充分认识到医院感染工作的重要性。加强全院人员医院感染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和专业知识的教育培训。健全医院感染组织机构,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监管力度。结果基层医院感染工作由初的流于形式,应付检查,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结论只要领导重视,大力支持医院感染工作,全院各科室积极参与配合,严格执行医院感染各项规章制度,院感工作人员加强监管力度,基层医院院感管理工作同样能得到规范运行。
作者:秦桂梅 刊期: 2014年第10期
随着当前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广大患者对医疗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因此本文对中小型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在运行质量管理体系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研究,希望可以从质量管理体系的角度来完成对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使得中小型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在生产的过程中自觉按照相应的国家质量规范进行严格要求。医疗器械在生产过程中要严格把关做好质量控制,将质量管理体系运用到中小型企业的生产运行之中,切实做好中小型企业的质量管理,使得在医疗器械生产的过程中满足质量管理体系标准。
作者:张诚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研究与讨论护理原发性高血压(下文中简称高血压)患者的正确方式。方法归纳我院由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180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分析。结果患者经过我院的治疗与护理后血压均得到有效控制,同时减少了对药物的不良反应。结论高血压用药的护理十分重要,找到正确的护理方法对患者的病情有极大益处。
作者:张德珍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老龄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应用。方法选取2010年8月~2013年8月期间,在我院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老龄患者80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40例患者根据病情采取科学合理的护理路径;对照组40例患者采取传统的护理方法。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天数、手术时间、住院费用、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等方面。结果观察组的患者从手术时间、住院日、住院费用、护理工作满意度等方面均要优于对照组的患者(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对于老龄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有着重要的意义,使患者得到了良好的医学护理服务,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黄云霞 刊期: 2014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