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口腔内科门诊患者的心理护理研究

王丽;侯新华

关键词:口腔内科门诊, 患者, 心理护理, 研究
摘要:目前急性根尖周炎、牙髓炎以及龈乳头炎等都是较为多见的口腔内科疾病,上述疾病也是造成患者牙痛的因素,据相关资料统计口腔内科门诊年均患者数量超过3.8万人,且多数患者都是由于牙疼难忍而前来就诊。很多牙病患者心理会由于牙疼而出现变化。若站在医学的视角去分析,疼痛为患者的主观感受,且个体有着非常大的差异,因此在口腔内科门诊就诊的牙疼患者症状个头不同。急性牙髓炎以及根尖周炎的牙疼患者会在口腔内科门诊的治疗过程中出现差异性的心理变化。所以,深入的探究此类牙疼患者的心理以及情绪特性,深化心理护理,在很大程度上会利于患者更好的配合治疗,在第一时间缓解患者身心的苦楚。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突发事件致成批烧伤患者护理计划在烧伤科的应用

    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1],成批烧伤系指烧伤患者在10人左右,严重烧伤在5人以上,特重度烧伤在3人以上。其特点是来势急、病情重、变化多常伴有复合伤,时间为突发性,临时组织,技术条件要求高,医护任务繁重,药品器械供求矛盾大,需要多方面协助配合,为此制定系列的适合临床护理应用的计划。

    作者:周洁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工会参与医院文化建设的探析

    目的:通过工会系列活动去推进医院文化建设。方法充分利用工会文化设施和文化骨干队伍等优势开展医院文化活动,注重培育医院精神。结果近2年来医院文化建设有效地得到了广大职工的共鸣和各级领导的支持。不仅增强了职工身心健康,陶冶了职工情操,而且提高了广大医护人员的业务技能水平,在构建和谐医院、为患者提高医疗服务水平中实现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共同进步。结论一所医院成功发展的背后往往有着成熟的医院文化理念。

    作者:方意红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内镜超声介入应用现状及新进展

    随着超声设备及接入治疗手段的不断更新,内镜超声在穿刺介入治疗下的得到了迅速发展。内镜超声下的诊断和治疗技术得到了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因此,我们对内镜超声接入治疗的现状及新进展在此做一综述,以期为广大临床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孙更财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护理要点。方法对75例患者采取一般临床护理和心理护理。结果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的控制,取得良好的效果。结论针对性的精心护理能阻止病情的发展,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韦永华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癌症患者临终关怀的护理措施

    目的:研究我国癌症患者临终关怀的护理措施,总结相关护理经验,为缓解患者身心上的痛苦,使其平静安详的度过人生的后阶段提供理论说明。方法查阅文献以及相关资料。总结经验。结果对我国癌症患者临终关怀护理措施做了一个概括性总结,详细介绍了针对癌症患者临终关怀的护理措施。结论癌症患者在生理和心理方面都存在一定问题,护理时应从基础护理和心理护理两方面着手。

    作者:赵媛;胡燕;史婷婷;张筱岚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健康体检抽血晕针的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健康体检发生抽血晕针的原因及其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体检中心体检时发生晕针的2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抽血晕针主要与体检者心理因素、机体状况以及护士的操作技术和言行举止有关。结论安静舒适的环境、护士良好的服务态度和娴熟的穿刺技术可有效降低晕针的发生。

    作者:王晓芳;程艳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个性化整体护理辅助急性脑梗塞溶栓治疗的护理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个性化整体护理急性脑梗塞(AICD)早期病情变化、临床护理措施疗效观察。方法挑选我院自2008年4月~2013年9月收治的37例应用重组人组织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rt-PA),进行急性脑梗塞静脉溶栓治疗,共分两组,康复组在治疗前后给予个体化的整体护理,对照组遵医嘱予一般常规护理,对疗效及护理分析总结。结果康复组在溶栓前予个体化心理护理,溶栓中的病情观察,溶栓后早期功能锻炼,患者症状明显改善。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急性脑梗塞患者应用溶栓治疗后辅助个性化的整体护理对患者康复及恢复功能效果良好。

    作者:李明;徐晓峰;孙敬华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医院计算机党务档案保护方法的探讨

    档案管理系统是电子政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计算机、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普及,档案管理出现了新的发展机遇,通过档案资源的电子化,档案资源得到了更加充分的利用,更好地实现其社会价值。另一方面,计算机档案管理信息系统是以数据存储和查询为特征的数据库应用系统,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的安全保护问题也成为了一个崭新的话题。

    作者:曾怡婷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优质护理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重要性

    目的:研究优质护理服务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重要性。方法将2012年2月~2013年2月入院的104例神经内科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即观察、对照两组,每组52例,对照组患者沿用以往的常规护理方法,而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施行优质护理。对护理前后的两组患者情绪状况进行评分判断,分别运用zung的焦虑量表(SAS)和抑郁量表(SDS)进行评价,同时运用生存质量评价标准对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进行评分。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在接受护理后,患者的焦虑量表和抑郁量表得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与观察组二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生存质量比较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神经内科护理中施行优质护理服务,对改善患者的心理和生理指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许菲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提高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的方法及护理进展

    儿科患者多为年龄小、体内血管细小、不能主动配合治疗的儿童群体,故小儿静脉穿刺已经成为儿科治疗中突出的问题。一旦穿刺不及时,会延误患儿病情,严重影响生命安全,而小儿静脉穿刺也是医疗工作的一项基本操作,是检验医院医护人员医疗实力的一项基本手段。如何提高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做到一针见血,是对患者进行治疗时值得考虑的问题。本文主要利用小儿穿刺相关理论知识和临床经验,通过对患儿穿刺部位的选择、穿刺方法、穿刺技巧、回血技巧和思考等方面进行探讨研究,对提高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的方法及护理进展进行综述研究。

    作者:韦小波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品管圈在手术室工作人员手卫生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手术室工作人员手卫生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设计手术室工作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现况调查表,分析手术室工作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低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结果手术室工作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由品管圈活动前的61%上升到85.6%。结论品管圈活动有效改善了手术室工作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现况,是一种有效提高手卫生依从性的方法。

    作者:章音华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康复护理在临床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在临床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42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DDNF)评分和治疗总有效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护理后DDNF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1.9%(P<0.05)。结论康复护理可有效促进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和肢体功能的早期恢复。

    作者:段秋红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医院被服管理模式变革的探索

    通过医院后勤被服管理的两次变革,将住院病区被服的财产、管理、病床前的被服更换职责,变革到被服中心,住院病区的被服实行租赁制,减少护理人员琐碎事宜,减少被服管理中间环节,提高被服管理效益。

    作者:幸海鹰;李玉荣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优质护理在基层医院门诊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基层医院门诊护理特点,总结在基层医院门诊开展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针对基层医院门诊实际情况,护理人员更新服务理念,加强优质护理服务学习,制订适合基层医院门诊特点的优质护理服务标准,并贯彻实施。结果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患者投诉率、护理差错、护患纠纷(3.18%、1.45%、3.76%)明显低于实施前,护理满意度(96.82%)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在基层医院门诊中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可消除护理安全隐患,减少护患纠纷,提高患者满意度,进而保证治疗效果。

    作者:杨世霞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脊髓损伤致神经源性膀胱的护理新进展

    神经源性膀胱(NB)是一类由神经性病变导致膀胱、尿道功能失常,因而产生一系列并发症的疾病常的总称[1]。所有导致储尿和/或排尿生理功能调节过程的神经系统病变,均可能出现膀胱和/或尿道的功能障碍,从而成为神经源性膀胱的病因。其中脊髓损伤(SCI)是常见的引起NB的原因[2]。由于SCI 致控制膀胱的中枢或周围神经发生病变,膀胱失去神经支配导致储尿和/或排尿功能障碍,引起尿失禁和尿潴留等主要临床表现,甚至引起慢性肾功能衰竭以及死亡等严重后果。NB的康复治疗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重点课题,目前常用的康复治疗措施多种,包括:膀胱功能训练、局部理疗、针灸等,其中膀胱功能训练的方法有:间歇性导尿术、行为技巧、反射性排尿训练、代偿性排尿训练(va1salva屏气法和Crede手法)、直肠训练及盆底肌训练等,这些方法也都被收录于中国康医学会康复护理专业委员会编写的神经源性膀胱护理指南(2011年版)中[3]。然而,每种方法都有一定的优缺点,国内外学者一直在努力寻找更多易操作、痛苦小、安全、经济的膀胱功能锻炼方法。通过查阅万方数据库等,本文拟将近几年脊髓损伤致神经源性膀胱的护理新进展予以综述。

    作者:蓝佼晖;李智敏;陈在娟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糖尿病患者睡眠障碍分析与护理

    目的:分析糖尿病患者出现睡眠障碍的相关原因及护理措施探讨。方法160例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全面、精心的综合康复护理。观察护理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及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后的评分均明显得到改善,差异显著(P<0.01);观察组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结论全面综合康复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庞婉林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观察健康体检路径在体检中心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健康体检路径在体检中心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2年6月于体检中心体检者4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0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体检流程,观察组应用健康体检路径,观察两组的体检情况与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在体检时间上较对照组明显缩短(57.47±11.6VS77.28±14.5),且在体检效率及体检可信度评分上明显高于对照组(8.88±0.84VS7.17±0.78,9.43±0.26VS7.32±0.35),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95%VS65%),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体检路径是一种切实可行的管理模式,可有效缩短体检时间,提高体检效率、质量及体检者满意度。

    作者:董姣红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浅谈项目教学法在外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相比传统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法具有诸多的优势,在改革教学方法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分析外科护理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实施项目教学法的必要性,并讨论外科护理教学中实施项目教学的具体措施,目的是提高外科护理教学的有效性。

    作者:黎丽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感染患者的治疗研究进展

    急性胰腺炎是消化系统疾病的常见急症,临床上约75%的急性胰腺炎为水肿型或轻症,一般在1.5w左右即可基本治愈,另外约25%为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病死率达36~50%,其中有40%~70%可合并胰腺感染性坏死,是导致SAP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本文主要论述了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感染患者的治疗研究进展,首先对抗生素的预防性使用进行了阐述,接着论述了目前的主要治疗方法,后论述了早期非手术综合治疗在 SAP合并感染治疗中的地位。

    作者:周林;何志捷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3例院内感染新生儿败血症的原因分析与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院内感染新生儿败血症的原因分析和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5月期间发生院内感染新生儿败血症的原因,分析并找出原因给予积极治疗。结果3例败血症患儿均系医院感染,经过治疗痊愈出院。结论新生儿败血症是新生儿时期较为严重的全身感染性疾病之一,发病率和死亡率极高,如能早期进行救治是可以治愈的。

    作者:周金慧 刊期: 2014年第10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